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39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能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银杏通脉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许多人却不注意饮食科学及营养均衡,一味地只进食大鱼、大肉,忽略了维生素、食物纤维及矿物质的摄取,加上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农药严重、工作及学习的高度精神紧张状况等客观现实,导致中、青、老年肥胖,并伴随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有心悸、晕厥、呼吸困难、眩晕等,直接影响中、青、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这类病的药物虽有多种,其中的化学药品存在毒副作用的问题,而疗效好的中药制剂却又因人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而难于适合每位患者,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的中药更是罕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并能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一银杏通脉药。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银杏叶300 400份
三七30 80份
丹参300 400份
川芎100 200份
黄芪100 200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优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
银杏叶350 400份
三七30 60份
丹参350 400份
川芎150 200份
黄芪150 200份。本发明的各成分均为市售产品。其中:
银杏叶:性味甘、苦、平,能活血化瘀、化浊降脂、通络止痛。临床用于中风偏瘫、冠心病以及心肌梗塞等病症。可使血管扩张、动脉血流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脑血流量增加,对抗血小板聚集,并有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瘫痪)、缺血性卒中、风湿痛、胃痛、牙痛、感冒、骨髓炎等。临床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等所致后遗症瘫痪病人,具有较好疗效。银杏叶具有增加心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收缩力,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及微细动脉,降低血液粘度,防栓及溶栓的作用,还可以明显改善局部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该药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中,改善缺血脏器功能是有效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的疗效较为显著,对周围血管病的疗效也较好,对血液的高粘状态弓丨起的疾病也有明显的效果。经临床试验表明,银杏叶用于预防和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症有效率达90%以上,并对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失语等症均有明显效果。而且临床中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理想的中成药制剂。银杏叶制剂是非常安全的。三七:性味苦、微甘,能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三七(PNS)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具有明显的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自由基、钙拮抗等作用、较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和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等,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主要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之效。广泛用于内科的胸背痛、胁肋脘腹疼痛、高血压、中风、中风后遗症、心悸、怔忡、烦躁失眠等;外科的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等;妇产科的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可单独应用,主要含有丹参酮、丹参酚酸甲、乙、丙及维生素等,它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管流量,有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有降血糖、安定、镇静、镇痛之功效。紫丹参入血分,苦降行血,积压行则瘀去痛止;丹参性寒,故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之效;丹参既可通心窍,又能清血中之热,故有清热除烦之效;所以,丹参对瘀滞阻留所致心腹疼痛,肝脾血瘀所致胸胁疼痛,以及热入营分所见心烦不寐等症均有疗效。川芎:性味辛、温,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黄芪:性味甘、微温,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风止。

本发明将银杏叶、三七、丹参、川芎、黄芪结合后,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功效,能扩张血管,降低血脂量和血糖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进而改变血液流变学,增加脑血管及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心肌细胞肌浆网上钙泵活性,纠正心肌能量失衡,并可提高脑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减少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脂褐质的量,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抑制动脉硬化。该组方制成制剂服用可促进人体细胞代谢,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体的药理作用如下:
(I)抗心肌缺血作用:能显著改善表面心电图的缺血表现,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减少细胞内LDH和a-TdR渗入细胞保护和维护DNA的合成,减少细胞内CPK的释放,钙聚集和MDA的生成,提高SOD的生成,可逆转劳累型心绞痛病人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甚至可使之恢复正常。(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抑制ADP,花生四稀酸,血小板活化因子、胶质、凝血酶诱导下,血小板聚集,可使血小板TXA2含量下降,Ca2+浓度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也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ZC50为0.185mg/mL,并能使血小板释放5-HT的量减少,而血小板内CAMP含量则明显增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3)降低血粘度、治疗冠心病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益气,亦消亦辅的双向调节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血脂,胆固醇,软化血管,调节血管舒缩中枢,改善心脑缺血缺氧状态,提闻机体活力。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经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银杏叶300 400份
三七30 80份
丹参300 400份
川芎100 200份
黄芪100 200份;
(2)将步骤(I)的银杏叶粉碎,筛分,取筛下银杏叶粉50 100份,备用,在余下的筛下银杏叶粉及筛上银杏叶粉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5%—90%的乙醇至浸过银杏叶粉,浸溃1-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乙醇至没过滤渣,浸溃I一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合并二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醇提液,在滤渣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煮沸1-6小时,过滤得滤液及滤渣,浓缩滤液得浓缩物,将该浓缩物并入醇提液中,继续浓缩至稠膏状,得银杏浸膏,置于冰箱冷藏备用;
(3)取步骤(I)的丹参、川芎、黄芪,加水至没过药材,浸泡30-120分钟,加热煮沸1-6次,每次1-6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至稠膏状,得丹参、川芎、黄芪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4)取步骤(I)的三七研成细粉,与步骤(2)的筛下银杏叶粉混合后,加入步骤(2)、(3)的银杏浸膏及丹参、川芎、黄芪浸膏,再配入适量医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经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银杏叶300 400份
三七30 80份
丹参300 400份
川芎100 200份
黄芪100 200份;
(2)将步骤(I)的各组分粉碎成细粉,充分混合均匀,配入适量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制剂,或者直接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所述药用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蜂蜜等常规药用辅料。所述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为:片剂、汤剂、胶囊、软胶囊、颗粒剂、丸剂、口服液。本发明具有下列效果和优点:采用上述方案获得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脉活络等功效,还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气滞血瘀所致胸痹,如冠心病、心绞痛,以及眩晕如脑动脉硬化症等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显著疗效。


图1为临床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柱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银杏叶300份、三七80份、丹参400份、川弯100份、黄芪200份;
(2)将步骤(I)的银杏叶粉碎,筛分(6号筛),取筛下银杏叶粉50份,备用;在其余银杏叶粉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5%的医用乙醇至没过银杏叶粉,浸溃3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医用乙醇至没过滤渣,浸溃2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合并二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醇提液,在滤渣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煮沸4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后,将该浓缩液与醇提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稠膏状,得银杏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3)取步骤(I)的丹参、川弯、黄苗,加水至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至稠膏状,得丹参、川芎、黄芪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4)将步骤(2)的三七研成细粉,使之过6号筛后,与步骤(2)的筛下银杏叶粉混合后,加入步骤(2)的银杏浸膏、步骤(3)的丹参、川芎、黄芪浸膏,再加入适量淀粉,调匀通过3号筛,制成颗粒,烘干,加入适量的常规辅料,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成片剂。每片中含人参皂苷Rbi (C54H92O23)不得少于0.3mg、人参皂苷Rg1 (C42H72O14)不得少于0.3mg、三七皂苷R1 (C47H80O18)不得少于0.1mg ;且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总量不得少于4%。实施例2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银杏叶400份、三七30份、丹参400份、川芎200份、黄芪200份;
(2)将步骤(I)的银杏叶粉碎,筛分(6号筛),取筛下银杏叶粉100份,备用;在其余银杏叶粉中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医用乙醇至没过银杏叶粉,浸溃I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医用乙醇至没过滤渣,浸溃I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合并二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醇提液,在滤渣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煮沸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后,将该浓缩液与醇提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稠膏状,得银杏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3)取步骤(I)的丹参、川芎、黄芪,加水至没过药材,浸泡120分钟,加热煮沸I次,每次I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至稠膏状,得丹参、川芎、黄芪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4)将步骤(2)的三七研成细粉,使之过6号筛后,与步骤(2)的筛下银杏叶粉混合后,加入步骤(2)的银杏浸膏、步骤(3)的丹参、川芎、黄芪浸膏,再加入适量硬脂酸镁,调匀通过3号筛,制成颗粒,烘干,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成胶囊。
实施例3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银杏叶350份、三七50份、丹参350份、川弯150份、黄芪150份;
(2)将步骤(I)的银杏叶粉碎,筛分(6号筛),取筛下银杏叶粉80份,备用;在其余银杏叶粉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5%的医用乙醇至没过银杏叶粉,浸溃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医用乙醇至没过滤渣,浸溃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合并二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醇提液,在滤渣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煮沸I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后,将该浓缩液与醇提液合并,继续浓缩至稠膏状,得银杏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3)取步骤(I)的丹参、川弯、黄苗,加水至没过药材,浸泡70分钟,加热煮沸3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至稠膏状,得丹参、川芎、黄芪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4)将步骤(2)的三七研成细粉,使之过6号筛后,与步骤(2)的筛下银杏叶粉混合后,加入步骤(2)的银杏浸膏、步骤(3)的丹参、川芎、黄芪浸膏,再加入适量淀粉,调匀通过3号筛,制成颗粒,烘干,加入适量蜂蜜,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成丸药。实施例4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银杏叶300份、三七70份、丹参400份、川弯200份、黄芪100份;` (2)将步骤(I)的各组分粉碎成细粉,充分混合均匀,直接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经动物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抑制大鼠急性脑缺血脑电图波的降压幅度,延长小鼠延脑离断后的“喘气时间”,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均表明其对大脑缺血时有良好的保护脑损害作用;还能明显地改善缺血心肌的心电图改变,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延长心肌因缺血所致地心电消失时间,能显著抑制实验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眩晕瘀阻脑络证和胸痹,用于眩晕之瘀阻脑络证所见的眩晕、头昏、头痛、肢麻等症状。取上述实施例1所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片剂,用于下列临床治疗:
一、治疗对象
1、老年心血管疾病组940例,其中:心绞痛300例,心律乱250例,冠心病150例,气虚100例,心阳不拔者90例,气短者50例。二、服用方法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每人每次口服2片,每日3次,连服21日;
二、结果
1、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见图1,其有效率均在90%以上,平均有效率达95%,其中,心绞痛达98%,心律乱达96%,冠心病达95.2%,气虚92.6%,心阳不拔93.5%,气短94.7%。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能有效地活血消栓,理气止痛,扩张冠、脑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血液黏渡。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卒中(中风)及其后遗症。通过临床应用观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组合物,能有效地活血消栓,理气止痛,扩张冠、脑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血液黏渡。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卒中(中风)及其后遗症。四、结论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三七的散瘀止血,消肿止痛,软坚化积,滋补强身的功能之外,还有丹参的祛瘀生新,活血通络,静心除烦的功能及银杏叶的临床应用在祖国医学中,主要有散寒解表、祛见解湿、活络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中风偏瘫、冠心病以及心肌梗塞等病症。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风止。临床应用中具有疗效好、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产品质量稳定,使用方便,适合 于临床用药。基本达到了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银杏叶300 400份 三七30 80份 丹参300 400份 川芎100 200份 黄芪100 200份。
2.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银杏叶300 400份 三七30 80份 丹参300 400份 川芎100 200份 黄芪100 200份; (2)将步骤(I)的银杏叶粉碎,筛分,取筛下银杏叶粉50 100份,备用,在余下的筛下银杏叶粉及筛上银杏叶粉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5%—90%的乙醇至浸过银杏叶粉,浸溃1-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60%的乙醇至没过滤渣,浸溃I一6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合并二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醇提液,在滤渣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煮沸1-6小时,过滤得滤液及滤渣,浓缩滤液得浓缩物,将该浓缩物并入醇提液中,继续浓缩至稠膏状,得银杏浸膏,置于冰箱冷藏备用; (3)取步骤(I)的丹参、川芎、黄芪,加水至没过药材,浸泡30-120分钟,加热煮沸1-6次,每次1-6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浓缩滤液至稠膏状,得丹参、川芎、黄芪浸膏,置冰箱冷藏备用; (4)取步骤(I)的三七研成细粉,与步骤(2)的筛下银杏叶粉混合后,加入步骤(2)、(3)的银杏浸膏及丹参、川芎、黄芪浸膏,再配入适量医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
3.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银杏叶300 400份 三七30 80份 丹参300 400份 川芎100 200份 黄芪100 200份; (2)将步骤(I)的各组分粉碎成细粉,充分混合均匀,配入适量医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或者直接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银杏通脉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银杏叶300~400份、三七30~80份、丹参300~400份、川芎100~200份、黄芪100~200份。该药物具有活血消栓,理气止痛,扩张冠、脑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血液黏渡等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卒中(中风)及其后遗症,另外还具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气滞血瘀所致胸痹即冠心病心绞痛、眩晕即脑动脉硬化症等,具有显著疗效,服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显著疗效,制作简便。
文档编号A61K36/537GK103083400SQ2013100655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厉君 申请人: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