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纯中药药物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4956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偏头痛的纯中药药物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脑功能异常,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分类繁多,病因尤为复杂。其患病率女性约为18.2%。男性约为6.5%,具有广泛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和双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不愿活动等症状。偏头痛病因复杂,患者整日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发作时常常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对偏头痛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该病已经走向年轻化、广泛性,不但与脑部、头颅、精神、神经疾病有密切关系,而且颈部疾病也可以导致偏头痛,此种头痛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以往认为此种偏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产生。近年来偏头痛的神经源性发病机制逐渐得到公认,即其发病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离子通道异常,而非简单的血管舒缩障碍所致。在现代疼痛病治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引起患者众多、致病因素复杂、治疗困难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内外中西医专家相继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使该病的治疗提高效果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采取口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心得安每日30~120毫克;钙离子桔抗剂硝苯啶每日30毫克,尼莫地平每日90毫克;二甲麦角新碱,初时每日0.5毫克,一月内渐增至每次7毫克,每日4次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明显可以得到缓解,但因其药物副作用过大病人无法坚持及治疗时间过长而导致大部分患者中途厅停药,致使病情无法得到满意疗效;有些患者采取也采取了揉太阳穴;梳摩痛点;热水浸手;中药塞鼻;吃含镁食物;饮浓薄荷茶;按压穴位;戴头带;适量服用阿司匹林、加服维生素C;也有临床医师试图通过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头部神经干阻滞等等手段解决这一难题,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的病情并无好转或疗效不持久,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这一临床现状推动着对偏头痛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同时患者及家属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确切解除或缓解症状的方法。本发明药枕的研制为无疑急需解决这一难题的患者及家属提高了有效、方便、安全、廉价的新的治疗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对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头部外伤后引起的头痛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各种治疗方法的不足、治疗设备生产技术中及使用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各种头痛的纯中药制作的医疗器械。

本发明各药物组分用量为在下述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猪牙皂角10~20g、蔓荆子20~30g、白芷10~20g、柴胡10~20g、天麻20~30g、菊花10~20g、桔梗10~20g、丹参20~30g、川芎20~30g、葛根30~50g、钩藤10~20g、元胡10~20g、石菖蒲10~20g、白僵蚕10~20g、细心10~20g、白附子5~15g、全蝎5~15g、防风10~20g、薄荷5~15g、荜拨5~15g、丁香10~20g、酸枣仁20~30g、石决明50~60、米壳10~20g、苏合香10~20g、真实薰衣草10~20g、月桂氮唑酮10~20g。

优选为:猪牙皂角15g、蔓荆子25g、白芷15g、柴胡15g、天麻25g、菊花15g、桔梗15g、丹参25g、川芎25g、葛根40g、钩藤15g、元胡15g、石菖蒲15g、白僵蚕15g、细心15g、白附子10g、全蝎8g、防风15g、薄荷8g、荜拨8g、丁香15g、酸枣仁25g、石决明55g、米壳15、苏合香15g、真实薰衣草15g、月桂氮唑酮15g。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将该组合物制作成药枕,其制备方法为:

(1)制备药芯:将所有组合物置于枕芯中做成药芯;

(2)选择蚕沙作为填充物;

(3)设计纯棉布外套,并将医疗磁片缝制在纯棉布外套预定部位;再在纯棉布外套内装入填充物和药芯而成。

本发明的中药精心选择猪牙皂角、蔓荆子、白芷、柴胡、天麻、菊花、桔梗等27味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纯中药药物应用于药芯中,将上述药物科学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达到祛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效。方中猪牙皂角《本草纲目》载:“皂角,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中医认为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通七窍,为治头痛病症重要药材,现代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解除脑血管痉挛、扩血管,改善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功能,但目前很少有人临床中使用,因内服有一定毒性,应用于药枕中发挥了药物的显著功效,同时消除了对人体有害的毒副作用;蔓荆子治疗头痛病历来被中医界所重视,《本草汇言》:"蔓荆子,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前古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其辛温轻散,浮而上行,故所主头面虚风诸证。推其通九窍,利关节而言,故后世治湿痹拘挛,寒疝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奏效,又不拘于头面上部也。"《药品化义》:"蔓荆子,能疏风、凉血、利窍,凡太阳头痛,及偏头风、脑鸣、目泪、目昏,皆血热风淫所致,以此凉之,取其气薄主升,佐神效黄芪汤,疏消障翳,使目复光,为肝经胜药。"《本草新编》:"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柴胡味辛能发散,性寒能清热,善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伤寒邪入少阳头痛要药,其次柴胡能疏肝解郁,顺其肝木条达之性,缓解因精神紧张、情绪不稳而导致的头痛加剧症状,尤其在伴有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伴有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治疗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天麻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具有镇痛、镇静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天麻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作用,《现代养生》2011年14期证实,菊花枕治疗头晕、头晕、耳鸣目眩,对神经性头痛有特效:桔梗具有明显的理气、活血、镇静、镇痛、安神作用。七味中药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止痛、理气活血、镇痛镇静、行气安神的治疗作用。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按照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为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症状的观点。本发明药物还与镇静止痛、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流、纠正脑部缺血缺氧状态的丹参、川芎、葛根、钩藤、元胡、石菖蒲、白僵蚕、细心、白附子等药物组合。其中丹参活血祛瘀、安神除烦、凉血清痛,历代医学家认为:“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既养血又能活血。丹参的作用广泛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现代医学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很是重用丹参。现在医学研究认为: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外周循环,提高在常压或低压下机体的耐缺氧能力、缓解血管痉挛,加快微循环,促进末梢神经代谢,并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著降低,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钩藤味甘性凉,主入肝经,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为肝经阳盛、风动之要药,有熄风止痉治疗肝经热盛、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及急惊风及清热平肝除风热、清头目、平肝阳,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目眩、外感风热的头痛等功效;白僵蚕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对该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有明显抑制作用;细心含挥发油,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及局部麻醉作用,大剂量挥发油可是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白附子性味辛、甘,热,内服有毒。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具有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等作用,可治疗中风痰壅及偏正头痛,药理研究显示,具有钙通道阻滞,减慢心率,显著抗炎等作用,《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癫痫,脑血栓和不明原因头痛等。诸药合用,共同协调,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了治疗作用。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发明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还加入全蝎、防风、薄荷、荜拨、丁香、酸枣仁、石决明、米壳、苏合香、实薰衣草、月桂氮唑酮等药物。全蝎为虫类典型药物,药用历史悠久,辛而散气,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能,有明显的抗惊厥、抗癫痫、扩张血管、镇痛作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全蝎具有明显提高药物的协同作用,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舒筋止痛功能;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针对风寒、风湿性头痛有特色疗效;薄荷清香升散,清头目,刺激皮肤神经感受器,兴奋大脑,促进血液循环,还具解郁的功效;.《本草纲目》认为“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丁香有麻醉止痛作用:荜茇与丁香合用提高止痛作用,气味芳香醒脾开窍,镇静安神,具有药物的协同作用。酸枣仁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石决明平肝潜阳、明目、专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米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有高度选择性,镇痛时,不但病人的意识未受影响,其他感觉亦存在。对持续性疼痛(慢性痛)效力胜过其对间断性的锐痛。如增加剂量对锐痛亦有效。其镇痛原理除提高痛阈外,对疼痛反应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用吗啡后,痛刺激虽照旧感觉到,但象紧张、恐惧、退缩等普通应有的反应却己消失,病人痛而不苦。经常伴随疼痛的不愉快情绪若被取消,疼痛也就较易耐受。有催眠作用,但睡眠浅而易醒,不能视为真正的催眠药。生黄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调节代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通过与其他药物相配伍,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能力,增加天然杀伤细胞活性能力。苏合香走窜,通窍开郁,辟一切不正之气。多味中药的结合达到活血化瘀、醒脾通窍、功能。真实薰衣草是目前芳香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精油,一直是最知名也最受欢迎的传统青草,它是一种常绿亚灌木,整株植物皆充满香气,是非常好的止痛剂,对各种疼痛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月桂氮唑酮简称(氮酮)是美国一家公司上世纪80年代开发研制的第一个专门用于透皮吸收制剂中的促透剂,主要通过增加类脂骨架无序性而增加皮肤的非均匀性来打开新的渗透途径促进药物吸收,因其对水、亲油性药物均有较强的渗透促进作用而广泛应用,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高效透皮促进剂,具备最理想的透皮促进条件,明显促进药物通过皮肤进入肌肉、筋膜、组织、鼻腔,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填充物中使用的决明子:也叫草决明,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性微寒,略带青草香味,枕着睡觉闻着味道,犹如睡在青草丛中。其种子坚硬,又可对头部和颈部穴位按摩,有明目安神,清热醒脑,清肝益肾,降压通便,驱热除烦之功效,非常利于睡眠。

上述治疗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头部外伤后引起的头痛药物均为来自于大自然绿色、环保、生态、健康、地道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纯中药,优选为药枕药芯及填充物。本发明药物具有:①经多年临床使用证明,使用安全,高效、无害、无毒、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不刺激皮肤、不过敏、作用持久;②原料均为常用药,价格合理,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③历经数载,反复试验,不断完善改进,科学组方,专病专药针对性强;④外形具有科学的设计,对颈椎生理曲线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符合人体睡眠科学的要求体位,造型独特新颖,能够给人以美的感觉及舒适的享受;⑤经大量临床使用观察,一般情况下,试用本发明7—10后症状就有所缓解;1个月后症状可明显得到缓解,持续使用3---6个月的时间能够彻底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头部外伤后引起的头痛病症,复发率极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机理:本发明药枕,临床使用后具有调节脑血管舒缩的功能,通过阻断细胞膜钙通道,有效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引起的血管痉挛,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5—HT释放作用,这些在偏头痛发作中起关键作用。另外通过以下作用就可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1)经络调节: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肌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制的作用。而头颈部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体全息胚,大部分经络在此循环、经过,许多腧穴也在此分布。本发明药枕疗法就是利用机械和药物等多种刺激,进而激发鼻腔部位的经络腧穴之气、促进感传,使经络疏通、气血通畅,从而起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2)药物作用:药枕中许多药物含大量挥发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粘膜、鼻腔,起到消炎杀菌、镇静止痛、扩张血管的作用。使使用者处在药物作用的局部环境中,可以调整人体的身心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从而起到综合性调节肌体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可使每位需要的消费者既能感觉到舒适,又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既能治疗还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炎的发生。调整人的身心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扶正驱邪,调节内分泌从而起到综合性调节机体的作用,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达到“内病外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及有益效果做进一步的阐述。

1、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猪牙皂角15g、蔓荆子25g、白芷15g、柴胡15g、天麻25g、菊花15g、桔梗15g、丹参25g、川芎25g、葛根40g、钩藤15g、元胡15g、石菖蒲15g、白僵蚕15g、细心15g、白附子10g、全蝎8g、防风15g、薄荷8g、荜拨8g、丁香15g、酸枣仁25g、石决明55g、米壳15、苏合香15g、真实薰衣草15g、月桂氮唑酮15g

1)制备方法:本发明由药芯、填充物、医疗磁片、100%纯棉布外套四部分组成。

①先将本发明药物按照处方药物进行(除月桂氮唑酮)筛选、清洗、烘干后,用粉碎机进行粗粉,再装入特制的药芯,消毒杀菌后装入密封的塑料袋备用;

②填充物为精选的优质蚕沙,经水洗、晒干、灭菌、烘干后备用;

③磁片为特制的医用磁片备用;

④100%纯棉布外套是本发明特殊设计的一种造型,先由设计师按照预先计算、设计好的标准裁剪后,再由缝纫加工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后,再将医用磁片缝入预定的部位,备用;

⑤最后由组装技工,先将填充物装入外套,再将药枕内芯装入预定的最佳部位,缝合完毕,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在进行消毒灭菌后,装入特制的包装箱,整个程序完成。

2)工艺流程:

①药枕内芯:除尘---水洗---炮制---粉碎----装入内芯袋----高温熏蒸---消毒灭菌---密封---使用时高温熏蒸----消毒灭菌---填充物-----成品发明药枕;

②填充物:选购----筛选---水洗---消毒灭菌---填充+中药内芯---烘干---高温熏蒸---配料---成品---消毒灭菌---入库

2、本发明纯中药药物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医疗器械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7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29例;18岁—71岁,平均年龄(51.6±4.7)岁;病程15天---3个月,平均(38.1±4.0)天。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9.3±5.9);病程13天—4个月,平均(41.2±5.8)天。两组治疗前病情分析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国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明显性,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协会)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无先兆偏头痛:曾用名:普通型偏头痛,单纯型偏头痛。描述:表现为自发的复发性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头痛的典型特征是局限于单侧的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可因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伴恶心、怕声和畏光。诊断标准:a.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b~d项标准。b.头痛发作持续时间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c.头痛至少具有下列特点中的两项:(1)局限于单侧;(2)搏动性质;(3)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4)因上楼梯或其它类似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d.头痛期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项:(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怕声。e.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项:(1)病史、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不提示症状性头痛;(2)病史和/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提示症状性头痛,但可被适当的检查排除;(3)有症状性头痛的表现,但偏头痛首次发作与症状性头痛在时间上无明确关系。

②有先兆偏头痛:描述:自发性的复发性头痛,表现为可明确定位于大脑皮层或脑干的神经系统症状,通常经5~20分钟逐渐发生,持续时间通常少于60分钟。头痛、恶心和/或畏光在神经系统先兆症状之后接着发生,也可有下列1小时无症状间歇期。头痛常持续4~72小时,但也可完全不出现头痛。曾用名:典型偏头痛,经典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诊断标准:a.至少有两次符合b项发作。b.至少具有下列4项特点中的3项:(1)有1种或多种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现为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的功能障碍;(2)至少有1种先兆症状逐渐发生,持续时间超过4分钟,或者有2种以上先兆症状连续发生;(3)先兆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如果先兆症状超过1种,症状持续时间则相应增加;(4)头痛发生在先兆之后,间隔时间少于60分钟(头痛可以在先兆之前或与先兆症状同时发生)。c.至少具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为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因此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睡眠时将颈部枕于高处凸起部,将头部放置于凹槽,必要时可把颈部垫起至舒适为宜,注意不得压迫椎动脉。治疗期间不用任何药物辅助,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药枕能够治疗疾病的原理,说明药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效果较慢,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显效,一定要有耐心,必须让家属及患者增加药枕治疗疾病的信息及决心;并定期或不定期同患者进行交谈,耐心听取患者诉说病情,让患者感到医师能完全接受自己的叙说,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交谈了解病史及起因,是暂时的,是可治愈的,同时让患者注意点从自身引向外界,认清紧张或焦虑的情绪不利疾病的恢复,应放松自己,坚持锻炼,注意预防感冒,合理饮食、作息,将有利于疾病恢复。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心得安每日30~120毫克;钙离子桔抗剂硝苯啶每日30毫克,尼莫地平每日90毫克;二甲麦角新碱,初时每日0.5毫克,一月内渐增至每次7毫克,每日4次服用。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依照孙增华、杨玉全《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个月为一疗程。

痊愈:疗程结束后症状完全消失,5天内无发作;

显效:疗程结束后积分减少50%以上,5天内稳定;

有效:疗程结束后积分减少20—50%以上,5天内稳定

无效:疗程结束后积分减少20%以下或5天内复发。

5)治疗结果:入选的7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比较见表1、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价均降低(P﹤0.01),不同组间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的次数比对照组治疗次数明显少,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11l量表评分得分均值

表1所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11l量表评分得分均值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表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11l量表评分得分均值

表2所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11l量表评分得分均值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表3.治疗后实验室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药枕对于风寒外侵型疗效满意。对于肺虚邪滞型疗效也达可喜的疗效,而对于气滞血瘀型疗效相对较差。

表4.两组患者血中TXB2、6---酮---PGF1a含量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见表5,两组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比低切还原粘度均有降低(P﹤0.05),但两组间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表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改变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本发明治疗范围为:

经神经科、精神科、颅脑科医师确诊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及头部外伤后引起的病症,并排除占位性病变。具备下列症状的患者。(l)以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2)以一侧头痛为主,也可为全头痛。(3)为间歇性反复发作,起止较突然;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4)常于青春期起病,女性居多。(5)有或无视觉性、感觉性、运动性、精神性等先兆或伴随症状,但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6)有或无偏头疼家族史。(7)某些饮食、月经、情绪波动、过劳等因素可诱发;压迫颈总动脉、颞浅动脉、眶上动脉或短时休息、睡眠可减轻发作。(8)条纹嫌恶试验多为阳性;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或中度异常;神经放射学及其他辅助检查无异常发。

6)典型病例:

病例一:王×× 女 33岁 教师 2009年7月15日初诊

主诉:双颞侧头痛2年。2年前因用凉水洗头后出现双颞侧头痛呈搏动性、阵发性发作,伴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加剧,发展致头痛如紧裂状,且每月发作7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经常服用止痛剂。曾于多家医院经头颅CT、MRI、腰穿等检查无异常,服中西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压125/75mmHg、脑电图示a波慢化,TCD大脑前动脉最高流速108cm/s(正常71—89cm/s),大脑中动脉125cm/s(正常82—104cm/s),大脑后动脉81cm/s(正常45—65cm/s),血小板聚集率正常。诊断为:偏头痛。经使用本发明药枕1周后症状减轻,1月后症状消失,坚持使用至今,随访身体健康,无复发,复查脑电图、,TCD正常。

病例二:唐×× 女 43岁 工人。2011年8月18日初诊

主诉:右侧头部阵发性痛跳痛5年余,近日较前明显加重。5年因家庭变故,一月余未休息,后自觉头部不适,阵发性隐隐作痛,也未加重视,直至2月后,成为阵发性跳痛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慌气短时,经家人反复督促后,到西安一家三甲医院神经科内科经专家诊断及系统检查后,确诊为:偏头痛。经用多种西药治疗后明显症状减轻,但不能停药,一旦停服药物2天后症状如前。后经多家医院专家调整药物,情况如前。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药枕15天后,症状明显减轻,2月后症状消失至今。电话随访数次一切正常。

病例三:朱××女40岁网吧管理2012年1月1日就诊

主诉:左侧发作性、搏动性,有时呈胀头部痛3年。3年前因琐事与他人争吵后自觉双侧头部阵发性、搏动性疼痛,发作时伴有头晕、耳鸣、不思饮食症状,经多家医院脑电图检查、头颅CT、MRI、腰穿检查未见异常。虽经几家正规医院十余位专家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次求神问卦,使症状有所好转,但一遇到情绪波动、劳累过度及月经期症状明显加剧,有时使人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寻短见的感觉,成为家庭、朋友的一块心病。经使用本发明药枕1个月后自感症状有所好转,2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3个月后症状消失。截止9月30日随访3次,患者及家属配感满意。

病例四:潘×× 男 50岁 货车司机 2011年11月1日就诊

主诉:右侧头部阵发性疼痛5年。5年前一次车祸碰头后,自感头部右侧阵发性疼痛,有时每月反复3—5次,遇到劳累、驾驶时间过长及天气变化时,症状加剧,病情不发作时如常人,一旦病情发作就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症状,经3—7天休息服用“头痛粉”、“镇脑宁”、“卡马西平”、“二甲麦角新碱”等药物后症状可得到缓解,曾经针灸、按摩、理疗、中药调治2个月,时轻时重,疗效不显。西医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使用本发明药枕后1周患者感到头脑明显清醒,症状较前有所减轻;2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只是偶尔仍有似隐似现的头痛感觉,但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至今。多次随访无异常感觉。

病例五:马×× 女 30岁 营业员 2011年12月30日就诊

主诉:双侧太阳穴部位跳痛10余年。患者喜爱体育锻炼,尤其冬季游泳运动,10余年前一次冬游后自感乏力、自汗、全身疼痛,尤其是双侧太阳穴部位跳痛,经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半个月后其他症状消失,头痛症状未见好转。2个月后经当地一家二甲医院神经科检查确认为:偏头痛,经半年时间治疗无效。后经使用本专利药枕一周后症状消失至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