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3345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血尿酸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而当人体长期处于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淀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人体器官和组织病变,导致痛风,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心脏病、痛风性高血压病等,病人出现关节痛、肾绞痛或血尿等症状。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药物主要有非布索坦、别嘌醇、秋水仙碱、苯溴马隆、丙磺舒等。体内尿酸的生成与嘌呤代谢有关,在嘌呤代谢的最后步骤中,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再进一步生成尿酸,非布索坦和别嘌醇是XOR的抑制剂,这两种药物通过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该氧化酶,减少体内尿酸合成,降低尿酸浓度,从而有效治疗通风疾病;秋水仙碱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苯溴马隆和丙磺舒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节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虽然这些药物对于治疗痛风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临床中都表现出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非布索坦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腹泻、头痛、关节相关征和症状及肌骨骼/结缔组织症状;别嘌醇常见皮疹、腹泻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升高或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秋水仙碱有剧毒,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血尿、少尿、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苯溴马隆可致粒细胞减少;丙磺舒常见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这几种药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威胁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开发新型的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药物依然是目前药学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该用途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双重作用,从而降低了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用于制备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物的应用;式I其中,R为酰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血尿酸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而当人体长期处于高尿酸血症的情况下,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淀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人体器官和组织病变,导致痛风,痛风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尿酸是引发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直接原因,而致病的根本原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嘌呤是存在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代谢过程是核苷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是分解代谢中重要的酶,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降低尿酸的生成量。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1/3由大肠排出,因此通过提高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可增加尿酸的排泄量,进而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在本发明中,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可达40%,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处理后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可提高40%以上。可见,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能够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双重作用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作为优选,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优选地,R为乙酰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用于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应用;式I其中,R为酰基。作为优选,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优选地,R为乙酰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包含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辅料为常规辅料,在此不作限定;式I其中,R为酰基。作为优选,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优选地,R为乙酰基。作为优选,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作为优选,口服制剂为片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剂、冲剂或酊剂。作为优选,注射制剂为粉针剂或注射液。作为优选,注射制剂的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健食品,包含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以及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辅料为常规辅料,在此不作限定;式I其中,R为酰基。作为优选,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优选地,R为乙酰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该用途是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用于制备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试验研究了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其中,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达45.7%±5.7%,浓度为0.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达41.4%±9.1%,浓度为0.0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达34.7%±8.3%,本发明中另5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相近,实验结果表明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大鼠离体肾脏排泄尿酸的影响,其中,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约43%、70%、75%,与阳性药丙磺舒对照组相当,本发明中另5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相当,实验结果表明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可促进尿酸的排泄。由此可见,本发明中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可通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和促进尿酸排泄的双重作用,从而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提供了新的选择。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用于制备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物的应用;式I其中,R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用于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应用;式I其中,R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包含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式I其中,R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药物制剂的剂型有多种种类,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药物制剂的剂型为口服制剂,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药物制剂的剂型为注射制剂。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口服制剂为片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滴丸剂、糖浆剂、散剂、冲剂或酊剂。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注射制剂为粉针剂,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注射制剂为注射液。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注射制剂的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健食品,包含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以及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式I其中,R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R为乙酰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该用途是一种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用于制备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试验研究了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其中,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达45.7%±5.7%,浓度为0.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达41.4%±9.1%,浓度为0.0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达34.7%±8.3%,本发明中另5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相近,实验结果表明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大鼠离体肾脏排泄尿酸的影响,其中,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约43%、70%、75%,与阳性药丙磺舒对照组相当,本发明中另5种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相当,实验结果表明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可促进尿酸的排泄。由此可见,本发明中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可通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和促进尿酸排泄的双重作用,从而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提供了新的选择。本发明提供的如式I所示的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在制备防治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药物的用途中所用试剂、原料药或辅料均可由市场购得。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促尿酸排泄作用的研究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1只,体重340±20g,由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2008】。饲养条件:室温为22±2℃,相对湿度60%~70%。参照Wang和Lepsy报道的方法制备离体大鼠肾脏灌流模型,灌流液以K-H液(mmol/L,NaCl118.0,KCl4.7,NaHCO325,KH2PO41.2,MgSO42.34,CaCl21.28,glucose5.55)为基础,另加65g/L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和0.153%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临用前加入)。配制后滤膜过滤(0.45μm孔径),调pH7.4。使用前1h和灌流过程中持续充入95%O2+5%CO2混合气体。实验分为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丙磺舒)和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组。灌流液中加入0.2g/L菊粉,灌流液尿酸浓度为240μmol/L(相当于正常人血液尿酸浓度),受试化合物(丙磺舒和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浓度为1mmol/L。离体大鼠肾脏先用灌流液平衡20min,取尿量大于0.04ml/min灌流肾进行试验。灌流程序依次为:灌流液(60ml)平衡20min、含尿酸和受试化合物(丙磺舒和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灌流液(80ml)作用60min,灌流液循环使用,对照组灌流液不加受试化合物(丙磺舒和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全程收集尿液并测量体积,在尿液收集时段的中点进行灌流液取样,损失的体积用等量灌流液补充。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菊粉含量;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的含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尿酸清除率和尿酸排泄分数:尿酸清除率=尿酸浓度×尿量/灌流液浓度尿酸排泄分数/%=(尿液尿酸浓度/灌流液尿酸浓度)/(尿液菊粉浓度/灌流液菊粉浓度)×100%试验结果见表1。表1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大鼠离体肾脏排泄尿酸的影响(n=4)注:p<0.01,与模型组相比(t-test)由表1可知,对照组中灌流大鼠肾脏尿酸排泄分数、尿酸清除率、90min总尿酸排泄量分别约为30%、0.30ml/min和15μmol,而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处理的离体肾脏尿液排泄参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约43%、70%、75%,与阳性药丙磺舒对照组相当,表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取四丙酰基二苯吡酮、四丁酰基二苯吡酮、四戊酰基二苯吡酮、四苯甲酰基二苯吡酮和四苯磺酰基二苯吡酮进行促尿酸排泄作用的研究,结果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的作用相同,都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由此可见,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具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2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黄嘌呤氧化酶(EC1.1.3.22)用PBS配制成适宜浓度备用。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用PBS配制成系列浓度(1.2mmol/L,0.12mmol/L,0.012mmol/L)备用。系列浓度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溶液与黄嘌呤氧化酶在37℃孵育30min后,用黄嘌呤氧化酶测定试剂盒测定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得到系列浓度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溶液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表2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n=9)由表2可知,系列浓度(1.2mmol/L,0.12mmol/L,0.012mmol/L)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分别为45.7%±5.7%、41.4%±9.1%、34.7%±8.3%,表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有一定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取四丙酰基二苯吡酮、四丁酰基二苯吡酮、四戊酰基二苯吡酮、四苯甲酰基二苯吡酮和四苯磺酰基二苯吡酮进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的作用相同,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3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降尿酸的量效关系研究选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18~22g,由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2008】。饲养条件:室温为22±2℃,相对湿度60%~70%。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0.5%CMC-Na10ml/kg)、高尿酸血症模型组(氧嗪酸钾250mg/kg)、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小剂量组(氧嗪酸钾250mg/kg+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1.52mg/kg)、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中剂量组(氧嗪酸钾250mg/kg+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3.11mg/kg)、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大剂量组(氧嗪酸钾250mg/kg+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6.47mg/kg)和阳性药对照组(氧嗪酸钾250mg/kg+非布索坦3.34mg/kg)。每天于9:00(am)分别灌胃(ig)给予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氧嗪酸钾,1h后受试化合物(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和非布索坦)用0.5%CMC-Na配制成混悬液为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时间为7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0.5%CMC-Na混悬液。灌胃给药的体积均为10ml/kg。在第7天给药1h后,小鼠眼球后静脉丛取血(取血前12h断粮),3000rpm离心5min,取血清,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SUA)水平,结果如表3所示。表3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n=10)注:*p<0.01,**P<0.005与高尿酸血症模型对照组相比(t-test)由表3可知,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增加,表明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分别给予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后,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按摩尔量计算,与非布索坦等效的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剂量(14.6μmol/kg)几乎等于非布索坦所用剂量(10.5μmol/kg),提示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降尿酸作用与一线降尿酸药相当。取四丙酰基二苯吡酮、四丁酰基二苯吡酮、四戊酰基二苯吡酮、四苯甲酰基二苯吡酮和四苯磺酰基二苯吡酮进行降尿酸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与四乙酰氧基二苯吡酮的结果相近,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体内血尿酸水平。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4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片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片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5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口服液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口服液。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6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丸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丸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7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胶囊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胶囊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8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颗粒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颗粒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9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膏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膏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0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滴丸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滴丸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1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糖浆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糖浆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2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散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散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3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冲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冲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4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酊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酊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5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粉针剂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粉针剂。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6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注射液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注射液。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实施例17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保健食品的制备取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与常规辅料混合,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获得式I所示1,3,6,7-四羟基二苯吡酮衍生物保健食品。式I其中,R为酰基,优选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苯甲酰基或苯磺酰基。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