管心针装置和医疗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7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心针装置和医疗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心针装置和其中将管心针插入到医疗管中的医疗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许多为医疗管形式的管子用来插入到活体中。这些管子被称为肠梗阻管,用来诊断和治疗肠郁滞。例如,肠梗阻管通过鼻或口插入直到它到达在小肠中的适当位置,并且用来降低病人体内的压力,抽出内容物或者例如注入化学药物例如造影剂。在到达小肠之前,例如肠梗阻管必须穿过幽门环和Treitz韧带。因为这些区域弯曲且狭窄,所以肠梗阻管不容易穿过它们。具体地说,如果肠梗阻管的刚度较低,则有时在它穿过幽门环时,其顶端将抵靠在胃壁上并且弯曲,因此在胃内卷起。因此,已经提出将管心针插入到肠梗阻管中,以增大管子刚度并且使之能够前进穿过复杂通道。
在日本公开实用新型No.Sho63 -77055中,披露了将配重安装在其中已经插入有管心针的医疗管的顶端上。该配重使得医疗管的顶端能够弯曲,并且因此上述医疗管可以平滑地前进穿过弯曲体腔的通道。在日本公开专利No.2000-217926中,该发明描述了涉及安装在插入到医疗管中的杆(管心针)的端部上的管心针把手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上的医疗管组件,其中管心针如此插入,从而通过管心针的刚度来增大医疗管的刚度。因此,医疗管即使在复杂通道中也不容易弯曲,因此使得医疗管能够在通道内前进。但是,在更复杂的通道例如在上述幽门环和Treitz韧带附近中的通道中,医疗管不能仅仅通过利用管心针向医疗管赋予刚度来跟随通道的曲率。这里,在日本公开实用新型No.Sho63 -77055中所披露的医疗管组件为所要弯曲的医疗管的顶端配备配重,这用来使得能够前进穿过内腔的弯曲通道,因此与传统医疗管组件相比增大了前进穿过复杂通道的可能性。然而,医疗管组件要求病人的姿态针对沿着通道弯曲方向的每次改变而改变,以便使医疗管弯曲取向与通道的弯曲方向匹配。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医疗管前进穿过复杂通道的管心针装置以及具有其中插入有管心针的医疗管的医疗管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管心针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管心针,它形成为细长形状并且适用于弯曲或变形,而且其中沿着轴向方向在径向偏离内部轴向芯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促动线管腔;促动线,它插入到上述促动线管腔中,其一个端部固定在上述管心针上;以及张力施加部件,它与上述促动线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并且向上述促动线施加张力。本发明的医疗管组件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管心针装置,并且具有医疗管例如肠梗阻管,管心针装置的管心针插入到其中。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心针装置中,在张力施加部件向促动线施加张力时,该张力传递给其上固定着促动线的管心针。因为促动线插入穿过其中的促动线管腔沿着管心针的轴向方向(长度方向)形成并且还因为它形成在与管心针的轴向芯部径向偏离的位置处,所以张力传递给偏离管心针的轴向芯部的位置。因此,管心针沿着促动线插入穿过的促动线管腔偏转的方向弯曲。因此,通过将这种管心针插入到医疗管中,从而医疗管根据管心针的上述弯曲而弯曲。这样,不仅本发明的管心针装置给医疗管提供了刚度,而且它还使得医疗管能够有效弯曲。因此医疗管的顶端能够随着通道弯曲而偏转,这使得医疗管能够穿过更复杂的通道。
本发明的管心针由适于弯曲或变形的任意材料形成。这种“弯曲变形”通过任意弯曲方法例如挠曲、弯折和弯曲来进行,只要管心针的轴向芯部变形成为除了直线之外的状况。即使在整个管心针不是可弯曲或变形的情况下,则只有一部分管心针可以弯曲或变形就足够了。
本发明的管心针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上述管心针中形成有多个上述促动线管腔,并且上述促动线管腔插入穿过多个上述促动线管腔中的至少两个。这使得管心针能够沿着多个促动线分别被施加张力的各个方向弯曲。可以将促动线插入穿过其中的促动线管腔的合适数量为2-4个,它们围绕着管心针的圆周以80°-180°的间隔形成;它们还以等距离间隔。在该情况下,通过同时操作多个促动线,可以调节管心针的弯曲方向并且沿着多个方向弯曲管心针。
在使用多个促动线时,每个促动线的另一个端部与单个张力施加部件连接。使用单个张力施加(装置)是方便的,因为这使得能够拖拉和操作相应的促动线并且因此向它们施加张力。在该情况中,张力施加部件被类似于例如多色圆珠笔地构成,或者它如此构成,从而单个促动杆分别与相应的促动线连接;可选的是,张力施加部件的特征在于,所有促动线与单个促动杆连接,并且该促动杆像操作杆一样自由地偏心偏转,因此调节促动线的张力状态。
本发明的管心针还如此构成,从而它配备有其上固定着上述促动线的一个端部的顶端和连接到上述顶端的主单元,上述顶端比上述主单元刚性更低。这使之在向促动线施加张力时能够只是弯曲管心针的顶端。为了获得其刚度小于主单元的顶端,顶端由比主单元更柔软的材料形成。例如,如果在顶端由柔软树脂形成并且主单元由硬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实现了只有顶端弯曲的管心针。在整个单元使用相同材料时,通过使得顶端的外径小于主单元的外径,因此降低了顶端的刚度,从而仍然能够实现只有顶端弯曲的管心针。如上所述,在出现这样的结构从而使得在通过在管心针的顶端部分(“顶端”)和其它部分(“主单元”)之间产生刚度差或硬度差异形成只有顶端弯曲时,促动线管腔能够从管心针的顶端朝着主单元形成。
本发明医疗管组件的另一个特征在于这样的结构,其中插入到医疗管中的管心针配备有一顶端,其上固定着上述促动线的一个端部,并且具有与上述顶端连接的主单元;上述医疗管包括上述主单元插入其中的主管单元,并且具有用来将上述主管单元引导进在身体内的空腔中并且将上述顶端插入到其中的引导构件,从而在通过上述张力施加部件向上述促动器施加张力时,上述引导构件弯曲。其中医疗管的顶端部分(引导构件)弯曲的这个结构使之能够平滑地穿过狭窄且复杂的通道。
在该情况中,医疗管的引导构件构成为其刚度小于主管单元,因此使得只有引导构件能够弯曲。例如,在医疗管的引导构件的硬度小于主管单元的硬度,则只有医疗管的引导构件才能弯曲。可选的是,通过其中插入到医疗管中的管心针的顶端的刚度小于主单元的结构,从而可以只是弯曲引导构件。
对于本发明的医疗管组件,在医疗管内形成有多个管腔,气球安装在其周边上,并且配重安装在引导构件上。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医疗管组件的总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肠梗阻管的主管单元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肠梗阻管的引导构件附近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管心针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管心针的顶端附近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张力施加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在图6的A-A处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显示出其中管心针的顶端弯曲的状况的视图。
图9显示出其中肠梗阻管的引导构件弯曲的状况的视图。
图10为纵向剖视图,显示出其中肠梗阻管的引导构件弯曲的状况。
图11显示出肠梗阻管的引导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2为俯视图,显示出管心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3为侧视图,显示出管心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4为剖视图,显示出管心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管心针。
图15为显示出另一个实施例的管心针装置的管心针顶端的弯曲状况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的说明书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管心针装置和医疗管组件进行了说明。图1为主视图,显示出该实施方案的整个医疗管组件。医疗管组件1具有作为医疗管的肠梗阻管100和管心针装置200。肠梗阻管100包括主管单元110和引导构件120,其中引导构件120位于主管单元110的顶端上(显示在该图的左边)。在从鼻或口将肠梗阻管100插入到体腔中时,引导构件变为前面构件并且向前进入体腔中,并且将主管单元110引导至受感染区域。例如,主管单元110为在引导构件120之后的管状构件,在其内形成有几个管腔,它们在要将受感染区域的内容物排到外面或者要从外面将化学药物提供给受感染区域时用作通道。在附图的左部中,气球130安装在主管单元110的圆周上。该气球130在从下面所述的气球管腔中接收提供的流体时变得膨胀,并且与小肠的内壁例如胃的下游接触。在该图中,显示出气球130处于其充气状态,但是气球130在将肠梗阻管100插入到体腔中时收缩。
主管单元110的圆周设有多个入口111。在比安装有气球130的部分更靠近引导构件120的主管单元110的圆周上的灌注侧孔112。主管单元110的基端分出三根支管(第一支管110a、第二支管110b和第三支管110c)。管心针装置200设有形成为细长形状的管心针210和与管心针210的顶端连接的张力施加装置220。在将肠梗阻管100插入到体腔中时,如图所示,通过第一支管110a将管心针210插入到肠梗阻管100中,并且增大了肠梗阻管100的刚度。
图2为肠梗阻管100的主管单元110的径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主管单元110内形成有抽吸管腔113,它为用于从身体的中央部分内将内容物排到外面的管腔。在该图中示出处于抽吸管腔113上方的气球管腔114形成为用于给气球130提供流体的管腔。在该图中显示出处于抽吸管腔113下方的灌注管115形成为用于给体腔提供空气的管腔,以便防止在体腔内出现负压。灌注管115还用来将化学药品例如造影剂输送到身体中。抽吸管腔113沿着主管单元110的轴向方向形成。形成在主管单元110的圆周上的多个入口111与抽吸管腔113连通。气球管腔114与抽吸管腔113平行地沿着主管单元110的轴向方向形成,并且与气球130连通。灌注管115也与抽吸管腔113平行地沿着主管单元110的轴向方向形成。形成在主管单元110的圆周上的灌注侧孔112与灌注管115连通。
抽吸管腔113与从主管单元110的基端分出的第一支管110a连通,气球管腔114与第二支管110b连通,并且灌注管115与第三支管110c连通。如图1所示,阀门110e与第二支管110b的端部连接。回流阀110f与第三支管110c的端部连接。回流阀110f使得流体能够从外面流进第三支管110c,但是阻止流体从第三支管110c流向外面。连接器110d安装在第一支管110a的端部上。管心针装置200的管心针210通过该连接器110d插入到第一支管110a中。从图1中可以理解的是,管心针210形成为细长形状,其长度允许从肠梗阻管100的顶端朝着后端插入。
图3为轴向剖视图,显示出在已经插入管心针210时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附近。如图3所示,引导构件120包括与主管单元110连通的引导管构件121以及按照覆盖着引导管构件121的周边的方式安装的配重122。配重122具有环形形状,其中球体穿有圆柱形孔。在引导管构件121内形成有通道121a。通道121a的一个端部与主管单元110的抽吸管腔113连通,并且另一个端部作为引导管构件121的顶端口121b向外敞开。安装有多个配重122(在该实施例中为六个),它们沿着引导管构件121的轴向方向成预定间隔布置。配重122的周边覆盖有软树脂罩123,通过该罩123调节每个配重122的轴向运动,并且这些配重122固定在引导管构件121上的预定位置中。
管心针210从连接器110d插入到第一支管110a中,然后从第一支管110a插入到主管单元110的抽吸管腔113中,并且进入引导管构件121的通道121a中(参见图3)。管心针210具有顶端211和主单元212,如图3所示的。顶端211形成在管心针210的顶端上,并且为插入到位于肠梗阻管100的引导管构件121内的通道121a中的那部分。主单元212为跟随在顶端211之后的那部分,并且插入到肠梗阻管100的主管单元110的抽吸管腔113中。顶端211由软树脂(例如软聚氨酯或低密度聚乙烯),并且主单元212由硬树脂(例如硬聚氨基酯或高密度聚乙烯)形成。这使得顶端211能够弯曲或变形成例如弯曲部或曲线部。
图4显示出管心针210的径向横截面,图5显示出管心针210的顶端211附近的轴向横截面。如图4和5所示,管心针210如此形成,从而管腔213纵向延伸穿过其大致中央区域。加强芯线(从这些图中省略了)插入到管腔213中。除了通过将芯线插入到管腔213中来加强管心针210之外,还可以通过用塑料树脂包覆芯线来制造出管心针以加强管心针。
如图4所示,管心针210如此形成,从而多个(例如在该实施方案中为3个)促动线管腔214a、214b和214c(下面一起统称为“促动线管腔214”)按照围绕着管腔213的方式形成。每个促动线管腔214a、214b、214c形成在偏离管心针210的轴向芯部O的位置中。如图5所示,促动线管腔214a、214b、214c从管心针210的顶端211朝着主单元212纵向形成;在一个端部处它在靠近管心针210的前面构件216的位置中闭合,而另一个端部从管心针210的基端敞开(在该图中未示出)。在每个促动线管腔214a、214b、214c内插入有相应的促动线215a、215b和215c(下面一起统称为“促动线215”)。如图5所示,每根促动线215a、215b和215c的一个端部穿过促动线管腔214a、214b、214c的封闭端部,并且在靠近管心针210的前面构件216的位置处固定在管心针210中。
其中插入有三根促动线215a、215b和215c的管心针210在基端处与张力施加装置220连接,如图1所示。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张力施加装置220形成为类似圆珠笔的细长状。图6为在包括张力施加装置220的纵向轴线的平面的轴向剖视图。图7为在图6的A-A处剖开的放大剖视图。如在这些附图中所示的,张力施加装置220具有形成为圆杆状的主单元221。在主单元221内,三个通道222以相等的圆周间隔地形成。窗口223形成在主单元221的周边上,其中沿着轴向方向切出狭长切口状部分。这三个窗口223以相等的圆周间隔形成,每个都与通道222连通,并且与那个通道222相对,因此在每个通道222的固定部分中形成开口(在图6中,该部分大约为一半)。每个窗口223的宽度比每个通道222的宽度更窄。
促动杆224安装在主单元221上。该促动杆224具有引导构件224a、连接构件224b和促动器构件224c。引导构件224a插入到通道222中,并且能够沿着通道222在主单元221的轴向方向上运动。连接构件224b垂直放置在引导构件224a上,从主单元221径向向外延伸,并且从窗口223向外伸出。促动器构件224c与连接构件224b的径向伸出部分连接。因此,通过用手指操作促动器构件224c,使得引导构件224a可以沿着窗口223运动,由此可以在通道222内运动。要指出的是,与三个通道222相对,三个促动杆224以相等的圆周间隔设置在主单元221上。
如图6所示,在主单元221的顶端处安装有罩225。该罩225形成为具有中空内部的子弹形状,并且具有较大半径的端部与主单元221的端部连接,同时具有较小半径的端部形成开口225a。管心针210安装在开口225a上。促动线215插入穿过管心针210的促动线管腔214,并且该促动线215从管心针210的基端通过在罩子225内的空间进入到主单元221的通道222中。其端部固定在促动杆224的引导构件224a上。因此促动线215的一个端部固定在管心针210的顶端211上,并且另一个端部固定在促动杆224上。因此,通过如图6所示,用手指使促动构件224c向右滑动而因此拉动促动线215,从而可以向促动线215施加张力。还可以设置供能部件例如在通道222内的弹簧,以给促动杆224供能;并且通常还可以将促动器构件224c设置在图6的左边。
在要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医疗管组件1进行肠梗阻治疗或诊断时,首先形成这样一种情况,如图1所示将管心针210插入到肠梗阻管100中,然后以引导构件120作为前侧从鼻或口将肠梗阻管100插入。然后,肠梗阻管100穿过食道并且到达胃,并且下一步使它经由幽门环穿过胃。这时,为了穿过幽门环,操作人员操作张力施加装置220的促动杆224,并且促动器构件224c沿着在图1中的箭头B方向运动。然后这使得固定在所操纵的促动杆224上的促动线215受到拉动。因此,受拉的促动线215变紧,因此向促动线215施加了张力。该张力传递给固定在促动线215的一个端部上的管心针210。这里,如图4所示,形成在管心针210的三个促动线管腔214a、214b和214c的每一个布置在分别偏离管心针210的轴向芯部的位置中,因此来自促动线的张力也传递给管心针210,并且与管心针210的中央偏移一些距离。因此,管心针210趋向于沿着促动线管腔(例如,促动线管腔214a)的方向偏压地收缩,在管腔中已经插入有受到张力的促动线(例如促动线215a),并且因此它沿着该方向弯曲。
这里,管心针210的顶端211由软树脂形成,并且在顶端211之后的主单元212由硬树脂形成,因此顶端211在刚度方面小于主单元212。因此,如图8所示只有管心针210的顶端211由于上述张力而弯曲。如图9所示,因为顶端211弯曲,所以其中插入有顶端211的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与顶端211类似地弯曲。图10为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附近的轴向剖视图。如图10所示,管心针210的顶端211弯曲以便朝着由其中已经插入有受到张力的促动线215的促动线管腔214形成的那一侧弯曲。在管心针210弯曲时,其顶端211与形成在肠梗阻管100的引导管构件121中形成的通道121a的内壁接触,从而同样向肠梗阻管100施加弯曲力,并且因此使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弯曲。通过这个操作,引导构件120沿着所期望的方向弯曲,并且因此引导构件120的顶端面对这幽门环的方向。在该情况下,使得肠梗阻管100进一步前进,并且使之穿过幽门环。之后,通过反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肠梗阻管100穿过具有弯曲通道的部分例如Treitz韧带,并且前进至小肠。在通道的弯曲取向在肠梗阻管100正在前进穿过弯曲通道的同时改变时,改变用于操纵的促动杆224以与弯曲取向对应。通过同时操纵两个促动杆224,从而在杆自身操纵时可以使引导构件120沿着在这些弯曲方向中间的方向弯曲。
在肠梗阻管100的主管单元110到达例如小肠时,从肠梗阻管100中将管心针210抽出。从第二支管110b给气球管腔114提供流体。然后该流体穿过气球管腔114,并且提供给气球130。气球130变大,并且与例如小肠的内壁接触。例如小肠的蠕动传递给气球130,然后通过例如小肠的蠕动使肠梗阻管100进入小肠。然后,肠梗阻管100前进至所期望的位置。
一旦肠梗阻管100已经前进至目标位置,就将抽吸袋连接在第一支管110a上。操作该抽吸袋,并且将抽吸管腔113内部减压。然后,例如从引导管构件121的顶端开口121b和主管单元110的入口111将小肠的内容物吸入到抽吸管腔113中。这样吸入的内容物从抽吸管腔113穿过第一支管110a,并且回收在抽吸袋中。这样,就治疗了肠梗阻。
图11显示出肠梗阻管引导构件的结构的不同实施例。在该医疗管中,在引导管构件121内设有弹簧124。这种结构使之能够给引导管构件121赋予更大的弹性,并且因此使得引导管构件121的整个主体能够柔性弯曲。
图12为管心针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并且图13为侧视图。该管心针装置300具有设有两个可转动促动杆(第一促动杆321和第二促动杆322)的张力施加装置320。第一和第二促动杆321和322重叠安装,从而它们共用相同的转动轴线。如图13所示,第一促动杆321通过第一连接轴323连接在设在主单元330内的第一圆盘板325,并且被构造成以第一连接轴323为轴线,以便能够作为与第一圆盘板325成一体的单元转动。第二促动杆322通过第二连接圆筒324连接在设在主单元330内的第二圆盘板326上,并且被构造成以第二连接圆筒324作为轴线,以能够与第二圆盘板326成一体地转动。第二促动杆322、第二连接圆筒324和第二圆盘板326内插有第一连接轴323,该组件被构造成以第一连接轴323作为轴线。还可以例如通过在第一圆盘板325和第二圆盘板326之间设置轴承等使得两块板相互独立地转动。
管心针310具有由软树脂形成的顶端311和由硬树脂形成的主单元312;张力施加装置320的主单元330安装在主单元312的基端上。在图14中显示出管心针310的径向横截面。如图14所示,其中插入有加强芯线(从该图中省略了)的管腔313形成在管心针310的横截面中心中,并且四个促动线管腔以90度间隔地形成在管腔313的圆周上。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图右侧上的促动线管腔为右管腔314r,形成在图左侧上的促动线管腔为左管腔314l,形成在顶侧上的促动线管腔为上管腔314u,形成在下侧上的促动线管腔为下管腔314d。促动线管腔314d、314l、314r、314u从顶端311朝着主单元312沿着管心针310的轴向方向形成。促动线315r、315l、315u、315d插入到促动线管腔314r、314l、314u、314d中。促动线315r、315l、315u、315d的一个端部固定在管心针310的顶端311上,并且插入穿过促动线管腔314r、314l、314u、314d,并且另一个端部固定在第一圆盘板325或第二圆盘板326上。
从管心针310的径向横截面(图14)看,在与管腔313相对的位置中,在圆盘板325和326上安装着插入到促动线管腔314d、314l、314r、314u中的促动线315d、315l、315r、315u的端部。例如,插入到右管腔314r和左管腔314l的促动线315r和315l可以固定在第一圆盘板325上,并且插入到上管腔314u和下管腔314d的促动线315u和315d可以固定在第二圆盘板326上。促动线315r、315l、315u、315d被固定在圆盘板325和326上,使得当圆盘板325或326沿着单个方向转动,其中一根促动线315将受拉,并且如果它沿着另一个方向转动,则另一根促动线315将受拉。
在上述这种结构中,在转动操纵第一促动杆321时,将向插入到右管腔314r或左管腔314l中的促动线315r或促动线315l施加张力,并且管心针310的顶端311将沿着左或右方向弯曲(参见图15)。另一方面,如果转动操纵第二促动杆322,则将向插入到上管腔314u或下管腔314d中的促动线315u或促动线315d施加张力,并且管心针310的顶端311将沿着向上或向下方向弯曲。如果另一方面,同时转动操纵第一和第二促动线321和322,则可以使管心针310的顶端朝着左上或朝着右下弯曲。
如上所述,当前实施方案的管心针装置200和300形成为细长状,并且能够弯曲变形;它们配备有管心针210和310,其中在与内部轴芯径向偏离的位置中沿着轴向方向形成有促动线管腔214a、214b、214c和314d、314l、314r、314u;可以插入到促动线管腔214a、214b、214c和314d、314l、314r、314u中的促动线215a、215b、215c和315d、315l、315r、315u,其一个端部固定在管心针210和310的顶端211和311上;以及张力施加装置220和320,用来向促动线215a、215b、215c和315d、315l、315r、315u施加张力,并且与促动线215a、215b、215c和315d、315l、315r、315u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管心针210和310的顶端211和311如此构成,从而根据张力施加装置220和330的操作有效弯曲。这使之能够使其中插入有管心针210和310的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有效弯曲。因此,可以很容易使肠梗阻管100穿过在体腔中的更复杂通道。
至于管心针210,顶端211由软树脂形成,而主单元212由硬树脂形成,因此顶端211没有主单元212硬。这使得只有顶端211能够弯曲或变形。由于只有管心针210的顶端211弯曲,所以可以只是让其中顶端211插入的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弯曲。
上面已经对本发明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例如,在上述实施方案中,顶端211其刚性小于管心针210的主单元212,以便只是让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弯曲,但是也可以让肠梗阻管100的引导构件120其刚性小于主管单元100,以便只是使得引导构件120弯曲。在该情况中,引导管构件121可以由软树脂形成,并且主管单元110可以由硬树脂形成,因此使得引导构件120其刚性小于主管单元110。还可以用相同材料形成引导管构件121和主管单元110,但是引导管构件121的外径小于主管单元100的外径,由此使得引导构件120的刚度小于主管单元110。还有,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为了使得顶端211的刚度小于管心针210的主单元212,顶端211由软树脂形成,而主单元212由硬树脂形成,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用其它材料让顶端211的刚度小于主单元212。还可以通过除了改变材料之外的其它方式例如通过改变形状使得顶端211的外径小于主单元212的外径,从而顶端211其刚度小于主单元212。还有对于将管腔213靠近管心针210的中央设置并且将芯线插入在该管腔213内而言,可以使得插入到形成在顶端211内的那部分管腔213中的芯线的直径小于插入到形成在主单元212内的那部分中的芯线的直径,并且因此顶端211的刚度将小于主单元212的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心针装置(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可变形的管心针(210,310),其具有细长形状并且在相对于所述管心针横截面的径向偏心的位置处设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促动线管腔(214,214a,214b、214c、314);插入到所述促动线管腔中的促动线(215,215a,215b,215c,315),其中所述促动线的一个端部固定在所述管心针上;以及张力施加部件(220,320),其与所述促动线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用来向所述促动线施加张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心针装置(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促动线管腔(214,214a,214b,214c,314)形成在所述管心针(210,310)中,并且所述促动线(215,215a,215b,215c,315)被插入到所述多个促动线管腔中的两个或多个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心针装置(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心针(210,310)包括用来在其上固定所述促动线(215,215a,215b,215c,315)的一个端部的远端部分以及与所述远端部分连接的主要部分(212,312),其中所述远端部分其刚度小于所述主要部分。
4.一种医疗管组件(1),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心针装置(200,300)以及具有让所述管心针装置的所述管心针(210,310)插入到其中的医疗管(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管(100)包括用来将所述主单元插入其中的主管单元(110)和用来将所述主管单元引导进在身体内的空腔中以及所述远端部分插入其中的引导构件(120),从而在通过所述张力施加部件(220,320)向所述促动线施加张力时,所述引导构件弯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构件(120)其刚度小于所述主管单元(11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管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医疗管(100)内形成有多个管腔,在其周边上安装有气球(130),并且在所述引导构件(120)上安装有配重(12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单元(110)包括抽吸管腔(113)、气球管腔(114)和灌注管(11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管子前进穿过体腔的复杂通道的管心针装置。该管心针(210)如此构成,从而其远端根据张力施加装置220的操作而有效弯曲。这使得其中已经插入有管心针(210)的管子(100)的引导构件(120)能够有效弯曲。通过将使用了能够这样有效弯曲的管心针装置(200)的管(100)插入到体腔中,从而可以使管子(100)的远端与通道的方向对准,并且使管(100)很容易穿过体腔的更复杂通道。
文档编号A61F2/958GK101036821SQ20071008857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7日
发明者早川季伸, 星之内佑也, 酒井阳介 申请人:舍伍德服务股份公司, 日本舍伍德医药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