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25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有技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存在着疗效不佳、起效较慢的技术问题,从而极大的限制了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疗效不佳、起效较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竹黄9份,桑白皮6份,五加皮6份,木槿皮3份,天仙藤1份,葛花1份,贯众0.5份,芫花0.5份。

优选的,还包括2重量份的辛夷。

优选的,还包括2重量份的郁金香。

优选的,还包括1重量份的大蒜。

优选的,该药物的剂型是散剂。

优选的,该药物的剂型是丸剂。

本发明通过对中药成分的合理化设计,得到了以上药物配方,上述成分各有其自身的药理性质,尽管现有技术中未发现上述成分单独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治疗效果,但本发明意外的发现将其整合并优化用量配比后,所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同时起效较快且无副作用。基于以上积极的发现,开发了本发明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其疗效确切、临床实验效果良 好,极具产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竹黄9份,桑白皮6份,五加皮6份,木槿皮3份,天仙藤1份,葛花1份,贯众0.5份,芫花0.5份,辛夷2份,郁金香2份,大蒜1份。其剂型是散剂。

实施例2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竹黄9份,桑白皮6份,五加皮6份,木槿皮3份,天仙藤1份,葛花1份,贯众0.5份,芫花0.5份,辛夷2份,大蒜1份。其剂型是丸剂。

实施例3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竹黄9份,桑白皮6份,五加皮6份,木槿皮3份,天仙藤1份,葛花1份,贯众0.5份,芫花0.5份,郁金香2份,大蒜1份。其剂型是丸剂。

实施例4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竹黄9份,桑白皮6份,五加皮6份,木槿皮3份,天仙藤1份,葛花1份,贯众0.5份,芫花0.5份,辛夷2份。其剂型是散剂。

实施例5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竹黄9份,桑白皮6份,五加皮6份,木槿皮3份,天仙藤1份,葛花1份,贯众0.5份,芫花0.5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