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46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主要包括:气管导管主体,该气管导管主体的一端为出气口、另一端为能够与氧气管连接的进气口。使用时,将上述气管导管主体通过声门插入人体的上呼吸道中并固定,同时将进气口连接在呼吸机上,以用于帮助患者辅助呼吸,从而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导管,对病人的气道刺激较大,容易导致病人难以忍受,特别是在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气管导管诱发的呛咳反射。

具体地,围术期全身麻醉的病人术中通气装置与麻醉机的连接主要由传统气管导管或喉罩完成,喉罩的应用是解决病人全身麻醉气道高敏反应重要手段,但喉罩的使用有其局限性,如手术时间在4小时左右、漏气、特殊体位病人不适用、脑手术病人不适用等,长时间使用可并发口咽腔疼痛、声音嘶哑、喘息。传统气管导管仍然普遍使用,但在全麻苏醒期气管导管的刺激会导致病人剧烈的呛咳反射,特别是近年来避免气管导管引起术后呛咳反应导致脑手术后脑损伤的一些方法引起关注。异丙酚可以缓解呛咳,和所有药物一样药物代谢增加肝脏负荷;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则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的出现,减少呛咳反射,但有可能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右美托嘧啶可以提高病人全麻苏醒期对气管导管的耐受,但药物代谢增加机体负荷,同时对循环功能有影响;上述麻醉药物不利于病人术后意识恢复,使病人苏醒延迟。外科病人围术期全麻苏醒期,呼吸、吞咽反射的恢复后,吸痰、拔管操作影响时,气管黏膜直接受到导管刺激,可引起剧烈的呛咳反应,呛咳反应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使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周围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增加,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骤升;由其导致的心肌氧供与氧耗比例失调,还可引发心肌缺血,心衰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特别是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的病人可诱发心血管意外;同时呛咳可导致伤口、创面出血,伤口裂开等。因此,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诱发的呛咳反射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是围术期气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呛咳的特点是巨大的胸腔内的压力产生并强力的气流,胸腔内压力的传导可以通过血管传导至创面,导致创面出血。临床上研究预防呛咳或者减轻气管导管应激反应的药物很多,如阿片类镇痛药、异丙酚、右美托嘧啶等;麻醉药物可以减轻病人的呛咳,但延迟了病人的苏醒和苏醒质量,增加肝肾对药物代谢的负荷。

以颅脑肿瘤手术为例,病人在复苏过程中或者在吸痰过程中有呛咳反应,呛咳反应多数在拔除气管导管期间发生率高。呛咳可以导致脑创面出血、脑肿胀、脑血肿、颅内压升高,可以引起继发性脑损害(secondarybraininjurysbi)。在临床麻醉中,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对机体激发的气道反应显而易见,引起剧烈的呛咳反应,导致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周围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增加,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骤升;由其导致的心肌氧供与氧耗比例失调,还可引发心肌缺血,可影响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对并发高血压、糖尿病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则可因严重心肌缺血、心衰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颅脑手术期气道管理以及复苏后病人因气管导管引发呛咳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肝脏手术的病人在临床麻醉中,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对机体激发的气道反应显而易见,引起剧烈的呛咳反应,也容易导致创面出血。其它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鼾症病人也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气管导管在围术期全身麻醉时对病人的气道刺激,有效提高病人的耐受,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气管导管对病人的气道刺激较大,容易导致病人难以忍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包括:长度可伸缩改变的气管导管主体,所述气管导管主体包括: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以及与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的一端连接的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为温控材料成型,当温度达到摄氏30度或华氏54.6度以上时,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张开为圆柱形,当温度达到摄氏10度或华氏18.6度以下时,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回朔为锥型;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或为导管头部叠型锥型,气流充气法可将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的叠型锥型推张开为圆柱形;所述气管导管主体的外侧套设有气管导管封堵套囊,且所述气管导管封堵套囊临近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设置;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管导管接头。

具体地,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为圆柱形通气状态时,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的直径与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的直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上开设有侧开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开孔至少包括有两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侧开孔在立体空间上呈三角形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侧开孔在立体空间上呈十字形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侧开孔在立体空间上呈四边形分布。

实际应用时,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为具有抗菌性的pvc材料弹性膜或纸质材料弹性模;所述pvc材料或所述纸质材料的厚度为0.07mm-0.17mm。

其中,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的伸展长度至少是完全层叠时长度的两倍;由口腔向气管内方向移动时以气管导管远端层叠优先释放,由气管内向口腔收缩时以气管导管近端优先层叠,层叠的厚度小于1.3mm。

具体地,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内设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上沿轴向设有轨道孔;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内沿轴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弹性支撑件,且每个所述弹性支撑件在周向将所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撑起,所述弹性支撑件的直径为0.1mm-0.2mm;所述引导管穿设过多个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所述气管导管主体能够在所述引导管上伸缩层叠滑行。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管参与通气,所述引导管的管壁上的多个打孔均为滴泪状结构,参与通气。

更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管的所述滴泪状结构的开孔的头部直径为1mm,尾部直径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

实际应用时,所述气管导管封堵套囊连通有充气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包括:长度可伸缩改变的气管导管主体,该气管导管主体包括: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以及与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的一端连接的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为温控材料成型,当温度达到摄氏30度或华氏54.6度以上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张开为圆柱形,当温度达到摄氏10度或华氏18.6度以下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回朔为锥型;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或为导管头部叠型锥型,气流充气法可将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的叠型锥型推张开为圆柱形;气管导管主体的外侧套设有气管导管封堵套囊,且气管导管封堵套囊临近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设置;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管导管接头。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由于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的通气状可改变,且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能够使气管导管主体的长度伸缩改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气管导管在围术期全身麻醉时对病人的气道刺激,使病人的耐受力有效提高,且更加安全;此外,病人清醒时可带管对话,紧急情况下能够随时恢复或复插为气管导管状态,特别适用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回病房或icu的病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切气式桥架控制平衡通气单腔肺隔离导管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特殊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它未表述的附图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一伸缩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二伸缩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麻醉插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意识部分恢复导管退回口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意识完全恢复导管拔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导管主体;11-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2-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2-气管导管封堵套囊;3-气管导管接头;121-侧开孔;4-引导管;41-轨道孔;5-弹性支撑件;6-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包括:长度可伸缩改变的气管导管主体1,气管导管主体1包括: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以及与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一端连接的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为温控材料成型,当温度达到摄氏30度或华氏54.6度以上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张开为圆柱形,当温度达到摄氏10度或华氏18.6度以下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回朔为锥型;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或为导管头部叠型锥型,气流充气法可将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的叠型锥型推张开为圆柱形;气管导管主体1的外侧套设有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且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临近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设置;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管导管接头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长度可伸缩改变的气管导管主体1,该气管导管主体1包括: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以及与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一端连接的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为温控材料成型,当温度达到摄氏30度或华氏54.6度以上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张开为圆柱形,当温度达到摄氏10度或华氏18.6度以下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回朔为锥型;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或为导管头部叠型锥型,气流充气法可将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的叠型锥型推张开为圆柱形;气管导管主体1的外侧套设有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且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临近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设置;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管导管接头3。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由于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的通气状可改变,且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能够使气管导管主体1的长度伸缩改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气管导管在围术期全身麻醉时对病人的气道刺激,使病人的耐受力有效提高,且更加安全;此外,病人清醒时可带管对话,紧急情况下通过能够随时恢复或复插为气管导管状态,特别适用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回病房或icu的病人。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能够在顿锥形通气状态(如图2所示)和圆柱形通气状态(如图1所示)之间转换。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为圆孔形通气状态时,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的直径与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直径一致。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上开设有侧开孔121,侧开孔121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通气效果。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侧开孔121可以至少包括有两个,多个侧开孔121的设置能够使通气流更符合生理学的混流状态,提高通气流的聚集能力,保证通气流能够更加集中。

可选地,当多个侧开孔121为三个时,三个侧开孔121可以在立体空间上呈三角形分布,且该三角形可以为等腰三角形,也即三个内角中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或,该三角形可以为等边三角形,也即三个内角均为60°的三角形;或,该三角形可以为直角三角形,也即三个内角中有一个内角为90°的三角形;或,该三角形可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即三个内角中有一个内角为90°、其余两个内角分别为45°的三角形;或,该三角形可以是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也即三个内角中有一个内角为30°、一个内角为60°、再一个内角为90°的三角形。

当然,除了上述列出的特殊三角形外,也可以为具有不规则内角度数的三角形,在此不做限制,但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当多个侧开孔121为四个时,四个侧开孔121可以在立体空间上呈十字形分布,且该十字形的宽和高等长;当然,也可以为非等长等高设置。

可选地,当多个侧开孔121为四个时,四个侧开孔121可以在立体空间上呈四边形分布,例如四个侧开孔121顺序连线在立体空间内呈平行四边形分布。

实际应用时,为了降低气管的切开几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材料以金属和非金属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性为主,优选为具有抗菌性的pvc材料弹性膜,选用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性和导管结构优势,能够满足icu留管,并对需要呼吸肌支持的病人能够延长带管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气管的切开几率。

当然,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材料也可以为其它符合要求的薄膜,例如:具有抗菌性的纸质材料弹性模。并且,上述pvc材料或纸质材料的厚度可以为0.07mm-0.17mm。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一伸缩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第二伸缩长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的伸展长度可以至少是完全层叠时长度的两倍;具体使用时,由口腔向气管内方向移动时以气管导管远端层叠优先释放,由气管内向口腔收缩时以气管导管近端优先层叠,层叠的厚度小于1.3mm。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内可以设有引导管4,该引导管4上可以沿轴向设有轨道孔41;并且,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内可以沿轴向设有弹性支撑件5,且弹性支撑件5在周向将可伸缩层叠的气管导管主管11撑起,该弹性支撑件5的直径优选为0.1mm-0.2mm;实际装配及使用时,引导管4穿设过弹性支撑件5设置,气管导管主体1能够在引导管4上伸缩层叠滑行。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引导管4参与通气,且引导管4的管壁上的多个打孔可以均为滴泪状结构,参与通气。

更进一步地,上述引导管4的滴泪状结构的开孔的头部直径可以为1mm,尾部直径可以为0.1-0.2mm。当然,具体数值也不限于此,其它合理数值均可,在此不一一穷尽列举。

优选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弹性支撑件5可以为弹簧。

实际应用时,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中,上述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可以连通有充气阀6,从而通过该充气阀6对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进行充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气管导管在围术期全身麻醉时对病人的气道刺激,使病人的耐受力有效提高,且更加安全;此外,病人清醒时可带管对话,紧急情况下能够随时恢复或复插为气管导管状态,特别适用于需要保留气管导管回病房或icu的病人,对需要呼吸肌支持的病人能够延长带管时间,从而有效降低气管的切开几率。

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人提出的工具顺序拔管法理论研究所设计。工具顺序拔管法概念(toolsequentialextubation,tse):在围术期全身麻醉苏醒期,研究一套实用工具,通过该工具解决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麻醉由深到浅,工具的转换使刺激由重到轻集以消除呛咳反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麻醉围术期的安全性,本发明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适用于所有手术病人,可望成为常用工具,尤其适用于icu病人和长期带管的病人避免气管切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麻醉插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意识部分恢复导管退回口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处于意识完全恢复导管拔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图8所示,本发明在临床麻醉使用流程,是当病人由清醒进入麻醉状态时,病人的自主呼吸消失,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的前端插管时处于锥型或叠型锥型状态,可减少对口腔组织和声门的损伤;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通过声门后,将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充气,防止麻醉机呼吸支持时漏气,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充气时产生的对气管导管壁的压力有可伸缩层叠的弹性支撑件5支撑,防止气管导管塌陷而造成通气功能障碍;随着导管体内加温或充气法,可变式气管导管头部12锥型或叠型锥型为圆柱形。手术结束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麻醉处于相对安全清醒期,将气管导管封堵套囊2放气,气管导管主体1收缩回口腔,此时,病人呼吸频率rr正常,各项通气指标处于相对安全范围。气管导管主体1收缩回口腔后对气管的刺激解除,病人发生呛咳的发生率降低,同时气管导管主体1收缩回口腔可以保持口腔通气的顺应和通畅,防止由于口腔组织的塌陷和舌后坠造成气道不畅。并且,保留引导管4在气管供气,保留引导管4是为了麻醉后病人苏醒期呼吸抑制时将气管导管主体1及时送回气管恢复控制通气状态,保障病人的安全。当病人完全清醒时,可拔出气管导管主体1,减少对口腔的刺激,只需要保留引导管4供应氧气,当病人发生呼吸抑制时,可通过引导管4将气管导管主体1送入气管,保障安全。对于在icu需要带管的病人,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可以方便安全的对主管进行消毒清洗,延长带管时间,减少气管切开的几率。本发明上述使用是基于本发明人提出的工具顺序拔管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