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0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 组合物。
背景技术
皮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属常发病多发病且较难治疗。荨麻疹,俗称风疙瘩,其发病率非常高,有人曾做过统计,全球约1/5人患过荨麻疹等过 敏性皮肤病。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此病在临床上有发病率增高的趋 势,由于往往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给皮肤病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痛苦。目前西医治疗皮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除了口服抗组胺药外,外用 药物常以皮质激素类制剂为主。虽然临床使用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容易 发生皮肤粗糙、萎縮,激素性皮炎,反跳等多种副作用。探讨新的有效治疗 药物乃是当今寻求的课题,研制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有效的治疗皮肤病的 药物,也一直是药学工作者的努力目标。中药以其毒副作用低,可长期反复使用而占有绝对优势。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患者提供一种见效快、疗程短、性能稳定、无毒副 作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即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为临床 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发明的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 成,其中艾叶50-300,薄荷10-60、白鲜皮10-80、丹参10-60、黄零10-60、 荆芥10-50。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优选组方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 中艾叶100-260,薄荷15-40、白鲜皮15-60、丹参15-50、黄苳15-40、荆芥15-3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最优选组方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中艾叶200,薄荷20-30、白鲜皮20-30、丹参20-30、黄苳20-30、荆 芥20。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可按照常规中药制剂工艺制备,可以制备成任 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优选制备成外用洗剂、搽剂、酊剂、软膏 剂、喷雾剂等。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成药剂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常规的赋型剂,例如渗透剂、膏剂基质、溶剂、防腐剂等。其制备方法可采用下述步骤来实现按重量比取上述原料, 一并用水或 含水乙醇提取,提取的溶液浓縮至适量,得到中药提取物。该提取物可直接 制成制剂,如酊剂,或加水混匀,静置,取上清液,加入防腐剂剂适量,加 水至配制全量,得外用洗剂或搽剂。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成制剂, 如上述中药提取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备成各种常用外用制剂, 如软膏剂、喷雾剂等。本发明利用艾叶理气血、祛湿止痒作用,配以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 毒之功效,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治湿热痛肿疮毒,佐以丹参活血散瘀,镇静 止痛,荆芥解表散风,透疹,薄荷辛凉散风热、治疗皮肤风热风疹等,各 味药物相辅为用,发挥祛风、止痒、消炎、镇痛等功效,起到奏效迅速、增 强效果的作用。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 的功效;外治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皮肤瘙痒等。另外,艾叶 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苦、寒,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 赤。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特殊的芳香、辛辣感 和凉感,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有发汗、散风热和止痒等功效,用 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微寒,祛瘀止痛,活 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 跌仆伤痛等。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气微、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等。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解 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以及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药物经临床使用证明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消肿等功效, 适用于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以及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 炎等症。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还具有治疗时间短,缓解症状快,疗效好,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仅 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按重量比取艾叶200g,薄荷30g、白鲜皮30g、丹参20g、黄芩20g、 荆芥20g,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加防腐剂适量, 最后用溶媒调整体积至1000ml,分装,即得中药洗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按重量比取艾叶220g,薄荷25g、白鲜皮30g、丹参25g、黄芩20g、荆芥15g,分别粉碎成粗粉,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 典2005年版附录IQ),用含醇量为8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 漉,收集渗漉液适量,以含醇量为80X乙醇和水调整至1000ml,使含醇量为70% 75%,滤过,分装,即得酊剂。 实施例3: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按重量比取艾叶185g,薄荷35g、白鲜皮45g、丹参15g、黄芩15g、 荆芥30g,分别粉碎成粗粉,用含醇量为80%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次,每 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调整至1000ml,滤过,分装,即得中药搽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采用以下配比和工艺步骤来实现按重量比取艾叶250g,薄荷20g、白鲜皮40g、丹参20g、黄芩30g、 荆芥20g,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縮至浸膏 状,加入防腐剂0.1% (重量百分比),搅拌均匀,分装,即得中药软膏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中艾叶50-300,薄荷10-60、白鲜皮10-80、丹参10-60、黄芩10-60、荆芥10-5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中艾叶100-260,薄荷15-40、白鲜皮15-60、 丹参15-50、黄苳15-40、荆芥15-3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中艾叶200,薄荷20-30、白鲜皮20-30、丹 参20-30、終20-30、荆芥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中艾叶50-300,薄荷10-60、白鲜皮10-80、丹参10-60、黄芩10-60、荆芥10-50。其制备方法按照常规中药制剂工艺,可以制备成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外用洗剂、搽剂、酊剂、软膏剂、喷雾剂等。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以及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症。经临床观察,本发明治疗时间短,缓解症状快,疗效好,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401860SQ200810230908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静 姚, 邢泽田 申请人: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