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744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而可靠的一种方法,是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常用于气管内麻醉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这一技术能进行全身麻醉病人和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

传统的气管导管管芯,一般没有视频显示,主要用于气管导管插管时角度塑形,在喉镜帮助下,以方便气管导管的置入。但在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时,普通喉镜难以暴露声门,甚至应用可视喉镜也难以暴露声门;同时气管导管置入后气管导管是否准确定位和了解气管内梗阻情况,需要应用听诊器来帮助判断。这在定位精确度上存在局限,尤其在病人发生支气管痉挛可气道阻滞时无法判断,尤其容易产生误判,有时会给病人带来创伤甚至死亡。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已经出现了与电脑联接可视的气管导管管芯,但是在结构上,需要将可视化组件,例如摄像头与相关连接线与气管导管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否则仍然可能出现定位不够精确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此外,市面上也存在一些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不过这些导管芯的视频显示器一般都是外接的,而且体积较大,使用时需要专门固定安装视频显示器的设备与空间,视频显示器是不能移动的,医生对病人进行吸痰时,不能很方便实时的观看视频显示器,不便于吸痰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确的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医生能手持视频显示器,开展吸痰工作时能做到实时监控、精确吸痰,操作简单便携,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包括气管导管芯、摄像头、摄像头连接线、固定外套、视频显示器,所述气管导管芯表面纵向设有凹槽,所述摄像头设于气管导管芯前端的凹槽内,所述摄像头连接线设置于所述气管导管芯的凹槽,所述固定外套将所述摄像头连接线与所述气管导管芯包裹固定,所述视频显示器设置在于一可用手握住的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一接口,所述摄像头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连接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视频显示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摄像头连接线的一侧设置在一连接管内,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接口对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摄像头连接线电性连接的连接区,所述接口的内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区对应的接触区,所述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接口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端为一环形凹槽段,将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接口使所述凸起沿着所述凹槽到达凹槽的环形凹槽段,旋转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凸起进入所述凹槽的环形凹槽段以锁紧所述接触区与连接区的连接,当所述接触区与连接区连接时,所述摄像头连接线与视频显示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视频显示器与所述安装架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管导管芯为铜制导管芯,所述气管导管芯长度为40cm,此长度保障导管芯镜能到达气管隆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管导管芯的凹槽为截面近似圆形凹槽,凹槽直径与所述摄像头连接线直径相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摄像头直径为1.8-2.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摄像头为自带光源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管导管配套有一次性无菌橡胶皮套,所述一次性无菌橡胶皮套套于所述固定外套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便于气管导管置入气管的口咽管,所述口咽管包括用于口腔咬合处一对反向延伸的挡板、由与所述挡板衔接的两上下相对设置的通气管壁和左侧壁围成的右侧开口的口咽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口咽管还包括位于靠近口腔咬合处设置的一可取下和回扣于通气管壁的活动固定扣。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气管导管塑形,方便气管导管插入;将摄像头设置于导管芯的前端,使得导管芯可视化,可很好地引导气管插管;可视导管芯通过观察气管内部结构,可很好地用于气管导管位置判断和定位。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将摄像头、摄像头连接线与导管芯很好地形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不容易产生位置误差,提高了摄像头的定位精度,使得气管插管时声门和气管内定位精确度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避免了临床上在插管时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同时医生能手持视频显示器,便于观察,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气管导管芯端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气管导管芯前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气管导管芯、摄像头、固定外套的装配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实施例配套使用的口咽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扣已取下;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实施例配套使用的口咽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扣已扣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包括气管导管芯1、摄像头2、摄像头连接线3、固定外套4、视频显示器5,所述气管导管芯表面纵向设有凹槽11,所述摄像头2设于气管导管芯1前端的凹槽内,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设置于所述气管导管芯1的凹槽11,所述固定外套4将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与所述气管导管芯1包裹固定,所述视频显示器5设置在于一可用手握住的安装架52上,所述安装架52上设置有一接口51,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的一端与所述摄像头2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接口51与所述视频显示器5电性连接,所述视频显示器5与所述安装架52铰接,方便医生调整视频显示器5与安装架52的角度,便于医生查看视频显示器5。

本实用新型用于气管导管塑形,方便气管导管插入;将摄像头2设置于气管导管芯1的前端,使得导管芯可视化,可很好地引导气管插管;可视导管芯通过观察气管内部结构,可很好地用于气管导管位置判断和定位。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将摄像头2、摄像头连接线3与导管芯1很好地形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不容易产生位置误差,提高了摄像头2的定位精度,使得气管插管时声门和气管内定位精确度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避免了临床上在插管时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同时医生能手持视频显示器5,便于观察,操作简单,成本低。

优选的,如图1所示,作为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与视频显示器5的另一种连接方式,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的一侧设置在一连接管7内,所述连接管7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接口51对应的连接部71,所述连接部71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电性连接的连接区,所述接口51的内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区对应的接触区,所述连接部71的侧面设置有凸起711,所述接口51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711对应的凹槽511,所述凹槽511的内端为一环形凹槽段,将所述连接部71插入所述接口51使所述凸起711沿着所述凹槽511到达凹槽511的环形凹槽段,旋转所述连接部71使得所述凸起711进入所述凹槽511的环形凹槽段以锁紧所述接触区与连接区的连接,当所述接触区与连接区连接时,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与视频显示器5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管导管芯1为铜制导管芯。所述气管导管芯1优选长度为40cm,此长度保障导管芯能到达气管隆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完全等于40cm,例如长于40cm。

所述气管导管芯1的凹槽11为截面近似圆形凹槽,凹槽11直径与所述摄像头连接线3直径相一致。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直径为1.8-2.8mm,该大小尺寸的摄像头便于设置于气管导管芯的凹槽中,并且便于被固定外套4包裹。

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套4为塑料或橡胶固定外套。

优选的,摄像头2为自带光源摄像头,从而可以更为清晰地实时观察气管的情况,便于气管导管的精确定位。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便携视频可视气管导管芯配套有一次性无菌橡胶皮套,使用时,该一次性无菌橡胶皮套套于固定外套4外,以保障应用时处于消毒状态。使用时,因气管导管芯尾部具有摄像头连接线,因此按照传统的方式,无法将气管导管芯整个用于消毒,通过配套一次性无菌橡胶皮套,在使用时将无菌橡胶皮套套于固定外套外,则只需要对气管导管芯前端的摄像头部位进行消毒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视频可视气管导管保障了使用时的无菌状态。并且使用完之后,只需将固定外套外的一次性无菌橡胶皮套除去,也避免了气管导管在使用时被污染。

优选的,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便于气管导管置入气管的口咽管6,所述口咽管6包括用于口腔咬合处一对反向延伸的挡板61、由与所述挡板衔接的两上下相对设置的通气管壁62和左侧壁63围成的右侧开口的口咽通道64。通过该口咽管6可以用于推开或压后舌头,留下出口咽空间,防止舌头后坠对通气道阻塞,保障通气。

优选的,口咽管6还包括位于靠近口腔咬合处设置的一可取下和回扣于通气管壁62的活动固定扣65。固定扣65为活动固定扣,可随时扣上和取下,便于气管导管或胃管取出和置入,固定扣65扣上之后也起着顶住上颚、下颚的作用,以确保口腔被打开。

在使用时,口咽管6置入口腔后,其中一个通气管壁62顶住上颚,相对的另一个通气管壁62压住舌头,扣上活动固定扣65之后,使用者的口腔即被活动固定扣65和左侧壁63顶住打开。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