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鼻腔栓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824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鼻腔栓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改进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后鼻腔栓子。
技术背景患者的后鼻孔附近或鼻咽部附近大量出血时,需要用后鼻腔栓子进行填塞,以防止持续的大量出血。目前的后鼻腔栓子为椎体形的纱布球,椎体形的纱布球的顶点和底部都设置有系线。填塞时,先将ー根导尿管沿出血侧鼻腔底经鼻咽插入到ロ咽部,用血管钳从口中拉出,将锥体形的栓子顶点的系线系在导尿管上,再将导尿管按照原方位回抽,借另一 只手的食指或血管钳将锥体形的栓子送入患者口腔,越过软腭,将锥体形的栓子的尖端先行拉入后鼻孔,然后取下导尿管,将已经引出前鼻孔的系线拉紧,用手指伸入鼻咽部帮助栓子的前端进入鼻腔,使栓子的下部紧塞进后鼻腔,将栓子底部的系线系紧于患者的牙或唇边,以便此后取出。目前临床使用的这种栓子都是固定形状-椎体形的。虽然其材料为棉布球,但是其发生形变的情况小,在填塞后鼻腔时不易塞入,用力过大时造成患者的痛苦。而且,目前的这种栓子其上都涂抹有凡士林油,目的仅为使其润滑以方便进入后鼻腔,所以,这样的栓子仅能做到填塞或止血,无法做到后鼻腔给药。鉴于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出现ー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操作时更容易填塞进入患者后鼻腔的,且附带给药功能的后鼻腔栓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操作时更容易填塞进入患者后鼻腔的,且附带给药功能的后鼻腔栓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后鼻腔栓子,包括纱布层,其中,所述纱布层为圆形,所述纱布层上进一步设置有系线,所述系线穿过所述纱布层并延伸至纱布层的另ー侧,所述系线与所述纱布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系线与所述纱布层的连接位置位于纱布层圆心的两侧。所述系线与所述纱布层的连接位置距离纱布层圆心的距离为3_5mm。所述纱布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系线,其中一侧系线的程度为15cm,另ー侧系线的长度为10cm。所述系线为双线,系线从纱布层的圆心的一侧穿过后,再从纱布层圆心的另ー侧穿回,系线与纱布层的结合位置可以通过缝制手段固定连接。所述纱布层涂有凡士林,纱布层一侧的系线长,为15cm,另ー侧的系线短,为10cm,长的一端纱布层涂有云南白药,红霉素软膏,使用吋,此面纱布层是朝向鼻腔侧,另ー面朝向口腔侧。纱布层的层数和圆形直径的大小可做成不同型号的后栓子,以适应不同患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操作时更容易填塞进入患者的后鼻腔,且附带给药功能,具体如下本实用新型系线为双线,系线从纱布层的圆心的ー侧穿过后,再从纱布层圆心的另ー侧穿回,系线与纱布层的结合位置可以通过缝制手段固定连接。纱布层涂有凡士林,纱布层ー侧的系线长,为15cm,另ー侧的系线短,为IOcm,长的一端纱布层涂有云南白药,红霉素软膏,使用吋,此面纱布层是朝向鼻腔侧,另一面朝向口腔侧。纱布层的层数和圆形直径的大小可做成不同型号的后栓子,以适应不同患者。填塞时,先将ー根导尿管沿出血侧鼻腔底经鼻咽插入到ロ咽部,用血管钳从口中拉出,将本实用新型纱布层层长的系线系于导尿管上,借另ー只手的食指或血管钳将锥体形的栓子送入患者口腔,越过软腭,将本实用新型拉入后鼻孔,本实用新型在系线的牵引下,发生弹性形变,变为椎体状,其弾性形变变化大,更易进入患者后鼻腔。进入后鼻腔后,取下导尿管,将已经引出前鼻孔的系线拉紧,将本实用新型纱布层短的一端的系线系紧于患者的牙或唇边,以便此后取出。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识I、纱布层 2、系线 3、圆心4、结合点 5、导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I-图3所示,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纱布层1,其中,纱布层I为圆形,纱布层I上进ー步设置有系线2,系线2穿过纱布层I并延伸至纱布层I的另ー侧,系线2与纱布层I之间固定连接,系线2与纱布层I的连接位置位于纱布层的圆心3的两侧。(即纱布层I与系线的结合点4,结合点4共两个,结合点4位于纱布层的圆心3的两侧)。系线2与纱布层I的连接位置距离纱布层的圆心3的距离为3-5mm。(即结合点的位置距离圆心3的距离为3_5mm)。纱布层I的两侧设置有系线2,其中一侧系线2的程度为15cm,另ー侧系线2的长度为10cm。系线2为双线,系线2从纱布层I的圆心3的一侧穿过后,再从纱布层的圆心3的另ー侧穿回,系线2与纱布层I的结合位置可以通过缝制手段固定连接。纱布层I涂有凡士林,纱布层I ー侧的系线长,为15cm,另ー侧的系线短,为IOcm,长的一端纱布层涂有云南白药,红霉素软膏,使用时,此面纱布层I是朝向鼻腔侧,另一面朝向口腔侧。纱布层I的层数和圆形直径的大小可做成不同型号的后栓子,以适应不同患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操作时更容易填塞进入患者的后鼻腔,且附带给药功能,本实用新型系线为双线,系线从纱布层的圆心的一侧穿过后,再从纱布层圆心的另ー侧穿回,系线与纱布层的结合位置可以通过缝制手段固定连接。纱布层涂有凡士林,纱布层ー侧的系线长,为15cm,另ー侧的系线短,为10cm,长的一端纱布层涂、有云南白药,红霉素软膏,使用吋,此面纱布层是朝向鼻腔侧,另一面朝向口腔侧。纱布层的层数和圆形直径的大小可做成不同型号的后栓子,以适应不同患者。填塞时,先将一根导尿管沿出血侧鼻腔底经鼻咽插入到ロ咽部,用血管钳从口中拉出,将本实用新型纱布层层长的系线系于导尿管上,借另ー只手的食指或血管钳将锥体形的栓子送入患者口腔,越过软腭,将本实用新型拉入后鼻孔,本实用新型在系线的牵引下,发生弹性形变,变为椎体状,其弾性形变变化大,更易进入患者后鼻腔。进入后鼻腔后,取下导尿管,将已经引出前鼻孔的 系线拉紧,将本实用新型纱布层短的一端的系线系紧于患者的牙或唇边,以便此后取出。
权利要求1.ー种后鼻腔栓子,包括纱布层,其特征在干,所述纱布层为圆形,所述纱布层上进一步设置有系线,所述系线穿过所述纱布层并延伸至纱布层的另ー侧,所述系线与所述纱布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系线与所述纱布层的连接位置位于纱布层圆心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后鼻腔栓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线与所述纱布层的连接位置距离纱布层圆心的距离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后鼻腔栓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系线,其中一侧系线的程度为15cm,另ー侧系线的长度为1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鼻腔栓子,包括纱布层,其中,纱布层为圆形,纱布层上进一步设置有系线,系线穿过所述纱布层并延伸至纱布层的另一侧,系线与纱布层之间固定连接,系线与纱布层的连接位置位于纱布层圆心的两侧。系线与所述纱布层的连接位置距离纱布层圆心的距离为3-5mm。纱布层的两侧设置有系线,其中一侧系线的程度为15cm,另一侧系线的长度为10c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操作时更容易填塞进入患者后鼻腔的,且附带给药功能。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2409024SQ20112057653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徐健 申请人:徐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