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145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玻璃安培瓶装载的医用胶储存、传输、喷胶一体式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主要部件包括加胶保护部、过滤件、传输部及喷胶部。该装置采用在装置内独特的挤压玻璃安培瓶安全开启方式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医用胶使用方式,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先在外界破碎安培瓶再将胶液吸出至施胶装置内的麻烦,显著提高安全系数。
【专利说明】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医用胶常用在外科手术等领域,是代替缝针用的新兴医用产品。医用胶在创面血液和组织液中阴离子的作用下,能快速聚合固化成膜并与创面镶嵌紧密,可牢固地保持伤口的对合状态,且胶膜可阻止血球、血小板通过,在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快速封闭创面断裂的小血管以止血,同时胶膜将组织和细菌隔离,还具有抗感染和保护创面的作用。医用胶普遍采用安培瓶盛装。目前打开安培瓶时多先用砂轮在瓶颈处划痕,然后用于掰断,操作不便,并且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玻璃划伤医务人员手指,甚至导致感染的情况,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因此,用此种人工操作的方式打开安培瓶会增添医务人员负担,并会对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
[0004]一种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包括:
[0005]加胶保护部,包括尾盖和中盖;所述尾盖与所述中盖通过螺纹连接且配合形成用于收容安培瓶的收容腔;所述尾盖具有用于在所述安培瓶的一端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第一挤压部;所述中盖具有用于在所述安培瓶的另一端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与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距离随所述尾盖与所述中盖的螺纹旋紧而逐渐减小,并能够将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安培瓶挤碎而释放出医用胶液;所述中盖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导胶口;
[0006]过滤件,设在所述导胶口附近用于过滤所述收容腔内的医用胶液;
[0007]传输部,设在所述中盖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过滤件过滤后的医用胶液导出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通过所述导胶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以及
[0008]喷胶部,设在所述传输部的一端,用于将所述传输部传输的胶液喷至目标部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盖包括尾盖板以及设在所述尾盖板的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空心的柱体结构;所述中盖包括顶盖板以及设在所述顶盖板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空心的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尾盖板及所述顶盖板配合形成所述收容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挤压部为所述尾盖板,用于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瓶底;所述第二挤压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包括一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向所述顶盖板倾斜延伸形成的挤压面,所述挤压面用于从侧面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瓶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胶口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靠近所述顶盖板的部位,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导胶口上;
[0012]所述传输部包括主腔体、储胶器及导管;
[0013]所述主腔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中盖的头部从所述主腔体的一端伸入所述主腔体内且与所述主腔体一体成型,所述顶盖板、所述第二挤压部及所述导胶口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0014]所述储胶器设在所述主腔体的一侧,且内部开设储胶槽,所述储胶槽通过所述导胶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0015]所述导管一端设在所述储胶槽内,用于从所述储胶槽内吸取胶液,另一端与所述喷胶部连接,用于给所述喷胶部提供胶液;
[0016]所述储胶器及所述导管构成所述传输通道。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腔体包括两配合对接的主盖板,两所述主盖板配合围成所述安装腔;
[0018]所述中盖包括两配合对接的中盖板,每个所述中盖板上设有半个所述第二挤压部并开设半个所述导胶口;所述中盖板部分伸入相应的所述主盖板内并与该主盖板一体成型;
[0019]所述储胶器包括两配合对接的储胶板,两所述储胶板配合围成所述储胶槽,所述主盖板上设有储胶板安装位,所述储胶板通过所述储胶板安装位安装在所述主盖板上。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胶部包括喷雾组件、锥形头及按钮;
[0021]所述锥形头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主腔体的一端连接;
[0022]所述喷雾组件部分设在所述主腔体内,部分设在所述锥形头内,用于将胶液喷出;
[0023]所述按钮设在所述主腔体上用于按下挤压所述喷雾组件以喷出所述胶液。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件、液压泵、雾化器及喷嘴盖;
[0025]所述挤压件活动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能够沿所述主腔体的轴向运动;所述挤压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且在该端设有楔形面,所述按钮设有与所述楔形面抵接的楔形的抵压部,所述挤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泵的尾部对接;当向下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抵压部沿所述楔形面挤压所述挤压件,并带动所述液压泵的活塞运动以喷出所述胶液;当所述按钮向初始位置回复时,所述挤压件带动所述液压泵的活塞运动以吸取所述胶液;
[0026]所述液压泵的尾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头部设于所述锥形头的内部;
[0027]所述雾化器设在所述液压泵的头部,用于将所述液压泵喷出的胶液雾化;
[0028]所述喷嘴盖盖设在所述雾化器上,且设在所述液压泵的头部,所述喷嘴盖上开设有喷胶孔;
[0029]所述锥形头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向外的雾化槽,所述雾化器及所述喷嘴盖设在所述雾化槽内,且所述喷胶孔向外设置。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头内设有圆柱形的液压腔,所述液压泵包括与所述液压腔内壁抵接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沿所述液压腔的轴向运动。
[0031]通过使用上述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将储存、传输、喷胶一体式设计,可直接将含有医用胶的安培瓶装入加胶保护部内,通过旋紧尾盖和中盖将安培瓶挤碎使胶液流出,再通过过滤件过滤掉碎玻璃等杂质,胶液从传输部传输至喷胶部并喷涂至所需要施加医用胶的部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先在外界破碎安培瓶再将胶液吸出至施胶装置内的麻烦,安全系数显著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所示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所示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0035]图4为图1中一主盖板配合储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图1中另一主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图1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图1中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1中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图1中锥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0为图9所示锥形头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4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5]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20包括加胶保护部400、过滤件500、传输部600和喷胶部700。加胶保护部400用于给整个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20添加胶液。过滤件500用于过滤胶液。传输部600用于将过滤后的胶液传输至喷胶部700,并由喷胶部700将胶液喷出至目标部位。
[0046]加胶保护部400包括尾盖410和中盖420。尾盖410与中盖420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渐进式连接结构。尾盖410与中盖420的内部均开设空腔,二者配合围成一用于收容安培瓶的收容腔430。尾盖410具有用于在安培瓶的一端挤压安培瓶的第一挤压部。中盖420具有用于在安培瓶的另一端挤压安培瓶的第二挤压部。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之间的距离随尾盖410与中盖420的螺纹旋紧而逐渐减小,并能够将放置在收容腔430内的安培瓶挤碎。
[0047]尾盖410包括尾盖板412以及设在尾盖板412的一侧的第一连接部414。第一连接部414为空心的柱体结构,且在远离尾盖板412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中盖420包括顶盖板422以及设在顶盖板422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424。第二连接部424为空心的柱体结构,且在远离顶盖板42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部414上内螺纹与第二连接部424上的外螺纹匹配,从而第一连接部414与第二连接部424螺纹连接且与尾盖板412及顶盖板422配合形成收容腔430。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第一连接部414上设置外螺纹,第二连接部424上设置内螺纹的结构形式。
[0048]第一挤压部即为本实施方式的尾盖板412,用于挤压安培瓶的瓶底。如图4所示,第二挤压部设在第二连接部424内,包括一从第二连接部424的内壁向顶盖板122倾斜延伸形成的挤压面426。挤压面426用于从侧面挤压安培瓶的瓶头,以使螺纹旋紧过程中,安培瓶从颈部断裂,并在后续的继续旋紧过程中被挤碎。
[0049]中盖420设有与收容腔430连通的导胶口 428。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胶口 428设在第二连接部424的靠近顶盖板422的部位。过滤件500设在导胶口 428的下方,用于过滤加胶保护部400内的胶液,防止碎玻璃等杂质进入传输部60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件500为过滤网结构。
[0050]传输部600包括主腔体610、储胶器620及导管630。喷胶部700包括按钮710、喷雾组件720及锥形头730。尾盖410、中盖420、主腔体610及锥形头730构成本实施方式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20的外壳结构。储胶器620及导管630构成传输部600的传输通道。
[0051]如图4所示,主腔体610内设有安装腔612。本实施方式的中盖420的头部从主腔体610的一端伸入安装腔612内,且顶盖板424、第二挤压部及导胶口 428均设于安装腔612内。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腔体610包括两配合对接的主盖板611。两主盖板611配合围成上述安装腔612。本实施方式的中盖420也包括两配合对接的中盖板421。每个中盖板421上设有半个第二挤压部并开设半个导胶口 428,两个中盖板421配合形成完整的第二挤压部及导胶口 428。中盖板421部分伸入相应的主盖板611内,并且中盖板421与对应的主盖板611 —体成型。
[0052]请结合图4和图5,两个主盖板611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柱和多个对应的定位槽(图中未标示)。两个主盖板611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配合而卡接在一起。主盖板611内设有多个安装位,如设在主盖板611—侧的储胶板安装位613、设在主盖板611内的挤压件安装位614和按钮位615等。
[0053]储胶器620设在主腔体610的一侧,且内部开设储胶槽622。储胶槽622通过导胶槽(图中未标示)、导胶口 428与收容腔430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胶器620包括两配合对接的储胶板624。两储胶板624配合围成上述储胶槽622。储胶板624安装在主盖板611上的储胶板安装位613上。储胶器620上开设供导管630穿过的导管通道626。两个储胶板624上分别开设半个导管通道626,当将两个储胶板624配合对接后,形成完整的导管通道626。储胶板624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较为清楚的查看储胶槽622内的胶液剩余状态,以方便施胶操作。
[0054]导管630 —端通过导管通道626插入储胶槽622内,用于从储胶槽622内吸取胶液;另一端插入喷雾组件720内并与喷雾组件720连通,用于给喷雾组件720提供胶液。
[0055]如图6所示,按钮710设在主腔体610上用于按下以挤压喷雾组件720使胶液喷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钮710活动设在按钮位615上,包括按钮主体712、两插脚714和抵压部716。两个主盖板611上分别设有供插脚714插入并滑动的导槽616。导槽616的走向垂直于主腔体610的轴向。插脚714可插入该导槽616内并沿导槽616滑动。两插脚712之间留有供导管630通过的空隙。抵压部716呈楔形,用于挤压喷雾组件720,使胶液嗔出。
[0056]喷雾组件720部分设在安装腔612内,部分设在锥形头730内,并与锥形头730配合用于将胶液喷出。本实施方式的喷雾组件720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件722、液压泵724、雾化器726及喷嘴盖728。
[0057]如图7所示,挤压件722活动设在安装腔612内且能够沿主腔体610的轴向运动。挤压件722的一端与导管630连接,且在该端设有楔形面7222。抵压部716与楔形面7222抵接,并且当按钮710向下按压时,抵压部716挤压该楔形面7222使挤压件722沿主腔体610的轴向运动。挤压件722的另一端与液压泵724的尾部对接。
[0058]如图8和图9所示,液压泵724的尾部设于安装腔612内,头部设于锥形头730的内部。本实施方式的锥形头730内设有圆柱形的液压腔732。液压泵724包括与液压腔732内壁抵接的活塞7242。活塞7242能够沿液压腔732的轴向运动。液压泵724可采用常用的机械按压式液压泵,如香水瓶的瓶头中的液压泵等。当向下按压按钮710时,抵压部716沿楔形面7222挤压该挤压件722,并带动活塞7242运动以喷出胶液;当按钮710向初始位置回复时,挤压件722带动活塞7242运动以从储胶槽622内吸取胶液。
[0059]雾化器726设在液压泵724的头部,用于将液压泵724喷出的胶液雾化。喷嘴盖728盖设在雾化器726上,且设在液压泵724的头部。喷嘴盖728上开设有喷胶孔7282。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锥形头730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向外的雾化槽734,雾化器726及喷嘴盖728设在雾化槽734内。喷胶孔7282通过雾化槽734的开口向外设置。
[0060]锥形头730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主腔体610的另一端连接。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锥形头730与主腔体610之间螺纹连接,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类似实施方式I的锥形头与后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等。
[0061]实施方式2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20为喷雾式施胶装置,当将装入加胶保护部400内的安培瓶破碎后,胶液从导胶口 428进入储胶槽622内,当多次按压按钮710后,胶液即可通过喷雾组件720呈雾状喷出。
[0062]可理解,在其他喷雾式施胶装置的实施方式中,该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20的结构也不限于上面实施方式2所述,如加胶保护部400中的挤压面426也可以设在尾盖410中,相应的,在放置安培瓶时米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即可;甚至,在一些一次性喷雾式施胶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加胶保护部400内部可以不设有倾斜的挤压面426,直接通过尾盖板412与顶盖板422来分别挤压安培瓶的头部和瓶底,并最终使安培瓶破碎即可;中盖420也可以采用其他独立于主腔体610的结构设计,只要将中盖420与主腔体610连接并将加胶保护部400内的胶液引出至传输部600即可;此外,使胶液雾化的方式也不限于上面所述,如还可以采用类似常用的按压式乳液瓶或香水瓶等瓶头的喷雾方式等。
[0063]上述实施方式只给出了一种喷雾式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的结构,可理解,在其他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设计,只要这些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采用储存、传输及喷胶一体式结构,并且可以将安培瓶在加胶保护部内挤压破碎以取出胶液即可。
[0064]通过使用上述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将储存、传输及喷胶一体式设计,可直接将含有医用胶的安培瓶装入加胶保护部内,通过旋紧尾盖和中盖将安培瓶挤碎使胶液流出,再通过过滤件过滤掉碎玻璃等杂质,胶液从传输部传输至喷胶部并喷涂至所需要施加医用胶的部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先在外界破碎安培瓶再将胶液吸出至施胶装置内的麻烦,安全系数显著提高。
[0065]在使用时,将含有医用胶的玻璃安培瓶装入装置的加胶保护部内,通过旋紧尾盖和中盖将安培瓶挤碎使胶液流出,再通过过滤件对碎玻璃进行过滤,胶液传输至传输部;再通过按压按钮将定量的医用胶形成雾状由喷头喷出,直接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需要应用医用胶的部位。
[0066]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胶保护部,包括尾盖和中盖;所述尾盖与所述中盖通过螺纹连接且配合形成用于收容安培瓶的收容腔;所述尾盖具有用于在所述安培瓶的一端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第一挤压部;所述中盖具有用于在所述安培瓶的另一端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与所述第二挤压部之间的距离随所述尾盖与所述中盖的螺纹旋紧而逐渐减小,并能够将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安培瓶挤碎而释放出医用胶液;所述中盖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导胶口; 过滤件,设在所述导胶口附近用于过滤所述收容腔内的医用胶液; 传输部,设在所述中盖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过滤件过滤后的医用胶液导出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通过所述导胶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以及 喷胶部,设在所述传输部的一端,用于将所述传输部传输的胶液喷至目标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包括尾盖板以及设在所述尾盖板的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空心的柱体结构;所述中盖包括顶盖板以及设在所述顶盖板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空心的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尾盖板及所述顶盖板配合形成所述收容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部为所述尾盖板,用于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瓶底;所述第二挤压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包括一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向所述顶盖板倾斜延伸形成的挤压面,所述挤压面用于从侧面挤压所述安培瓶的瓶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胶口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靠近所述顶盖板的部位,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导胶口上; 所述传输部包括主腔体、储胶器及导管; 所述主腔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中盖的头部从所述主腔体的一端伸入所述主腔体内且与所述主腔体一体成型,所述顶盖板、所述第二挤压部及所述导胶口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储胶器设在所述主腔体的一侧,且内部开设储胶槽,所述储胶槽通过所述导胶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所述导管一端设在所述储胶槽内,用于从所述储胶槽内吸取胶液,另一端与所述喷胶部连接,用于给所述喷胶部提供胶液; 所述储胶器及所述导管构成所述传输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包括两配合对接的主盖板,两所述主盖板配合围成所述安装腔; 所述中盖包括两配合对接的中盖板,每个所述中盖板上设有半个所述第二挤压部并开设半个所述导胶口 ;所述中盖板部分伸入相应的所述主盖板内并与该主盖板一体成型; 所述储胶器包括两配合对接的储胶板,两所述储胶板配合围成所述储胶槽,所述主盖板上设有储胶板安装位,所述储胶板通过所述储胶板安装位安装在所述主盖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部包括喷雾组件、锥形头及按钮; 所述锥形头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主腔体的一端连接; 所述喷雾组件部分设在所述主腔体内,部分设在所述锥形头内,用于将胶液喷出; 所述按钮设在所述主腔体上用于按下挤压所述喷雾组件以喷出所述胶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件、液压泵、雾化器及喷嘴盖; 所述挤压件活动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能够沿所述主腔体的轴向运动;所述挤压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且在该端设有楔形面,所述按钮设有与所述楔形面抵接的楔形的抵压部,所述挤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泵的尾部对接;当向下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抵压部沿所述楔形面挤压所述挤压件,并带动所述液压泵的活塞运动以喷出所述胶液;当所述按钮向初始位置回复时,所述挤压件带动所述液压泵的活塞运动以吸取所述胶液; 所述液压泵的尾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头部设于所述锥形头的内部; 所述雾化器设在所述液压泵的头部,用于将所述液压泵喷出的胶液雾化; 所述喷嘴盖盖设在所述雾化器上,且设在所述液压泵的头部,所述喷嘴盖上开设有喷胶孔; 所述锥形头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向外的雾化槽,所述雾化器及所述喷嘴盖设在所述雾化槽内,且所述喷胶孔向外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胶喷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头内设有圆柱形的液压腔,所述液压泵包括与所述液压腔内壁抵接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沿所述液压腔的轴向运动。
【文档编号】A61B17/03GK104367355SQ20141070855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曾仑, 蔡彬, 史志伟 申请人: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