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260875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采收和加工方法,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淋清颗粒用药材头花蓼的采收和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在种植地中生长成熟的头花蓼进行采收;(2)对采收的鲜品头花蓼进行干燥;和(3)将步骤(2)所得头花蓼干品进行包装、贮藏,以备制备热淋清颗粒用。本发明方法具有本发明所述的一些有益效果,例如但不限于至少一个以下方面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采收时间获得了最佳的药材质量,通过轮作获得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通过采收条件操作获得最佳的药材生长态势。本发明良好的方法,可以确保制剂生产用药材的优质、持续地供应,以保证药材来源、稳定药品质量。
【专利说明】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涉及ー种种植头花寥的方法,特别是涉及ー种热淋清颗粒用药材头花寥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头花寥的原植物为寥科(Polygonaceae)寥属(Polygonum)植物头花寥(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其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或全草,鲜用或干用;已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0003]头花寥味苦、辛,性凉。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功能。主治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結石,盆腔炎,前列腺炎,风湿痛,跌扑损伤,疮疡湿疹等疾
串 [0004]头花寥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广西中药志》(1963年,第二册),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痛;1977年收载于《中药大辞典》(1977年,上册),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1999年)、《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等均予收载。
[0005]头花寥为民族民间常用药材,应用甚为广泛。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呼。据实地与文献调查统计,头花寥曾有20多个别名。例如:四季红(《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水绣球、省丁草(《贵州中草药名录》),红酸杆、石头花、石头菜(《全国中草药汇編》),石莽草、石辣寥(《广西中药志》),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火榴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云南中草药选》),酸浆草、草石椒、太阳花(《云南种子植物名录》),铜矿草(《四川中药志》),岩荞麦、青影子(《湖北植物志》)等。
[0006]头花寥又为多种少数民族药用,特别是苗医最为常用的苗药;其名称为“Dlobdongd xok”(近似汉语音译为“搜挡索”)。“四季红”则为贵州地区民族民间最常用草药名;贵州ー些地方的少数民族还称其为“满地紅”、“鼓丁泡”等。
[0007]贵州是ー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汉、苗、布依、侗等49个民族;其中以苗族最多,达400多万,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以上。随着苗族先民的生存斗争与生产实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而独特的苗族医药。苗药是苗族人民传统用于预防、治疗和保健的药物;是苗族人民数千年来传承至今的文化财富,具有悠久的传承性、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贵州苗药资源丰富,其来源涉及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而疗效独特的头花寥正是贵州苗族药用历史悠久,目前研究应用又较为深入的苗药。
[0008]贵州野生头花寥资源极为丰富,全省均有分布,在贵州民族民间(特别是苗族)应用广泛。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有关科研院所对其资源、化学及药效与临床应用等就进行了研究,并研究开发出头花寥单味药苗药制剂“热淋清颗粒”。
[0009]尽管野生头花寥资源极为丰富,然而在中药制剂产业化所需的中药材生产过程中,期待在药材种植特别是药材种植的过程中找到ー种良好的方法,以确保制剂生产用药材的优质、持续地供应,以保证药材来源、稳定药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寻有效的药材头花寥种植技术。本发明人在药材种植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并获得了令人期待的结果,本发明基于这些努力和结果而得以完成。
[0011]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淋清颗粒用药材头花寥的采收和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I)将在种植地中生长成熟的头花寥进行采收;
[0013](2)对采收的鲜品头花寥进行干燥;和
[0014](3)将步骤⑵所得头花寥干品进行包装、贮藏,以备制备热淋清颗粒用。
[001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I)将在种植地中生长成熟的头花寥进行采收,所述采收的时间为于8-9月采收一次或者分别于8-9月和11月霜冻前采收两次;
[0017](2)对采收的鲜品头花寥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的方式选自:阴干、晒干、烘干或其组合;和
[0018](3)将步骤(2)所得头花寥干品进行包装、贮藏,以备制备热淋清颗粒用,所述贮藏是在避光、通风、常温、干燥条件下贮藏。
[0019]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用铼刀割取地上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采收是用铼刀`割取地上部分,基部保留老茎10-15cm。保留的基部老茎可供新枝萌发。本发明人发现,与本发明上述所选基部保留老茎10-15cm范围相比,保留的基部老茎长度在低于5cm时,新枝萌发的时间至少要推迟5天;而保留的基部老茎长度在高于20cm时,其萌发的新枝至少要短25%,但小分支并未见更繁茂;可见采收时基部保留老茎10-15cm是有益的。尽管研究结果显示,头花寥花和茎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浸出物的含量较低,然而为获得最大的效益成本比,本发明在采收头花寥时以其地上部分为采收对象。
[0020]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I次或者一年采收2次。
[0021]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2次。在ー个实施方案中,一年采收2次是在8?9月进行第一次采收,在11月霜冻前进行第二次采收。本发明人出人意料地发现,在头花寥一年期生长过程中,在8?9月其地上部分中的总黄酮苷、槲皮素与没食子酸含量会达到ー个高峰,而后进入平台期;但是在8?9月第一次采收后,继续生长到霜冻前的11月,其地上部分中的总黄酮苷、槲皮素与没食子酸含量会达到另ー个高峰,而后会因天气转冷而下降。因此本发明上述一年采收2次对于获得最高的效益/成本比是有益的。
[0022]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I次。在ー个实施方案中,一年采收I次是在8?9月进行采收。
[002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I次,并且采收之后在种植地中与其它农作物进行轮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其它农作物选自:太子參、薄荷、鳶尾、马铃薯。
[002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在采收前20天,对头花寥种植地停止使用任何农药。
[002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在采收前3天停止灌溉。
[0026]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在采收前I天应清除头花寥种植地的杂草异物,以利采收与质量保证。
[0027]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在干燥之前对采收的头花寥进行清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清洗是用常温清水搅拌下浸泡洗5min,或者不搅拌下浸泡洗IOmin0
[0028]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阴干或者晒干或烘干。
[0029]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在塑料大棚内阴干。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头花寥药材在塑料大棚内阴干后短期贮放不超过25天。
[0030]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是在采收季节遇上连绵阴雨时,采取热风循环烘房烘干法进行干燥。可以考虑的方法是,于采收当天,置烘房中烘干,温度控制在50°C左右,一般24小时即可烘干,折干率为20%左右。
[0031]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在所述包装前,将干燥好的头花寥药材集中堆放于干净、阴凉、无污染的室内回润24小时以上。
[0032]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贮藏是在避光、通风、常温(25°C以下)、干燥(相対湿度60%以下)条件下贮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常温是低于25°C的温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燥是相对湿度低于60%。
[003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在所述贮藏之前对药材进行如下预处理:使药材置于密闭房屋内,再在该房屋内放置以开ロ容器盛装的95%こ醇,以使こ醇在该房屋内的空气中饱和持续时间达10?12小时。
[0034]本发明方法具有本发明所述的ー些有益效果,例如但不限于至少ー个以下方面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采收时间获得了最佳的药材质量,通过轮作获得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通过采收条件操作获得最佳的药材生长态势。本发明良好的方法,可以确保制剂生产用药材的优质、持续地供应,以保证药材来源、稳定药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ー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1:药材头花藜的采收
[0037]一、有效(指标)成分积累动态及其药用部位差异的研究
[0038](一)有效(指标)成分积累动态的研究
[0039]自2002以来,本发明人先后以总黄酮苷及槲皮素等为指标成分,对头花寥主要有效(指标)成分的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为其合理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0040]1、样品采集与处理:定月定日、定人定点用铼刀割取头花寥地上部分,就地晒(晾)干或装于透气的编织袋中运回晒(晾)干,然后抖去不定根上的泥沙。采样量为I?2kg(干品)。样品经鉴定为寥科(Polygonaceae)寥属(Polygonum)头状寥组(Cephalophilon)的头花翏(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
[0041]2、检测方法:按照《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头花寥质量标准,及是本发明人所在公司《头花寥药材企业内控质量标准》(Q/WM.js.ZB.001-01),头花寥质量标准的槲皮素含量測定法进行检測。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总黄酮苷含量(以芦丁计C27H30O16)不得少于 2.0mg/g ;槲皮素(C15H10O7)不得少于 0.10%。
[0042]3、結果:见表I。
[0043]表1:施秉牛大场基地家种头花寥的总黄酮苷及槲皮素含量变化,n=3, x±s
[0044]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淋清颗粒用药材头花寥的采收和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在种植地中生长成熟的头花寥进行采收; (2)对采收的鲜品头花寥进行干燥;和 (3)将步骤(2)所得头花寥干品进行包装、贮藏,以备制备热淋清颗粒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在种植地中生长成熟的头花寥进行采收,所述采收的时间为于8-9月采收一次或者分别于8-9月和11月霜冻前采收两次; (2)对采收的鲜品头花寥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的方式选自:阴干、晒干、烘干或其组合;和 (3)将步骤(2)所得头花寥干品进行包装、贮藏,以备制备热淋清颗粒用,所述贮藏是在避光、通风、常温、干燥条件下贮藏。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用铼刀割取地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I次或者一年采收2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2次。在ー个实施方案中,一年采收2次是在8?9月进行第一次采收,在11月霜冻前进行第二次采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I次。在ー个实施方案中,一年采收I次是在8?9月进行采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所述采收是一年采收I次,并且采收之后在种植地中与其它农作物进行轮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其它农作物选自:太子參、薄荷、鳶尾、马铃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方法,其中步骤(I)中: 在采收前20天,对头花寥种植地停止使用任何农药; 在采收前3天停止灌溉;和/或 在采收前I天应清除头花寥种植地的杂草异物,以利采收与质量保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 在干燥之前对采收的头花寥进行清洗; 所述清洗是用常温清水搅拌下浸泡洗5min,或者不搅拌下浸泡洗IOmin ; 所述干燥是阴干或者晒干或烘干; 所述干燥是在塑料大棚内阴干; 头花寥药材在塑料大棚内阴干后短期贮放不超过25天;和/或 所述干燥是在采收季节遇上连绵阴雨吋,采取热风循环烘房烘干法进行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 在所述包装前,将干燥好的头花寥药材集中堆放于干净、阴凉、无污染的室内回润24小时以上;和/或 所述贮藏是在避光、通风、常温、干燥条件下贮藏。
【文档编号】A61K36/704GK103432213SQ201310407135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梁斌, 杨槐, 魏升华, 张丽艳, 李孟林, 张怡 申请人: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