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文档序号:773557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由于临床上各种疾病引起的急性肺损伤,误服百草后引起的急性中毒后造成的肝损伤;从形态学特征证实二氯甲烷在体内转换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在肺疾病中具有抗炎等组织细胞保护效应;能够有效减轻肺组织的形态学损伤,减轻大鼠症状,提高其生存率,并改善生存质量;生化检测指标等证实,二氯甲烷是通过在体内代谢生成一氧化碳发挥其抗炎、抗损伤的细胞保护效应的。
【专利说明】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甲烷氯化物中,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MC)的毒性最低。其在肝内由 细胞色素P4502E1 (CYP 2E1)催化生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而导致碳氧血红蛋 白(CO-Hb)浓度升高,该代谢具有高亲和性和低容量的特性,即进入体内很容易代谢生成 CO和CO 2,且在低浓度时已达到饱和,即使增大剂量,其代谢产物CO也保持相对较低的浓度 不再增大,使血中CO-Hb浓度不致过高而引起严重组织缺氧。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CO在多 种在体动物肺疾病模型中都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组织细胞保 护效应。本研究通过观察MC对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诱导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u)大鼠中性粒细胞在肺脏聚集、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物生 成、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二氯甲烷对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给予 CO的途径主要有直接吸入、上调血红素加氧酶一 1表达、应用CO释放复合物及其他生成CO 的前体药物(如MC)等。MC主要由肝内CYP 2E1催化生成CO而导致CO-Hb浓度升高,该代 谢具有高亲和性和低容量的特性,即进入体内很容易代谢生成CO和C02,且在低浓度时已 达到饱和,即使增大剂量其代谢产物CO也保持相对较低的浓度不再增大,而使血中CO-Hb 浓度不致过高而引起严重组织缺氧。所以如果能以MC作为CO供体通过口服即能达到给予 目的,无疑会更方便,且不需要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设备,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影响医 护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公开了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的 一种方法。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验证明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将40只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CLP组、MC组和DSF+MC组4组,每组10只。IOh后右 侧颈总动脉放血处死。左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蛋白浓度和 TNF-α及IL-10水平;右肺下叶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其他肺叶匀浆后检测丙二醛和 髓过氧化物(myeloperoxidasedefieieney,MPO)。另取40只大鼠随机分组处理同上,手术 后分笼,观察其活动、刺激后反应;记录72h生存率。CLP组大鼠肺部炎症和损伤明显,MC 组肺泡壁无增厚,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内TNF-α降低,IL-10增高,丙二醛降 低,术后72h生存率显著增高。MC+DSF组肺泡壁增厚,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多;肺组织内 TNF-α增高,丙二醛升高,术后72h生存率显著增高。实验结果证明二氯甲烷对急性肺损伤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0005] 具体实施方法
[0006] 下面的实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但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07] 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为280g?3309,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 (以橄榄油灌胃;2h后麻醉,仅打开腹腔,游离盲肠至腹腔外,即还纳关腹);CLP组(以橄榄 油灌胃后;2h后麻醉施行CLP) ;MC组(橄榄油灌胃IOh后以MC灌胃液灌胃;2h后麻醉施行 CLP)和DSF+MC组(DSF灌胃液灌胃IOh后以MC灌胃液灌胃;2h后麻醉施行CLP)4组,灌胃 液容量为〇. 3ml,工具药的给予量分别为:DSF液取3. 4mmol/kg体重,MC液取6. 4 μ mol/kg 体重。每组10只动物。
[0008] 麻醉、固定后,消毒并切开腹部,打开腹腔,游离盲肠出腹腔,避免损伤肠系膜血 管;为避免引起肠梗阻,在距回盲瓣Icm的远端处结扎盲肠,在肠系膜对侧游离面以16号穿 刺针贯穿盲肠,针孔间距约3mm,以4号丝线贯穿留置瘘口内,轻挤盲肠使少量内容物溢出 瘘口;还纳盲肠回腹腔内,逐层缝合关闭腹腔。术后皮下注射生理盐2ml/100g^nl/100g体 重,分笼喂养,观察大鼠活动、刺激后的反应等一般情况。
[0009] 术后IOh采集标本。麻醉大鼠后,右侧颈总动脉穿刺置管,以5ml/min速度放血处 死大鼠。左肺进行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光镜下计数白细胞,ELISA检测TNF-α和IL-10浓度。右肺取下叶以4%甲醛固定,苏木素 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其余叶匀浆,邻连茴香胺法检测MPO活性,硫代巴比 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
[0010] 另取40只大鼠分组及实验方法同上,CLP术后分笼,自由食水,观察大鼠活动、刺 激后的反应等一般情况,并以12h为单位记录大鼠72h内生存率。生存率数据以百分率表 示,其余统计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 土 S)表示。
[0011] 1 一般情况与生存率观察:在CLP术后6h,动物蜷缩、嗜睡,活动度减少,不进食, 刺激后可见痛觉反应;其后毛发坚立,呼吸以腹式为主,渐趋窘迫;16h可见少量泡沫状分 泌物自鼻腔溢出。MC组24h生存率为90%,明显高于CLP组(P〈0. 01) ;DSF组生存率仅为 20%,显著低于MC组(P〈0. 01)。术后72h,MC组、CLP组和DSF组生存率分别为80%、0% 和0%。本实验条件下,CLP大鼠的死亡高发时段在第1个24h内,手术后24h仅10 %大鼠 存活,且呼吸窘迫。而MC组大鼠醒后的6h左右,呼吸以腹式为主,急促,口鼻有浆液性分泌 物,毛发坚起,活动度差;但之后症状逐渐减轻,在第1个24h内90%的大鼠存活,且其后并 未重新出现症状;手术后72hMC组生存率为80%,显著高于CLP组。在DSF+MC组,由于阻 断了 MC生成CO的代谢途径,症状加重,生存率显著下降。以上结果提示MC在体内代谢生 成的CO发挥了保护作用,减轻大鼠症状,提高其生存率,并改善生存质量。
[0012] 2肺组织形态学变化:400倍光镜下显示,SHAM组肺泡结构完整,肺泡间隔无增宽, 肺泡腔内见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MC组肺泡结构完整,肺泡间隔稍增宽,可见炎 性细胞浸润;CLP组肺组织明显受损,可见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完整性被破坏,大量炎症细 胞浸润,肺泡内充满浆液性渗出液,大量红白细胞渗出;DSF+MC组肺组织明显受损,可见肺 泡间隔增宽,肺泡完整性被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内充满浆液性渗出液,大量红白 细胞渗出。研究提示CO在动物肺疾病模型中具有抗炎等组织细胞保护效应。
[0013] 3BALF内炎症因子水平:与CLP组相比,MC组大鼠BALF中IL-10水平增高 (P〈0. 01) ;TNF_a水平降低(p〈0. 01);与MC组相比,DSF组大鼠BALF中IL-10水平较低 (P〈0. 01),TNF-a水平较高(P〈〇. 05),见表1。BALF内白细胞计数:SHAM组大鼠BALF中白 细胞计数很少;与CLP组比较,MC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计数降低(P〈0. 01);与MC组比较, DSF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计数增高(P〈0. 01),见表1。CLP组大鼠肺部炎症明显,且处于进 展中,肺组织损伤较重;MC组大鼠肺部炎症局限,肺组织损伤不明显;DSF组大鼠肺部炎症 明显,肺组织损伤较重。而DSF为CYP2E1抑制剂,阻断MC在体内生成CO,提示MC是通过在 体内代谢生成CO发挥其抗炎、抗损伤的细胞保护效应的。
[0014] 4肺组织MPO和丙二醛含量检测:MC组大鼠肺组织内MPO活性与CLP组相比显著 减少(P〈0. 01) ;DSF组大鼠肺组织内MPO与MC组相比显著增高(P〈o. 05),见表1。在CLP 组大鼠肺组织中MPO活力很高,提示其中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丙二醛含量很高,提示大 量细胞受到损伤。而在MC组大鼠肺组织中MPO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提示 无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组织细胞未受到明显损伤;在DSF组大鼠肺组织中,MPO活力 很高,提示其中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丙二醛含量很高,提示大量细胞受到损伤。这些与 病理切片所显示的一致,与BALF中白细胞计数也一致:在CLP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计数很 高,MC组显著降低,而与DSF组相比MC组则显著增高。在CLP组大鼠BALF中IL-10浓度偏 低,而促炎细胞因子TNF-a偏高,提示炎症明显,且可能进一步发展;在MC组大鼠BALF中, IL-10浓度显著升高,处于较高水平,TNF-α浓度相比CLP组明显降低,提示炎症较为局限; 在DSF组大鼠BALF中IL-10浓度偏低,而促炎细胞因子TNF-α偏高,提示炎症明显,且可 能进一步发展。MC组大鼠肺组织内丙二醛含量与CLP组相比减少(P〈0. 01) ;DSF组与MC组 相比增高(P〈〇. 05),见表1。
[0015] 表1各组大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X土 s,η = 10)
[0016]

【权利要求】
1. 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氯甲烷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临床发现有急性肺损伤时应及时应用二氯甲烷;用量为lml/kg/d ;应用方法为口服,三次/ 天。
【文档编号】A61K31/02GK104434887SQ20141076476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2日
【发明者】庞庆丰, 范红斌, 杜斌, 陈俊良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