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及其制备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38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及其制备药物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由各种病因使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系统病损(如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管腔狭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ICVD,又称缺血性卒中)占80 左右。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或一过性的功能丧失。血管内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狭窄导致的脑动脉阻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缺血引起脑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作用机制多样、复杂,缺血性脑卒中(即脑缺血)后,由于脑部缺乏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导致大脑能量代谢失衡,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如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炎症反应等,从而导致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临床上治疗主要是溶栓、挽救缺血区域(半暗带)的濒临死亡的神经元和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难题。目前美国FDA仅批准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用于中风后的溶栓治疗,但其治疗时间窗很窄,只有在中风4.5小时内使用才有效;而且还存在出血以及缺血再灌加重脑损伤的危险性。而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神经保护药包括钙通通阻断剂如尼莫地平、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地佐环平(DizocilPine)、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NO信号传导通路调节剂芦贝鲁哩 (Lubeluzole)以及炎症抑制剂恩莫单抗(Enlimomab)等。但它们中有的治疗作用不确切或特异性不强,有的毒副作用较大、耐受性小,有的还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很难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积极影响。因而,研发出快速有效、安全稳定的防治脑缺血药物迫在眉睫。在此领域中医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丹参制剂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治疗药物,因疗效确切,丹参己成为我国用量最大、销售额最高、制剂生产厂最多,临床剂型最全的中药之一。丹参有效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研究表明:丹酚酸类在抗肝脏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细胞凋亡以及改善记忆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活性。其中又以丹酹酸A (Salvianolic acid A)抗氧化活性最强。但是,丹酚酸A的天然含量极低(约为丹参药材的0.01-0.06% ),使得原药材成本过高,分离纯化难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药物的开发和研究,成为其产业化的瓶颈。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实验证实丹酚酸B通过酯水解脱羧和苯并二氢呋喃环开环反应进行降解可转化成丹酚酸A,但上述现有技术的转化过程无法控制,转化副产物多,主产物丹酚酸A的产率较低。尽管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专利文献提出试图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但都仅仅是单纯的尝试升温、改变PH值或提高转化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浓度等等,没有任何一项专利或现有技术深入、全面地研究转化反应都包括哪些主要影响因素,更没有任何一项专利或现有技术提出这些因素如转化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浓度、PH值、温度、时间等彼此之间如何协同作用共同对丹酚酸A产率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更很少有其他发明人或现有技术提出尝试在转化中加入催化剂以使反应更加充分,目前现有技术中涉及到了采用催化剂进行转化的相关内容仅存于在2010年4月6日同一日提交的两份专利申请文件中,这两份专利申请文件分别是申请号为2010101436787,发明名称为“一种催化转化丹酚酸B制备丹酚酸A的方法”的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为2010101436876,发明名称为“一种初步纯化丹酚酸B转化原料的方法”的专利申请。在这两份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虽然公开了催化转化丹酚酸B制备丹酚酸A的技术内容,但其催化剂为尿素,尿素与丹酹酸B的摩尔比为(0.4 0.6):1,要求消耗和加入尿素非常高,因此生产成本非常高。并且,在上述两份专利申请文件中,也同样并未关注PH值及其他相关因素协同对丹酚酸A产率产生的影响。再者,其转化原料为经联合色谱法初步纯化的丹参水提物,其中丹酚酸B > 50%,这对转化原料的纯度及提纯工艺均要求较高,工艺也较为复杂,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更为关键的是,尽管其申请文件中声称“使用本方法制备的丹酚酸A丹酚酸B定向转化率> 10%,甚至达60%”。但由于尿素实际上并没有开环、脱水、脱羧作用,仅有成酯作用,因此,其转化率根本达不到60%,并且该申请文件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转化率最高仅为53%,而且多个实施例的转化率仅为10%、20%和30%。这与实际产业化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丹酚酸A对脑微血管栓塞有明显的药理作用,而且作用优于丹酚酸B (张恒艾.丹酚酸A对脑微血管栓塞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2011〕,但丹酚酸A是由丹参素和咖啡酸缩合而成,含有多个酚羟基、羟基、酯键等活泼基团,其对光和热不稳定,暴露空气易氧,由于丹酚酸A的上述理化特性,制成丹酚酸制剂,其稳定性并保证丹酚酸A药理作用成为制剂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进一步地,也提供了其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包括含丹酚酸A组合物、填充剂和润滑剂,其中所述胶囊剂的各成份按下列重量配比制成:含丹酚酸A组合物5% 60 %,填充剂94.9 % 39.5 %,润滑剂0.1 % 0.5 %;其中所述含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大于93%,小于100%,还包括4个其他成分:紫草酸0.1 % 2%,迷迭香酸0.1% 2 %,丹酚酸B0.1 % 2%,丹酚酸C0.1 % 2%,其中所述填充剂为淀粉、糊精、蔗糖、甘露醇、维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硫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其中所述胶囊剂的各成份按下列重量配比制成:含丹酚酸A组合物10% 40%,填充剂89.8% 59.6%,润滑剂0.2% 0.4% ;其中所述含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大于94%,小于98%,还包括4个其他成分:紫草酸0.1% 1.5%,迷迭香酸0.1 % 1.5%,丹酚酸B0.1% 1.5%,丹酚酸C0.1 % 1.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提取:丹参用水或乙醇溶液提取得到水提取液或醇提取液;其中提取液中丹酌.酸B浓度为lmg/ml 30mg/ml或加水稀释至lmg/ml 30mg/ml ;(2)转化:将步骤⑴得到的提取液,调pH至3.5 6.5,加摩尔百分比为0.1%
3.0 %的催化剂,在100 140°C加热I 6小时;⑶纯化:a.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调pH至2.5 4.5,离心,上清液经非极性或弱极性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用水洗脱后,用洗脱剂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洗脱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洗脱液用葡聚糖凝胶LH-20或0DS-C18或聚酰胺层析柱分离,用洗脱剂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洗脱液;c.将步骤b得到的洗脱液调pH至2.0 4.0,经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有机溶剂相;d.将步骤c得到的溶液用硅胶层析柱分离,用洗脱剂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洗脱液;(4)干燥:将步骤d得到的洗脱液,减压回收洗脱剂,再加水溶解,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5)胶囊剂制备:取步骤(4)得到的丹酚酸A组合物及填充剂混合均匀,加适量粘合剂制成软料,制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混合均匀,装胶囊,得以丹酚酸A计的单位剂量的胶囊剂。优选的,其中步骤(I)中所述的水提取方法为: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或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3 15倍量水提取,共提取I 3次,每次提取I 4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1.25(6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30% 80%,离心,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所述水提取采用煎煮提取或45 95°C水温浸提取,同时以10 50转/分速度搅拌,得丹参提取液。优选的,其中步骤(I)中所述的醇提取方法为: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或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3 15倍量30% 60%乙醇回流提取,每次提取I 4小时,共提取I 3次;减压回收乙醇,得丹参提取液。优选的,其中步骤(I)中的提取液中丹酚酸B浓度为5mg/ml 20mg/ml或加水稀释至 5mg/ml 20mg/ml。优选的,步骤(2)中的催化剂是氯化铁、三氯化钌、氯化铝、氯化锌、氯化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催化剂与丹酚酸B的摩尔百分比为0.5% 2.0%。优选的,其中步骤a中所述大孔树脂柱为HPD-80、HPD-100, HPD-100B, HPD-200A、HPD-300、HPD-450、HPD-722、HPD-826、ADS-5、ADS-8、ADS-21、或 D101、AB-8 ;所述洗脱剂为水及不同比例的水与乙醇,并且先用水、10 40%乙醇洗脱,再用20 60%乙醇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部分,洗脱液浓缩至无醇味。优选的,其中步骤b中的所述洗脱剂为水及不同比例的水与乙醇,并且先用水、20 6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40 90%乙醇溶液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部分,洗脱液浓缩至无醇味。
优选的,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叔丁基甲基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甲酸乙酯。优选的,其中步骤d中所述洗脱剂为石油醚、正戊烷、正庚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乙酯、叔丁基甲基醚组成的两相溶剂。优选的,其中步骤⑷中所述微波真空干燥的温度:20-100°C,回差温度1_5°C,真空度-0.07Mpa以上,微波功率1-100KW,干燥10-200分钟。优选的,其中步骤⑷中所述微波真空干燥的温度:20-100°C,回差温度1_5°C,真空度-0.07Mpa以上,微波功率1-100KW,干燥10-200分钟。优选的,其中步骤⑷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50°C 90°C,真空度-0.07Mpa以上,功率:1 60KW,干燥2 20小时。优选的,其中步骤(4)中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口温度:150°C 350°C,出风口温度:70°C 95°C,喷雾速度:1 300ml/min。优选的,其中步骤(5)中以丹酹酸A计的单位剂量为IOmg 400mg,优选的,单位剂量为50mg 200mg。优选的,其中pH调节剂为磷酸、盐酸、硫酸或醋酸。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 述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血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栓塞、颅外颈动脉和脑基底动脉的粥样硬化或狭窄、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血管性痴呆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症状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缺血脑组织损伤的用途。 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血脑屏障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减少缺血脑组织梗死范围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减轻缺血脑组织水肿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的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促进脑部血管的新生和侧枝循环的建立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增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增加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缺血后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或死亡的和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增强脑组织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用途。
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炎症损伤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内Ca2+超载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氧自由基损伤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血栓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血栓形成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溶解血栓的用途。优选的,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对丹参的提取、转化、纯化、干燥工艺,经过系统的筛选和优化,首先比较确定了起始原料丹酚酸B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由于丹酚酸B水溶性较好,确定了采用水提取或低浓度醇提取,又由于丹酚酸B热稳定性较差,确定了采用热水温浸提取并加搅拌提取方法,或用低浓度乙醇回流提取,使提取溶度低于100°C,保持丹酚酸B不被破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得到了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丹酚酸B最佳提取工艺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表明:起始原料用丹参药材直接提取即可进行投料转化,不需对丹酚酸B进行纯化后再进行转化,即本发明催化转化反应中,反应原料丹酚酸B不需要高纯度,例如不需要丹酚酸B的纯度> 50%。一般认为反应原料越纯越好,然而,本发明的催化转化反应中,丹酚酸B的纯度高低对转化反应效果没有影响。相反,丹酚酸B纯度>50%时不但产生大量杂质,且没有提高转化率,因此,本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将低纯度与高纯度的丹酚酸B混合,只需配成合适的起始转化浓度即可,同样可以达到转化成丹酚酸A的目的。因此,这种转化原料的制备工艺非常简单,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也非常适于实际产业中的应用。再者,本发明通过反复实验比较,首先确定了对丹酚酸A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如转化前丹酚酸类化合物的浓度、PH值、温度、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付出大量的时间、物质和精力反复实验对温度、PH值、时间、丹酚酸B的浓度及其他相关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及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如何协同作用共同对丹酚酸A产率产生影响,从而确定了丹酚酸B转化丹酚酸A的需要控制的最佳温度、pH值、时间等,并将丹酚酸B起始浓度控制在Img/ml 30mg/ml,从而使得本发明丹酚酸A转化率更加明显优于其他转化条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纯度与浓度常常影响反应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对反应物有纯度要求,且认为浓度高比浓度低好。本发明的催化转化反应中,丹酚酸B的纯度高低对转化反应效果没有影响。相反,实验证明含丹酚酸B水溶液中丹酚酸B的浓度并非越高越好,30mg/ml以上浓度转化率反而低,效果更差。因此,本发明在节约成本和生产周期方面,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具有创造性。在现有技术没有给出任何技术启示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如果仅从理论上推断,是不可能得出在上述各条件参数下将丹酸B转化成丹酚酸A具有更好的转化效果的结论。
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发现氯化铁、三氯化钌、氯化铝、氯化锌或氯化钯作为催化剂能显著提高丹酚酸B转化丹酚酸A的转化率,转化率非常稳定的能达到接近60 %,多数情况都可以超过60 %,这在以往任何一项现有技术中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由于丹酚酸A含量较低,经转化后丹酚酸A含量大提高,但还含大量杂质,因此,分别选择了弱极性和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粗分离,再选择聚酰胺、溶剂萃取、硅胶分离,并对不同流份进行测定,去除杂质部分后,将丹酚酸A含量从10%左右提高到78%,至90%,至 93%,至 96%。

进一步,在显著提高转化率的同时,本发明通过适于实际产业应用的纯化步骤,尤其是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洗脱处理等步骤后,没有采用传统的常压干燥,而是采用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微波真空干燥,从而彻底克服了以往干燥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及对丹酚酸A的破坏大的缺陷;而冷冻干燥时间过长,成本极高且冷冻干燥所得的提取物无法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丹酚酸A胶囊剂,根据丹酚酸A的化学与物理特性,从影响药物稳定的附加剂,剂型、外界如空气、光线、水分,杂质等产生化学反应反而导致药剂的分解进行创造性的实验分析。通过筛选制剂处方,反复试验,筛选了填充剂淀粉、糊精、蔗糖、甘露醇、维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硫酸钙;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等,通过反复试验,制成丹酚酸A胶囊剂,胶囊剂服用携带服用方便,临床应用须应性好,并且制剂稳定性非常高,解决了由于空气、光线、水分,杂质等产生化学反应导致的药物分解。将丹酚酸A组合物制成合适的制剂,解决了丹酚酸A稳定性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辅料与剂型,保证了丹酚酸A药理作用,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丹酚酸A胶囊剂。本发明丹酚酸A胶囊除含主要成分丹酚酸A之外,还含少量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丹酚酸C ;丹酚酸A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变化,阻止离子的异常通透和酶的漏出,从而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而引起的损伤,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丹酚酸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腺苷二磷酸(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胶原或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中cAMP水平,以及减少ADP引起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和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阻止ADP引起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有防治作用;丹酚酸A改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陷状态,缩小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学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丹酚酸A胶囊中的丹酚酸B是丹参及其制剂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与丹酚酸A—样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有防治作用;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紫草酸、迷迭香酸、丹酚酸C作用与丹酚酸A类同,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其作用强度高于维生素C、维生素E,是目前已知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的天然产物之一,明显抑制ADP、花生四烯酸、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延长缺氧条件下动物的存活时间。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改善行为障碍,明显缩小脑梗死面积,明显改善FeCl3所致的大鼠脑缺血造成的动物神经功能损伤,使其障碍的改善,并能缩小脑梗死面积;迷迭香酸还有助于防止自由基造成的细胞受损,因此降低了癌症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丹酚酸A胶囊中的紫草酸还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和血管内膜增生,具有扩血管作用。能抑制尿酸和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有消炎和降尿酸的作用。体外能抑制促黄体激素释放的作用。丹酚酸A胶囊中的丹酚酸C还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诱导细胞有丝分裂阻滞从而诱导凋亡,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丹酚酸A胶囊中的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丹酚酸C组合后具有共同的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有防治作用、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使其比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单独使用作用更强,同时还有有消炎和降尿酸的作用、降低了癌症和动脉硬化的风险。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其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用途,并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丹酚酸A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变化,阻止离子的异常通透和酶的漏出,从而降低了由于脑缺血再灌注而引起的损伤,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丹酚酸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腺苷二磷酸(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胶原或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中cAMP水平,以及减少ADP引起的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和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阻止ADP引起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有防治作用;丹酚酸A改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陷状态,缩小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学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丹酚酸B是丹参及其制剂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与丹酚酸A —样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有防治作用;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紫草酸、迷迭香酸、丹酚酸C作用与丹酚酸A类同,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其作用强度高于维生素C、维生素E,是目前已知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的天然产物之一,明显抑制ADP、花生四烯酸、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延长缺氧条件下动物的存活时间。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改善行为障碍,明显缩小脑梗死面积,明显改善FeCl3所致的大鼠脑缺血造成的动物神经功能损伤,使其障碍的改善,并能缩小脑梗死面积;迷迭香酸还有助于防止自由基造成的细胞受损,因此降低了癌症和动脉硬化的风险。紫草酸还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和血管内膜增生,具有扩血管作用。能抑制尿酸和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有消炎和降尿酸的作用。体外能抑制促黄体激素释放的作用。丹酚酸C还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诱导细胞有丝分裂阻滞从而诱导凋亡,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丹酚酸C组合后具有共同的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有防治作用、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使其比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单独使用作用更强 ,同时还有有消炎和降尿酸的作用、降低了癌症和动脉硬化的风险。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术后麻醉苏醒评分,模型组苏醒后(12h内)的神经行为评分(自发活动、四肢运动的对称性、前肢伸展爬行动作的对称性、爬笼壁、推躯干反应、触须对刺激的反应等)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说明脑血栓缺血后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神经功能受损严重,且在持续的14d内,神经行为评分持续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实验中丹酚酸A胶囊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大鼠缺血3d后的行为学评分;缺血7d后,尼莫地平组和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以及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均明显升高,且以丹酚酸A胶囊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且其缺血后14d的神经行为已基本接近假手术组水平;且同剂量丹酚酸A胶囊组大鼠的整体状态比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恢复得快且稍好,神经行为有更优的趋势。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改善RHRSP脑血栓缺血后神经行为,具有保护及改善脑缺血后神经症状的作用,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且有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经过脑组织病理检查实验数据对比可知,假手术组脑组织双侧对称,未见病变,模型组血管内血栓附着严重。与模型组比较,镜下观察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左MCA局部血栓的长度缩短,在动脉壁附着面积减小,以高、中剂量组最为明显。TTC染色可见梗死脑组织呈白色,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中被染成白色的脑组织范围比模型对照组显著缩小。HE染色可见模型组左侧皮层MC A供血区(以额顶皮质为中心)梗死灶内有明显的脑组织软化,细胞坏死,局部坏死组织脱落等现象,丹酚酸A胶囊高剂量组大鼠此处少见组织萎缩脱落现象,其他各给药组细胞坏死和组织脱落程度不一,较模型组均显著减少,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比较呈剂量差异性;各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的HE染色显示灶内、灶周均有小血管增生,但是各给药组增生的小血管数目比模型组显著增多,且以丹酚酸A胶囊高、中剂量组以及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尤为显著;另外,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可见大小不等的灶状出血,丹酚酸A胶囊高、中剂量组偶见有灶状出血现象,丹酚酸A胶囊低剂量组以及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和尼莫地平组也只有少数动物有灶状出血,且出血灶比模型组要小。试验结果显示丹酚酸A胶囊能明显改善RHRSP脑血栓缺血后脑组织病理状态,降低血栓附着面积、减少梗死面积,增加梗死区内及周围脑组织的小血管数、减少脑出血现象、从而保护脑组织坏死脱落,具有保护脑血栓缺血致脑组织损伤的作用,且作用效果有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脑血栓后脑组织血脑屏障破坏,通透性增加,伊文思蓝(EB)结合白蛋白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BBB)进入脑组织。丹酚酸A胶囊给药后,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显微镜下EB光斑数以及脑组织EB检出含量明显减少,且少于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说明丹酚酸A胶囊对脑组织损伤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具有抑制作用,能保护血脑屏障,而保护脑组织进一步受损伤,作用效果强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通过对RHRSP脑血栓大鼠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未见梗死脑组织;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脑组织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且剂量越大,梗死体积越小,脑含水量越少。丹酚酸A胶囊中、高剂量组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均低于30mg/kg尼莫地平组;且30mg/kg丹酚酸A胶囊组大鼠脑梗塞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比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要低。说明丹酚酸A胶囊可加速病灶的修复,减小RHRSP脑血栓后缺血脑组织梗死范围,减轻脑组织水肿,具有修复和保护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作用,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及尼莫地平。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与RHRSP脑血栓缺血模型组比较,缺血治疗后,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MVD和血管场面积不同程度地显著增高,较尼莫地平和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更为明显,且在此后的缺血7d至14d,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表明丹酚酸A胶囊能增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的MVD和血管场面积比,提示丹酚酸A胶囊有促进缺血脑组织微血管新生和侧枝循环建立的作用,且效果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经过实 验数据对比可知,RHRSP脑血栓缺血模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VEGF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说明脑组织缺血缺氧后能刺激脑组织内VEGF的表达增加,提示脑梗死后机体自身会出现一种对抗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性反应,使VEGF的表达增加,在缺血后出现自身“代偿性血管再生”。至缺血7d、14d,实验中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丹酚酸A胶囊有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显著促进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促进侧枝循环代偿的建立,挽救缺血半暗带,保护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对抗脑缺血,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RHRSP脑血栓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到缺血7d、14d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脑组织缺血缺氧后,机体自身产生短暂的保护应激反应,可刺激脑组织bFGF蛋白表达增加。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以及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和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段的bFGF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以丹酚酸A胶囊效果最优;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自身各时间段比较显示,bFGF蛋白表达持续稳定;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增加缺血脑组织原发和继发bFGF蛋白表达,具有很好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挽救缺血半暗带,且作用效果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利于其神经行为的恢复,丹酚酸A胶囊具有改善脑组织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作用,能预防和保护脑缺血再灌致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损伤,且作用效果比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明显。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比、脑指数以及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丹酚酸A胶囊低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丹酚酸A胶囊中、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其梗死体积和脑指数以及脑含水量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表明丹酚酸A胶囊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梗塞范围,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组织水肿程度,效果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IOmin后,实验中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尼莫地平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较模型组缺血半暗带rCBF有所上升,缺血后30min始,除丹酹酸A胶囊低剂量组之外的各药物治疗组缺血半暗带rCBF与模型组比较,升高了 12% 30%,缺血后I 2h内,各药物组缺血半暗带rCBF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以丹酚酸A胶囊高、中剂量组尤为显著;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相比,有良好的量效关系;丹酚酸A胶囊中剂量组各时段的rCBF高于尼莫地平组,且亦略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由此可知,丹酚酸A胶囊有增加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rCBF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挽救缺血半暗带濒临死亡的脑组织,保护缺血半暗带,发挥治疗脑缺血的作用。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在大鼠持续缺血2h恢复再灌后,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rCBF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组大鼠恢复再灌后缺血半暗带rCBF与恢复再灌前比有明显升高,但仍在缺血前基线值的50%以下,再灌7d内,下降至缺血前40% 45%之间,在这期间再灌注仍然是很不完全的,持续低灌注将会加重脑组织进一步受损。而再灌后,尼莫地平、丹酚酸A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rCBF明显增高,各时间段rCBF与模型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再灌后7d,各药物治疗组rCBF恢复至原rCBF的57% 67%之间;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比较,呈一定的量效趋势;丹酚酸A胶囊有优于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以及尼莫地平的趋势。实验结果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明显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脑血流量,恢复脑细胞血供,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防止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甚至死亡,且效果有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能升高缺血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磷酸肌酸(PC)的含量,降低脑组织乳酸(LA)含量,能显著改善大鼠脑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的能量代谢。丹酚酸A胶囊可通过改善缺血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加脑组织能量物质的供应,增强脑细胞的生存能力,挽救脑缺血后的缺血半暗带濒临死亡的脑细胞,防止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甚至死亡,且作用效果较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明显,可很好地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大鼠脑缺血2h再灌72h后,神经细胞凋亡严重;而尼莫地平、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及不同剂量丹酚酸A胶囊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 <0.001或P <0.01);且以丹酚酸A胶囊高、中剂量组的凋亡率最低;表明丹酚酸A胶囊具有抑制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死亡、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神经营养因子是 神经元生长与存活必需的一组蛋白质分子,对神经元生长、发育以及功能的完整性起支持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部分,可以维持神经元存活和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和诱导轴突生长;能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元修复以及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从而对抗脑缺血、保护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缺血再灌后,大鼠脑组织内较假手术组有所增高,提示脑缺血再灌损伤后,脑组织内NGF、BDNF表达应激保护性增加;但缺血后脑组织内NT-3含量明显减少。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NGF、BDNF、NT-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且有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以及尼莫地平的趋势。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增强缺血损伤脑组织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 NT-3的表达,为神经元存活提供条件,而达到神经元保护的作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_1β (IL-Ιβ)、白细胞介素_6(IL-6)、白细胞介素_8(IL-8)、肿瘤坏死因子- a (TNF-α )、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含量均极显著增加;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给予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各炎症细胞因子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较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以及尼莫地平组显著。提示丹酚酸A胶囊可以抑制缺血损伤脑组织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抑制炎性反应介导的神经元及脑组织级联损伤,效果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
细胞内Ca2+超载是脑缺血过程中介导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机理之一,是缺血、缺氧产生不可逆神经元损伤的最后共同途径。Ca2+超载可通过激发作为第二信使的激活蛋白酶、激活磷脂酶、激活内切核酸酶等一系列酶反应对细胞产生损害,诱导细胞凋亡,导致急性细胞死亡和迟发性神经元坏死。K+、Mg2+均为Ca2+拮抗剂。K+作为神经细胞极化状态必不可少的阳离子,可以抑制钙离子的内流进而减轻钙超载;Mg2+可激活机体内多种酶系,在脑组织内参与细胞多种重要的代谢活动,影响神经传导、离子转运、蛋白合成及能量代谢诸多方面,能缓解血管平滑肌的痉挛,改善微循环,改善脑损伤后缺血缺氧,阻滞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Ca2+含量极显著增高,K+、Mg2+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和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Ca2+含量、升高K+、Mg2+含量,且以丹酚酸A胶囊效果最为显著。说明丹酚酸A胶囊能抑制Ca2+内流减轻钙超载,从而可抑制Ca2+超载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保护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能明显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大脑皮层和纹状体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升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 织中Y-氨基丁酸(GABA)、牛磺酸(Tau)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的含量以及氨基酸兴奋毒性指数。且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结合脑组织病理病理学检查显示的丹酚酸A胶囊能明显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元细胞形态,缩小神经元周围间隙的结果,表明丹酚酸A胶囊能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过度释放,改善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抑制脑缺血再灌注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堆积,稳定兴奋性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平衡,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从而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且效果较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以及尼莫地平更具有优势。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大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显著降低,且低于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有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的趋势,效果较尼莫地平组也更明显;说明丹酚酸A胶囊能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过氧化物清除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对抗氧自由基对神经元细胞和脑组织的损伤,其抗氧化作用有优于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脑血栓缺血模型组各时间段的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脑组织至缺血后14d,内皮细胞凋亡仍然存在。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的各时间段的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且中剂量组细胞凋亡数少于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组。说明丹酚酸A胶囊能抑制脑缺血后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提高脑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从而保证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正常,维持缺血损伤后脑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而增强对抗脑缺血损伤的能力,发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经一定剂量丹酚酸A胶囊和尼莫地平作用后,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且丹酚酸A胶囊20、30、40、50、60 μ mol/L剂量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尼莫地平30 μ mol/L组,且比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的细胞存活率也要高。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增强其耐缺氧能力,提高缺氧损伤以及缺氧-复氧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且优于尼莫地平和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缺氧-复氧损伤,能造成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各期凋亡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及尼莫地平组均可显著减低细胞早、晚期及总凋亡率;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之间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且丹酹酸A胶囊10 μ mol/L剂量组与尼莫地平40 μ mol/L剂量组效果相当,同剂量的丹酚酸A胶囊优于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提示丹酚酸A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缺氧-复氧损伤导致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剂量丹酚酸A胶囊、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尼莫地平组作用后,缺氧-复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t-PA)和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 0.01或P < 0.001),其中丹酚酸A胶囊中、高剂量组效果尤其显著;各给药组t-PA/PAI和NO/ΕΤ比值也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实验结果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改善缺氧-复氧损伤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作用效果显著优于尼莫地平,且有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缺氧-复氧损伤后,BMVEC胞内Ca2+浓度显著增高。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Ca2+浓度极显著降低,以丹酚酸A胶囊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尼莫地平40 μ mol/L剂量组,且优于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提示丹酚酸A胶囊具有抑制缺氧-复氧损伤致BMVEC胞内Ca2+浓度的作用,而保护缺氧-复氧对BMVEC的损伤。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60、30、15mg/kg剂量组的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延长;中剂量组血栓形成时间与30mg/kg阿司匹林组相当,且比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表明丹酚酸A胶囊能延长血栓形成时间,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预防血栓而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经过实验 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60、30、15mg/kg剂量组大鼠血栓湿、干重均显著减轻。且中剂量组与30mg/kg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洗明丹酚酸A胶囊具有很好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栓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且比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效果明显。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对大鼠静脉栓塞的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60、30、15mg/kg剂量组大鼠静脉血栓湿、干重显著减轻,中剂量组与30mg/kg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P >0.05),且较同剂量的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效果明显。表明丹酚酸A胶囊有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可用于预防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后的静脉血栓栓塞。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丹酚酸A胶囊60、30、15mg/kg剂量组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显著缩短,血栓湿、干重显著减轻,中剂量组与30mg/kg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表明丹酹酸A胶囊对体外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有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丹酚酸A胶囊对大鼠体内已形成的血栓的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均持续栓塞,且无出现再通现象;实验中各药物组持续栓塞的动物数少,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丹酚酸A胶囊中剂量(40mg/kg)组,其血管开放程度与40mg/kg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组及3500U/kg尿激酶组相似,其再通率相当,但其血管开放状态较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和尿激酶组有更稳定的趋势;丹酚酸A胶囊高剂量(80mg/kg)组持续再通率以及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且再栓率明显低于尿激酶组(P <0.05);丹酚酸A胶囊低剂量(20mg/kg)组再通率虽低于尿激酶组,但其再栓率低于尿激酶再栓率。上述结果提示丹酚酸A胶囊有较好的溶栓以及防止溶栓后再栓塞的作用,且作用较稳定。
脑血栓后,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显著增高,红细胞压积也显著升高,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实验中丹酚酸A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其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结果提示丹酚酸A胶囊能加快微血流流速,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而有效对抗脑血栓的作用,且较尼莫地平组效果更显著,亦有优于同剂量丹酚酸A单体化合物的趋势。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丹酚酸A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中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各种病因形成的影响脑循环的病变及其导致的以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功能的缺损为主的缺血性脑组织损害。主要包括一下的任何一种或几种:(I)脑血栓:由来自心脏的栓子如人工瓣膜、房颤、心室血栓、扩张性心肌病、动/静脉血管炎等形成栓子随血液流入脑部血管,导致构成整个脑部血循环的前循环和后循环的各级血管的任何一部位和/或多部位血栓。(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脑栓塞。(4)颅外颈动脉和脑基底动脉的粥样硬化或狭窄(5)腔隙性脑梗塞。(6)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7)血管性痴呆。医学和药学研究人员无法预先在不做相关实验的前提下,预先得知丹酚酸A胶囊具有上述的良好用途。


图1.丹酚酸A核磁共振氢谱图;图2.丹酚酸A核磁共振碳谱图;图3.紫草酸核磁共振氢谱图;图4.紫草酸核磁共振碳谱图;图5.迷迭香酸核磁共振氢谱图;图6.迷迭香酸核磁共振碳谱图;图7.丹酚酸B核磁共振氢谱图;图8.丹酚酸B核磁共振碳谱图;图9.丹酚酸C核磁共振氢谱图;图10.丹酚酸C核磁共振碳谱图;图11.混合对照品溶液HPLC图;图12.紫草酸对照品溶液HPLC图;图13.迷迭香酸对照品溶液HPLC图;图14.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HPLC图;图15.丹酚酸A对照品溶液HPLC图;图16.丹酚酸C对照品溶液HPLC图;图17.丹酚酸A组合物HPLC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丹参药材,粉碎成4目颗粒,每次加7倍量92 °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25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3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30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20mg,水溶液用10%氢氧化钠调pH至5.5,加入0.5% ZnCl2作为催化剂,120°C温度加热转化4小时,转化液用20%磷酸调pH值至2.5,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3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50,树脂柱径高比为1: 10,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5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4倍柱体积40%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0%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5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0,树脂柱径高比为1: 8,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12倍柱体积4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8倍柱体积6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0%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5mg水溶液;水溶液用20%磷酸调pH至2.5,用水溶液3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3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酹酸A0.5g的萃取液,加入I 3倍量娃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娃胶加到已装好的15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10,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10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出:4)洗脱10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10倍量水溶解,微波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3.77%,紫草酸含量0.75% ;迷迭香酸含量1.26% ;丹酚酸B含量1.35% ;丹酚酸C含量1.48%。实施例2取丹参药材,粉 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9倍量95°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30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2.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30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0 %,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15mg,水溶液用10%氢氧化钠调pH至4.5,加入0.5% ZnCl2作为催化剂,120°C温度(0.0lMPa 0.20MPa压强)加热转化4小时,转化液用15%磷酸调PH值至2.8,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5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45,树脂柱径高比为1: 9,分别用2倍柱体积水、5倍柱体积28 %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5倍柱体积40 %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0%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Iml含5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0,树脂柱径高比为1: 8,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10倍柱体积4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7倍柱体积6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0%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2mg水溶液;水溶液用15%磷酸调pH至2.6,用水溶液4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4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5g的萃取液,加入2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2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10,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10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出:4)洗脱10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10倍量水溶解,微波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4.78%,紫草酸含量0.73% ;迷迭香酸含量1.23% ;丹酚酸B含量1.22% ;丹酚酸C含量1.35%。实施例3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7倍量90°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25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3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30 (6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20mg,水溶液用10%氢氧化钠调pH至5.5,加入0.5 % ZnCl2作为催化剂,120°C温度(0.0lMPa 0.20MPa压强)加热转化4小时,转化液用20%磷酸调pH值至2.5,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3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50,树脂柱径高比为1: 10,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5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4倍柱体积40%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0%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5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0,树脂柱径高比为1: 8,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12倍柱体积4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8倍柱体积6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0%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5mg水溶液;水溶液用20%磷酸调pH至2.5,用水溶液3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3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5g的萃取液,加入3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5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10,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10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出:4)洗脱10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10倍量水溶解,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 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5.28%,紫草酸含量0.75% ;迷迭香酸含量1.12% ;丹酚酸B含量1.26% ;丹酚酸C含量1.40%。实施例4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每次加8倍量85°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20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2.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25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5%,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15mg,水溶液用10%氢氧化钾调pH至5.0,加入0.6% ZnCl2作为催化剂,在120°C温度(0.0lMPa 0.20MPa压强)加热转化3.5小时,转化液用15%盐酸调pH值至2.5,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5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45,树脂柱径高比为1: 8,分别用3.5倍柱体积水、4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5倍柱体积45%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5%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5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9,树脂柱径高比为1: 7,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10倍柱体积4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8倍柱体积6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5%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2mg水溶液;水溶液用15%盐酸调pH至2.6,用4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4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Sg的萃取液,加入2 3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3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8,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8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7: 3)洗脱8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8倍量水溶解,喷雾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4.68%,紫草酸含量0.66% ;迷迭香酸含量1.12% ;丹酚酸B含量1.25% ;丹酚酸C含量1.39%。实施例5
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9倍量85 °C水温浸提取2次,同时以30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3.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25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5 %,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18mg,水溶液用10%碳酸钠调pH至5.2,加入0.6% ZnCl2作为催化剂,在123°C温度加热转化4.5小时,转化液用15%硝酸调pH值至2.8,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6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40,树脂柱径高比为1: 7,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4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5倍柱体积40%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0%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6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8,树脂柱径高比为1: 8,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9倍柱体积4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7倍柱体积6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5%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lOmg水溶液;水溶液用15%硝酸调pH至2.6,用4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4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乙酸甲酯,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7g的萃取液,加入3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0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7,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8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出:4)洗脱9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8倍量水溶解,微波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4.72%,紫草酸含量0.55% ;迷迭香酸含量1.22% ;丹酚酸B含量1.27% ;丹酚酸C含量1.47%。实施例6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每次加10倍量80°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15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3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25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20mg,水溶液用10%碳酸氢钠调pH至5.4,加入0.8% FeCl3作为催化剂,在128°C温度加热转化4.0小时,转化液用20%硫酸调pH值至2.6,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5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40,树脂柱径高比为1:7,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4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5倍柱体积40%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0%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6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0,树脂柱径高比为1: 15,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7倍柱体积35%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6倍柱体积6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0%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2mg水溶液;水溶液用20%硫酸调pH至2.8,用4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4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5g的萃取液,加入2.5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9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8,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5: 5.5)洗脱8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6.5: 3.5)洗脱8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10倍量水溶解,微波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5.53%,紫草酸含量0.52% ;迷迭香酸含量1.01% ;丹酚酸B含量1.19% ;丹酚酸C含量1.36%。实施例7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9倍量85 °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20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2.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25 (60 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lOmg,水溶液用20 %柠檬酸钠调pH至5.5,加入0.4% AlCl3作为催化剂,在132°C温度加热转化3.5小时,转化液用20%醋酸调pH值至2.6,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5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35,树脂柱径高比为1: 8,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4.5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6倍柱体积40%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0%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8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2,树脂柱径高比为1: 18,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8倍柱 体积3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5倍柱体积6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5%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5mg水溶液;水溶液用20%醋酸调pH至2.7,用5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5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5g的萃取液,加入2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0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10,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5: 5.5)洗脱8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5: 3.5)洗脱8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12倍量水溶解,喷雾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5.14%,紫草酸含量0.61% ;迷迭香酸含量1.07% ;丹酚酸B含量1.16% ;丹酚酸C含量1.37%。实施例8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9倍量88 °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22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3.5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23 (60 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5%,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13mg,水溶液用10%氢氧化钠调pH至5.6,加入0.5% RuCl3作为催化剂,在133°C温度加热转化4.5小时,转化液用10%盐酸调pH值至2.7,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5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40,树脂柱径高比为1: 9,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4倍柱体积22%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6倍柱体积43%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3%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ml含IO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5,树脂柱径高比为1: 20,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8倍柱体积3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5倍柱体积6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0%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12mg水溶液;水溶液用10%盐酸调pH至2.8,用5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5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5g的萃取液,加入3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2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10,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6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出:4)洗脱7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10倍量水溶解,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4.72%,紫草酸含量0.69% ;迷迭香酸含量1.13% ;丹酚酸B含量1.28 ;丹酚酸C含量1.40%。实施例9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每次加9倍量90°C水温浸提取3次,同时以25转/分速度搅拌,每次温浸提取3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 1.20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75%,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至每Iml含丹酚酸B20mg,水溶液用10%碳酸钠调pH至5.0,加入1.0% PdC13作为催化剂,在135°C温度加热转化4.5小时,转化液用15%硫酸调pH值至3.0,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5mg,经HPD-100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大孔吸附树脂比为1: 36,树脂柱径高比为1: 9,分别用3倍柱体积水、4倍柱体积25%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再用5倍柱体积45%乙醇洗脱,HPLC检测,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45%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水溶液浓缩至每Iml含6mg丹酚酸A的溶液,通过聚酰胺层析柱分离,丹酚酸A上样量与聚酰胺比为1: 10,树脂柱径高比为1: 10,分别用4倍柱体积水、8倍柱体积45%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8倍柱体积6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65%乙醇溶液部分,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Iml含丹酚酸AlOmg水溶液;水溶液用15%硫酸调pH至2.7,用4倍量的叔丁基甲基醚,分4次萃取,分离有机层,减压回收叔丁基甲基醚,制成每Iml含丹酚酸A0.6g的萃取液,加入3倍量硅胶,搅拌,挥干;把搅拌样硅胶加到已装好的10倍量干硅胶柱上,硅胶柱径高比为1: 8,以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别用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4: 6)洗脱8倍柱体积,正戊烷-叔丁基甲基醚出:4)洗脱8倍柱体积,减压回收洗脱剂,回收有机溶剂后的丹酚酸A加8倍量水溶解,微波真空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经测定,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为95.14%,紫草酸含量0.55% ;迷迭香酸含量1.18% ;丹酚酸B含量1.22% ;丹酚酸C含量1.32%。实施例10取实施例3制成的丹 酚酸A组合物50g,加淀粉448g,混合均匀,用6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硬脂酸镁2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1
取实施例4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100g,加淀粉323g、维晶纤维素75g,混合均匀,用5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硬脂酸镁2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2取实施例1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150g,加硫酸钙345g,混合均匀,用5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滑石粉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3取实施例5制成的丹酹酸A组合物180g,加淀粉315g,混合均勻,用45%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滑石粉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4取实施例3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250g,加硫酸钙245g,混合均匀,用4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5取实施例7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220g,加淀粉275g,混合均匀,用45 %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

实施例16取实施例6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100g,加淀粉230g、糊精160g,混合均匀,用7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微粉硅胶10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7取实施例7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20g,加甘露醇280g、维晶纤维素190g,混合均匀,用6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聚乙二醇(6000) 10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8取实施例8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200g,加预胶化淀粉295g,混合均匀,用65 %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滑石粉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19取实施例9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300g,加甘露醇195g,混合均匀,用5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20取实施例1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80g,加淀粉295g、甘露醇120g,混合均匀,用65%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滑石粉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21取实施例2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120g,加维晶纤维素375g,混合均匀,用55%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滑石粉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22取实施例5制成的丹酚酸A组合物50g,加淀粉325g、加维晶纤维素120g,混合均匀,用55 %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施例23取市售丹酚酸A (含量99.25 % ) 200g,加预胶化淀粉295g,混合均匀,用65 %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滑石粉5g,混合均匀,装胶囊,即得丹酚酸A胶囊剂。实验例1:丹酚酸A组合物分析方法研究1.仪器与试药仪器: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Empower2色谱工作站,2998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Sartorius cp225D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色谱柱:YMCC18色谱柱(250 X 4.6mm, 5 μ m);试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Millipore制备的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迷迭香酸对照品、丹酚酸B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紫草酸对照品、丹参酚酸C对照品均购自上海海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丹酚酸A对照品为自制,经纯度标化含量为99.52%。2.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紫草酸对照品约10.0Omg、迷迭香酸对照品约10.0Omg、丹酚酸B对照品约10.0Omg、丹酚酸C对照品约10.0Omg、丹酚酸A对照品约10.0Omg,置不同IOOml量瓶中,分别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紫草酸对照品、迷迭香酸对照品、丹酚酸B对照品、丹酚酸C对照品各10ml,置不同IOOml量瓶中,分别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储备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储备溶液各10ml,置同一 IOO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实施例1的样品约10.00mg,置50ml量瓶中,力口甲醇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精密吸取IOml至IOO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3.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86nm ;柱温300C ;理论板数按丹酚酸A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O 10分钟时,甲醇的比例由30%升至40%,0.1 0.5%磷酸水溶液的比例由70%降至60% ;10 30分钟时,甲醇的比例由40%升至55%,0.1 0.5%磷酸水溶液的比例由50%降至45% ;30 60分钟时,甲醇的比例由55%升至80%,0.1 0.5%磷酸水溶液的比例由45 %降至20 %。在上述条件下,5个对照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见表1,HPLC图谱见图11 17。表1.各对照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结果
组分保留时间(min)
紫草酸19.352迷迭香酸20.525
丹酚酸B21.306
丹酸酸A26.106
_丹酚酸C_37.3324.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0.1mU0.2ml、0.5ml、lml、2ml、5ml,分别置10ml量
瓶中,加甲醇稀释成系列标准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标准溶液各10μ I注入液相色谱仪,按“3.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项下色谱条件计算峰面积,分别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各浓度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混合对照品溶液在如下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2。表2.混合对照品溶液线性关系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包括含丹酚酸A组合物、填充剂和润滑剂,其中所述胶囊剂的各成份按下列重量配比制成:含丹酚酸A组合物5% 60 %,填充剂94.9 % 39.5 %,润滑剂0.1 % 0.5 %;其中所述含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大于93%,小于100%,还包括4个其他成分:紫草酸0.1 % 2%,迷迭香酸0.1% 2%,丹酚酸B0.1% 2%,丹酚酸C0.1% 2%,其中所述填充剂为淀粉、糊精、蔗糖、甘露醇、维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硫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其中所述胶囊剂的各成份按下列重量配比制成:含丹酚酸A组合物10 % 40 %,填充剂89.8 % 59.6 %,润滑剂0.2 % 0.4 %;其中所述含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大于94%,小于98%,还包括4个其他成分:紫草酸0.1% 1.5%,迷迭香酸0.1% L 5%,丹酚酸B0.1% L 5%,丹酚酸C0.1% 1.5%。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丹参用水或乙醇溶液提取得到水提取液或醇提取液;其中提取液中丹酚酸B浓度为lmg/ml 30mg/ml或加水稀释至lmg/ml 30mg/ml ; (2)转化:将步骤⑴得到的提取液,调pH至3.5 6.5,加摩尔百分比为0.1% 3.0 %的催化剂,在100 140°C加热I 6小时; (3)纯化: a.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调pH至2.5 4.5,离心,上清液经非极性或弱极性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用水洗脱后,用洗脱剂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洗脱液; b.将步骤a得到的洗脱液用葡聚糖凝胶LH-20或ODS-C18或聚酰胺层析柱分离,用洗脱剂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洗脱液; c.将步骤b得到的洗脱液调pH至2.0 4.0,经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有机溶剂相; d.将步骤c得到的溶液用硅胶层析柱分离,用洗脱剂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的洗脱液; (4)干燥:将步骤d得到的洗脱液,减压回收洗脱剂,再加水溶解,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得丹酚酸A组合物; (5)胶囊剂制备:取步骤(4)得到的丹酚酸A组合物,与填充剂混合均匀,加适量粘合剂制成软料,制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混合均匀,装胶囊,得以丹酚酸A计的单位剂量的胶囊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的水提取方法为: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或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3 15倍量水提取,共提取I 3次,每次提取I 4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1.25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在30% 80%,离心,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所述水提取采用煎煮提取或45 95°C水温浸提取,同时以10 50转/分速度搅拌,得丹参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的醇提取方法为:取丹参药材,切成饮片或粉碎成直径约2mm颗粒,每次加3 15倍量30% 60%乙醇回流提取,每次提取I 4小时,共提取I 3次;减压回收乙醇,得丹参提取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⑴中的提取液中丹酚酸B浓度为5mg/ml 20mg/ml或加水稀释至5mg/ml 20mg/ml。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催化剂是氯化铁、三氯化钌、氯化铝、氯化锌、氯化钯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与丹酚酸B的摩尔百分比为0.5% 2.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中所述大孔树脂柱为HPD-80、HPD-100、HPD-100B、HPD-200A、HPD-300、HPD-450、HPD-722、HPD-826、ADS-5、ADS-8、ADS-21、或D101、AB-8 ;所述洗脱剂为水及不同比例的水与乙醇,并且先用水、10 40%乙醇洗脱,再用20 60 %乙醇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部分,洗脱液浓缩至无醇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的所述洗脱剂为水及不同比例的水与乙醇,并且先用水、20 60%乙醇溶液洗脱除杂,再用40 90%乙醇溶液洗脱,高效液相检测丹酚酸A,收集含有丹酚酸A部分,洗脱液浓缩至无醇味。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c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叔丁基甲基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甲酸乙酯。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d中所述洗脱剂为石油醚、正戊烷、正庚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乙酯、叔丁基甲基醚组成的两相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微波真空干燥的温度:20-100°C,回差温度1_5°C,真空度-0.07Mpa以上,微波功率1-100KW,干燥10-200分钟。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微波真空干燥的温度:20-100°C,回差温度1_5°C,真空度-0.07Mpa以上,微波功率1-100KW,干燥10-200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50°C 90°C,真空度-0.07Mpa以上,功率:1 60KW,干燥2 20小时。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口温度:150°C 350°C,出风口温度:70°C 95°C,喷雾速度:1 300ml/min。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5)中以丹酚酸A计的单位剂量为IOmg 400mg,优选的,单位剂量为50mg 200mg。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pH调节剂为磷酸、盐酸、硫酸或醋酸。
19.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的用途。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途,其中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血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栓塞、颅外颈动脉和脑基底动脉的粥样硬化或狭窄、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血管性痴呆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症状的用途。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缺血脑组织损伤的用途。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血脑屏障的用途。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减少缺血脑组织梗死范围的用途。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减轻缺血脑组织水肿的用途。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中所述的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用途。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促进脑部血管的新生和侧枝循环的建立的用途。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增加脑组织微血管密度的用途。
29.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用途。
30.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用途。
31.根据权利要求26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增加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用途。
32.根据权利要求26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用途。
3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缺血后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或死亡的用途。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用途。
35.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增强脑组织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用途。
36.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炎症损伤的用途。
37.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内Ca2+超载的用途。
38.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的用途。
39.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用途。
40.根据权利要求3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脑组织氧自由基损伤的用途。
4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用途。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用途。
4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血栓的用途。
44.根据权利要求4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抑制血栓形成的用途。
45.根据权利要求4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溶解血栓的用途。
46.根据权利要求 43的用途,其中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丹酚酸A胶囊剂,所述丹酚酸A胶囊剂包括含丹酚酸A组合物、填充剂和润滑剂,其中所述胶囊剂的各成份按下列重量配比制成含丹酚酸A组合物5%~60%,填充剂94.9%~39.5%,润滑剂0.1%~0.5%;其中所述含丹酚酸A组合物中丹酚酸A含量大于93%,小于100%,还包括4个其他成分紫草酸0.1%~2%,迷迭香酸0.1%~2%,丹酚酸B 0.1%~2%,丹酚酸C 0.1%~2%,其中所述填充剂为淀粉、糊精、蔗糖、甘露醇、维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硫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还公开了所述的丹酚酸A胶囊剂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P25/28GK103142542SQ2012104871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文萍, 罗恒真, 魏宇清, 曾发林, 钟阳桂, 刘鹏, 刘恩位 申请人:楚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