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519阅读:2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蛊毒"是一种中医病机的名称。蛊,亦称蛊毒、蛊病,甲骨文作"*", 像多虫同畜于器皿形。《说文*蛊部》曰"蛊,腹中虫也。"《赤水玄珠'虫蛊》云"蛊以三虫为首......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诸病源候论 蛊毒候》则载"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峻食, 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周易正 义》巻三引诸氏云"蛊者,惑也"。所以,中医所说的"蛊毒"有三种理解 一为感受自然虫毒病邪而发病; 二为中畜蛊之毒而发病;三则是指流传于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极为神秘 的蛊道巫术。第一种是指感受蛊毒病邪而致虫毒结聚脏腑、阻滞经络而出现 面目青黄、心腹切痛、吐血下血、头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的病证,相当于现 代医学所认识的急性或慢性肠炎、慢性消化道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或寄 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等病证。第二种理解则是指中了人为毒药所引发的一系列 诸如腹痛腹泻、昏迷甚或死亡的病证。而第三种理解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低 下,人们对蛊道巫术充满神秘感和恐惧感,导致心理或生理不正常而患病。 本发明所说的"蛊毒",是指第一种理解意义上的中医疾病,而第二种畜蛊之 毒和第三种民间传说的神秘蛊道巫术。蛊毒多发生在南方,是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疾病之一。四百年前,医 药家王肯堂著有《证治准绳》 一书,该书在论述痨病(即肺结核)、慢性肝炎 和慢性肠炎之类的病症指出所谓蛊毒,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对人体有害的 微生物,如瘴气、瘴疬和一些有害细菌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慢性疾病,一 经中蛊毒后,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肚痛腹胀,食欲减退,就像得疳病一样。 严重患者阴部(三角带)常湿,手心出汗、脱发脱眉,面色青黑,骨瘦如柴, 久不治愈,衰竭而死。致病的主要诱因 一是我国南方气候常年潮湿、湿热 太重,瘴气瘴疬传播某种细菌类或寄生虫类疾病;二是我国南方矿藏丰富,煤、铁、硫磺、铅、锌、铀、镉等矿山渗出的泉水中的有害物质或放射性元素引起的严重损害人的肌体和破坏免疫功能而引发疾病;三是酒色过重,放 纵无度,不讲卫生,烈毒淫心、毒害脏腑,有形的毒蚀与无形惑害兼而有之,导致细菌类病毒顺利侵入。传统中医认为"蛊毒"症属湿热和瘴疬重、毒 气重、污秽多等范畴。许多资料表明蛊毒主要是指有害微生物或寄生虫引 起的疾病,或有害矿物质以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引致的疾病,导致出现人体消 瘦、免疫功能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中国的东南方和西南方每年中蛊毒者不少,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危害 极大。蛊毒的治疗方式大致为清热解毒、祛风躁湿、杀虫排污等方法对症 治疗来控制临床症状。南方传统医药或中医药也有一些治疗方剂,但治疗效 果和制备方法不尽相同,疗效差异大,只能治表,不能有效地中和毒素和控 制毒、污、虫扩散,达不到治本和治愈的作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毒、排污、杀虫快,疗程短,标本兼治的治 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人根据传统中医学说和现代医药学理论,针对蛊毒的发病机理和治 疗原则,结合祖传秘方,经过几代人摸索总结,筛选出下列13味中草药作为 原料制成治疗蛊毒的中药。本发明的中草药原料及其配比(按重量份计)为茯苓6-9份、灵香草6-9份、金银花6-9份、青蒿6-9份 酸麥仁6-9份、骨碎补3-6份、菖蒲3-6份、乌药3-6份 人参3-6份、板蓝根3-6份、黄柏3-6份、地黄3-6份 甘草3-6份。骨碎补,别名软碎补。本发明中为蕨类水龙骨科植物槲蕨Z^J7^77'a/b7^/77^' (Kuntxe)J. Smith的干燥根状茎。常附生于老树上或林中岩石上。 全年可采,除去茎叶,刮净鳞片,晒干。骨碎补性苦、温;归肝、肾经。补 肝肾,续筋骨,活血止痛,常用于肾虚腰痛,膝软,风湿病,跌打损伤,肾 虚久泻,牙痛,耳鸣。酸枣仁,本发明中是指鼠李科植物酸枣S柳e;7 A'z&h' 5^'/20幼e的干燥 成熟种子。酸枣仁含大量的脂肪油(约31.8%,油中含8种脂肪酸)、多种氨 基酸(总量约为31.55y。)、3种中性皂甙(酸枣仁皂武Jujuboside A. B. XI)、 阿魏酸和两种黄酮类成分(Spinosin和Zivulgarin)、多糖、三砲化合物(白桦酯醇、白桦酯酸)、维生素c等。酸枣仁味酸、甘,性平。归肝、胆、心经。现代药学证实其有养心安神、改善心脑缺血、降血压、降血脂作用、抗脂质 过氧化等药理作用和功效。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茯苓尸oha "cw(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主要含 有3 -茯苓聚糖(0 -Pachyman)、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 )、茯苓酸(Pachymic acid或Tumulosicacid)、乙酰茯茶酸(P-achymic acid)、茯茶素(Poraitin)、 松苓酸、齿孔酸、3e—羟基羊毛甾三烯酸、松苓新酸、香树脂醇乙酸酯 (e-Amyin acetate)组氨酸、胆碱和腺嘌呤等。茯苓味甘、淡,性平。归 心、肺、脾、肾经。有健脾利尿、宁心安神、抗肿瘤的作用。灵香草,又名香草,本发明中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 /be/ 湖-graec"/z 〃朋ce地上全草入药。春夏秋采集,阴干备用。灵香草性甘、 淡,平。具有清热、行气、止痛、驱蛔虫等作用。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K//72 c/w'/7e/^e 6b力/ ej'd或黄檗 尸.a/^re/7se的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主含生物碱, 含量约1%—3%,主要有小檗碱(Berberine)、巴马亭(掌叶防已碱, Palmatine )、药根碱(Jatroi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等,另 含黄柏碱(Phelldendrine)、蝙蝠葛碱(Meruspermine)、 N-甲基大麦芽碱 (Candicine)等;苦味质成分主要有黄柏内酯(Obaklactone )、黄柏酮 (0bakunone;甾体成分有P-谷甾醇(P -Sitosterol )、菜油甾醇 (Campesterol)、 7-去氢豆留醇(7-Dehydrostigmasterol )。黄柏味苦,性 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作用 及降压作用。金银花,本发明中为忍冬科植物忍冬Z朋icera力; o/LZ'ca 7yw/76、红腺忍冬厶/ ,^ 犯Ca#2."、山银花丄.C。/7/i/SaZ C或毛花柱忍冬Z. 0tes/t/L/a 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含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另含黄酮类化合物如5-羟基-3' ,4' ,7-三甲基黄酮和Corym-bosin、肌醇及挥发油。金银花 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抗细菌毒素、解 热抗炎等作用。板蓝根,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75aWs i/7^>o"ca的根,主含 靛武(Indican)、靛蓝(Indigo)、靛玉红(Indirubin)、菘蓝式B (Isatan B)、 尿苷(Uridine)、次黄嘌呤(Hypoyanthine)、尿嘧啶(Uracil)、水杨酸 (Salicylic acid)、青黛酮(Qingdainone)、胡萝卜武(Daucosterol)等。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内毒素和免疫增 强、抗白血病、抗氧化作用。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e/^6:ifeyer的干燥根。本发明优 选野生人参,而非人工栽培的人参入药。人参主要成分有人参皂甙 (GinseiK)sides),已分离鉴定了 29种皂甙成分,均为三萜类化合物,按其 甙元结构可分为三类人参二醇类、人参三醇类和齐墩果酸类。人参二醇类 包括人参皂甙-Ral-3、 Rbl-3、 Rc、 Rd、 Rg3、 Rh2、 -Rsl-2、 Q-R1、 M-Rbl-2、 MRc、 MRd、 M-R4;人参三醇类包括人参皂武-Re、 -Rf、 20-glc-Rf、 -Rgl、 -Rg2、 -Rhl、 N-R;齐墩果酸类主要含人参皂甙-R0。人参中含有糖类化学成 分,包括21种人参多糖、生物碱、倍半萜醇类化合物、炔类化合物、脂类化 合物、挥发油、微量元素等,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湿。归心、肺、脾经。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rz^肌'Wa a/7/7朋厶的地上部分。主含倍半萜 类的青蒿素(Artemisnin )、青蒿酸(Artemisic acid )、青蒿内酯 (Artemisilactone)、青蒿醇(Artemisinol)等及黄酮香豆素类成分及挥发 性成分。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青蒿素是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 青蒿素及其一些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青蒿具有抗 菌、抗病毒;抗吸虫、焦虫、弓形虫和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 根,含O. 1%-0. 2%挥发油,油中含有乌药醇(Lidenenol)、乌药烯(Linsenene)、 乌药醚(Linderoxide)、异乌药醚(Isolinderoxide )、异呋喃乌药烯 (Isofuranogermacrene )、 乌药根烯 (Lindestrene )、 香樟内酉旨 (Lindesrenolide )、 乌药内酉旨(Linderalactone )、 异乌药内酉旨 (Isolinderalactone )、 乌药醚内酯(Linderane )、 新乌药内酯 (Neolinderalactone)等呋喃倍半萜烯化合醇(Linderol)、乌药酸(Linderic acid)以及谷甾醇。乌药味辛,性湿。归肺、脾、肾、膀胱经。乌药具有镇 痛、抗炎、止血、抗肿瘤等功效。地黄,本发明中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fe力/z7朋/ j'a ^7i/"/70sa (Caertn.) Libosch.或怀庆地黄^/""/ osa ZiZ osc/ . /!力"eic力i/^e/7w.s (Chao et Schih.)Hsiao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即鲜地黄或生地黄。主要含环稀醚祐武类、 低聚糖等,如e-谷固醇、甘露醇、梓醇(Catalpol)、地黄素(Rehmannin)、 地黄低聚糖。鲜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味甘,性寒, 归心、肝、肾经。鲜地黄或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造血等作用。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co77/s z^^ry"ow7 5"c力o".的干燥根 茎。本品含挥发油,内有a 、 P 、 Y细辛脑(Asarone)、二聚细辛醚(Bisasanin)、 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榄香脂素(Elemicin)、细 辛醛(Asarylaldehyde)、 S -毕澄茄烯(S-cadinene)、百里香粉(Thymol)、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等。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石 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宁心安神之功,且兼具化湿、 豁痰、辟秽之效。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石菖蒲具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甘草,本发明取豆科植物甘草C&c/rr/L^a i/7^/e/2s/s/^scA或同属植 物胀果甘草"^Z7"s勘&.和光果甘草《67a力ra厶的干燥根或根状茎。甘 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取本发明配比的原料药,按现有常规中药制剂技术,可以制备出本发明 药物的各种常规口服制剂。例如,按配比将上述药材混合,干燥,粉碎成细 粉过120目筛,按l: 3 1: 5重量比称取蜂蜜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炼制成 炼蜜,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制成蜜丸。也可按配比将上述药材混合,粉碎,加水浸泡1-3小时后,加热煎煮, 微沸浸出,分离煎出液,煎煮2 3次后,合并煎煮液,沉降滤过后浓縮,冷 冻干燥,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水提取物。也可以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得到本 发明药物的醇提取物。以该药物的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加入 常规的药学载体各药学辅料,如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等,可以制备出各 种药学可接受形式的各种口服制剂,如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等各种口服制 剂。本发明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为每日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次用量为 包含药物有效成份28 36g的药剂,折合生药78 120g。用腊雪水或矿泉水 送服,用铜器煮沸过的冷开水送服为佳,忌自来水。7天为1疗程, 一般患者 3个疗程,严重患者7个疗程;每日早、中、晚饭前配合吃生大蒜子、生麦芽、 生谷芽各6 8g。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77六肌M^〃历Z的干燥鳞茎。主要有效成 分为挥发油,约0. 2%-0. 5%,其中大蒜辣素(Allicin)约占挥发油0. 5%_2%, 大蒜素(Al-litridi)约占挥发油76%,大蒜新素(Allitridi)约占挥发油 13%,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少量的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蒜制霉素 (Allistain)、大蒜配糖体(Glucominol)、甲基烯丙基化三硫(MATS)、阿 霍烯(Ajoene)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蒜具有止痢杀虫、解毒消肿、化癥消积和抗肿瘤等作用。谷芽,别名稻芽,为未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O7z"^mVfl丄.的成熟果实, 经发芽干燥而成。本发明中选用生谷芽,即指为谷芽原药去杂质不经炒制生 用入药。谷芽性味甘、平,归脾、胃经。谷芽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麦芽,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M>&WWVW/g"w z.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 而得。本发明中选用生麦芽,即指为麦芽原药去杂质不经炒制生用入药。麦芽中主要含有a及P淀粉酶(amyase)、催化酶(catalyticase)、过氧化异 构酶(peroxidisomerase)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碱(hordatine) A、 B,腺嘌呤(cadenine)胆碱(choline)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 D、 E ,细胞色素C (cytochromec)等,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麦芽能 消食开胃,焦麦芽消食化滞作用更强,常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本发明药物针对蛊毒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结合祖传秘方,经过几代 人摸索总结、.科学配伍而得到。经多年来临床应用,证实其具有清热解毒、 排污杀虫、清肺和胃、健脾怯湿,补血补气,滋阴补肾,镇静安神等药理功 效。本发明药物具有药量少,配方独特,药效稳定、药力迅速,服送水独特 的特点,还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等特点。经临床1800余例病例验 证,对蛊毒类型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平均有效率达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茯苓6份、灵香草6份、金银花6份、青蒿9份、酸枣仁6份、骨碎补3 份、菖蒲3份、乌药3份、人参4份、板蓝根3份、黄柏3份、地黄3份、 甘草3份。按上述配比称取各原料药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 按l: 5重量比称取蜂蜜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炼制成炼蜜,将已炼制好的炼 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制成大蜜丸。实施例2茯苓9份、灵香草6份、金银花6份、青蒿9份、酸枣仁9份、骨碎补5 份、菖蒲6份、乌药4份、人参4份、板蓝根6份、黄柏6份、地黄6份、 甘草3份。按上述配比称取各原料药混合,切碎,加12倍水浸泡1小时,加 热煎煮至微沸,保持微沸30min,分离煎煮液;再加10倍水量煎煮两次,合 并三次煎煮液,沉降滤渣,蒸发浓縮,喷雾干燥,得本发明的水提取物。药效学实施例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1997年,此方作为祖传秘方治疗患者1531例,其中显效1110例,有效者188例,无效者233例,总有效例率为84%。近10年,申请人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蛊毒270例,其中显效226例,有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例率93%。 典型病例3例[病症验证]:病例1:龙某,女,48岁,花垣县人,现在县妇联工作,患病多年,多方吃药无效果。症状表现面色青黑、目光暗淡、骨瘦如柴、脱发脱眉、全身无力、精神萎靡、胆小惊惧、失眠多梦。患者自诉无食欲、肋间胀痛,大 便稀,发虚汗,手心发汗、裤裆内常湿,有异味。症属湿瘴、毒气重,污秽多,五脏湿热,脾肾虚损。用本方7个疗程49齐!J,半年后身体基本恢复健康。 病例2:某男,37岁,吉首市丹青乡人,现在市政府部门某单位工作。患者主要症状为面黄肌瘦、眼圈乌。腹胀腹疼、四肢无力、脱发脱眉、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自述怕冷怕热、怕阳光、恶心、自汗、遗精、干呕、厌 食、头晕、耳鸣、不寐多梦、心悸健忘、腰腿酸软、晚睡觉抽筋、下身裤裆三角裤内部位常湿、奇痒,睡觉常冒汗,棉被湿透。病属湿瘴、毒气重、污秽多等范畴,从而导致身体严重"虚损""虚脱",用本方7个疗程共49剂而愈。病例3:向某,男,现年69岁,古丈县岩头寨乡崩山村人。患者面色蜡黄、肚痛腹胀、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头晕、脱发、惊悸、多梦、盗汗、消瘦。在县、乡医院治疗3个月无效果,用本药方3个疗程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中草药原料按重量份计配比制成茯苓6-9份、灵香草6-9份、金银花6-9份、青蒿6-9份、酸枣仁6-9份、骨碎补3-6份、菖蒲3-6份、乌药3-6份、人参3-6份、板蓝根3-6份、黄柏3-6份、地黄3-6份、甘草3-6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按配比将各药材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按药粉与蜂蜜1: 3 1: 5重量比称取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炼制成炼蜜,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 比例进行混合,制成蜜丸。
3. —种治疗蛊毒的中药制剂,包含常规的药学载体,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
4.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包含常规的药学载体,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口服制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中草药原料按重量份计配比制成茯苓6-9份、灵香草6-9份、金银花6-9份、青蒿6-9份、酸枣仁6-9份、骨碎补3-6份、菖蒲3-6份、乌药3-6份、人参3-6份、板蓝根3-6份、黄柏3-6份、地黄3-6份、甘草3-6份。本发明的药物经多年来临床应用,证实其具有清热解毒、排污杀虫、清肺和胃、健脾祛湿,补血补气,滋阴补肾,镇静安神等药理功效。具有见效快、用药量少,药力迅速、药效稳定,疗程短、疗效显著等特点。经临床1800余例病例验证,对蛊毒类型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平均有效率达90%以上。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1401881SQ20081014364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向昌荣 申请人:向昌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