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250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
背景技术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中医认为痛风多为湿浊、痰淤、血虚等病理因素引起,急性期治以化瘀泻浊,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间歇期以调节脾肾,升清降浊。目前,西医治疗痛风疾病主要采用秋水仙碱、消炎痛、布洛芬、ACTH与强的松和异嘌呤醇等药物,适于治标;中医治疗处方主要有乌头汤加减、右归饮加减等。中国专利公开的“降低痛风患者尿酸的药茶”(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62274.X),是由金钱草、车前草、当归和苦丁茶,通过药材的精选、干燥、粉碎、按照等质量比例混合均匀,采用常规的袋泡茶生产工艺,装袋制成的袋泡药茶;该发明的药茶符合高尿酸人群生理代谢循环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内尿酸的含量。又如中国专利CN105560481A一种用于痛风的茶饮,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榴籽15~25份、地榆15~25份、伸筋草15~25份、车前子30~50份、延胡索7~13份,其用于痛风的茶饮仅采用五种原料制成,石榴籽能够化解痛风,地榆可止血凉血消肿,伸筋草、车前子和延胡索均可消肿,延胡索还有止痛作用,车前子还有利尿作用有利于毒素排出。但其有使用禁忌,如:车前子用药禁忌是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延胡索在用于不同病症时,为了充分发挥其药用效果,服用方式并不相同,在用于痛风时需要用米汤送服等。其注意事项较多,而且并不是每种体质的患者皆可食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其简单方便,能够适用于各类人群,且无副作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90-130份、田七1-8份以及水蛭1-4份。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90-130份、黄花子1-8份、田七1-8份以及水蛭1-4份。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00-130份、黄花子2-8份、田七2-8份以及水蛭1-3份。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00份、黄花子2-3份、田七2-3份以及水蛭1份。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红茶选用乌瓦茶、坎迪茶、阿萨姆红茶、冻顶乌龙茶、祁门红茶或者滇红工夫。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水蛭为水蛭药粉,所述水蛭药粉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洗干净,晾干,用滑石粉热炒,炒至水蛭鼓起,筛去滑石粉,粉碎,即得到水蛭药粉。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田七为熟田七粉末。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田七为田七花。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黄花子是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新鲜的黄花子采用清水洗净,在紫外线指数为8-10的日光下晒干。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配方中含有红茶、黄花子、田七以及水蛭,其辅助人体造血并促进血液循环,实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提高肾功能,促进肾小球过滤;具有利尿特点,能实现降低人体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通过护肝、养肝实现提高人体解毒功能,最终实现降低血液中的尿酸,甚至消除血液中的尿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90-130份、田七1-8份以及水蛭1-4份。更优选的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90-130份、黄花子1-8份、田七1-8份以及水蛭1-4份。为了方便制取袋泡茶,并保证袋泡茶的功效,在本实施例中,红茶选用市面上能够采集到的各类红茶,如正山小种、外山小种、工夫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湖红工夫、宁红工夫、川红工夫、宜红工夫、越红工夫、浮梁工夫、湘红工夫、赤月红茶、日月潭红茶、粤红工夫(如英德红茶)、乌瓦茶、坎迪茶、阿萨姆红茶或者冻顶乌龙茶。本申请中优选为乌瓦茶、坎迪茶、阿萨姆红茶、冻顶乌龙茶、祁门红茶或者滇红工夫。为了保证水蛭中的有效成分同时避免袋泡茶在泡制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污染,本申请中的水蛭为水蛭药粉,所述水蛭药粉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洗干净,晾干,用滑石粉热炒,炒至水蛭鼓起,筛去滑石粉,粉碎,即得到水蛭药粉。黄花子是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新鲜的黄花子采用清水洗净,在紫外线指数为8-10的日光下晒干。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田七为熟田七粉末。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田七为田七花。因为本申请的配方中,以红茶为主,在食用过程中,其他成分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皆会被稀释,有效避免患者产生副作用。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90份、田七1份以及水蛭1份。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30份、田七花8份以及水蛭4份。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00份、熟田七粉末2份以及水蛭1份。实施例4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90份、黄花子1份、田七1份以及水蛭1份。实施例5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30份、黄花子8份、生田七粉末8份以及水蛭4份。实施例6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10份、黄花子4份、田七花4份以及水蛭3份。实施例7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红茶100份、黄花子3份、田七3份以及水蛭1份。实施效果检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痛风的袋泡茶,在投入生产前进行临床试验。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袋泡茶选用不同病情、病历、年龄、性别的患者,从住院及内科门诊选择痛风病例70例,进行临床实验。一、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制定的标准: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24小时内达到高潮;②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③整个关节呈暗红色;④第1跖趾关节肿痛;⑤单侧跖关节急性发炎;⑥有可疑证实的痛风结节;⑦高尿酸血症;⑧非对称性关节肿胀;⑨发作可自行终止。至少具备其中4项,并排除继发性痛风,可以确诊为原发性急性痛风。(二)、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属湿热痹阻证,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伴发热、口渴、汗多、面色晦暗(以灰黄为多)、小便黄、舌苔黄、脉滑数等。二、一般资料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观察病例共70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2~48岁,平均40岁;病程2~15年,平均为8年。三、排除标准①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脑血管、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晚期关节炎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力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四、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制,1995.]中疗效判定标准,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为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为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五、治疗方法将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病的药茶按早、中、晚,分三次(每次用10克)用400ml开水冲泡,当作茶水饮用,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禁用高嘌呤饮食、辛辣食物及酒类等。六、治疗效果根据本发明各个方案的不同,本实验采用实施例1-7进行具体临床应用,将所选病例按每组10人随机分为7组,其疗效见下表1。表1对痛风病人的疗效统计表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第三疗程第四疗程第五疗程实验例1有效有效显著显著治愈实验例2有效有效显著显著治愈实验例3有效显著显著治愈--实验例4有效有效显著治愈--实验例5有效有效显著显著治愈实验例6有效显著治愈----实验例7有效显著治愈----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