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组配式下肢多功能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90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组配式下肢多功能垫。



背景技术:

通常,在人体下肢骨科手术结束后,为防止患肢发生内旋、交叉等活动,需要对其患肢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必要时抬高患肢,促进消肿。现在的医院中,临床抬高患肢,使用的抬高垫,不符合下肢舒适度,长时间使用下肢会有不适感,并容易下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组配式下肢多功能垫,结构符合人体的下肢构造,能够为患肢提供长时间舒适的垫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组配式下肢多功能垫,包括底板、侧板、垫芯和若干附加后板,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所述侧板为两块、分别对应底板两侧的两条长边与底板垂直连接形成U形槽结构,所述垫芯可拆卸地设置于U形槽内部,所述垫芯前部倾斜向上、中后部呈向下凹陷的结构并与人体腓肠肌的弧度相适应,所述若干附加后板可拆卸地设置于U形槽的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垫芯前部的倾斜角度为18~22°。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加后板的高度与垫芯末端的高度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板通过直角铰链与底板连接,侧板打开时与底板垂直、关闭时与底板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板对应垫芯的倾斜前部设置为截角的倾斜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附加后板前、后侧面对应设有卡槽和卡凸结构,所述侧板末端对应设有卡槽或卡凸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垫芯采用硬质海绵制成。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垫芯前部为倾斜结构,满足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抬高高度,符合舒适度要求,垫芯中后部专门设计了与人体腓肠肌弧度相适应的凹槽结构,能够长时间保持患肢肌肉的松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符合人体的下肢构造,能够为患肢提供长时间舒适的垫高并有效避免患肢内旋、交叉而不利于术后恢复;另外,附加后板能够调整该器械的整体长度,从而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调组配式下肢多功能垫,包括底板1、侧板2、垫芯3和若干附加后板4。

底板1为长方形,侧板2为两块,两块侧板2分别对应底板1两侧的两条长边与底板1垂直连接形成U形槽结构。作为优选的连接方式,侧板2通过直角铰链与底板1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的优点在于侧板2打开时与底板1垂直,侧板2关闭时与底板1折叠,有利于减少闲置时的占用空间。

垫芯3采用硬质海绵制成,可拆卸地设置于U形槽内部,方便更换和清洁。垫芯3的前部倾斜向上,倾斜角度为18~22°,以20°为最佳,其中后部专门设计为向下凹陷的结构,并与人体腓肠肌的弧度相适应,能够长时间保持患肢肌肉的松弛,从而能够长时间为患肢提供舒适的垫高。侧板2对应垫芯3的倾斜前部设置为截角的倾斜结构。

若干附加后板4可拆卸地设置于U形槽的后方,附加后板4的高度与垫芯3末端的高度平齐,通过增减附加后板4的数量能够调整该器械的整体长度,从而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需求。下面提供一种附加后板4连接到U形槽后方的结构:附加后板4前、后侧面对应设有卡槽和卡凸结构,侧板2末端对应设有卡槽或卡凸结构,通过卡凸嵌入卡槽内部的方式实现附加后板4与侧板2末端的连接以及附加后板4之间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