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034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椎间植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植骨器,包含有植骨管、活塞、活塞推动装置,所述植骨管内容纳骨颗粒,所述植骨管通过其头端的植骨管固定器活动固定在活塞推动装置外壳下方两侧的阻断结构上,所述植骨管的头端容纳活塞,所述活塞侧面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活塞通过齿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时间、减少出血、防止并发症、提高融合率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骨科腰椎融合手术中。
【专利说明】椎间植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脊柱外科医生施行各种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的椎间植骨器。
【背景技术】
[0002]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该手术主要包括几个步骤:椎弓根螺钉植入、棘突及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钉棒系统固定等。
[0003]椎间植骨的方法为:棘突及椎板切除后制作骨颗粒备用,将硬脊膜向对侧牵拉,保护好上、下神经根后在椎间隙处切开一直径约6-8_的小口(见图1),经该小口切除椎间盘组织后,将制作的骨颗粒植入椎间隙,压实(见图2),再植入人工钛质椎间融合器。
[0004]椎间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决定着手术的成败,而椎间植骨又直接影响着术后椎间融合率,因此,椎间隙内植入骨颗粒是该手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因椎管内静脉丛的部分破裂,椎间隙出血等原因,出血较多,而且,小口正处于上下神经根之间,因此要求植骨时动作麻利、迅速、安全。目前,骨科医生在植入骨颗粒时,常常采用长镊子夹持骨粒放入椎间隙或自制小勺子舀骨粒倒入椎间隙,这种方法需反复多次,用时较长,而且骨粒容易掉入椎管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清除,术后容易因刺激神经根导致患者下肢疼痛而又无法查找出原因。有的医生将骨粒装入吸引器头内芯中,以克氏针或金属棒将骨颗粒推入椎间隙,或者,用自制套管和活塞,利用活塞将套管内骨质推入椎间隙,这种方法速度较快,骨颗粒无外漏,但因为吸引器头内芯或自制套管要求不能太粗(因为椎间隙小口直径约
6-8_),常常因骨粒过大、过密、过涩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推出,这时,术者可以采用一手握住吸引器头内芯或套管,一手用锤子敲打克氏针或金属棒或活塞,但这样操作动作范围较大,超出无菌范围,又容易将吸引器头内芯打入椎体前方进入腹腔,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椎间植骨器,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制作骨颗粒后,直接装入一次性植骨管中,减少了骨颗粒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达到快速、有效、安全地将骨颗粒植入椎间隙的目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间植骨器,包含有植骨管、活塞、活塞推动装置,所述植骨管内容纳骨颗粒,所述植骨管通过其头端的植骨管固定器活动固定在活塞推动装置外壳下方两侧的阻断结构上,所述植骨管的头端容纳活塞,所述活塞侧面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活塞通过齿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内部。
[0007]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包含有外壳、外齿轮、内齿轮、旋钮,所述内齿轮齿轮设置于外壳内部与活塞侧面的齿状结构相铆合,所述外齿轮设置于外壳内部与内齿轮铆合,所述外齿轮中心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与设置于外壳外部的旋钮连接。
[0008]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包含有外壳、固定把手、推动把手、棘爪,所述外壳外部上端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与固定把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把手的端部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扣在活塞侧面的齿状结构上。
[0009]所述植骨管的外径设置为8mm。
[0010]所述植骨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
[0011 ] 所述活塞和外壳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中的任一种做成。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设置了植骨管将骨颗粒放入其中,防止骨颗粒落入椎间,造成骨颗粒刺激神经根导致患者下肢疼痛的问题;设置了活塞推动装置,可以有效控制骨颗粒的植入速度,避免因骨颗粒植入过快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节约时间、减少出血、防止并发症、提高融合率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骨科腰椎融合手术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所示为现有椎间植骨示意图;
[0015]图2所示为现有椎间植骨示意图;
[0016]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3所示,一种椎间植骨器,包含有植骨管1、活塞2、活塞推动装置3,所述植骨管I内容纳骨颗粒,所述植骨管I通过其头端的植骨管固定器4活动固定在活塞推动装置3外壳下方两侧的阻断结构上,所述植骨管I的头端容纳活塞2,所述活塞2侧面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活塞2通过齿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3内部,所述活塞推动装置3包含有外壳、夕卜齿轮31、内齿轮、旋钮33,所述内齿轮设置于外壳内部与活塞2侧面的齿状结构相铆合,所述外齿轮31设置于外壳内部与内齿轮铆合,所述外齿轮31中心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与设置于外壳外部的旋钮33连接。
[0021]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装满骨颗粒的植骨管I卡到活塞推动装置3上之后,术者一手稳定植骨管1,一手转动旋钮33,以推动活塞2,这个力量足以推动密度较大的骨颗粒,将装在植骨管I内的所有骨颗粒推入植入椎间隙,具有节约时间、减少出血、防止并发症、提高融合率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骨科腰椎融合手术中。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4所示,一种椎间植骨器,包含有植骨管1、活塞2、活塞推动装置3,所述植骨管I内容纳骨颗粒,所述植骨管I通过其头端的植骨管固定器4活动固定在活塞推动装置3外壳下方两侧的阻断结构上,所述植骨管I的头端容纳活塞,所述活塞2侧面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活塞2通过齿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3内部,所述活塞推动装置3包含有外壳、固定把手5、推动把手6、棘爪7,所述外壳外部上端设置有固定把手5,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推动把手6,所述推动把手6与固定把手5间通过弹簧8连接,所述推动把手6的端部设置有棘爪7,所述棘爪7扣在活塞侧面的齿状结构上。[0024]将装满骨颗粒的植骨管I卡到活塞推动装置3上之后,术者一手稳定植骨管1,一手来回握紧推进把手6,推进把手6顶端的棘爪7推动活塞2前进,另外的棘爪7防止活塞2后退,这样单方向推动活塞2,这个力量足以推动密度较大的骨颗粒,将装在植骨管I内的所有骨颗粒推入植入椎间隙,具有节约时间、减少出血、防止并发症、提高融合率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骨科腰椎融合手术中。
[002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植骨管、活塞、活塞推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管内容纳骨颗粒,所述植骨管通过其头端的植骨管固定器活动固定在活塞推动装置外壳下方两侧的阻断结构上,所述植骨管的头端容纳活塞,所述活塞侧面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活塞通过齿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包含有外壳、夕卜齿轮、内齿轮、旋钮,所述内齿轮齿轮设置于外壳内部与活塞侧面的齿状结构相铆合,所述外齿轮设置于外壳内部与内齿轮铆合,所述外齿轮中心设置连杆,所述连杆与设置于外壳外部的旋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动装置包含有外壳、固定把手、推动把手、棘爪,所述外壳外部上端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与固定把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推动把手的端部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扣在活塞侧面的齿状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管的外径设置为8_。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植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和外壳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中的任一种做成。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3483462SQ20132050785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孙其志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