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修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9482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组织修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组织修复装置。该装置包括手柄、联接到手柄的旋钮以及联接到手柄的针。针包括近端和远端,近端包括槽,其中第一锚定器被容纳在远端内且第二锚定器被容纳在槽内并且定位成靠近第一锚定器。致动器设置在针内并且操作性地联接到旋钮,其中,推进旋钮允许致动器与第一锚定器接合以及第一锚定器经由致动器的随后推进。还公开了一种组织修复方法。
【专利说明】组织修复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80155375.2、申请日为2009年11月23日、名称为“组织修复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是PCT国际专利申请,其要求于2008年11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0.61/117987、于2009年4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0.61/166,907以及于2009年10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0.61/255995的优先权。所有上述申请的内容均以引用的方式全部结合到本文。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用于修复组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4]在组织可外科手术地再附接到骨或者撕裂处在组织中形成时可外科手术地修复组织的身体区域包括但不局限于,二头肌腱、膝的侧向副韧带、膝的中间副韧带、膝的半月板、腿的韧带以及膝的盂唇腱(labrum tendon)。
[0005]纤维性组织损伤(例如,肌肉、韧带和半月板撕裂)可使用缝合线关节镜检查地修复。传统地,为了闭合纤维性组织损伤,外科医生可将附接有缝合线的两个缝合针插入到组织中、将缝合线穿过损伤处、并接着扎紧结以将缝合线的自由端固定在组织内。
[0006]为了简化损伤闭合以及改善固定,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装置和用于输送该装置的工具。装置的一个示例是 FAST-FIX?装置,其被设计用于修复软组织(例如,半月板)中的撕裂。在美国专利7,153,312、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3/0130694、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2005/0283192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5/0033363中示出并描述了用于损伤闭合的装置以及其它装置,上述文献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部结合到本文中。

【发明内容】

[0007]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组织修复装置。该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具有联接到手柄的旋钮;以及联接到手柄的针,针包括近端和远端,远端包括槽,其中第一锚定器被容纳在远端内且第二锚定器被容纳在槽内并且定位成靠近第一锚定器;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设置在针内并且操作性地联接到旋钮,其中,推进旋钮允许致动器与第一锚定器接合以及第一锚定器经由致动器的随后推进。
[0008]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修复方法。该修复包括:提供组织修复装置,所述组织修复装置包括手柄、联接到手柄的旋钮、联接到手柄的针、联接到针的第一锚定器和第二锚定器、以及设置在针内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旋钮的致动器,所述第一锚定器经由柔性构件联接到第二锚定器;将针插入通过组织,所述组织包括撕裂处,所述针插入通过组织到撕裂处的一个侧面上;推进装置的旋钮,以将致动器接合第一锚定器以及推进第一锚定器离开针;从组织移除针并且将针再插入通过组织到撕裂处的相对侧面上;推进装置的旋钮,以将致动器接合第二锚定器以及推进第二锚定器离开针;以及从组织移除针并且减少柔性构件在第一锚定器与第二锚定器之间的长度,以将撕裂处的侧面并置。
[0009]本发明的其它应用领域从下文所提供的详细描述将显而易见。应当理解的是,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其仅旨在用于示意目的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形成为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意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书面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特性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1]图2示出了图1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侧视图。
[0012]图3示出了图1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手柄的截面图。
[0013]图4示出了图1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截面图。
[0014]图5示出了图1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另一截面图。
[0015]图6A-6B示出了图1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针的远端的截面图和透视图。
[0016]图7A-7E示出了经由使用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装置来修复组织的方法。
[0017]图8A-8B示出了在组织修复方法期间图1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旋钮的推进。
[0018]图9A示出了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9]图9B示出了图9A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9C示出了图9A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截面侧视图。
[0021]图10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手柄的等距视图。
[0022]图1IA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旋钮的等距视图。
[0023]图1lB示出了图1lA中的旋钮的截面图。
[0024]图12A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管的等距视图。
[0025]图12B示出了图12A中的管的截面图。
[0026]图13A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推进器组件的等距视图。
[0027]图13B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推进器组件的等距视图,其具有推进器盘和螺旋弹簧。
[0028]图14示出了图13A-13B中的致动器的远端的等距视图。
[0029]图15示出了图13B中的推进器组件的推进器盘的等距视图。
[0030]图16A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组织的毂的等距视图。
[0031]图16B示出了图16A中的毂的第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0032]图16C示出了图16A中的毂的第二部分的等距视图。
[0033]图17A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组织的针组件的等距视图。
[0034]图17B示出了图17A中的针组件的远端的等距视图。
[0035]图18A-18B示出了图9B中的针组件的远端的等距视图,其具有锚定器和透明管。
[0036]图19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第一锚定器的等距视图。
[0037]图20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第二锚定器的侧视图。
[0038]图21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深度管的等距视图。[0039]图22A示出了图21中的深度管的等距视图,其中滑动件联接到深度管和毂。
[0040]图22B示出了图22k中的滑动件、深度管和毂的侧视图。
[0041]图23示出了图22A中的滑动件的等距视图。
[0042]图24A示出了具有缝合线的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远端的等距视图。
[0043]图24B示出了不具有缝合线的图24A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远端的另一等距视图。
[0044]图24C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远端的截面图。
[0045]图24D示出了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截面图,更具体地示出了在安置第一锚定器之前的推进器组件。
[0046]图25示出了在安置第一锚定器期间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装置的推进器组件的截面图。
[0047]图26A示出了在安置第一锚定器之后推进器盘的截面图。
[0048]图26B示出了在安置第一锚定器之后且安置第二锚定器之前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装置的远端的截面图。
[0049]图27-30示出 了经由使用图9A-9C中的组织修复装置进行组织修复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0050]优选实施例的下述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且决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使用。
[0051]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软组织修复装置10。装置10包括手柄11和联接到手柄11的插管12。手柄11包括本体Ila和联接到本体Ila的鼻锥lib。鼻锥Ilb包括近端lib’和远端lib’’。本体Ila包括腔11a’和J形通道13 (图1以及图8A-8B)。通道13包括第一部分13a和第二部分13b。推进器14被容纳在腔11a’中。推进器14包括本体14a、联接到本体14a的轴14b以及联接到本体14a的销14c。销14c包括延伸通过通道13的远端部分14c’和联接到本体14a的近端部分14c’’。此外,腔11a’包括线圈15,其中线圈15的一端15a联接到推进器本体14a并且线圈15的另一端15b联接到鼻锥Ilb的近端I lb’,如图3所示。此外,旋钮16设置在手柄11的本体Ila上。旋钮16包括孔16a,其容纳销14c的远端部分14c’。如图3所示,线圈15在旋钮16处于起始位置时处于释放位置并且在旋钮16朝向鼻锥Ilb推进时被压缩,如图4和图5所示。
[0052]插管12包括近端12a和远端12b。近端12a部分地容纳在鼻锥Ilb的通孔lib’ ’ ’中并且包括减少直径的区域12a’。针17设置在插管12内并且包括近端17a和远端17b。近端17a部分地容纳在鼻锥Ilb的通孔lib’ ’’内,远端17b包括斜削的尖端17c和槽17b’。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锚定器20被容纳在针17的远端17b中,第二锚定器30被容纳在槽17b’中并且定位成靠近第一锚定器20。锚定器20、30经由柔性构件40联接,所述柔性构件诸如缝合线,其包括位于锚定器20、30之间的滑结41。缝合线40联接到锚定器20、30,并且借由在上述结合的美国专利以及公布申请中描述的方法形成滑结41。自由端42从滑结41延伸并且在锚定器20、30之间的缝合线长度通过将自由端41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另一方向拉动而减少,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0053]远端17b还包括激光标记17b’ ’,其在修复期间用于指示针17的深度,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致动器18设置在针17中,并且包括接合第一锚定器20的远端18a以及联接到推进器轴14b的近端18b。深度指示器19设置在插管12和针17上方。指示器19包括近端19a和远端19b。近端19a包括至少两个耳片19a’,其接合减少直径的区域12a’并且将指示器19联接到插管12。在修复之前,指示器19联接到插管12,使得远端19b覆盖针17的远端17b。图6A示出了针17和指示器19的远端17b、19b。如图所示,第一锚定器20位于针17的远端17b内且第二锚定器30位于开口 17b’内,使得致动器18位于第二锚定器30下方并且远端18a接合第一锚定器20。
[0054]参照图7A-7E,在使用时优选地在关节镜检查指导下,用户将装置10例如插入到膝关节中,直到指示器19的远端19b接触半月板50的上表面为止,如图7A所示。于是,指示器19朝向鼻锥Ilb靠近地移动,以露出针17的远端17b并且确定合适的针插入深度,如图7B所示。在实践中,足够的针17应当被暴露,以允许将针17插入通过半月板以及随后输送锚定器20,但不暴露得如此多以致针17将延伸到会导致损伤的半月板后面的区域中(例如,神经与血管区域)。发生端部17b插入通过半月板50直到达到合适激光标记17b’’,并且于是旋钮16朝向鼻锥Ilb远端地移动以安置第一锚定器20,如图7C所示。在安置第一锚定器20之前,销14c位于通道13的第一部分13a中,如图8A所不。然而,在安置第一锚定器20之后,销14c位于通道13的第二部分13b中,如图8B所示。[0055]一旦安置第一锚定器20,针17就从半月板50移除并且跨过撕裂处51再插入,如图7D所示。旋钮16再次朝向鼻锥Ilb远端地移动,以安置第二锚定器30。装置10随后从膝关节移除且自由端42在箭头60的方向上被拉动。这缩短缝合线在锚定器20、30之间的长度,从而将撕裂处52的侧面并置,如图7E所示。取决于缝合线在锚定器20、30之间的长度,滑结41将位于组织表面上或者在组织50内移动。滑结41允许缝合线40在箭头61的方向上滑动,但不允许缝合线40在相反方向60上滑动。通过相对于锚定器20、30拉动缝合线40而施加到缝合线40上的张力起作用以转动锚定器20、30,使得锚定器的长侧接触组织表面。于是,过长的缝合线40可被切断。不需要进一步操作缝合线40以固定锚定器
20、30,虽然外科医生可能希望提供附加紧固作为备用固定方法。
[0056]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手柄11、鼻锥lib、推进器14、轴14b、旋钮16、致动器18、插管12和深度指示器19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但也可由金属材料制成。此外,线圈15、销14c和针17采用生物相容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锚定器20、30和缝合线40采用非金属材料(例如,聚合材料),并且可能是或可能不是可吸收的。手柄11和鼻锥Ilb可借由机械装置、粘结装置(例如,无毒的生物相容的粘结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装置而联接。此外,插管12和针17联接到鼻锥11b,致动器18联接到轴14b,线圈15借由类似装置联接到鼻锥Ilb和推进器14。装置10及其部件都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来制成。
[0057]图9A-9C示出了本发明的软组织修复装置100的替代性实施例。将参照图10、图11A-11B、图 12A-12B、图 13A-13B、图 14、图 15、图 16A-16C、图 17A-17B、图 18A-18B、图 19、图20、图21A-21B、图22A-22B和图23来描述装置100的部件。装置100包括手柄110,所述手柄如图10所示包括闭合端的近端部分110a、开口远端部分110b、插管IlOc和外表面110d,所述外表面IlOd包括在手柄110的相对侧面上的孔110e。孔IlOe的目的将在下文进一步被描述。旋钮120设置在手柄110内。如图11A-11B所示,旋钮120包括轴121、联接到轴121的头部122以及插管123。头部122包括凸缘122a和颈部122b,它们的直径大于轴121的直径。凸缘122a包括凹槽122a’。头部122的内壁122c包括若干沟槽122c’。轴121包括具有槽121b的外壁121a以及内壁121c。具有插管121d’的杆121d联接到内壁121c。插管121d’具有“D”形状,使得插管121d’的一部分是平坦的且插管的其余部分是圆形的。杆121d包括第一部分121e和第二部分121f。第一部分121e包括面部121e’,其具有刺突(spike) 121e’’以及位于刺突121e’’之间的凹部(divot) 121e’’’。第二部分121f的端部121f’包括腿部121g,其在第二部分121f的外表面121f’’与轴121的内壁121c之间延伸。[0058]管130设置在旋钮120的插管123内,且因此在手柄110内。如图12A-12B所示,管130包括近端部分131、远端部分132、外表面133、内表面134以及插管135。管130的近端部分131包括槽136,其将近端部分131分为两个侧面131a、131b。近端部分131的两个侧面131a、131b包括耳片137,其从管130的外表面133向外延伸。当管130设置在手柄110中时,耳片137设置在手柄110的孔IlOe中,从而将管130联接到手柄110。管130的远端部分132包括位于远端部分132的相对侧面上的通道132a。孔138位于每个通道132a的端部132a’。通道132a和孔138的目的将在下文进一步被描述。远端部分132还包括轨道139以及位于轨道139之间的槽132b、132c。槽132b、132c均延伸轨道139的总长度。然而,槽132b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两个区域132b’、132b’’,使得沿着槽132b存在台阶状区域132b’ ’ ’,如图12B更清楚地所示。
[0059]设置在手柄110内的还有推进器组件140。推进器组件140如图13B所示。图13A示出了不具有螺旋弹簧150或推进器盘160的推进器组件140。组件140包括轴141和联接到轴141的致动器142。轴141包括近端部分141a和远端部分141b。近端部分141a包括平坦部分141a’,使得近端部分141a采用“D”形状。如上所述,杆121d的插管121d’也具有“D”形状。如图9C所示,轴141的近端部分141a被容纳在杆121d的插管121d’内,使得插管121d’和近端部分141a的平坦部分彼此相邻,从而将推进器组件140联接到旋钮120。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操作期间,插管121d’和近端部分141a的“D”形状允许近端部分141a在插管121d’内轴向运动并且限制近端部分141a在插管121d’内的旋转运动。
[0060]远端部分141b包括位于远端部分141b上的带凸缘的盖141c和内部通道141b’。带凸缘的盖141c包括盖141c’和凸缘141c’’。带凸缘的盖141c位于远端部分141b上,使得在近端部分141a和凸缘141c’ ’之间存在减少直径的区域141d。远端部分141b配置用于附接推进器盘160,如将在下文参照图15进一步描述的。
[0061]致动器142包括近端部分142a和远端部分142b。近端部分142a容纳在内部通道141b’内,从而将致动器142联接到轴141。如图14所示,致动器142的远端部分142b包括平坦顶部部分142b’、圆形底部部分142b’ ’以及斜削端部部分142b’ ’ ’。顶部部分142b’和端部部分142b’’’定形状成接合组织锚定器,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螺旋弹簧150设置在致动器142上,使得弹簧150的端部150a抵靠盖141c’,如图13B更清楚地所示。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重要的是,弹簧150的端部150a抵靠盖141c’而不是推进器盘160以便在操作装置100期间不限制推进器盘160的旋转。
[0062]如图15所不,推进器盘160包括插管161、前部部分162、后部部分163、内表面164和外表面165。凸起部166位于盘160的外表面165上。插管161包括第一部分161a、第二部分161b和第三部分161c。第二部分161b的直径小于第一和第三部分161a、161c两者的直径,使得将推进器盘160联接到远端部分141b导致第二部分161b设置在减少直径的区域141d内。此外,第一和第三部分161a、161c的直径使得在操作装置100期间,盘160能够旋转而不受凸缘141c’ ’或近端部分141a限制。盘160的后部部分163包括刺突163a和位于刺突163a之间的凹部163b。在操作装置100期间,刺突163a和凹部163b接合杆121d的刺突121e’’和凹部121e’’’以及管130的轨道139,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此外,在操作期间,凸起部166在管130的槽132b、132c内滑动,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0063]图16A-16C示出了两部分的毂170。毂170包括如图16B更清楚地示出的第一部分171和如图16C更清楚地示出的第二部分172。第一部分171和第二部分172两者都包括第一区段171a、172a和第二区段171b、172b。第一区段171a、172a包括凹槽171a’、172a’以及沟槽171a’’、172a’’。第二区段171b、172b包括通道171b’、172b’以及位于每个通道171b’、172b’内的至少两个凸台171b’’、172b’’。第一部分171还包括销171c,当联接第一部分171和第二部分172以形成毂170时,所述销171c设置在第二部分172上的孔172c内。每个部分171、172还包括位于第二区段171b、172b的外表面171b’’’、172b’’’上的耳片171d、172d。如图9C所示,第二区段171b、172b被容纳在管130的插管135内,使得耳片171d、172d设置在管130的孔138内,从而将毂170联接到管130。 [0064]图17A和图17B示出了针组件180。该组件180包括一次性杆(disposal rod)181以及设置在杆181内的针182。杆181包括近端部分18la、远端部分181b和内部通道181c。近端部分181a包括位于近端部分181a的相对侧面上的凹槽181a’。如图9C所示,针组件180设置在毂170内,使得两个部分171、172的凸台171b’’、172b’’设置在凹槽181a’内,从而将组件180联接到毂170。远端部分181b包括凸缘181b’。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是,远端部分181b包括不止一个凸缘181b’。针182包括被容纳在杆181内部通道181c内的近端部分(未示出)和远端部分182b,所述远端部分182b包括斜削尖182b’、从斜削针尖182b’延伸并且包括前部部分182d、后部部分182e以及两个侧面182f的槽182b’’、以及激光标记182b’’’。激光标记182b’’’在修复期间被使用以指示针182的深度,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0065]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如图19和图20更清楚示出的锚定器190、1000联接到针182的远端部分182b。两个锚定器190、1000包括孔190a、1000a和槽19 ;0b、1000b。第二锚定器1000包括位于锚定器1000相对侧面上的通道1000c和凸起部1010。第二锚定器1000联接到针182,使得槽182b”的侧面182f被容纳在通道1000c内,且槽182b”的后部部分182e位于槽1000b内。图18A-18B还示出了插管状的透明管200。管200包括近端部分200a和远端部分200b,所述近端部分设置在杆181的远端部分181b上使得凸缘181b’接合管200的内壁200c,且远端部分设置在第二锚定器1000的凸起部1010上。凸起部1010在远端部分200b设置在锚定器100的凸起部1010上时允许在管200的远端部分200b和锚定器1000之间增加量的干涉。该增加量的干涉增加了锚定器1000到针182上的保持力。
[0066]锚定器142设置在针182内,使得致动器142的端部部分142b’’’定位成靠近第一锚定器190以及远离第二锚定器1000。
[0067]图21示出了深度管300,其包括第一部分300a、第二部分300b以及插管300c。如图1C和图22A-22B所示,如图23更清楚所示的滑动件400联接到深度管300,使得滑动件400的轴401被容纳在深度管300的第二部分300b内。滑动件400包括轴401、联接到轴401的壳体402、以及插管403。轴401包括远端部分401a和近端部分401b,所述近端部分401b的直径使得轴401接合第二部分300b的内壁300b’,从而将滑动件400联接到深度管300。壳体402包括顶部部分402a、底部部分402b以及开口 402c。顶部部分402a包括耳片402a’。如图22B所示,壳体402位于毂170内,使得耳片402a’位于沟槽171a’’、172a’ ’内。针组件180容纳于深度管300的插管300c内。经由在朝向底部部分402b的方向按压到壳体402的顶部部分402a上,出现深度管300的纵向运动,以便将耳片402a’从沟槽171a’’、172a’’中的一个移除,从而将壳体402在朝向或远离手柄110的近端方向纵向移动,并接着释放顶部部分402a使得耳片402a’安置到沟槽171a’ ’、172a’ ’中的另一个中。
[0068]如图24A所示,锚定器190、1000经由诸如缝合线的柔性构件500联接,所述缝合线包括位于锚定器190、1000之间的滑结501。缝合线500联接到锚定器190、1000,且滑结501借由在上述结合的美国专利和公布申请中描述的方法形成。自由端502从滑结501延伸,且通过在一个方向而非另一方向拉动自由端502,减少锚定器190、1000之间的缝合线长度,如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的。
[0069]参照图27-30,在使用时优选地在关节镜检查指导下,用户将装置100例如插入到膝关节中,直到针182的斜削尖182b’接触半月板700的上表面,如图27所示。此时,装置100且尤其其部件的起始位置如图24B-24D所示。即,如上所述,致动器142的端部部分142b’’定位成靠近第一锚定器190且远离第二锚定器1000,管200的远端部分200b设置在第二锚定器1000的至少一部分上面。毂170的第一部分171a、172a、且更具体地部分171a、172a的前部(图22A、171a,,、172a,,)与第二部分300b的标记300d对齐。类似地,如图27所示,深度管300的前部300a’对齐针182的标记182b’’’。在修复期间,当深度管300沿着针182纵向移动时,毂170和深度管300的前部171a’’、172a’’、300a’将继续与标记300d、182b’’’对齐,使得前部171a,,、172a,,、300a,所对齐的标记300d、182b’’ ’彼此等同。例如,当前部171a’’、172a’’对齐对应于I mm的标记300d时,前部300a’对齐对应于I臟的标记182b’ ’ ’。
[0070]可选地,深度管300设置在针组件180上,并且在将装置100插入到关节中时,管300以上述方式朝向旋钮120靠近地移动,以露出针182的远端182b并且确定合适针插入深度,为此可使用激光标记182b’’’、300d。在实践中,足够的针182应当被暴露,以允许将针182插入通过半月板并且随后输送锚定器190,但不足够到针182将延伸到半月板后面的区域(诸如,可导致损伤的神经与血管区域)的程度。
[0071]除了针182的斜削尖182b’的起始位置以外,在图24D中还示出了盘160的起始位置。盘160定位成使得凸起部166位于槽132b中、具体地在区域132b’中,凸起部166的刺突163a抵靠台阶状区域132b’ ’ ’。
[0072]发生端部182b插入通过半月板700,直到深度管300防止针182被任何进一步插入或者用户确定断续地插入针182为止。于是,旋钮120远端地移动到毂170上,以安置第一锚定器190,如图28所示。此时,在图25中示出了推进器盘160的位置。具体地,旋钮120在远端方向的运动将盘160推出槽132b。此外,旋钮运动引起在盘160的刺突163a与杆121d’’的刺突121e’’ 之间发生接合,从而引起盘160部分地旋转。在安置第一锚定器190之后,旋钮120朝向手柄110靠近地移动。在将旋钮120在近端方向移动时,旋钮120的凸起部166接合轨道139,从而引起盘160的另一部分旋转,从而将凸起部166定位在槽132c中。在凸起部166位于槽132c中之后,盘160继续在近端方向移动,直到旋钮120的头部122抵靠手柄110,如图26A所示。图26A还示出了盘160抵靠杆121d’ ’的面部121e’的后部部分163。如图26B所示,当盘160如图26A所示地布置时,致动器142的端部部分142b’ ’ ’定位成靠近第二锚定器1000。
[0073]在安置第一锚定器190之后,针182从半月板700移除并且跨过撕裂处701再插入,如图29所示。旋钮120再次远端地移动到毂170上,以安置第二锚定器1000。具体地,当致动器142的端部部分142b’ ’ ’定位成靠近第二锚定器1000时,端部部分142b’ ’ ’向上翻动,如图26B所示,从而允许端部部分142b’’’接合锚定器1000并且在旋钮120在远端方向上的运动时插入到槽1000b中。致动器142的进一步运动将锚定器1000推出针182。此外,在远端方向上的旋钮运动引起盘160从槽132b消除,从而引起盘160部分地旋转。在安置第二锚定器1000之后,旋钮120朝向手柄110靠近地移动。当旋钮120在近端方向上的运动时,盘160的凸起部166接合轨道139,从而引起盘160的另一部分旋转,从而将凸起部166定位在槽132b中。在凸起部166定位在槽132b中之后,盘160继续在近端方向上移动,直到凸起部166的刺突163a再次抵靠台阶状区域132b’’’,如图24D所示。
[0074]随后装置10从膝关节移除,且自由端502在箭头600的方向上被拉动。这缩短了缝合线在锚定器190、1000之间的长度,从而使得撕裂处701的侧面并置,如图30所示。取决于缝合线在锚定器190、1000之间的长度,滑结501将位于组织表面上或者在组织700内移动。滑结501允许缝合线500在箭头601的方向上滑动,但是不允许缝合线500在相反方向600上滑动。通过相对于锚定器190、1000拉动缝合线500施加到缝合线500上的张力起作用以转动锚定器190、1000,使得其长侧接触组织表面。过长的缝合线500于是可被切断。不需要进一步操作缝合线500以固定锚定器190、1000,虽然外科医生可能希望提供附加紧固作为备用固定方法。`
[0075]为了本发明的目的,针182、杆181、致动器142以及弹簧150采用生物相容的金属材料,诸如不锈钢,但是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有其它部件都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锚定器190,1000以及缝合线500采用聚合材料,其可能是或可能不是吸收性的聚合材料。致动器142可联接到轴141,针182可经由机械装置、粘结装置(诸如,无毒生物相容的粘结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装置来联接到杆181。装置100及其部件都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成,包括但不局限于注模。
[0076]如上所述参照对应示意图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时可作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旨在的是,被包含在前述描述中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都应被解释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幅度和范围不应由上述任何示例性实施例限制,而是应当仅根据所附下述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组织修复装置,包括: 手柄(110),所述手柄包括联接到手柄的旋钮(120); 联接到手柄的针(182),所述针包括近端和远端(182b),所述远端包括槽(182b’ ’),其中,第一锚定器(190)被容纳在远端内且第二锚定器(1000)被容纳在槽(182b’ ’)内并且定位成靠近第一锚定器(190);和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设置在针内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旋钮,其中,推进旋钮允许将致动器接合第一锚定器以及经由致动器随后推进第一锚定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第二锚定器(1000)包括通道(1000c),其位于锚定器(1000)的相对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第二锚定器(1000)联接到所述针(182),使得槽(182b’ ’ )的侧面(182f)容纳在第二锚定器的通道(1000c)内。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旋钮(120)包括轴(121)、连接到轴(121)的头部(122)、以及插管(1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所述头部(122)包括凸缘(122a)和颈部(122b),凸缘(122a)和颈部(122b)均具有比轴(121)大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所述轴(121)包括外壁(121a)和内壁(121c),具有插管(121d’)的杆(121d)联接到内壁(121c)。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插管(121d’)具有“D”形状,使得插管(121d’)的一部分是平坦·的且插管的其余部分是圆形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杆(121d)包括第一部分(121e)和第二部分(121^,第一部分(1216)包括面部(1216’),其具有刺突(1216’’)以及位于刺突(121e’’)之间的凹部(121e’’’)。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旋钮(120)的插管(123)内的管(130),所述管(130)包括近端部分(131)、远端部分(132)、外表面(133)、内表面(134)以及插管(13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远端部分(132)还包括轨道(139)以及位于轨道(139)之间的槽(132b、132c)。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槽(132b)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两个区域(132b,、132b,,),使得沿着槽(132b)存在台阶状区域(132b’,,)。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致动器(142)还包括联接到其近端的轴(141 ),所述轴(141)包括近端部分(141a)和远端部分(141b),近端部分(141a)包括平坦部分(141a’),远端部分(141b)包括带凸缘的盖(141c)和内部通道(141b’)。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轴(141)的近端部分(141a)被容纳在杆(121d)的插管(121d’)内,使得插管(121d’ )和近端部分(141a)的平坦部分彼此相邻,从而将推进器组件(140)联接到旋钮(120)。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在操作期间,插管(121d’)和近端部分(141a)的相应形状允许近端部分(141a)在插管(121d’)内轴向运动并且限制近端部分(141a)在插管(121d’)内的旋转运动。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致动器还包括推进器盘(16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推进器盘(160)包括插管(161)、前部部分(162)、后部部分(163)、内表面(164)和外表面(165)。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外表面(165)包括凸起部(166)。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插管(161)包括第一部分(161a)、第二部分(161b)和第三部分(161c),第二部分(161b)的直径小于第一部分(161a)和第三部分(161c)的直径。
19.如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后部部分(163)包括刺突(163a)和位于刺突(163a)之间的凹部(163b)。
20.如权利要求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致动器(142)的远端部分(142b)包括平坦顶部部分(142b’)、圆形底部部分(142b’ ’ )以及斜削端部部分(142b’ ’ ’)。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组织修复装置,其中在操作所述装置(100)期间,推进器盘(160)的刺突(163a)和凹部(163b)接合杆(121d)的刺突(121e’’)和凹部(121e’’ ’)以及管(130)的轨道(139),凸起部(166)在管(130)的槽(132b、132c)内滑动。
【文档编号】A61B17/04GK103705281SQ20141000038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
【发明者】B.J.布尔克, W.戴维斯, S.弗里曼 申请人:史密夫和内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