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15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血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采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的采血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采血系统主要包括采血管A和采血针B,其中,采血管A包括管体Al和胶塞A2,需要时还带有安全帽A3,详见图1 ;参见图2,采血针B主要包括管塞穿刺针B1、导管B2和静脉穿刺针B3。其中,参见图3,管塞穿刺针BI包括止血护套B11、管塞穿刺针体B12。在医院中,采用现有的这种采血系统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时,医务人员用手直接将管塞穿刺针穿刺进入采血管的胶塞中进行采血;采血完毕后再用手直接将管塞穿刺针从管体Al上的胶塞A2中拔出。现有技术的这种米血系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下所述:首先,采血完毕后拔针时,当管塞穿刺针体和胶塞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胶塞和管体之间的摩擦力时,容易使管塞穿刺针体带动胶塞脱离管体,导致管体和胶塞分离,这会造成的后果是:1、导致血液采集失败;2、使采血管管体内的血液流淌出来,污染医务人员、患者和操作环境。其次,采血完毕后拔针时,当管塞穿刺针体和胶塞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止血护套回弹力时,容易出现胶塞与管塞穿刺针体提前脱离,出现止血护套回弹过快的问题,这会导致的后果是:1、需要二次甚至多次穿刺,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2、增大了血液标本本身的污染和对医务人员、周围环境污染的几率。

由此可见,如何对现有技术改进,提供一种采血辅助装置,能够一次顺利地完成采血并在采血完毕后使管塞穿刺针体与管塞顺利分离,以保护医务人员、患者的安全,并使血液标本安全、防止污染、采样量准确,这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辅助装置,能够使采血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辅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采血针安放机构、采血管安放机构、阻隔分离机构、定位机构、触发机构,所述阻隔分离机构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的采血阻隔机构以及采血后在触发机构作用下将采血针安放机构与采血管安放机构分离的分离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采血针安放机构和/或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实时固定。本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为:米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活动连接且米血针安放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米血前使米血管安放机构移动,而米血针安放机构不动,米血管安放机构移动到使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管塞进入采血管管体中的位置时,通过定位机构使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定位固定,采血完成后,作用于定位机构解除对采血管安放机构的定位,在触发机构的触发作用下,阻隔分离机构使采血管安放机构移动远离采血针安放机构而使二者分尚。同样,也可设置为;米血针安放机构与壳体活动连接,而米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固定,采血针安放机构在采血前移动靠近采血管安放机构、在采血时通过定位机构与壳体定位而在采血后移动远离采血管安放机构而使二者分离;还可设置为:采血针安放机构及采血管安放机构均于壳体活动连接,二者在采血前同时相向移动靠近、采血时二者都通过定位机构与壳体定位固定,而在采血后通过作用于定位机构,解除二者与壳体的固定,二者均反向移动、分离、回复到原位。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与底座配合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底座可开合地连接。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通过导向机构连接,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在所述壳体中沿所述导向机构的导槽移动并接近或远离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采血时将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与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上;或者所述导轨设置在采血管安放机构上,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与底座配合的保护盖,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上或者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上,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为定位旋钮,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旋钮旋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定位旋钮在向所述螺纹孔内部旋进时与所述壳体抵接。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包括由采血管上支架及采血管下支架形成的采血管安放腔,所述采血管安放腔中靠近阻隔分离机构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阻隔分离机构包括靠近所述开口设置的推板以及位于所述推板另一侧的挡板,所述推板的上部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通过的采血孔,所述推板的上部作为所述采血阻隔机构;所述推板的下部靠近采血针安放机构的一面设有导杆以及卡扣,所述导杆上套有弹性件;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以及仅供所述导杆通过的导向槽,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卡槽并与所述触发机构邻近或接触,所 述推板的下部及所述导杆、所述弹性件、所述卡扣以及所述挡板作为所述分离机构。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为定位旋钮,所述采血管下支架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旋钮旋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定位旋钮在向所述螺纹孔内部旋进时与壳体抵接。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设有卡接弯扣以及卡座,所述卡接弯扣位于所述采血管上支架上且所述卡座位于所述采血管下支架上或者所述卡接弯扣位于所述采血管下支架上且所述卡座位于所述采血管上支架上,所述卡座沿纵向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卡接弯扣可伸入不同的卡接槽中形成大小不同的采血管安放腔。优选地,所述采血管上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采血管下支架的一端通过销与销孔连接,所述采血管上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卡座或卡接弯扣,所述采血管下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卡座对应的卡接弯扣或与所述卡接弯扣对应的卡座。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定位卡槽及限位槽,所述挡板的端部伸入所述定位卡槽中被定位,所述推板的端部伸入所述限位槽中被限位。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保护盖及底座,所述定位卡槽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触发机构为按钮,所述按钮设有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按压端以及与所述按压端连接的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自由端与所述卡扣邻近或接触。作为采血管安放机构的另外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包括采血管安放腔,所述采血管安放腔中靠近所述阻隔分离机构的端板上部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通过的采血孔,所述端板的下部靠近采血针安放机构的一面设有导杆以及卡扣,所述导杆上套有弹性件,所述端板的上部作为所述采血阻隔机构,所述阻隔分离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板与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以及仅供导杆通过的导向槽,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卡槽并与所述触发机构邻近或接触,所述端板的下部、所述推板、所述导杆、所述弹性件、所述卡扣作为所述分离机构。作为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通过导向机构连接、采血针安放机构与壳体固定这一技术方案的替代技术方案,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且在所述壳体中沿所述导向机构的导槽移动并接近或远离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采血时将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导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壳体上且所述导槽设置在采血针安放机构上或者所述导轨设置在采血针安放机构上且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设有用于标记采血量的刻度板,所述壳体与刻度板对应位置处设有可视窗。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邻接的左底座及右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采血辅助装置由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采血针安放机构、米血管安放机构、阻隔分尚机构、定位机构、触发机构,设置的阻隔分尚机构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的采血阻隔机构以及采血后在触发机构作用下将采血针安放机构与采血管安放机构分离的分离机构,这样使得采血时能够将采血管的胶塞与采血针隔开,在采血后使采血管安放机构与采血针安放机构分离,避免出现管塞穿刺针体将胶塞带走而使胶塞与采血管管体分离的现象;由于设置定位机构及触发机构,定位机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能将采血针安放机构和/或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实时固定,因而在采血完成后,能够通过人为控制定位机构、触发机构及通过壳体的保护,避免出现因为止血护套回弹过快或过慢导致血液飞溅而使标本采集失败以及对医务人员、患者和操作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使得采血过程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此外,由于设置触发机构、定位机构对采血进行操控,减少了采血过程中医务人员直接接触采血管及采血针的机会,操作更加方便且安全可靠。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血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管塞穿刺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采血辅助装置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采血辅助装置打开保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 中I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采血辅助装置的B-B剖视图8为图7中II处的放大图;图9为图4中采血辅助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4中采血辅助装置的A-A剖视图(采血前);图11为图4中采血辅助装置的A-A剖视图(采血中);图12为图4中采血辅助装置的A-A剖视图(采血后瞬间);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施力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血液采集过程中以及血液采集结束后由于用手直接接触采血管管体和采血针管塞穿刺针导致的污染和血样采集失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血辅助装置,避免由于止血护套回弹过快、管塞分离导致的标本采集失败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参见图4 图12,本实施例的采血辅助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采血管安放机构以及采血针安放机构以及阻隔分离机构、定位机构、触发机构。其中,壳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配合的可开合的保护盖4 ;底座包括左底座2、右底座3,左底座2和右底座3是对称体,通过螺钉装配紧固。保护盖4通过销孔与销的配合而与左底座2和右底座3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使保护盖与左底座、右底座配合,只要使保护盖与左底座、右底座能闭合及打开即可。采血管安放机构包括采血管上支架7以及采血管下支架5。采血管下支架5包括底部、设置在底部后端的后端 板,该后端板能够挡住采血管的底端;底部的上表面设有弧形长槽,便于与采血管的外表面配合。采血管上支架7为一拱形的板体,该板体的下表面设有弧形长槽,便于与采血管的外表面配合。采血管上支架7与采血管下支架5闭合后形成前端开口的腔体,用于容纳、安放采血管,并使采血管的胶塞或安全帽暴露在壳体内腔中。采血管下支架5 —侧设有销孔51,采血管上支架7的一侧设有销71,采血管上支架7的一侧通过销71与采血管下支架的销孔51可转动的连接,采血管下支架5的另一侧设有卡座52,卡座52由上到下设有多个卡接槽52a,采血管上支架7的另一侧设有卡接弯扣72,卡接弯扣72可伸入到卡座52的卡接槽52a中,而使采血管上支架7与采血管下支架5的该侧连接,卡接弯扣与不同卡接槽连接,使得可以根据采血管的实际尺寸来调节采血管上支架7和采血管下支架5闭合后形成的内部空间的大小,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采血管。采血管下支架5设置销孔的一侧还设有刻度板53,用来读取采血量。刻度板53露出在壳体外,或者包覆在壳体内,壳体的保护盖上设有透明窗。采血管下支架5设置卡座的一侧还设有螺纹孔54,螺纹孔54中抒接有一定位旋钮6,作为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通过向下抒紧定位旋钮6,使定位旋钮6的下端与底座接触而使采血管下支架5在某处固定。采血管下支架5两侧还分别设有梯形导轨55,两侧的梯形导轨55分别与左底座
2、右底座3上的燕尾槽21、31配合,使得采血管下支架5以及与之配合的采血管上支架7以及安放在二者闭合后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的采血管能够按固定的轨迹稳定地进行前后移动。采血针安放机构包括一螺纹孔,该螺纹孔的一部分位于左底座2上,为一螺纹半孔22,一部分位于右底座3上,螺纹孔与采血针外部的螺纹配合,能够将采血针与左底座2和右底座3紧固。燕尾槽21、31为长形槽,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即其靠近采血针固定螺纹孔的一端高于另一端,这使得在采血时,采血管中的液体不至于倒流至管口。阻隔分离机构用于隔开采血管与采血针,仅使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刺入采血管中,同时使得采血完成后采血管与采血针脱离并使采血管安放机构后退至原位。该阻隔分离机构包括推板8以及挡板10。挡板10位于推板8与采血针安放机构之间。推板8的上部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的采血孔81,挡板的上部作为采血阻隔机构;推板8的下部靠近采血针安放机构的一面设有楔形卡扣82以及导杆83,导杆83上套设有弹簧9。推板8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梯形导轨84,用于与左底座2和右底座3的燕尾槽配合。挡板10两端分别伸入到左底座2上的定位卡槽23及右底座上的定位卡槽(图中未示出)中被定位。挡板10上设有与楔形卡扣82配合的卡槽IOa以及仅供导杆83穿过的导向槽10b。其中,左底座2上设有限位槽(图中未标出)、右底座设有限位槽32,以阻止推板8的楔形卡扣82脱离挡板10的卡槽IOa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后移动。触发机构为靠近挡板设置的按钮1,按钮I包括按钮座11、按钮压板12、按钮弹簧13、按钮推板14。按钮座11为一下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其顶部设有供按钮压板12通过并露出的通孔11a,下端设有卡扣11b,用于与左底座2上的卡槽24、右底座3上的卡槽(图中未示出)配合固定。按钮压板12设有下端开口的腔体。右底座3上还设有按钮推板导向槽33。按钮推板14包括呈90度设置的横板以及立柱,立柱竖直设置,按钮弹簧13套在立柱上,立柱伸入到按钮压板12的腔体中。横板的自由端与挡板10的侧面抵接。在向下按压按钮压板12时,按钮推板14的横板向下移动,并接触楔形卡扣82,使楔形卡扣82通过挡板10上的卡槽IOa脱离与挡板10的卡接。参见图10、图11、图12,本实施例中的采血辅助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将采血针B旋紧至左底座2和右底座3螺纹孔上,打开保护盖4,将采血管A放到采血管 下支架5上,根据采血管的大小尺寸,将采血管上支架7的卡接弯扣72与采血管下支架5的卡座的某一个合适的卡接槽52a卡接,使得采血管A被紧固在内。推动采血管下支架5的后端部使得采血管A顶住推板8,继续向前推动,直至推板8下端的楔形卡扣82卡入挡板10的卡槽IOa内,与此同时套在推板导杆83上的弹簧9被压缩并产生弹力,且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已经刺入采血管的胶塞,采血开始;此时,旋紧定位旋钮6,使定位旋钮6的下端部与底座抵接,使得采血管下支架、采血管上支架、采血管被定位而不能移动,从而防止了采血针上的止血护套由于弹力过大而导致的采血未完成就使采血管提前脱离采血针带来的风险。盖上保护盖4,通过观察采血管下支架5刻度板上的刻度数可以读出采血管内的血液量是否达到所需采集的量的要求。采血完毕后,松开定位旋钮6,并按下按钮压板12,按钮压板12推动按钮推板14,按钮推板14作用于推板8的楔形卡扣82上,使其处于挡板10的卡槽IOa的正中,而后瞬间脱离挡板10,与此同时,推板8在推板弹簧9回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挡板10的方向移动,采血管下支架5、采血管上支架7连同采血管A在推板8的作用下也向远离采血针的方向移动,使得采血管A脱离采血针B,并由于惯性作用,采血管下支架5、采血管上支架7连同采血管A直至移动到左底座2和右底座3的最低端处才停止,这一过程防止了由于采血针管塞穿刺针体与采血管胶塞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采血管胶塞与采血管管体之间的摩擦力而导致的管塞分离现象。而后打开保护盖4,松开采血管上支架7的卡接弯扣而使采血管上支架7的一侧向上翻起,采血管A露出,取出采完血液的采血管,取下采血针,至此采血过程完毕。本实施例中的采血辅助装置,通过推板弹簧的弹力推动采血管与采血针分离,在采血管与采血针分离过程中,推板一直作用在采血管胶塞或安全帽表面,起到将采血管胶塞、安全帽与采血针隔离的作用,所以不会出现管塞分离的现象;另外由于设置有定位旋钮,能使采血时不用人手作用就能使采血管定位,而且采血时由保护盖遮挡采血管,所以不会出现因为止血护套回弹过快或过慢导致血液飞溅致使标本采集失败和对医务人员、患者和操作环境造成污染。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结构使采血针在采血过程中被固定,而使采血管安放机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将采血管安放机构固定在一处,而使采血针安放机构移动的结构,或者设置为采血管安放机构以及采血针安放机构都能移动的结构,这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推板8的弹簧9用弹性套代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采血管上支架与采血管下支架及推板8设置为一体结构,如设置一四周、上下均闭合的中空架,内部放置采血管,中空架上板可打开,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采血管上支架,中空架的前端板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推板8,该前端板的上部设置采血孔,下部外侧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导杆以及卡扣,导杆上套设弹簧或弹性套,采血前及采血完成后,中空架、导杆、卡扣及设置在内的采血管一同移动。 本实施例中,底座分为左底座和右底座两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底座设置为一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 中,也可使定位旋钮6与按钮I通过机构联动。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采血针安放机构、采血管安放机构、阻隔分离机构、定位机构、触发机构,所述阻隔分离机构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的采血阻隔机构以及采血后在触发机构作用下将采血针安放机构与采血管安放机构分离的分离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采血针安放机构和/或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实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与底座配合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底座可开合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通过导向机构连接,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在所述壳体中沿所述导向机构的导槽移动并接近或远离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采血时将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与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上;或者所述导轨设置在采血管安放机构上,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为定位旋钮,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旋钮旋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定位旋钮在向所述螺纹孔内部旋进时与所述壳体抵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包括由采血管上支架及采血管下支架形成的采血管安放腔,所述采血管安放腔中靠近阻隔分离机构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阻隔分离机构包括靠近所述开口设置的推板以及位于所述推板另一侧的挡板,所述推板的上部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通过的采血孔,所述推板的上部作为所述采血阻隔机构;所述推板的下部靠近采血针安放机构的一面设有导杆以及卡扣,所述导杆上套有弹性件;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以及仅供所述导杆通过的导向槽,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卡槽并与所述触发机构邻近或接触,所述推板的下部及所述导杆、所述弹性件、所述卡扣以及所述挡板作为所述分离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设有卡接弯扣以及卡座,所述卡接弯扣位于所述采血管上支架上且所述卡座位于所述采血管下支架上或者所述卡接弯扣位于所述采血管下支架上且所述卡座位于所述采血管上支架上,所述卡座沿纵向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卡接弯扣可伸入不同的卡接槽中形成大小不同的采血管安放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为按钮,所述按钮设有伸出至所述壳体外的按压端以及与所述按压端连接的触发端,所述触发端的自由端与所述卡扣邻近或接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包括采血管安放腔,所述采血管安放腔中靠近所述阻隔分离机构的端板上部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通过的采血孔,所述端板的下部靠近采血针安放机构的一面设有导杆以及卡扣,所述导杆上套有弹性件,所述端板的上部作为所述采血阻隔机构,所述阻隔分离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板与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之间的挡板,所述挡板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以及仅供导杆通过的导向槽,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卡槽并与所述触发机构邻近或接触,所述端板的下部、所述推板、所述导杆、所述弹性件、所述卡扣作为所述分离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采血针安放机构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导向机构连接,且在所述壳体中沿所述导向机构的导槽移动并接近或远离所述采血管安放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采血时将所述采血针安放机 构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导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壳体上且所述导槽设置在采血针安放机构上或者所述导轨设置在采血针安放机构上且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血辅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采血针安放机构、采血管安放机构、阻隔分离机构、定位机构、触发机构,所述阻隔分离机构设有仅供采血针的管塞穿刺针体穿过的采血阻隔机构以及采血后在触发机构作用下将采血针安放机构与采血管安放机构分离的分离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采血针安放机构和/或采血管安放机构与壳体实时固定。本发明的采血辅助装置使得在采血完毕后管塞穿刺针体与管塞顺利分离,避免出现因为止血护套回弹过快或过慢导致血液飞溅而使标本采集失败以及对医务人员、患者和操作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一次采血就能采集到所需血样量,采血过程安全、高效、准确。
文档编号A61B5/154GK103222870SQ2013101823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6日
发明者韩建红, 何强, 徐立新 申请人: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