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7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在使用医用 钢板进行骨折定位时,对已预弯的医用钢板进行修整的医用钢板弯曲 修整钳。
背景技术
骨伤、骨折是一种常见病症,随着公用和私用交通车辆的增多, 及矿业、建筑业的发展,这种骨伤、骨折事故越来越多,特别是长骨 的多处骨折、复杂性骨折,如股骨下端、髁上、髁间、膝关节及上肢 等,而且多发生于青壮年,对于此类骨折,均需要通过骨外手术用医 用钢板、钢钉固定。所使用的医用钢板要根据骨折部位的生理弯曲进 行折弯,这种折弯首先要用简易的工具进行预弯,当弯制的形状与骨 折处的生理弯曲弧度完全吻合后,才能保证骨折处正确复位,若预弯 弧度与骨折处的生理弯曲不完全吻合,将影响骨折处的正常恢复愈合 或出现变形。目前,对医用钢板的预弯,大多使用多个扳头或钳子按 照骨折部位的生理弯曲进行予弯,虽有一定的预弯,但在临床使用中 仍常存在与生理弯曲不一致的地方,影响手术效果,临床上常用多钳 进行折弯修整,但在折弯过程中,精度不高、钢板易滑脱、造成钢板 污染,而且也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专用于在手术中对已预弯钢板进行弯曲弧度修整的医用钢板弯曲修整 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医用钢板 弯曲修整钳,由左、右钳柄、钳轴构成,左、右钳柄的前端通过钳轴 铰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右钳柄的前端垂直焊接上横向条板,在横 向条板的内壁上设横向燕尾滑槽,在横向条板的内侧设两块砧状滑 块,砧状滑块的燕尾滑轨卡在横向燕尾滑槽内,在左钳柄的前端钳头 的内侧设固定的弧顶压块,固定的弧顶压块对应横向条板上两块砧状 滑块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横向条板的端 壁上设有折弯弧度指示刻度,当两块砧状滑块之间的距离确定后,由 于砧状滑块的高度是一定的,所以,从砧状滑块顶端至横向条板内侧 面的弧度也是一定的,因此,其弧度的大小可由两块砧状滑块离横向 条板中心点的距离确定,两块砧块滑块之间的距离越小,其弧度越大, 两块砧状滑块之间的距离越大,其弧度越小。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 测出预弯钢板需要修整的弯曲弧度,再按此弧度调整两块砧状滑块的 位置,再将医用钢板卡入钳口内,并担置在两块砧状滑块上,需压弯 点置于两块砧状滑块之间的位置,然后握动钳柄,将医用钢板按压到 接触横向条板中心板面的位置,即可将医用钢板完成所需要的修整弧 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临床手术中所使用的医用 钢板折弯修整工具相比,按骨折部位的测定生理弯曲计量后,进行修 整压弯,可提高医用钢板的弯曲精度,对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折接
骨后变形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头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由左、 右钳柄l、 1'、钳轴2构成,左、右钳柄l、 1'的前端通过钳轴2 铰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右钳柄1'的前端垂直焊接上横向条板3, 在横向条板3的内壁上设横向燕尾滑槽4,在横向条板3的内侧设两 块砧状滑块5,砧状滑块5的燕尾滑轨6卡在横向燕尾滑槽4内,在 左钳柄1的前端钳头7的内侧设固定的弧顶压块8,固定的弧顶压块 8对应横向条板3上两块砧状滑块5中间的位置。在横向条板3的端 壁上设有折弯弧度指示刻度9。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由左、右钳柄(1、1′)、钳轴(2)构成,左、右钳柄(1、1′)的前端通过钳轴(2)铰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右钳柄(1′)的前端垂直焊接上横向条板(3),在横向条板(3)的内壁上设横向燕尾滑槽(4),在横向条板(3)的内侧设两块砧状滑块(5),砧状滑块(5)的燕尾滑轨(6)卡在横向燕尾滑槽(4)内,在左钳柄(1)的前端钳头(7)的内侧设固定的弧顶压块(8),固定的弧顶压块(8)对应横向条板(3)上两块砧状滑块(5)中间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其特征在于在 横向条板(3)的端壁上设有折弯弧度指示刻度(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由左、右钳柄(1、1′)、钳轴(2)构成,左、右钳柄(1、1′)的前端通过钳轴(2)铰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右钳柄(1′)的前端垂直焊接上横向条板(3),在横向条板(3)的内壁上设横向燕尾滑槽(4),在横向条板(3)的内侧设两块砧状滑块(5),砧状滑块(5)的燕尾滑轨(6)卡在横向燕尾滑槽(4)内,在左钳柄(1)的前端钳头(7)的内侧设固定的弧顶压块(8),固定的弧顶压块(8)对应横向条板(3)上两块砧状滑块(5)中间的位置。该医用钢板弯曲修整钳,按骨折部位的测定生理弯曲计量后,进行修整压弯,可提高医用钢板的弯曲精度,对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折接骨后变形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68GK201067429SQ2007200259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5日
发明者媛 张, 张传祥, 焦振华, 王卫国, 邓军胜 申请人:王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