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乳酸菌的发酵上清的沐浴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9477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乳酸菌的发酵上清的沐浴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文明建设和商业需要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洗浴用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上人们在沐浴时使用的是以脂肪酸为主要成分的皂类产品。皂类产品的pH值偏碱性,与人体皮肤的酸性pH值不协调,因而刺激性较大,而且脂肪酸抗硬水能力差,在沐浴时会形成钙皂、镁皂等,从而沉积于皮肤上,妨碍皮肤的呼吸与代谢。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沐浴露,能够有效的去除皮肤的污垢,同时不会形成钙皂、镁皂等。

在使用沐浴露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求能够去除污垢,还希望能杀灭身体上的病源微生物。在皮肤上,人们的汗液与空气中的灰尘和人体的皮屑等一起形成了污垢。在污垢上聚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就有一些可能是病源微生物,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普通的沐浴露不具备抑菌功能或抑菌功能较差,因此无法彻底清除和杀灭病源微生物。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够分解糖类以产生乳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细菌的通称,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沐浴产品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而且具有抑菌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沐浴产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沐浴产品,可包括a1)或a2)或a3)或a4):

a1)乳酸菌的发酵上清;

a2)所述乳酸菌的发酵物;

a3)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的提取物;

a4)所述乳酸菌的发酵物的提取物。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乳酸菌的发酵物为包括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和菌体在内的整个发酵后体系。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乳酸菌可为乳酸球菌属的乳酸菌,具体可为乳酸球菌属乳酸亚种的菌种。所述乳酸球菌属乳酸亚种的菌种具体可为菌株J-2或菌株C-10。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乳酸菌可为乳杆菌属的乳酸菌,具体可为鼠乳杆菌的菌种或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的菌种。所述鼠乳杆菌的菌种具体可为菌株6-2。所述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的菌种具体可为菌株3-3。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乳杆菌属的乳酸菌可为植物乳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具体可为菌株N-1或B16植物乳杆菌。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植物乳杆菌具体可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s0228,该菌株已于2016年08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881。

所述菌株N-1、所述B16植物乳杆菌、所述菌株6-2、所述菌株3-3、所述菌株J-2和所述菌株C-10均记载于如下文献中:四川地区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生物特性研究.周光燕.2006.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乳酸菌的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可为:发酵培养所述乳酸菌,得到乳酸菌的发酵物。所述发酵的起始时刻,所述乳酸菌的初始菌浓度可为6×105cfu/mL。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30℃振荡培养24-72h(24h、48h或72h)。所述振荡培养的参数具体可为摇速220rpm,旋转半径50mm。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的制备方法可为:取所述乳酸菌的发酵物,除菌,收集上清液,得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所述收集上清液的实现方法为4000rpm离心10min。所述除菌的方法为过滤除菌(过滤孔径可为0.45mm)。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可用任何适合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

上述沐浴产品中,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具体可含有9.00~11.00g/L蛋白胨、9.00~11.00g/L牛肉膏、4.50~5.50g/L酵母膏、1.80~2.20g/L柠檬酸氢二铵、18.00~22.00g/L葡萄糖、0.90~1.10mL/L吐温-80、1.80~2.20g/L磷酸氢二钾、0.52~0.64g/L硫酸锰和0.25~0.31g/L硫酸镁。

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具体可为含有9.00~11.00g/L蛋白胨、9.00~11.00g/L牛肉膏、4.50~5.50g/L酵母膏、1.80~2.20g/L柠檬酸氢二铵、18.00~22.00g/L葡萄糖、0.90~1.10mL/L吐温-80、1.80~2.20g/L磷酸氢二钾、0.52~0.64g/L硫酸锰和0.25~0.31g/L硫酸镁的水溶液,pH值为6.2-6.6。

所述发酵培养使用的培养基具体可为含有10.00g/L蛋白胨、10.00g/L牛肉膏、5.00g/L酵母膏、2.00g/L柠檬酸氢二铵、20.00g/L葡萄糖、1mL/L吐温-80、2.00g/L磷酸氢二钾、0.58g/L硫酸锰和0.28g/L硫酸镁的水溶液,pH值为6.4。

上述任一沐浴产品主要可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10.00~30.00质量份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15.00~20.00质量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00~10.00质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00~5.00质量份月癸基葡糖苷、1.00~2.00质量份PEG-7甘油椰油酸酯、0.50~1.00质量份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0.50~2.00质量份无患子提取物、0.30~0.50质量份香精和0.50~1.50质量份盐。

上述任一所述沐浴产品具体可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10.00~30.00质量份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15.00~20.00质量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00~10.00质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00~5.00质量份月癸基葡糖苷、1.00~2.00质量份PGE-7甘油椰油酸酯、0.50~1.00质量份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0.50~2.00质量份无患子提取物、0.30~0.50质量份香精、0.50~1.50质量份盐和28.00~66.00质量份水。

上述任一所述沐浴产品具体可由10.00质量份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15.00质量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00质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00质量份月癸基葡糖苷、1.00质量份PGE-7甘油椰油酸酯、0.50质量份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0.50质量份无患子提取物、0.30质量份香精、0.50质量份盐和65.20质量份水组成。

上述任一所述沐浴产品具体可由20.00质量份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17.50质量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7.50质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50质量份月癸基葡糖苷、1.50质量份PGE-7甘油椰油酸酯、0.75质量份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1.25质量份无患子提取物、0.40质量份香精、1.00质量份盐和46.60质量份水组成。

上述任一所述沐浴产品具体可由30.00质量份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20.00质量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0.00质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00质量份月癸基葡糖苷、2.00质量份PGE-7甘油椰油酸酯、1.00质量份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2.00质量份无患子提取物、0.50质量份香精、1.50质量份盐和28.00质量份水组成。

上述任一所述沐浴产品的制备方法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任一所述沐浴产品的制备方法可包括将10.00~30.00质量份所述乳酸菌的发酵上清、15.00~20.00质量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00~10.00质量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00~5.00质量份月癸基葡糖苷、1.00~2.00质量份PGE-7甘油椰油酸酯、0.50~1.00质量份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0.50~2.00质量份无患子提取物、0.30~0.50质量份香精、0.50~1.50质量份盐和28.00~66.00质量份水混合的步骤。

上述任一所述乳酸菌在制备沐浴产品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文中,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具体可为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E240n/E250n(n=1-3)。香精为罗伯特香精香料(北京)有限公司的产品。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1789-40-0。月癸基葡糖苷为LG Household&Healthcare Ltd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110615-47-9。PEG-7甘油椰油酸酯为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8201-46-7。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为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397247-05-1。盐为北京京盐金龙策商贸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

上文中,无患子提取物具体可为昆明仟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

上文中,无患子提取物可为无患子果皮提取物。

上文中,无患子提取物可为无患子醇提物。所述醇具体可为乙醇。

所述无患子醇提物的制备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以无患子果皮为原料,依次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水沉并去杂、醇沉并去杂和干燥。

所述“乙醇回流提取”具体可为采用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所述乙醇水溶液具体可为78-82%(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水溶液。所述“乙醇回流提取”中,乙醇水溶液与原料的质量配比可为(7.9-8.1):1。所述“乙醇回流提取”的时间具体可为2h±10min。为了增加产率,可多次重复提取,再将回流液混合。所述重复提取的次数具体可为3次。

所述制备方法中,具体可将所述“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的回流液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然后将得到的浓缩液(浓缩液1)进行所述“水沉”。

所述“水沉”中,所述浓缩液1与水的体积配比为1:3。

所述“水沉”的具体条件参数为:先搅拌5h,再静置6h。

所述制备方法中,具体可将所述“水沉”得到的溶液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然后将得到的浓缩液(浓缩液2)进行所述“醇沉”。

所述“醇沉”中,所述浓缩液2与水的体积配比为1:2。

所述“醇沉”的具体条件参数为:先搅拌5min,再静置2-4h。

所述制备方法中,具体可将所述“醇沉”得到的溶液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脱色,然后得到脱色后的溶液。

所述制备方法中,具体可将所述“脱色后的溶液”浓缩,然后依次进行干燥、粉碎。

所述干燥的具体条件参数为:7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

所述粉碎的具体条件参数为:筛网目数100目。

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具体可如下:

(1)将无患子(Sap indusmukorossi Gaerth.)的果皮进行粉碎(筛网目数:10目),得到粒度小于1.0cm的原料。

(2)完成步骤(1)后,取原料,加入(8±0.1)质量倍量78-82%(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分别进行三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10min,分别得到回流液1、回流液2和回流液3。

(3)完成步骤(2)后,取回流液1、回流液2或回流液3,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目的为回收乙醇),然后将浓缩液进行合并,得到溶液1。

(4)完成步骤(3)后,取溶液1,按体积比为1:3加入水,进行水沉(搅拌时间5h,水沉时间6h;杂质形成沉淀通过后续的过滤去除),然后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溶液2。

(5)完成步骤(4)后,取溶液2,按体积比为1:2加入水,进行醇沉(搅拌时间5min,醇沉时间2-4h;杂质形成沉淀通过后续的过滤去除),然后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脱色,得到溶液3。

(6)完成步骤(5)后,取溶液3,先进行浓缩(目的为回收乙醇)和干燥(在7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然后粉碎(筛网目数:100目),最后混合均匀,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

实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沐浴产品具有优良的抑菌、滋润和清洁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MRS培养基:将蛋白胨10.00g、牛肉膏10.00g、酵母膏5.00g、柠檬酸氢二铵2.00g、葡萄糖20.00g、吐温-80 1mL、磷酸氢二钾2.00g、硫酸锰0.58g和硫酸镁0.28g溶于1L蒸馏水,调节pH值至6.4。

固体培养基:将胰蛋白胨5.0g、淀粉2.5g、琼脂15.0g和葡萄糖1.0g溶于1L蒸馏水,调节pH值至5.5。

固体平板:用固体培养基制成固体平板。

无患子提取物为昆明仟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E240n/E250n(n=1-3);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在本实施例中简称AES。香精为罗伯特香精香料(北京)有限公司的产品。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1789-40-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本实施例中简称F50。月癸基葡糖苷为LG Household&Healthcare Ltd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110615-47-9。PEG-7甘油椰油酸酯为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68201-46-7;PEG-7甘油椰油酸酯本实施例中简称HE。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为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产品目录号为397247-05-1;二(PPG-2肉豆蔻油醇聚醚-10)己二酸酯本实施例中简称SCE。盐为北京京盐金龙策商贸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No.6538和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ATCC No.10231均保藏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简称ATCC,地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10801University Boulevard Manassas,VA 20110USA),公众可从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获得该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No.6538在下文中简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Moni lia albican)ATCC No.10231在下文中简称为白色念珠菌。

下述实施例中的菌株N-1、B16植物乳杆菌、菌株6-2、菌株3-3、菌株J-2和菌株C-10均记载于如下文献中:四川地区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生物特性研究.周光燕.2006.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施例1、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菌的分离

1、样品的采集

采集女性(均为对试验内容知情同意的志愿者)的阴道分泌物作为样品,共10份。

2、菌的分离

(1)取样品,用无菌水稀释至10倍体积,得到样品稀释液。取1mL样品稀释液,搅拌接种于30-40℃的固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72h。

(2)完成步骤(1)后,挑选单菌落,点接接种于含1.6%(质量百分比)溴甲酚紫的双层的固体平板上,37℃培养24-72h。

(3)完成步骤(2)后,挑选产生黄色色素的单菌落,划线接种于含1.6%(质量百分比)溴甲酚紫的双层的固体平板上,37℃培养。

(4)完成步骤(3)后,挑选产生黄色色素的单菌落,接种于MRS培养基中,37℃培养24-72h。

(5)完成步骤(4)后,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

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阳性、过氧化氢阴性、含溴甲酚紫平板上形成黄色菌落的菌株初步判定为乳酸菌。按照上述分离方法,从10份样品中分离到了7株乳酸菌,依次命名为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菌株N5、菌株N6和菌株N7。

二、乳酸菌的鉴定

参考文献(陈强,2004;胡清华,2002)中记载的方法,测定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菌株N5、菌株N6和菌株N7的生理生化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均设置重复、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根据测定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R.E.布坎南,N.E吉本斯,1984)、《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东秀株,蔡妙英,2001)、《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Peter H.A.Sneath,1984)和《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凌代文,东秀珠1999)对照进行判别。

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和菌株N5均无芽抱,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明胶液化试验、吲哚试验、联苯胺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中反应阴性,pH4.5生长,因此菌株N1、菌株N2、菌株N3、菌株N4和菌株N5均鉴定为乳杆菌属的乳杆菌。菌株N1、菌株N2和菌株N3的糖发酵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中的植物乳杆菌描述一致,菌株N1为植物乳杆菌,菌株N2具体为菌株N-1,菌株N3具体为B16植物乳杆菌。菌株N4能利用甘露醇、乳糖、棉籽糖、鼠李糖、七叶苷、海藻糖、纤维二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葡萄糖、山梨醇发酵产酸、不发酵核糖、木糖、葡萄糖酸盐产酸,精氨酸不产氨,15℃不生长,所以菌株N4鉴定为鼠乳杆菌,具体为菌株6-2。菌株N5的糖发酵结果与《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中描述一致,因此,将菌株N5鉴定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具体为菌株3-3。

菌株N6和菌株N7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在10℃生长,45℃不生长,4%NaCl生长,葡萄糖发酵产酸不产气,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球形或卵球形细菌,在过氧化氢酶阴性,明胶液化试验、联苯胺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中反应阴性,因此菌株N6和菌株N7鉴定为乳酸球菌属的乳酸菌。菌株N6能利用甘露醇、乳糖、核糖、麦芽糖、葡萄糖、山梨醇发酵产酸,不利用棉籽糖、鼠李糖、海藻糖、木糖、甘油、淀粉发酵产酸、精氨酸水解,符合《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的描述,将菌株N6鉴定为乳酸球菌属乳酸亚种,具体为菌株J-2。菌株N7能够发酵利用乳糖、海藻糖、核糖、麦芽糖、葡萄糖产酸,不利用棉籽糖、阿拉伯糖、山梨醇、木糖产酸,能从精氨酸产氨,并且能够水解精氨酸,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在pH9.2、pH9.6的培养基中生长,符合《乳酸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的描述,将菌株N7鉴定为乳酸球菌属乳酸亚种,具体为菌株C-10。

实施例2、沐浴产品的制备

一、发酵上清的制备

1、取菌株N1,接种至MRS培养基(乳酸菌的初始菌浓度为6×105cfu/mL),30℃振荡(摇速为220rpm,旋转半径为50mm)培养24h,收集整个培养体系,命名为体系1。

2、完成步骤1后,取体系1,按体积比为1:9接种至MRS培养基,30℃振荡(摇速为220rpm,旋转半径为50mm)培养24h,收集整个培养体系,命名为体系2。

3、完成步骤2后,取体系2,4000rpm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除菌(过滤孔径为0.45mm),即获得菌株N1的发酵上清。

按照上述方法,将菌株N1分别替换为菌株N2、菌株N3、菌株N4、菌株N5、菌株N6和菌株N7,其它步骤均不变,得到菌株N2的发酵上清、菌株N3的发酵上清、菌株N4的发酵上清、菌株N5的发酵上清、菌株N6的发酵上清和菌株N7的发酵上清。

二、沐浴产品的制备

按照表2的配比,将水、AES、F50、月癸基葡糖苷、菌株的发酵上清、HE、SCE、无患子提取物、香精和盐混合,获得表2所示的沐浴产品。

表2不同沐浴产品的原料组成(g)

实施例3、实施例2制备的沐浴产品的沐浴效果

一、实施例2制备的沐浴产品的抑菌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8.2的抑菌环试验的方法,测定待测沐浴产品对待测菌的抑菌效果。待测沐浴产品为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沐浴产品G3或沐浴产品K。待测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重复三次,每次重复的步骤如下:

1、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2.3的方法,制备待测菌的菌悬液,待测菌的菌悬液的浓度为5.2×106cfu/mL。

2、取20μL菌悬液,倒入15-20mL固体培养基中(固体培养基的温度约为50-55℃),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

3、取4个牛津杯置于培养皿,各牛津杯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培养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且各距离均匀;然后倒入混合液,冷却。

4、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待测沐浴产品(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5、完成步骤3后,向牛津杯中加入1mL无菌水(与培养皿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一致),将培养皿置于37℃培养17h,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作为阴性对照。

抑菌试验结果判断:

(1)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断为有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7mm以下者,判断为无抑菌效果。

(2)三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

(3)阴性对照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抑菌试验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和沐浴产品G3均对待测菌有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或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或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或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沐浴产品K对待测菌无抑菌效果。

表3沐浴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二、实施例2制备的沐浴产品的沐浴效果

1、沐浴试验

将1150名志愿者(志愿者对试验内容均知情同意)随机分成沐浴产品A1试验组、沐浴产品A2试验组、沐浴产品A3试验组、沐浴产品B1试验组、沐浴产品B2试验组、沐浴产品B3试验组、沐浴产品C1试验组、沐浴产品C2试验组、沐浴产品C3试验组、沐浴产品D1试验组、沐浴产品D2试验组、沐浴产品D3试验组、沐浴产品E1试验组、沐浴产品E2试验组、沐浴产品E3试验组、沐浴产品F1试验组、沐浴产品F2试验组、沐浴产品F3试验组、沐浴产品G1试验组、沐浴产品G2试验组、沐浴产品G3试验组、沐浴产品K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然后进行如下试验:

沐浴产品A1试验组:试验第1天,采用沐浴产品A1沐浴;试验第4天,再次采用沐浴产品A1沐浴;试验第7天,再次采用沐浴产品A1沐浴。每人每次沐浴产品A1的使用量为4-6mL。

沐浴产品A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A2。

沐浴产品A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A3。

沐浴产品B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B1。

沐浴产品B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B2。

沐浴产品B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B3。

沐浴产品C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C1。

沐浴产品C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C2。

沐浴产品C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C3。

沐浴产品D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D1。

沐浴产品D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D2。

沐浴产品D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D3。

沐浴产品E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E1。

沐浴产品E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E2。

沐浴产品E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E3。

沐浴产品F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F1。

沐浴产品F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F2。

沐浴产品F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F3。

沐浴产品G1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G1。

沐浴产品G2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G2。

沐浴产品G3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G3。

沐浴产品K试验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沐浴产品K。

对照组:按照沐浴产品A1试验组的操作步骤进行,仅将沐浴产品A1替换为无菌水。

2、效果评价

进行步骤1的试验过程中,分别在试验的第1天至第10天观察志愿者皮肤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皮肤是否光滑细腻和皮肤单位面积的细菌数目是否减少。

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沐浴产品K的志愿者或使用无菌水的志愿者相比,使用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的志愿者的皮肤单位面积的细菌数目显著减少,皮肤更光滑细腻,使用效果依次为:(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或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或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或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和沐浴产品G3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按照上述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将无患子提取物替换为无患子的醇提物,制备相应的沐浴产品,然后将该沐浴产品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沐浴产品的抑菌效果与沐浴产品A1、沐浴产品A2、沐浴产品A3、沐浴产品B1、沐浴产品B2、沐浴产品B3、沐浴产品C1、沐浴产品C2、沐浴产品C3、沐浴产品D1、沐浴产品D2、沐浴产品D3、沐浴产品E1、沐浴产品E2、沐浴产品E3、沐浴产品F1、沐浴产品F2、沐浴产品F3、沐浴产品G1、沐浴产品G2或沐浴产品G3相比,无显著差异。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的步骤具体可如下:

(1)将市售的无患子(Sap indusmukorossi Gaerth.)的果皮进行粉碎(筛网目数:10目),得到粒度小于1.0cm的原料。

(2)完成步骤(1)后,取原料,加入(8±0.1)质量倍量78-82%(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提取分别进行三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10min,分别得到回流液1、回流液2和回流液3。

(3)完成步骤(2)后,取回流液1、回流液2或回流液3,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目的为回收乙醇),然后将浓缩液进行合并,得到溶液1。

(4)完成步骤(3)后,取溶液1,按体积比为1:3加入水,进行水沉(搅拌时间5h,水沉时间6h;杂质形成沉淀通过后续的过滤去除),然后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溶液2。

(5)完成步骤(4)后,取溶液2,按体积比为1:2加入水,进行醇沉(搅拌时间5min,醇沉时间2-4h;杂质形成沉淀通过后续的过滤去除),然后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进行脱色,得到溶液3。

(6)完成步骤(5)后,取溶液3,先进行浓缩(目的为回收乙醇)和干燥(在7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然后粉碎(筛网目数:100目),最后混合均匀,获得无患子的醇提物。

实施例1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N1已于2016年08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881。菌株N1的全称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s0228CGMCC No.1288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