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应用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844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应用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应用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匙羹藤为萝藦科匙羹藤属植物,又名武靴藤、羊角、金刚藤,广泛分布于印度、印尼、非洲、越南和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云南省,其性平,味苦,全株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消肿、祛风止痛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匙羹藤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龋齿、抑制甜味反应、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已开发成为抗糖尿病药物如匙羹藤复方冲剂、降糖汤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匙羹藤叶的研究,对其茎的研究报道也不多,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对其果及匙羹藤果具有抗炎作用进行研究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对其果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匙羹藤每一部位资源,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技术上,开发匙羹藤果的药用用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应用及其应用的组合物,能充分利用匙羹藤每一部位资源,开发匙羹藤果的药用用途,且开发出的效果好,不良反应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如上所述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含有具有抗炎作用的匙羹藤果。进一步地,所述匙羹藤果为匙羹藤果水提液或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进一步地,所述匙羹藤果具有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为香树脂醇桂皮酸酯和羽扇豆醇桂皮酸酯。进一步地,所述匙羹藤果水提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匙羹藤果破碎,然后反复进行浸泡,煮沸至少3次,冷却过滤,取滤液后进行浓缩至稀膏状,即得匙羹藤果水提液。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是加入刚好没过匙羹藤果的总量顶部的水;所述破碎的粒度为≤1cm。进一步地,所述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的制备方法为:将匙羹藤果先后进行晒干、粉碎后加入体积浓度为70%乙醇浸泡后进行回流提取,反复提取至少20次后收集提取液,将得到的提取液再先后经过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后得浸膏,即为70%乙醇总浸膏。进一步地,所述加入体积浓度为70%乙醇的量为刚好没过匙羹藤果的总量顶部;所述晒干的含水率≤5%;所述粉碎的粒度为≤1cm。如上所述一种匙羹藤果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的组合物制成的剂型,将组合物加入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法规允许加入的辅料,可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膏剂、注射剂和喷雾剂。本发明中涉及的药品均能在市面上采购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对二甲苯,冰醋酸和角叉菜胶作为致炎因子研究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总浸膏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总浸膏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廓肿胀反应,降低冰醋酸诱发的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的足趾肿胀,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且服用不良反应更低,安全性更好;并且实验结果表明,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总浸膏均能减少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炎性渗出液PGE2,恢复炎症小鼠的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提示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OX途径,阻断炎性介质PGs的合成与释放,并通过减小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减少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和细胞损伤,从而降低炎症反应,达到抗炎的效果。SOD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保护细胞免受损伤,SOD活力的高低间接反应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MDA的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地反映出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损伤的严重程度。本实验测定了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PGE2、MDA含量及SOD活性,本发明通过匙羹藤果抗炎活性的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总浸膏均能减少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炎性渗出液PGE2,恢复炎症小鼠的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提示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OX途径,阻断炎性介质PGs的合成与释放,并通过减小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减少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和细胞损伤,从而降低炎症反应,达到抗炎的效果。2.本发明中提取方法和浸膏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懂,且在制备浸膏中所用的溶剂只用了70%浓度的乙醇,溶剂配制简易,同时本申请采用直接回流提取,不需长时间的渗漉和浸泡操作,时间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香树脂醇桂皮酸酯红外光谱图;图2是本发明香树脂醇桂皮酸酯EI-MS图谱;图3是本发明香树脂醇桂皮酸酯13C-NMR和DEPT谱;图4是本发明香树脂醇桂皮酸酯1H-NMR谱;图5是本发明羽扇豆醇桂皮酸酯红外光谱图;图6是本发明羽扇豆醇桂皮酸酯EI-MS图谱;图7是本发明羽扇豆醇桂皮酸酯13C-NMR和DEPT谱;图8是本发明羽扇豆醇桂皮酸酯1H-NMR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将匙羹藤果洗净捣碎成稀泥状,即得到匙羹藤果原药。使用得到的原药直接涂抹至发炎伤口,每天上3次药,一周后明显改善。实施例2:(1)将匙羹藤果破碎粒度为1cm,然后加入刚好没过匙羹藤果的总量顶部的水浸泡60min、煮沸20min,然后加入刚好没过匙羹藤果的总量顶部的水浸泡10min、煮沸40min,再加入刚好没过匙羹藤果的总量顶部的水浸泡5min、煮沸20min,冷却过滤,取滤液后进行浓缩至稀膏状,即得匙羹藤果水提液。(2)将匙羹藤果先后进行晒干至含水率5%、粉碎粒度为8mm后加入刚好没过匙羹藤果的总量顶部、体积浓度为70%乙醇浸泡10h然后进行回流提取,反复提取3次后收集提取液,将得到的提取液再先后经过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后得浸膏,即为70%乙醇总浸膏。将上述得到的匙羹藤果水提液,可加入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法规允许加入的辅料,可制成注射剂或喷雾剂。将上述得到的70%乙醇总浸膏,可加入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法规允许加入的辅料,可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或膏剂。实施例3:匙羹藤果抗炎活性的评价1.实验方法1.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22~24g,雄性,普通级(CV),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饲养条件:室温:25±1℃(空调);相对湿度:70%,自由摄食与饮水,各组饲料与饮用水完全相同。1.1.1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实验1.1.2分组与给药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12g生药/kg,6g生药/kg,3g生药/kg),70%乙醇总浸膏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24g生药/kg,12g生药/kg,6g生药/kg),灌胃给药,地塞米松组灌胃地塞米松6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45min后,于小鼠右耳正反面均匀涂抹二甲苯20μL/只,左耳作对照,15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用8mm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同的部位打下耳圆片,精确称重。1.1.3实验数据处理与计算肿胀度(mg)=右耳耳片重(mg)-左耳耳片重(mg),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空白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1.2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1.2.1分组与给药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12g生药/kg,6生药/kg,3g生药/kg),70%乙醇总浸膏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24g生药/kg,12g生药/kg,6g生药/kg),灌胃给药,地塞米松组灌胃地塞米松6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45min后,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溶液0.1ml/10g,立即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ml/只,15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剪开腹部皮肤,用6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冲洗腹腔,收集腹腔液,加生理盐水至10ml,3000转/分离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90nm下测定吸光度(OD)值。1.3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1.3.1动物分组和给药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12g生药/kg,6g生药/kg,3g生药/kg),70%乙醇总浸膏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24g生药/kg,12g生药/kg,6g生药/kg),灌胃给药,地塞米松组灌胃地塞米松6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每只小鼠右侧足趾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05mL,并分别于注射后60min、120min、180min,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小鼠的足趾体积;4h后沿踝关节切下正常足和致炎足,称重,计算肿胀度和抑制率。1.3.2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PGE2、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取小鼠致炎足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右足,称重,剪碎,按10%浓度浸于生理盐水中,浸泡2h后,离心,取上清液。取上清液200μL,加0.5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L,在50℃水浴异构化20min后,用甲醇稀释至4mL,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78nm处测定其吸光度(OD值),代表PGE2的生成量;另取上清液,分别按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中的检测方法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2.实验结果所有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均数差异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表2.2.1匙羹藤果水提液和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以下简称70%乙醇总浸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表1匙羹藤果水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1~表2可以看出:高剂量的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能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抑制率看,各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反应。结果表明:匙羹藤果水提液和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反应,其中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抑制能力最强;水提液和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反应的抑制率可能跟剂量有关,随着剂量减少,抑制率降低。2.2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总浸膏对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表3匙羹藤果水提液对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组别动物数(n)剂量(g/kg)OD值抑制率(%)空白对照组8—0.8813±0.2750地塞米松对照组80.0060.5554±0.1698**36.97高剂量组813.330.6060±0.0871*31.23中剂量组86.650.7479±0.075115.13低剂量组83.330.7662±0.158013.06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4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对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组别动物数(n)剂量(g/kg)OD值抑制率(%)空白对照组8—0.8813±0.6342地塞米松对照组80.0060.5554±0.1698**36.97高剂量组8240.5727±0.1560*35.01中剂量组8120.8725±0.09641低剂量组860.8802±0.20460.12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3~表4可以看出:地塞米松组可以极显著抑制醋酸诱发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小鼠在给予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后,腹腔血管通透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特别是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的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可抑制醋酸诱发小鼠腹腔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其抑制率可能跟剂量有关,随着剂量减少,抑制率降低。2.3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总浸膏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的影响表5匙羹藤果水提液对小鼠肿胀足足趾体积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6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对小鼠肿胀足足趾体积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7匙羹藤果水提液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8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5~表8可以看出:地塞米松组可极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义(P<0.01);匙羹藤果水提液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可极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体积的增长(P<0.01),水提液中剂量和70%乙醇总浸膏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体积的增长(P<0.05);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重量的增长(P<0.05)。实验结果表明: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均能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2.4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PGE2、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表9水提液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PGE2、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1070%乙醇浸膏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PGE2、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由表9~表10中可以看出:匙羹藤果水提液和70%乙醇浸膏均能减少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炎性渗出液PGE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能恢复其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例3:进一步地,取实施例1得到的匙羹藤果70%乙醇总浸膏,用硅胶拌样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溶剂,浓缩,得石油醚部位浸膏、乙酸乙酯部位浸膏、正丁醇部位浸膏、95%乙醇部位浸膏。取石油醚部位浸膏,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在40:1洗脱部分,得到黄色的油状物,先用石油醚将溶液洗去黄色的油状物,再用丙酮反复重结晶得到白色羽状结晶,为化合物香树脂醇桂皮酸酯(β-Amyrincinnamate);取乙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用碘蒸气、磷钼酸乙醇溶液、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显色检识。在100:1洗脱部分,从馏分得到白色粉末状物质,馏分后用乙酸乙酯溶解,硅胶拌匀,上硅胶色谱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在80:1洗脱部分,得到一白色粉末,得化合物羽扇豆醇桂皮酸酯(lupeolcinnamate)。对上述实施例3中的香树脂醇桂皮酸酯(β-Amyrincinnamate)和羽扇豆醇桂皮酸酯(lupeolcinnamate)进行的鉴定:1.香树脂醇桂皮酸酯(β-Amyrincinnamate)的鉴定:1.1物理性质:白色羽状结晶,mp229~230℃,溶于石油醚、丙酮;不溶于水。1.2IR(KBr压片):1767cm-1吸收峰显示有羰基存在。1.3EI-MS(m/z):556,结合其核磁数据确定分子式为C39H56O2。1H-NMR(500MHz,CDCl3)谱,7.68(1H,d,J=16.0)和6.44(1H,d,J=16.0)为反式烯氢,7.52(2H,m)和7.38(3H,m)为5个芳氢,说明为一个苯环单取代。13C-NMR(500MHz,CDCl3)谱中给出了一个肉桂酰信号:δC166.8、119.0、144.2、134.7、128.0、128.8、130.1,故推断有一个肉桂酰结构片段。碳谱中剩下还有30个碳信号,结合DEPT谱图,可知结构中含有8个甲基、10个亚甲基、5个次甲基和6个季碳,推测为三萜类结构。δC145.2和δC121.7为齐墩果烷的特征烯键碳信号,判断为齐墩果烷型的三萜。可见该化合物的结构为肉桂酰结构和齐墩果烷结构连在一起。核磁数据与文献报道[57]的香树脂醇桂皮酸酯(β-Amyrincinnamate)数据基本一致,推断该化合物为香树脂醇桂皮酸酯(β-Amyrincinnamate),结构式为:其核磁数据归属见表1.1,相关图谱见说明书附图图1—图4。表1.1香树脂醇桂皮酸酯的碳谱数据(500MHz,CDCl3)2.羽扇豆醇桂皮酸酯(lupeolcinnamate)的鉴定:2.1白色粉末状,溶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不溶于甲醇,乙醇和水。2.2IR(KBr压片):1710.39cm-1吸收峰显示有-C=O存在,1639.25cm-1、1495.78cm-1、1450.39cm-1吸收峰显示有苯环存在。2.3EI-MS(m/z):556,结合其核磁数据确定分子式为C39H56O2。1H-NMR(500MHz,CDCl3,δppm)谱,7.66(1H,d,J=16.0)和6.44(1H,d,J=16.0)为反式烯氢,7.52(2H,m)和7.38(3H,m)为5个芳氢,说明为一个苯环单取代,13C-NMR(500MHz,CDCl3,δppm)谱中给出了一个肉桂酰信号:δC166.8、119.0、144.2、134.7、128.0、128.8、130.1,故推断有一个肉桂酰结构片段。碳谱中剩下还有30个碳信号,结合DEPT谱图,可知结构中还含有7个甲基、12个亚甲基、6个次甲基和5个季碳,δC151.0和δC109.4为羽扇豆烷的特征支链末端烯键碳信号,判断该化合物为羽扇豆型的三萜类化合物。δC28.1、16.7、16.2、16.0、14.6、18.0、19.3为7个甲基的碳信号。核磁数据与文献报道[59]的羽扇豆醇桂皮酸酯数据基本一致,推断该化合物为羽扇豆醇桂皮酸酯,结构式如为其核磁数据归属见表2.1,相关图谱见说明书附图5~8。表2.1羽扇豆醇桂皮酸酯的碳谱数据(500MHz,CDCl3)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
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例如匙羹藤果水提液的制备温度、压力大小、煮沸时间等的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