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尤其是涉及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
背景技术:
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是感染水产养殖动物的常见病原菌,流行于春秋季节,其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如鲻鱼、鲷鱼、牙解、蛳鱼、斑点叉尾鮰、鳗鲡、罗非鱼、鲫鱼、金鱼、虹鳟、大鳞大马哈鱼、黑鲈和川鲽等。自1962年首次报道该菌感染日本鳗鲡以来,爱德华氏菌一直是水产养殖中有极大危害的病原菌,而且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直到哺乳类包括人类在内都有爱德华氏菌感染的报道,它在许多种鱼类养殖中引发了大量的病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品、抗生素或减活、灭活疫苗,其中主要以投放喂食抗生素为主要手段。但长期滥用药物或抗生素会引起水环境污染,从而导致养殖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并且细菌还会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还对食用者构成潜在的威胁。而中草药无抗药性,无残留,无环境污染,不引发药源性疾病且抑菌杀菌效果明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避免细菌耐药性、毒素积累和环境污染,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包括黄连、五味子、儿茶、艾叶、枯矾、五倍子、乌梅、稀签草、鹤虱、木瓜、虎仗片、紫花地丁、千里光、没药、鱼腥草、苏叶、龙葵、覆盆子、公丁香、威灵仙和丹皮中的至少一种。
该中草药由以下原料和重量比组成:艾叶、儿茶、五味子和黄连按重量比4:1:2:1的比例混合而成。该配方组成的抑菌药剂,抑菌效果最佳,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5mg/m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采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不仅可以避免细菌耐药性、毒素积累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天然、无毒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等优点,不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毒副作用,并且制作工序简单,容易操作,易于实现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下述21种中草药对爱德华氏菌均具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首先黄连对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 ;其次,五味子、儿茶、艾叶和枯矾对爱德华氏菌也有较强的体外抑菌的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mg/ml ;五倍子、乌梅、稀签草对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中等,其最低抑菌浓度为50mg/ml ;鹤虱、木瓜、虎仗片、紫花地丁、千里光、没药、鱼腥草、苏叶、龙葵、覆盆子、公丁香、威灵仙和丹皮对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0mg/ml。因此,可选用上述21种中草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爱德华氏菌的抑制药剂(单一一种药剂或任意几种的混合药剂),具体见表I,
表I中草药对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mg/ml)
权利要求
1.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黄连、五味子、儿茶、艾叶、枯矾、五倍子、乌梅、稀签草、鹤虱、木瓜、虎仗片、紫花地丁、千里光、没药、鱼腥草、苏叶、龙葵、覆盆子、公丁香、威灵仙和丹皮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草药由以下原料和重量比组成:艾叶、儿茶、五味子和黄连按重量比4:1:2:1的比例混合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爱德华氏菌的中草药配方,特点是包括黄连、五味子、儿茶、艾叶、枯矾、五倍子、乌梅、稀签草、鹤虱、木瓜、虎仗片、紫花地丁、千里光、没药、鱼腥草、苏叶、龙葵、覆盆子、公丁香、威灵仙和丹皮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艾叶、儿茶、五味子和黄连按重量比4:1:2: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配方抑菌效果最佳,优点是天然、无毒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
文档编号A61K36/535GK103110751SQ2013100206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龚一富, 潘益芳, 张文青, 章丽, 王何瑜, 童丽娟 申请人: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