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71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经鼓室注射向内耳进行药物投放,被认为是迄今最有效的内耳药物投放方式,通过限制药物在机体其他部位的分布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然而,经中耳粘膜吸收、经咽鼓管引流而吞咽的药物剂量远高于其进入内耳的量。内耳的药代动力学要求持续性地进行药物投放,而经过鼓膜直接注射实际上不可行。因此,一种特殊设计的经过圆窗向内耳进行药物投放的装置:美国的Silverstein Microffick device面市,其为一种给内耳和其他组织递送治疗剂和/或其他药剂的设备和方法,虽然该设备中存在抗菌过滤器组件,但由于该设备在使用时创伤很大(需要安置中耳通风管),在临床上有很多中耳炎并发症的报道。其抗菌过滤器组件没有产生预想的防感染作用,专利权人忽略了药物源本身应该是无菌的,污染来源于创伤及通风管等异物,其设计不符合微创原则。包括Silverstein Microffickdevice在内的所有经中耳向内耳药物投放方法都需要经过圆窗膜通道,由于部分人存在第二圆窗膜(假圆窗膜)以及其他圆窗膜变异情况,所以,临床应用效果不一致,很多患者无效。我们的研究发现卵圆窗是一有效的药物通道,对某些药物的透过率超过圆窗膜。如果采用上鼓室投放,药物经过卵圆窗、前庭、耳蜗等路径会非常有效地分布于内耳。由于听骨链的存在,上鼓室投放必须采用微创方式,我们曾经采用超细聚酰亚胺管设计了一种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但是该装置不能实现持续性内耳药物投放。微渗透泵可进行持续性药物投放,但是需要埋植于皮下吸收组织液进行药物排放,目前只能在动物实验中应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创伤微小,且可避免非靶子部位吸收造成副作用的靶向性微创内耳自动微量药物投放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靶向性微创内耳自动微量药物投放器,其结构见图1所示,包括:组件A: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其作用是通过微创将治疗药物靶向型地投放到内耳。由超细聚酰亚胺管I和PVC导药管2连接组成;其中,超细聚酰亚胺管I的一端插入PVC导药管2的一端;超细聚酰亚胺管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组件B:持续释放药品池3,其内设置有微渗透泵;其作用是储存药品并实现持续性的治疗药物投放;根据药物投放动力学,所述微渗透泵选择不同的商业微渗透泵。组件C:体外释放驱动器4,其作用是代替体内植入,驱动微渗透泵内的药物释放。由密封容器盛装生理盐水组成。组件A的PVC导药管的另一端端接入组件B的微渗透泵出口,组件B的微渗透泵浸入组件C的生理盐水内。本发明中,组件A: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中,超细聚酰亚胺管I的内径为120-130微米,外径为175-185微米,长为6-10毫米,优选内径为122微米,外径为180微米,长为8毫米;PVC导药管2的内径为290-310微米,外径为0.8-1.2毫米,长为6_10厘米,优选内径为300微米,外径为I毫米,长为8厘米。超细聚酰亚胺管具有较高机械强度。本发明中,组件B:持续释放药品池3,选择商业微渗透泵。其外部尺寸:外径为
0.6—0.7厘米,高为2.0—2.4厘米;优选外径为0.7厘米,高为2.2厘米。本发明中,组件C:体外释放驱动器4,其作用是代替体内植入,驱动微渗透泵内的药物释放。由密封容器盛装生理盐水组成。密封容器内径为1.4一1.8厘米,高为3.5-4.5厘米;优选内径为1.6厘米,高为4厘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体外自动持续性药物释放装置,将微渗透泵浸入无菌密封的生理盐水管腔,代替皮下植入,在体外自动持续性药物释放装置的前端接入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便可实现靶向性微创内耳自动持续微量药物投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示。图中标号:I为聚酰亚胺管,2为PVC导药管,3为持续释放药品池,4为体外释放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组件A: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中,超细聚酰亚胺管I的内径为122微米,外径180微米,长8毫米,PVC导药管2的内径为300微米,外径I毫米,长8厘米。超细聚酰亚胺管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组件B:持续释放药品池3,选择商业微渗透泵。其外部尺寸:外径0.7厘米,高2.2厘米。组件C:体外释放驱动器4,其作用是代替体内植入,驱动微渗透泵内的药物释放。由密封容器盛装生理盐水组成。密封容器内径为1.6厘米,高4厘米。组件A的PVC导药管端部接入组件2的微渗透泵出口,组件B的微渗透泵浸入组件C的生理盐水内。无菌条件下,将治疗药物注入持续释放药品池(组件B),持续释放药品池与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组件A)连接,并将持续释放药品池浸入无菌密封的体外释放驱动器(组件C)。用注射器针头在鼓膜松弛部进行微孔穿刺,孔径小于I毫米;将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的超细聚酰亚胺管端经过该微孔送入上鼓室,药物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听骨链自动向前庭窗、耳蜗扩散,实现靶向性的内耳药物投放。将投放器主体固定于耳后。
权利要求1.一种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件A: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通过微创将治疗药物靶向型地投放到内耳,由超细聚酰亚胺管(I)和PVC导药管(2)连接组成,其中,超细聚酰亚胺管(I)的一端插入PVC导药管(2)的一端; 组件B:持续释放药品池(3),内设有微渗透泵,用于储存药品并实现持续性的治疗药物投放;所述微渗透泵选择商业微渗透泵; 组件C:体外释放驱动器(4),用于代替体内植入,驱动微渗透泵内的药物释放,由密封容器盛装生理盐水组成; 组件A的PVC导药管的另一端接入组件B的微渗透泵出口,组件B的微渗透泵浸入组件C的生理盐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聚酰亚胺管的内径为120-130微米,外径为175-185微米,长为6_10毫米,PVC导药管的内径为290-310微米,外径为0.8-1.2毫米,长为6-1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释放药品池的外径为0.6—0.7厘米,高为2.0—2.4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释放驱动器,其密封容 器内径为1.4-1.8厘米,高为3.5-4.5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性微创内耳持续微量药物投放装置。包括组件A靶向性微创内耳微量药物投放器,用于将微创地将治疗药物靶向型地投放到内耳,由超细聚酰亚胺管和PVC导药管连接组成;组件B持续释放药品池,用于储存药品并实现持续性的治疗药物投放,选择商业微渗透泵;组件C体外释放驱动器,用于代替体内植入,驱动微渗透泵内的药物释放,由密封容器盛装生理盐水组成;组件A的PVC导药管端接入组件B的微渗透泵出口,组件B的微渗透泵浸入组件C的生理盐水内。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实现靶向性微创内耳自动持续微量药物投放。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3107969SQ20132005832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邹静, 逸马锐·皮克, 郑宏良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