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及其用途

文档序号:765340阅读:4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及其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亦可用于治疗癌症;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15~35克,血竭15~35克,大黄20~40克,三七10~20克,麝香0.5克,梅片20~40克,蝎尾5枚;本发明除了可以治疗外伤以外,还对多种癌症具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皮肤癌、胃癌和直肠癌的疗效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伤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亦可用于治疗癌症。

【背景技术】
[0002]治疗外伤目前的方法基本都是以消炎为主,让伤口自然愈合的老方法。这种化学物理之法是片面的,落后的,必须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再生疗法才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勿须消毒,勿须使用抗生素,即使露骨伤也勿须植皮,靠人体内血液中固有的潜能再生细胞(PRCS)被本药激活而产生的骨髓间质干细胞(ES)和多种细胞生长因子(R*GF)共同达到外伤治愈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激活血液中的潜能再生细胞(PRCS),加速细胞修复速度,促进受伤组织痊愈的中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15?35克,血竭15?35克,大黄20?40克,三七10?20克,麝香0.5克,梅片20?40克,蝎尾5枚。
[0005]优选方案为:黄芪25克,血竭25克,大黄30克,三七15克,麝香0.5克,梅片30克,蝎尾5枚。
[0006]将上述药物按配比配伍后研成细末均匀外敷于受伤部位,包扎即可。
[0007]本发明中的中药材功效为:黄芪托毒排毒、补气升阳;血竭活血散瘀、止血生肌;大黄解毒破瘀;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抗癌;梅片开窍止痛;蝎尾功毒散结止痛。
[0008]本发明的中药可与人血液中的潜能再生细胞(PRCS)作用并激活它,使之产生骨髓间质干细胞(ES)和多种多寡不一的生长因子(RGF)。RGF是一种肽,其生物活性极大,是一种具有自动感知功能双向调控的细胞因子组合物,在修复损伤的初期能因需要而加快细胞的增殖,当修复接近完善时能自动减慢细胞增生的速率。
[0009]因此本发明能够加速伤口的愈合,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加速康复。不但可使断指再植成活,还可使多种组织器官得以再生。从这个角度讲,本发明药物疗法又可称之为克隆式治伤法或再生疗法。
[0010]本发明除了可以治疗外伤以外,还对多种癌症具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皮肤癌、胃癌和直肠癌的疗效显著。
[0011]治疗癌症时直接将本发明的中药粉末送达癌变部位即可。如患有皮肤癌,可以将药粉均匀滩涂在病变的部位,用纱布包扎即可。如患有直肠癌,可以浣肠后将药粉直接从肛门送至癌变部位。
[0012]治疗外伤时,若为新伤,一般只需敷药一次,3-5日即可痊愈。若为陈伤,可3-5日敷药一次,至痊愈。皮肤癌的换药频率亦是3-5日一次。
[0013]本发明施药不用另服用消炎药,不惧怕感染,可以直接敷在创面上或已经感染的创面上。
[0014]本发明对于皮肤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治愈率能够达到84%。
[0015]本发明还可用于术后促进伤口的愈合、。
[0016]另外,本发明药物治疗外伤等常用的方法即为直接外敷,但不限于此法。例如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用深挖洞法、平地铲法,直接敷法和间接敷法等,其关键在于使本药能够与血液直接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15克,血竭15克,大黄30克,三七12克,麝香0.5克,梅片28克,蝎尾5枚。
[0019]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18克,血竭18克,大黄35克,三七10克,麝香0.5克,梅片35克,蝎尾5枚。
[0020]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20克,血竭20克,大黄25克,三七15克,麝香0.5克,梅片40克,蝎尾5枚。
[0021]实施例4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24克,血竭24克,大黄40克,三七18克,麝香0.5克,梅片20克,蝎尾5枚。
[0022]实施例5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30克,血竭30克,大黄40克,三七20克,麝香0.5克,梅片25克,蝎尾5枚。
[0023]实施例6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35克,血竭35克,大黄40克,三七18克,麝香0.5克,梅片28克,蝎尾5枚。
[0024]实施例7
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25克,血竭25克,大黄30克,三七15克,麝香0.5克,梅片30克,蝎尾5枚。
[0025]病例一
杨某,男,27岁,木工,万荣县汉薛镇人,左手无名指中节电锯锯伤落地,这一节半的断指还附着中节指骨纵形裂开的一半,当插入再植后,不但成活的极好,还能提起2100克的重物。
[0026]病例二
段某某,男,52岁,河南开封县人,现为北京市农民工(环卫工人),患者左侧太阳穴处鸡蛋大深部溃烂,清涕样脓液,腥臭味明显,左眼上眼睑水肿,视物模糊:“人家(北京)不给我治,说光放化疗就得万把块钱。”直接敷用本药8次而愈。病人原计划回家养病,不料自觉彻底痊愈,故又决定返京挣钱了。
[0027]病例三
解某某,男,71岁,万荣县人。左手合谷穴处生一枣大肿物,色黑质硬。太原肿瘤医院诊断为“高分化型鳞状上皮细胞癌”。1982年5月我处初诊,进行了深部剥离切除瘤体,将本药填满并做包饺子式缝合,不作引流。在第18天起,病情恶化,整个左臂超高度水肿,半透明状,酷似蜡塑。臂内液体流动肉眼清晰可见,此危象持续20天后,出现转机,水肿消退。患者想吃点饭。58天后病愈如初。
[0028]病例四
冯某某,男,63岁,万荣县上义村人,头顶稍偏右蘑菇状肿物,高1.6cm,直径2.2cm,表面少量分泌物。西安市某大医院初认为治愈无望。我处与2006年接诊,经敷用本药五次,肿块消失而愈。但愈合后嫩皮处留一处瓜蒂样把把,并有小儿因门样波动感,后又西安市原诊医院切除遗留之瓜蒂样把把,不料该患者死于手术台上,该医院首次“治愈无望”,二次求治又决定手术,说明他们对我处疗效持肯定态度。
[0029]病例五
孙某某,女,54岁,万荣县人,原在山西阳泉打工,患直肠癌,在太原某医院做手术。与2011年回万荣,大便常带血,长期不愈。与2012年5月初诊,面色苍白,乏力,纳呆。上我门诊楼门坡时还需两个女儿搀扶。检查:仅见肛门稍红肿。敷本药三次后,肛红肿消失。疑似炎性病变,改敷其他药,不料第五次来时,患者说第四次敷药不见效,要求改敷原药(本发明药物),换敷本药后9次而愈。患者:原以为你们是治伤的,不料你治好了我的大病,万分感谢。
[0030]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15?35克,血竭15?35克,大黄20?40克,三七10?20克,麝香0.5克,梅片20?40克,蝎尾5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黄芪25克,血竭25克,大黄30克,三七15克,麝香0.5克,梅片30克,蝎尾5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的用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药物配伍后研成细末外敷于受伤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能够用于治疗癌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皮肤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皮肤癌时将所述药物配伍后研成细末外敷于病变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胃癌、直肠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的中药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治疗直肠癌时将所述药物配伍后研成细末送至病变部位。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4352696SQ201410567278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杜仰贤 申请人:杜仰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