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7335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消炎痛栓(吲哚美辛)直肠用药的专用投送器具。



背景技术:

消炎痛栓(吲哚美辛)为非甾体抗炎药,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退热、镇痛药物,适用于关节炎;痛风;滑囊炎、肌腱炎及肩周炎等非关节软组织炎症;解热、大幅度短暂退热;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痛及创伤后痛的镇痛。由于其使用时会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直肠用药),易遭患者的拒绝使用,或者使用时操作不便。现在直肠用药的做法是:取塑料指套套在食指上,取出吲哚美辛栓剂并拿住栓剂的下端轻轻将栓剂塞入病人的肛门。这样做的不足是:(1)由于指套干涩,不用石蜡油的话会使操作困难,造成患者痛苦。(2)如果指套破裂的话容易污染操作者手指或者有损患者直肠并引发感染。(3)靠手指感觉用药,栓剂无法精确到达直肠内的预期深度而致药效发挥不佳。(4)在用药过程中栓剂容易掉落,造成不当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它采用类似注射器状结构,能容纳和投送吲哚美辛栓剂,方便病人自己或者护理人员用药,操作方便,干净卫生,用药到位,使消炎痛栓能发挥最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含有注射筒体、推杆和底座,所述推杆的长度长于所述筒体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前端为圆弧型结构,后端设有翘状突起,在所述注射筒体内设有置药腔,所述置药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推杆的直径,使所述推杆能在所述置药腔内滑动。

可选的,所述筒体的直径为1.0~1.2cm,长度为6~7cm。

可选的,在所述筒体上刻有刻度。

可选的,所述置药腔的内径为0.4~0.5cm,贯穿整个筒体的内部。

进一步,在投药器的包装袋里配置有石蜡油。

本实用新型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的积极效果是:

(1),提供了一种新的护理用品——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它采用类似注射器状结构,能容纳和投送吲哚美辛栓剂,方便病人自己或者护理人员用药,能减少药物不必要的浪费。

(2)制作容易,作为一次性使用的护理用品,成本也是有限的。

(3)设有刻度并配置有石蜡油,方便精准用药,便于操作成功,能减少患者痛苦。

(4)干净卫生,操作方便,用药到位,能使吲哚美辛栓剂发挥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包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注射筒体; 2、置药腔;

3、推杆; 4、底座;

5、刻度; 6、石蜡油;

7、撕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含有注射筒体1、置药腔2、推杆3、底座4、刻度5。所述筒体1的前端采用圆弧型结构,后端设有翘状突起,筒体1的直径可在1.0~1.2cm之间,长度可在6~7cm之间,如果不考虑同时使用2个吲哚美辛栓剂的话,筒体1的直径为1.0cm,长度为6.0cm就可以了。实施中,可在所述筒体1上设置刻度5,以方便到达直肠内的预期深度,精准用药。

在所述注射筒体1内设置一个置药腔2。所述置药腔2的直径可在0.4~0.5之间,贯穿整个筒体1的内部。所述置药腔2的内径大于推杆3的直径,使所述推杆3能贴着所述置药腔2的内壁滑动。所述推杆3的长度应长于所述筒体1的长度。

为方便用药,可在投药器的包装袋里配置石蜡油6并在包装袋的一边设置撕开口7(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一种吲哚美辛栓剂投药器的使用方式为:

可以病人自己操作或者由护理人员操作。

(1)撕开包装袋,取出投药器,在置药腔2内放置吲哚美辛栓剂。

(2)取出石蜡油6,撕开包装袋,将石蜡油6抹在注射筒体1圆弧形的前端。

(3)参照刻度5的长度送入投药器。

(4)用推杆3投送吲哚美辛栓剂。

(5)用药后拔出投药器,完成吲哚美辛栓剂的投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