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49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一年四季皆有发生,但尤以秋冬季节频发,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西医多用消炎,抗菌素类药物内服、肌注或输液治疗,但疗效不佳,病程长,效果不理想,且治疗费用高。中药上也有很多治疗流感的药物,但大都存在治疗效果不佳,疗程长的缺点。因此,尚缺少一种公认安全治疗流感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榕树叶7-10、松叶6-8、芦根8-10、青蒿5-7、徐长卿6-8、柴胡5-7、桔梗6-8、黄芩7-9、川羌4-6、连翘5-7、贯众4-6、金银花8-10、板蓝根6-8、细辛4-6、竹叶兰5-7、雪灵芝4-6、葱白3-5、麦芽4-6、薄荷2-4、黄皮根1-2、生藤3-5、大苦草3-5、五香藤4-6。

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榕树叶8、松叶7、芦根9、青蒿6、徐长卿7、柴胡6、桔梗7、黄芩8、川羌5、连翘6、贯众5、金银花9、板蓝根7、细辛5、竹叶兰6、雪灵芝5、葱白4、麦芽5、薄荷3、黄皮根1.5、生藤4、大苦草4、五香藤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般2-5天即可治愈。

本发明配方中榕树叶具有清热发表,解毒消肿,祛湿止痛之功效;松叶具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芦根、青蒿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解暑,除蒸之功效;徐长卿、柴胡、桔梗、黄芩、川羌、连翘、贯众合用具有祛风化湿,和解表里,宣肺利咽,泻火解毒,散结消肿、凉血止痛的功效;金银花、板蓝根、细辛、竹叶兰、雪灵芝、葱白、麦芽、薄荷合用具有宣散风热,凉血利咽,通达阳气,祛风止痛,清热利尿,发汗解表之功效;黄皮根可消肿,止气痛,利小便。大苦草、五香藤可清热解毒,舒肝利胆,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治流感。调和诸药,对治疗及预防流感有显著疗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采用天然中草药,药源广,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诸药协同增效,具有宣散风热,发汗解表、祛湿止痛、凉血利咽、通达阳气、利尿通淋之功效,从根本上提高人体机体抗流感病毒能力,对于治疗和预防流感有显著疗效。

实施例1:治疗流感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g)为:榕树叶8、松叶7、芦根9、青蒿6、徐长卿7、柴胡6、桔梗7、黄芩8、川羌5、连翘6、贯众5、金银花9、板蓝根7、细辛5、竹叶兰6、雪灵芝5、葱白4、麦芽5、薄荷3、黄皮根1.5、生藤4、大苦草4、五香藤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一般2-5天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吕某某,17岁,男,患流感,体温升高至39.2℃,畏寒高热,鼻塞、流涕咽喉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两天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一天,痊愈。

病例2、施某某,49岁,男,患流感两天,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肺部有啰音,伴有头痛、咽喉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的症状。期间服用其它药物,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续服用三天,体温恢复正常,病症消失,痊愈。

病例3、金某某,35岁,女,患流感,发烧体温39.5℃,干咳,鼻塞,流涕,嗜睡,伴有头痛,恶心,轻微的腹泻,嗜睡的症状。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2天,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天,病症消失,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