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抗菌药膏、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6856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抗菌药膏、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抗菌药膏、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因日常严重交通伤、战时火器伤、恐怖袭击、抢险救灾、人体组织器官损伤和手术以及塌方、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创伤时有发生,而止血是外伤、战伤急救的重要环节,创面敷料根据其材质成分分为传统敷料、生物敷料和合成敷料等。另外传统的药膏膏贴通常包括药膏和托布,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贴24个小时,在这24个小时内,若透气性差、细菌抑制能力差,将会对使用者带来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抗菌药膏、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止血抗菌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芦荟、姜黄、苦豆子分别清洗后加入纯水中浸泡30分钟,浴比1∶25;然后取出经过微波干燥得到清洁的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芦荟、姜黄、苦豆子;然后以水为提取液,分别对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进行水提取处理得到三七水提取液、茱萸水提取液、远志水提取液、连翘水提取液;以乙醇为提取液,分别对姜黄、苦豆子进行乙醇提取处理得到姜黄乙醇提取液、苦豆子乙醇提取液;以三七水提取液与姜黄乙醇提取液的混合液对芦荟进行提取得到三七/姜黄/芦荟提取液;然后将茱萸水提取液、远志水提取液、连翘水提取液、苦豆子乙醇提取液、三七/姜黄/芦荟提取液于常温下混合,超声处理6分钟;第一次浓缩得到固含量为60%的中药提取物;所述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芦荟、姜黄、苦豆子的质量比为100∶78∶54∶19∶11∶16∶23;

(2)将枸杞、桑叶、断血流、地榆、乳香分别清洗后一起加入纯水中浸泡30分钟,浴比1∶30;然后进行破壁处理与超声处理、压滤处理,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浓缩后的浓缩物经过超重力处理、冷冻干燥、辐照灭菌得到中药粉;所述枸杞、桑叶、断血流、地榆、乳香的质量比为100∶78∶11∶24∶22;

(3)5度下,将中药粉、羟基磷灰石加入中药提取物中,超声分散3小时,再加入明胶;经过第二次浓缩,得到止血抗菌药膏;所述中药粉、羟基磷灰石、明胶、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比为38∶6∶12∶100,在混合时利于各成分的分散均匀,从而在第二次浓缩时,纳米中药粉不会出现局部集聚等缺陷,为膏药疗效的发挥提供良好基础。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水提取处理的工艺为,沸水入料,然后于0.3mpa压力下处理10分钟,然后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自然冷却完成水提取处理;所述乙醇提取处理的工艺为,常温入料,然后1分钟内调节温度为回流温度,处理20分钟,自然冷却完成乙醇提取处理;所述对芦荟进行提取的工艺为,常温混料,然后15分钟内调节温度为回流温度,处理10分钟,自然冷却完成芦荟提取处理。采用高温高压提取,升温速率快,保温效果好,并使保温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蒸汽及消耗减少,具有节能减排、环保的优点,特别时急速处理可以保持中药提取成分的药效不被破坏。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破壁处理在38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破壁处理,时间为25分钟;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1000w,频率80khz,时间为25分钟;所述超重力处理的转速为25000rpm,浓缩物的流量为80ml/min;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80℃,压力为2pa,蒸发液层厚度0.5mm。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获得的中药纳米粉具有更高的抗氧化作用和抗菌活性,避免了现有干燥方法中温度过高而造成药效活性降低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超声处理的功率为200w,频率30khz;步骤(3)中,超声处理的功率为500w,频率60khz。

本发明首先破壁处理,接着利用超声处理,然后制备限定固含量的浓缩物,最后利用超重力处理,从而制备纳米级中药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上述中药粉的粒径为90~120纳米,与中药提取物、羟基磷灰石、明胶配伍可起到止血抗菌的功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止血抗菌药膏帖,包括上述止血抗菌药膏以及拖布;所述拖布包括依次连接的衬布层、衬条层、石墨烯纤维层、药膏吸附网层以及贴合层;所述贴合层在其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透气孔,每个透气孔均贯穿所述贴合层;所述衬布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止血抗菌药膏位于药膏吸附网层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纤维层包括两端部和中间部,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的中间部呈条状并列布置;所述衬条层为两个衬条,以衬布层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所述两个衬条分设在衬布层中心线两侧;所述药膏吸附网为粘胶纤维/海藻纤维/棉织物;所述药膏吸附网的的透气度为160s/100ml;所述衬条呈月牙状的弧形;所述透气孔的孔型呈三角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止血抗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止血抗菌药膏与ph为8的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缓冲液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药膏质量5%的海藻酸钠,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止血抗菌药物。

本发明公开的药物接触创面后通过海藻酸钠遇到少量钙离子形成凝胶,利于将药物固定在创面而不流入其他正常组织,可以得到很好地止血效果;本发明使用粘胶纤维/海藻纤维/棉织物起吸收创面渗液、保护创面作用,中药提取物能使敷料柔软,结合中药粉、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对皮肤常见感染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主要起抑菌作用,止血提取液;同时明胶、海藻酸钠、桑叶粉、羟基磷灰石具有生物活性,能阻止血纤蛋白素的形成、结缔组织细胞的增生及胶原蛋白的合成,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吸收创面渗液,促进伤口愈合及皮肤再生等特性;作为抗菌、止血材料,其安全性和抗菌、止血效果更显著。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本发明由于合理设置有石墨烯纤维层、在贴合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从而能够有效抑制因药膏与人体皮肤接触以及暴露在外界所可能产生的细菌;透气度表示100毫升气体通过的时间,本发明限定药膏吸附网的透气度一方面利于药膏在其上的装载效果,更主要的是利于药膏贴使用过程中,气体分子以及水分子的交换,避免湿气,为药性发挥打下基础。

2.本发明创造性的在拖布中设置衬条,通过限定对提升拖布的力学性能有关键作用,避免了拖布的收缩,也利于拖布对药物的负载;石墨烯纤维层可以由纤维浸渍石墨烯得到,具有物理杀菌除臭、自然吸汗除味、自发热、远红外微循环的作用,与药膏结合后,能有效降低膏药的过敏率,解决膏药需要的热效应等辅助功效。

3.本发明采用微波干燥中药,而不是常规电加热,可保证中药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而且微波处理对后续高温提取有利于,更容易使得中药成分急速析出;通过分别提取避免在高温提取时各成分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效损失或者产生副作用,同时利用同时提取的手段在高温提取时中和三七/姜黄/芦荟的有毒成分,从而得到的膏药毒性低、疗效好。

4.本发明公开的药膏中,各中药成分配伍合理,尤其是首次公开了中药粉与提取物混合,并基于纳米级中药粉与提取物的结合,发挥各自中药的优势还解决了各自影响的问题;比如桑叶粉可以中和乳香粉的低毒性,断血流、地榆的配合可以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及消肿效果,茱萸则可中和三七、苦豆子的寒性,连翘与远志配伍可以减缓痛楚,并结合芦荟可促进组织复原;总之,本发明的药膏对体外破伤具有良好疗效。

5.本发明创造性的在低温下混合中药粉与提取液,避免了互相之间的反应,也避免了药效的损失,制备的药膏保持在低温,在使用时取出,结合通孔、石墨烯以及体温的作用,可以使得药膏快速回热并发挥作用。

6.本发明利用破壁处理可从细胞层次细化中药,结合超声处理,不是传统的提高分散性,而是进一步破碎粒子,提高破壁处理的粉碎效果,从而提高了杂质去除率并提高粉碎处理效果。

7.本发明利用超重力旋转床,在超重力作用下,使得中药成核,形成纳米级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颗粒过大、不利于效果发挥等问题。现有技术未见超重力对聚合物处理的报道,并且由于聚合物成核过程不存在反应性,而且聚合物本身韧性、粘度、成核性都较为特异,一般认为不适合利用超重力方法处理聚合物得到纳米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药膏托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衬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石墨烯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衬布层;2、两个衬条;3、石墨烯纤维层;30、两端部;31、中间部;4、药膏吸附网层;5、贴合层;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止血抗菌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比为100∶78∶54∶19∶11∶16∶23的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芦荟、姜黄、苦豆子分别清洗后加入纯水中浸泡30分钟,浴比1∶25;然后取出经过微波干燥得到清洁的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芦荟、姜黄、苦豆子;然后以水为提取液,分别对三七、茱萸、远志、连翘进行水提取处理得到三七水提取液、茱萸水提取液、远志水提取液、连翘水提取液;以乙醇为提取液,分别对姜黄、苦豆子进行乙醇提取处理得到姜黄乙醇提取液、苦豆子乙醇提取液;以三七水提取液与姜黄乙醇提取液的混合液对芦荟进行提取得到三七/姜黄/芦荟提取液;然后将茱萸水提取液、远志水提取液、连翘水提取液、苦豆子乙醇提取液、三七/姜黄/芦荟提取液于常温下混合,超声处理6分钟;第一次浓缩得到固含量为60%的中药提取物;上述水提取处理的工艺为,沸水入料,然后于0.3mpa压力下处理10分钟,然后常压回流处理15分钟,自然冷却完成水提取处理;所述乙醇提取处理的工艺为,常温入料,然后1分钟内调节温度为回流温度,处理20分钟,自然冷却完成乙醇提取处理;所述对芦荟进行提取的工艺为,常温混料,然后15分钟内调节温度为回流温度,处理10分钟,自然冷却完成芦荟提取处理;超声处理的功率为200w,频率30khz;

(2)将质量比为100∶78∶11∶24∶22的枸杞、桑叶、断血流、地榆、乳香分别清洗后一起加入纯水中浸泡30分钟,浴比1∶30;然后进行破壁处理与超声处理、压滤处理,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浓缩后的浓缩物经过超重力处理、冷冻干燥、辐照灭菌得到中药粉;上述破壁处理在38000rpm的转速下进行破壁处理,时间为25分钟;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1000w,频率80khz,时间为25分钟;超重力处理的转速为25000rpm,浓缩物的流量为80ml/min;冷冻干燥的温度为-80℃,压力为2pa,蒸发液层厚度0.5mm;粒径90~120纳米,汞砷未检出,重金属小于2mg/kg;

(3)5度下,将中药粉、羟基磷灰石加入中药提取物中,超声分散3小时,再加入明胶,经过第二次浓缩,得到止血抗菌药膏;中药粉、羟基磷灰石、明胶、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比为38∶6∶12∶100;超声处理的功率为500w,频率60khz。

实施例二

一种止血抗菌药膏帖,包括实施例一的止血抗菌药膏以及拖布;参见附图1-3,拖布包括依次连接的衬布层1、两个衬条2、石墨烯纤维层3、药膏吸附网层4以及贴合层5。所述贴合层的厚度为0.3微米,在其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透气孔6,每个透气孔6均贯穿所述贴合层5,以使药膏吸附网层4与外界通过该若干透气孔6连通。所述的两个衬条2间隔水平排列在衬布层1和石墨烯纤维层3之间,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由纤维浸渍石墨烯得到,固定在所述衬条2的正面上,衬布层1固定在衬条2的背面上,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包括两端部30和中间部31,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的中间部31呈条状布置,且中间部3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墨烯纤维层3的两端部30。以衬布层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所述的两个衬条2分设在衬布层1中心线两侧。所述衬条2呈月牙状的弧形,且两个衬条2对合设置,构成一未闭合的扇叶轮廓结构。所述药膏吸附网层4设置在所述石墨烯纤维层3上方,所述贴合层5贴设在所述药膏吸附网层4上,药膏吸附网为粘胶纤维/海藻纤维/棉织物,其透气度为160s/100ml,所述衬布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6;透气孔6的孔型呈三角形。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7%,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2%;对l92924小时杀死率为7%;总抗氧化能力987u/g;对于人小臂1厘米伤口(志愿者)的止血时间为20至30秒,3人。

实施例三

一种止血抗菌药物,由以下方式制备得到,将实施例一止血抗菌药膏与ph为8的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缓冲液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药膏质量5%的海藻酸钠,再超声分散10分钟,得到止血抗菌药物。

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8%,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98%;对l92924小时杀死率为7%;总抗氧化能力984u/g;对于人小臂1厘米伤口(志愿者)的止血时间为20至30秒,3人。

新西兰兔,体重2.6kg左右,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只,戊巴比妥注射耳缘静脉麻醉,腹部消毒,于肋弓下沿腹中线作一纵行切口,暴露肝脏中叶,用手术刀片在肝中叶切,创面血液迅速外渗,立即将0.20g止血药物喷洒创面并开始计时,覆盖无菌纱布,然后每隔5s观察创面出血情况,直至出血停止或出血超过10min,以去除纱布不出血为止血。动物实验治疗组止血时间为40秒、35秒,对照组止血时间超过600秒。

对比例一

一种止血抗菌药物,与实施例二相比,药膏不含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其余一样。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7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75%,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87%;对l92924小时杀死率为8%;总抗氧化能力871u/g;动物实验治疗组止血时间为360秒、420秒。

对比例二

一种止血抗菌药膏帖,与实施例二相比,药膏制备时,枸杞、桑叶、断血流、地榆、乳香分别用水提取,制备提取物,不采用纳米中药粉的形式,其余一样。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8.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7.12%,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8.14%;对l92924小时杀死率为28%;总抗氧化能力851u/g;由于存在低毒性,不做止血。

对比例三

一种止血抗菌药膏帖,与实施例二相比,采用常规煮沸提取工艺,时间加为5倍,其余一样。计数显示其对大肠杆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17%,对白色念珠菌24小时杀菌率为99.18%;对l92924小时杀死率为14%;总抗氧化能力849u/g;对于人小臂1厘米伤口(志愿者)的止血时间为70至90秒,3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