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865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需要截除患者部分下颌骨的口腔手术中,患者部分下颌骨被截掉后,患者的颌间咬合关系就失去了,后续手术中,除了对被截骨区域进行移植骨修复,还需要准确恢复甚至矫正患者的上下颌咬合关系。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复位导板将手术中截骨的两端连接,复位导板接触并固位于患者截骨区域两侧的健康骨质,复位导板使用光敏树脂材料打印成型,通过机械力引导,恢复甚至矫正患者的上下颌咬合关系,使患者下颌骨定位至正确的咬合位置。但是,由于光敏树脂材料强度的限制,不能保证复位的准确性,还必须在患者下颌骨骨面安装钛金属板加以固定,并且复位导板的外形尺寸会很大,限制术者的手术入路方式,手术切口部位暴露面积大,对患者口腔创伤大,手术难度大、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用以恢复患者因下颌骨截骨手术后而紊乱的上下颌咬合关系,以替代现有技术中复位导板与使用咬合板及颌间结扎,先后安装至患者口腔中的繁琐技术方案,减少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暴露面积以及对患者口腔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包括一块或两块下颌骨截骨导板,以及下颌重建板:

下颌重建板为弯曲外形与患者下颌骨弯曲形态匹配的钛金属条,下颌重建板表面带有安装孔,下颌重建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固位至患者下颌骨表面,作为下颌骨复位的机械支撑;

下颌骨截骨导板为外形与患者下颌骨弯曲形态匹配的薄片,内侧包覆贴合于患者下颌骨外表面,下颌骨截骨导板的左侧或右侧一端为截骨端,截骨端的边缘用于标识截断患者下颌骨的下刀位置,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带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定位钻取患者下颌骨骨面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下颌重建板的弯曲外形,根据患者的术后下颌骨模型进行塑形获得。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的所述定位孔,根据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定位钻取获得。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下颌骨截骨导板的成型材料为光敏树脂,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下颌骨截骨导板内侧面的起伏形态与患者下颌骨表面起伏形态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截骨导板,该下颌骨截骨导板为外形与患者下颌骨弯曲形态匹配的薄片,内侧包覆贴合于患者下颌骨外表面,下颌骨截骨导板的左侧或右侧一端为截骨端,截骨端的边缘用于标识截断患者下颌骨的下刀位置,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带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定位钻取患者下颌骨骨面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的定位孔,根据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定位钻取获得。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下颌骨截骨导板的成型材料为光敏树脂,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下颌骨截骨导板内侧面的起伏形态与患者下颌骨表面起伏形态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下颌骨截骨手术前,利用数字化技术,根据手术规划,制作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

利用术后下颌骨模型,根据手术规划,制作不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

利用术后下颌骨模型,对带有安装孔的标准医用钛金属条进行塑形,获得与与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弯曲形态匹配的下颌重建板;

将下颌重建板固定于术后下颌骨模型,对应下颌重建板的安装孔孔位,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

模拟截骨手术,将不带有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安装至术后下颌骨模型,对应术后下颌骨模型表面的孔位,在不带有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上钻取定位孔,获得下颌骨截骨导板。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的过程中,使用一组量针定位孔位中心,定位孔位中心的方法为:

根据下颌重建板的安装孔直径大小,选择直径匹配的量针,将量针垂直插入安装孔,定位安装孔的中心,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在不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上钻取安装定位孔的过程中,使用一组量针定位孔位中心,定位孔位中心的方法为:

根据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孔位直径大小,选择直径匹配的量针,将量针垂直插入孔位,定位孔位的中心,在不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上钻孔。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上述的一组量针为长度50mm,直径间隔0.01mm,加工精度0.001mm的金属棒组。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颌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对下颌骨截骨导板上定位孔的定位精确度检测步骤:

使用下颌骨截骨导板对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进行模拟截骨,在模拟截骨前,对用下颌骨截骨导板上带有的安装定位孔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

对应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孔位,将下颌重建板安装至术后下颌骨模型表面;

使用测量工具对术后下颌骨模型两侧的髁突高度、髁突间距以及牙面高度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需要截断患者下颌骨的手术中,通过使用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实施截骨,在截断患者下颌骨前,根据截骨导板上带有的定位孔,在患者下颌骨上钻出用于安装塑形后下颌重建板的孔位,截骨完成后,将塑形后的下颌重建板对应患者下颌骨上的孔位安装至患者下颌骨外表面,即可简单、快速、稳定地恢复患者上下颌咬合关系。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位装置,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即安装复位导板又安装金属固定板的繁琐复位方案,通过截骨导板上携带的定位孔信息,确定并钻取下颌骨重建板的安装孔位,从而仅需将下颌重建板安装至患者口腔中,减少了患者手术切口部位因为需要同时安装复位导板和金属固定板所造成的切口部位暴露面积大的问题,有效的减少了对患者口腔的创伤,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截骨导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截骨导板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如图1所示,

包括一块或两块下颌骨截骨导板1,以及下颌重建板2:

下颌重建板2为弯曲外形与患者下颌骨弯曲形态匹配的钛金属条,下颌重建板2表面带有安装孔21,下颌重建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固位至患者下颌骨表面,作为下颌骨复位的机械支撑;

下颌骨截骨导板1为外形与患者下颌骨弯曲形态匹配的薄片,内侧11包覆贴合于患者下颌骨外表面,下颌骨截骨导板的左侧或右侧一端为截骨端12,截骨端的边缘用于标识截断患者下颌骨的下刀位置,下颌骨截骨导板1表面带有若干定位孔13,定位孔13用于定位钻取患者下颌骨骨面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

通过使用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实施截骨手术,可在截断患者下颌骨前,将用于下颌重建板的孔位钻出,截骨完成后,将塑形后的下颌重建板对应患者下颌骨上的孔位安装至患者下颌骨外表面,即可简单、快速、稳定地恢复患者上下颌咬合关系,减少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暴露面积以及对患者口腔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可选的,下颌重建板的弯曲外形,根据患者的术后下颌骨模型进行塑形获得。

可选的,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的定位孔,根据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定位钻取获得。

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颌面部医疗领域的逐渐应用,在术前模拟手术规划,制作出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通过术后下颌骨模型作为下颌重建板安装孔位置的传递媒介,使得在下颌骨截骨导板上打出用于准确定位安装下颌重建板的定位孔成为可能。

可选的,下颌骨截骨导板的成型材料为光敏树脂,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下颌骨截骨导板内侧面的起伏形态与患者下颌骨表面起伏形态匹配。

通过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的设计制作,使用光敏树脂一体化打印成型,加工精度高,利用已有结构数据设计适用于具体手术应用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保障了后续下颌骨截骨导板上定位孔定位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截骨导板,如图2和图3所示,下颌骨截骨导板1为外形与患者下颌骨弯曲形态匹配的薄片,内侧11包覆贴合于患者下颌骨3外表面,下颌骨截骨导板的左侧或右侧一端为截骨端12,截骨端的边缘用于标识截断患者下颌骨的下刀位置,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带有若干定位孔13,定位孔13用于定位钻取患者下颌骨3骨面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

可选的,下颌骨截骨导板表面的定位孔,根据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下颌重建板安装孔,定位钻取获得。

可选的,下颌骨截骨导板的成型材料为光敏树脂,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下颌骨截骨导板内侧面的起伏形态与患者下颌骨表面起伏形态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颌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在下颌骨截骨手术前,利用数字化技术,根据手术规划,制作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

步骤402,利用术后下颌骨模型,根据手术规划,制作不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

步骤403,利用术后下颌骨模型,对带有安装孔的标准医用钛金属条进行塑形,获得与与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弯曲形态匹配的下颌重建板;

步骤404,将下颌重建板固定于术后下颌骨模型,对应下颌重建板的安装孔孔位,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

步骤405,模拟截骨手术,将不带有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安装至术后下颌骨模型,对应术后下颌骨模型表面的孔位,在不带有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上钻取定位孔,获得下颌骨截骨导板。

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即可获得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使用该导板辅助下颌骨截骨手术前,即可将后续用于恢复和稳定患者上下颌咬合关系的下颌重建板所需要的安装孔钻到患者的下颌骨骨面上,截骨完成后,直接将塑形后的下颌重建板安装至患者下颌骨外表面,简单、快速、稳定地恢复患者上下颌咬合关系,取代现有技术中通过复位导板复位后,再次术中安装固定板的技术方案,减少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暴露面积以及对患者口腔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可选的,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的过程中,使用一组量针定位孔位中心,定位孔位中心的方法为:

根据下颌重建板的安装孔直径大小,选择直径匹配的量针,将量针垂直插入安装孔,定位安装孔的中心,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

可选的,在不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上钻取安装定位孔的过程中,使用一组量针定位孔位中心,定位孔位中心的方法为:

根据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孔位直径大小,选择直径匹配的量针,将量针垂直插入孔位,定位孔位的中心,在不带有安装定位孔的下颌骨截骨导板上钻孔。

上述两种可选方案中,使用量针辅助钻孔,提升孔位转移精度的原理相同,这是因为,下颌重建板在经过塑形后,由于下颌重建板在塑形过程中的扭曲,其上的安装孔发生了较大形变,通过使用与形变后孔位直径大小相匹配的量针,垂直插入孔位中,可以简单快速的找到孔位中心,再通过量针指引后续孔位转移过程中钉孔的垂直度,简单而又显著的提升孔位转移的精确性。

可选的,上述的一组量针为长度50mm,直径间隔0.01mm,加工精度 0.001mm的金属棒组,以上数据为实际临床应用中的常用量针参数。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颌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对下颌骨截骨导板上定位孔的定位精确度检测步骤:

使用下颌骨截骨导板对患者术后下颌骨模型进行模拟截骨,在模拟截骨前,对用下颌骨截骨导板上带有的安装定位孔在术后下颌骨模型上钻孔;

对应术后下颌骨模型上的孔位,将下颌重建板安装至术后下颌骨模型表面;

使用测量工具对术后下颌骨模型两侧的髁突高度、髁突间距以及牙面高度进行测量。

通过上述精度检测步骤,可以在术前对下颌骨截骨导板上携带的安装定位孔的定位准确性进行检测:将模拟完手术节骨、安装好重建板的模型与打印的手术后模型使用高度尺,卡尺对应相同位置测量检查,例如对下颌骨模型两侧的颌突高度、颌突间距以及牙面高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术后下颌骨模型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偏差在±1mm以内,即可认为患者术后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