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合金椎体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05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忆合金椎体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骨科用于植入体内的记忆合金产品,主要针对脊椎滑脱不稳的稳定加固。
背景技术
腰腿等部位的疼痛长期困扰着人们。此病症的病因之一是由于椎体与椎体或椎间盘与椎体发生错位造成松动,椎孔四周侧壁压迫中枢神经所造成的。在受到外伤或强体力劳动时最容易引起此病症。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普遍运用椎间融合器与钉棒系统配合植入。此种方法有时需要摘除椎间盘,钉棒系统的运用必须打孔,对椎体人为造成伤害,加大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且费用较高。手术过程繁琐,医生需要有娴熟的技巧才可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稳定错位或松动的脊椎的椎体稳定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解决方案是主加压环I至少设有二个,副加压环2设在相邻两主加压环I之间,且与主加压环I垂直,数量比主加压环I少一个,两端的主加压环I的端头设有固定拉钩3,固定拉钩3的横截面是扁平的。主加压环I,副加压环2,固定拉钩3是用一根钛镍形状记忆合金丝或棒弯制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丝绕制而成,其形状能有效沿着椎体贴伏,固定拉钩的截面为扁圆形,增加了与椎体边缘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椎孔边缘骨质被吸收的风险;为了更好的固定松动的椎体,对称安装,受力均匀,因其与骨骼贴合,不会产生相对位移而影响周围组织器官;外观精美,生产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病人的医疗支付能力,植入过程不会对椎体造成破坏,直接在松动的相邻或间接相邻的椎体椎孔边缘安装即可,不人为破坏椎体,因而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左视图。图4是图I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一根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合金棒(丝)弯曲主加压环1,与主加压环I环面垂直的面上再弯曲副加压环2,紧接着在上一个主加压环I的同一平面上再弯曲一个主加压环I。根据需要还可以再弯曲ー个副加压环2和ー个主加压环I。在两端即两侧主加压环I的外侧端各弯曲ー个固定拉钩3,固定拉钩3的横截面是扁平的。固定拉钩3与副加压环2在同一平面上,开ロ相対。这样副加压环2、固定拉钩3形成的平面与主加压环I面垂直。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般成对使用,植入安装时,用撑开钳将两侧主加压环I向相反方向撑开,相应的副加压环2也会被撑开一定的间隙。首尾两侧的固定拉钩3分别插入相对松动的两节脊椎椎孔内,紧贴椎弓板内侧椎孔臂处。主加压环I的环面贴在脊椎的峡部所在的平面上,副加压环2的环面贴在脊椎的相邻棘突侧面形成的平面上。用40°C -50°C温盐水对产品热敷,由于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的作用,主加压环I与副加压环2将会复位,带动固定拉钩3将松动或轻微移位的椎体与椎间盘拉拢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记忆合金椎体稳定器,其特征是主加压环(I)至少设有二个,副加压环(2)设在相邻两主加压环⑴之间,且与主加压环⑴垂直,数量比主加压环⑴少一个,两端的主加压环(I)的端头设有固定拉钩(3),固定拉钩(3)的横截面是扁平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记忆合金椎体稳定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主加压环(1),副加压环(2),固定拉钩(3)是用一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或棒弯制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记忆合金椎体稳定器,涉及医疗器械。本实用新型是主加压环至少设有二个,副加压环设在相邻两主加压环之间,且与主加压环垂直,数量比主加压环少一个,两端的主加压环的端头设有固定拉钩,固定拉钩的横截面是扁平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丝绕制而成,固定拉钩的截面为扁圆形,增加了与椎体边缘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椎孔边缘骨质被吸收的风险;外观精美,生产工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植入过程不会对椎体造成破坏,因而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2376211SQ20112044724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孙宝辉, 缪祥文, 袁成龙, 达国祖, 马悦辉 申请人: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