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手杆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32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摇手杆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摇手杆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提高护理的便捷性,特别是病床。

目前,现有的病床其床板都具有升降的功能。升降是通过手柄的摇动从而迫使摇手杆运动。当前的摇手杆其安装连接稳定性差,存在晃动的现象,同时,晃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影响患者的心情。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摇床[申请号:201520740353.5]: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以及由背板、臀板和腿板组成的床板,所述摇床设置有屈腿抬脚机构、起背机构、整体升降机构、刹车机构。该方案提供的多功能医用摇床,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兼备屈腿、起背、刹车和整体升降功能的同时,本摇床还具有以下优点:摇床可实现脚部的活动,有利于脚部血液循环,使脚部不容易麻木,并促进病人的康复;背板处设计的双支撑点的V字型起背结构,增强了摇床起背时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使起背平稳有力,安全可靠;摇床可实现一脚刹车,且刹车后安全可靠;通过设置气弹簧使摇床升降时,手摇轻松自如,大大节省了护理人员的体力。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以上的诸多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并未彻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还是存在稳定性差和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接稳定性和降低噪音的摇手杆连接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摇手杆连接机构包括穿设在摇手杆上且能够相对摇手杆旋转的锁栓,锁栓的两端延长至摇手杆的两侧外,本机构还包括呈U形且套在摇手杆外侧的连接件,在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供锁栓进入的通孔,所述的连接件内侧设有软性层。

由于设置了锁栓结合连接件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摇手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晃动等技术缺陷。由于设置了软性层能够避免前后运动过程中接触导致的噪音,实用性更强。

在上述的摇手杆连接机构中,所述的软性层厚度为2-10mm。

在上述的摇手杆连接机构中,所述的软性层由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在上述的摇手杆连接机构中,所述的连接件外壁设有安装连接座。

在上述的摇手杆连接机构中,所述的软性层远离连接件的一面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

在上述的摇手杆连接机构中,所述的软性层与凸起连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摇手杆连接机构中,所述的软性层通过粘结剂固定在连接件内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摇手杆连接机构的优点在于:1、由于设置了锁栓结合连接件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摇手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晃动等技术缺陷。2、由于设置了软性层能够避免前后运动过程中接触导致的噪音,实用性更强。3、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摇手杆1、锁栓2、连接件3、软性层4、凸起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摇手杆连接机构包括穿设在摇手杆1上且能够相对摇手杆1旋转的锁栓2,锁栓2的两端延长至摇手杆1的两侧外,本机构还包括呈U形且套在摇手杆1外侧的连接件3,在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供锁栓2进入的通孔,锁栓2进入通孔从而将连接件3固定在摇手杆1上,结构强度高且便于拆装。

在连接件3内侧设有软性层4,软性层4通过粘结剂固定在连接件3内侧。在连接件3外壁设有安装连接座。该软性层4厚度为2-10mm。

其次,软性层4由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在软性层4远离连接件3的一面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41。软性层4与凸起41连为一体式结构。软性层4结合凸起41的结构,能够避免摆动时的接触噪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摇手杆1、锁栓2、连接件3、软性层4、凸起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