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的纯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0835阅读:1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乙肝的纯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hbv病毒对外界的环境抵抗力很强。30—32℃的环境下可存活至少6个月,-20℃可存活15年,hbv能耐受60℃一小时,乙醚6小时,100℃煮沸2分钟可使hbv灭活。hbv西北五省是重发区,每个县有3至6万人hbv携带者。造成和传播原因外部环境及机体内部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大约80-90%由外因引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治疗乙肝的纯中药制剂,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乙肝的纯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等重量份数的如下物质组成,全虫、蜈蚣、斑蝥、乌蛇、蕲蛇、广西白花蛇、土鳖虫、蜂房、地龙、海马、海麻雀、水蛭、海星、海龙、虻虫、鳖甲、龟板、牡蛎、干蟾皮、鼠妇、天龙、蝼蛄、鹿角片、三七、鸡内金、人参、党参、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黄精、丹参、川芎、白芨、半枝莲、三棱、莪术、当归、猪芩、香附、鸡血藤、生地。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活血祛瘀、行气破血、搜风通络解毒、消肿止痛、滋阴壮阳、赔补肝肾、收敛生肌、推陈致新、通淋利水。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强悍力足又不伤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治疗乙肝的纯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等重量份数的如下物质组成,全虫、蜈蚣、斑蝥、乌蛇、蕲蛇、广西白花蛇、土鳖虫、蜂房、地龙、海马、海麻雀、水蛭、海星、海龙、虻虫、鳖甲、龟板、牡蛎、干蟾皮、鼠妇、天龙、蝼蛄、鹿角片、三七、鸡内金、人参、党参、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黄精、丹参、川芎、白芨、半枝莲、三棱、莪术、当归、猪芩、香附、鸡血藤、生地。

全虫,全蝎,中药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蜈蚣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斑蝥功能主治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乌蛇【性味】甘咸,平。①《药性沦》:"味甘,平,有小毒。"②《开宝本草》:"无毒。"③《玉楸药解》:"味咸,气平。"【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蕲蛇功能主治:全体有祛风、活络、定惊的功能;主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癣、惊风抽搐、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等。头有泻火解毒的功能;主治白癫风、癞疮。眼睛有疏风定惊的功能。

广西白花蛇为小白花蛇:又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节蛇、白节蛇、手巾蛇)bungarusmulticinctusblyth的幼蛇。除去内脏,盘成圆形如钱大。功效与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较轻。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非白花蛇正品。以头尾齐全、干燥、色泽明亮、盘小者为佳。

土鳖虫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蜂房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

地龙清热息风,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海马性味归经:温;甘;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温肾壮阳,散节消肿。用于阳痿遗精,瘰疬痰核,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

海麻雀性味和功用咸,温。散结,消肿,解毒。用于淋巴腺肿大,咽喉肿痛,疮疔肿毒。常用量10~15克。

水蛭,中药名。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tatawhitman的干燥全体。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分布范围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用于血瘀经闭,瘾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海星,中药名。为槭海星科动物镶边海星craspidasterhesperus(mullerettroschel)及他种海星的全体。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具有解毒散结,和胃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甲状腺肿大,瘰疬,胃痛泛酸,腹泻,中耳炎。

海龙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其中记载海龙功同海马而倍之,由于海马资源紧缺,价格昂贵,而海龙资源相对丰富,对海龙品质及药用价值的研究成为研究的重点。海龙大多可药用,传统医学所指的海龙系海龙科海洋生物刁海龙、拟海龙、尖海龙等干燥体的统称。海龙因形状似“龙”而得名,其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益精生髓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及多种氨基酸、多种矿物元素。另它还具有兴奋剂的作用,可用于老人及衰弱者精神倦怠、疲惫的治疗。

虻虫性味归经苦,凉,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症。主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干血痨;少腹蓄血;症瘕积块。

鳖甲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龟板解热镇静、强健筋骨、凉血充血,可能与其所含钙质作用有关。

牡蛎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有抗实验性胃溃疡以及局部麻醉作用,所含钙盐有抗酸及轻度镇静、消炎作用。

干蟾皮中医认为蟾皮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胀的功效与作用。

鼠妇破瘀通经,熄风镇惊,利水解毒。鼠妇的作用:镇痛作用,抗麻风作用。

天龙即壁虎味咸,性寒,有小毒,有祛风、活络、散结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肿瘤等病症。

蝼蛄中医认为蝼蛄有利水通淋,消肿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鹿角片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等功效,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

三七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鸡内金健胃消食,固精止遗。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功效:补气挽脱,补益脾肺;生津,安神。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太子参功效:补气生津。

炒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茯苓气平.味甘.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

炙黄精味甘,性平。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的功效与作用。

参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丹参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

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清热、化疲、消肿、生肌等。

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毒蛇咬伤;

三棱:理血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用于血瘀气结,经闭腹痛,症瘕积聚等症。2,消积止痛,泻胃,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莪术的功效作用【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肝、脾经。

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当归功效: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猪芩性味归经是: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效是:利水渗湿。

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功效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生地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方解】全虫:性味辛、平、有毒、入肝经,祛风通络止痛。蜈蚣:性味辛、微温、有毒、入肝经、祛风通络止痛。蜂房:(以下简略性味、入经称)祛风攻毒止痛。斑蝥:有大毒、破血消瘕、退热除蒸。干蟾皮:有毒、破结行水、解毒杀虫。地龙:清热定惊、通络活络、攻毒解挛。鳖甲、龟板: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黄精、当归、生地、白术合伍,养肝疏肝、子补肾阳、运脾和胃。动物性诸药和三棱、莪术、半枝莲相伍,活血祛瘀、行气活血、解毒消肿。黄精、当归、生地、白术、鳖甲、牡蛎和伍:养肝疏肝、滋肾阳、运脾和胃。诸虫药和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白术、黄芪、茯苓和伍: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解祛邪、培补肝肾。鳖甲、三七、丹参、太子参、牡蛎和诸虫药和伍:消症、清热、益气、养阴。土鳖虫、丹参、鳖甲、黄芪、白术、党参、猪苓、茯苓、虻虫和伍: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以上群药组伍:活血祛瘀、行气破血、搜风通络解毒、消肿止痛、滋阴壮阳、赔补肝肾、收敛生肌、推陈致新、通淋利水。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强悍力足又不伤正。典型病例【病例一】康志军、男、47岁、甘肃省临洮县玉井镇人,基建包工头。

2017年5月4日初诊【西医学检查】肝硬化、乙肝大三阳、胆囊炎【临床证候】口苦、口粘、口干、胸肋隐痛、小便短赤、面色黧黑兼带有油垢、体重不减反增、臂背时有酸胀、舌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辨证与治法】属湿热毒、凝结不开、肝郁气滞,立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法【方药】1方药:柴胡15、黄芩15、茵陈20、土茯苓20、凤尾草20、草河车10、竹茹15、双花10、滑石20、寒水石10、生石膏10。2方药:南沙参15、麦冬10、当归12、生地20、川楝子10、夜交藤30、丹参30、鸡血藤30、柴胡10、姜黄10、郁金10、薄荷10、草河车30、升麻50、苏木10、青皮10。3方药:乙肝敌-k颗粒、日服三次、每次16克【治疗经过及疗效】服1方剂7剂二诊:服完7剂后、口苦口粘、小便短、面色转红、油垢退、臂背胀痛瘥三诊:服2方剂28剂后、口干瘥、大便正常、肝隐痛瘥、余症渐减。服药37剂后检查肝功能全部正常,胆囊剧烈疼痛住临洮人民医院治疗两个月,不见病症好转又来本诊所治疗。四诊:服2、3方剂并进60天。经临洮县人民医院检查肝硬化、乙肝大三阳、痊愈。乙肝三系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本人不相信,去兰州军区总院复查结论和临洮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一致痊愈。【病例二】党新盛、男48岁、甘肃省庄浪县农商银行主任、2017年3月5日初诊【西医学检查】肝癌、癌胎抗原150.61(0-3.4)甲胎蛋白3300(正常值0-7)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肝占位性病变、部分肝血管瘤、部分囊肿、部分结节状、部分增生性肝细胞、部分细胞核脓肿【证候】腰痛一年、上腹部隐痛不适、腹胀饮食可、二便正常、体重下降、舌红苔薄、脉细、已在医院治疗三年、化验甲胎蛋白、癌胚胎抗原总不降、于2017年3月5日来诊治【中医辨证与治法】肝郁内结型、立疏肝理气之法【方药】1方药:日一剂、水煎服蒲公英30、苡仁30、灵芝30、绞股蓝30、八月扎15、元胡30、川楝子30、山药30、山慈菇15、浙贝母30、水半夏10、生南星20(先熬1.5小时)、黄连6、淡竹叶10、红枣30、全虫10、水牛角30(先煎)。2方药:乙肝敌-k日服3次、每次16克【治疗经过及疗效】二诊:服1、2方剂20剂后、精神振奋、体重微增、食欲增加、唯腰背疼痛、口干、病情稳定、舌淡红、苔薄白、脉红。1方去水牛角、淡竹叶。加茵陈30、女贞子30、皂角刺10、金钱草30、红豆杉3,加2方药再服20剂。三诊:服完1方加减和2方药20剂后,病情稳定、精神振奋、舌淡红、苔薄白,1方加黄金20神曲20,2方药再服20剂。四诊:服1方加减和2方药20剂后、病愈。乙肝hbsag(-)hbeab(-)hbcab(-)现已上班工作、至今未见反复。【病例三】马某某、男、26岁、甘肃省康乐县巴仁乡李家村农民工,于2017年4月10日来诊【西医学检查】经临洮县人民医院检查统三统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活动期【临床证候】口苦、厌油、肋隐痛、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薄白、脉弦、患乙肝8年【中医辨证与治法】湿热邪聚、立疏肝清热、解毒利湿之法【方解】1方药:柴胡15、黄芩15、茵陈30、土茯苓20、凤尾草20、草河车10。日服一剂水煎服3次2方药:乙肝敌-k日服4次、每次16克【治疗经过及疗效】先服1方剂7剂二诊:服完1方剂7剂后口苦、厌油、肋隐痛、二便瘥、乏力渐解、其他症状缓解。三诊:服2方药60剂,临洮人民医院检查痊愈、三系统各项指标转阴。【病例四】王某某、男、26岁、兰州市西固区清洁工人、2016年3月1日来诊【西医学检查】兰州二院血检:乙肝病毒性肝炎、活动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gab(-)。肝功:总胆红素20.3vmil/1(h)直接胆红素3.8v间接胆红素16.5(+)其他指标(-)【临床证候】口苦、心烦、肋隐痛、厌油食少、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弦、发现乙肝已13年【中医辨证与治法】寒热邪聚、气滞肝郁、立疏肝清热、解毒利湿之法【方药】1方药:柴胡15、黄芩15、茵陈30、土茯苓20、凤尾草20、草河车10。日服一剂水煎服3次

2方药:乙肝敌-k日服4次、每次16克【治疗经过及疗效】服1方剂5剂、口苦、心烦、肋痛、厌油瘥、食欲增加、二便正常、苔薄白、脉弦、改服2方药、连服25剂,精神振奋、食欲增加、再续服2方剂60天。兰州大学二院检查三系统全转阴、又经兰州陆军医院复查三系统全转阴。【病例五】张某某、男、45岁、甘肃省临洮县上营乡上营村农民

2017年4月15日来诊【西医学检查】兰州大学二院检查:肝硬化、乙肝大三阳【证候】口干、舌红、苔黄厚、脉细弦【中医辩证与治法】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立滋肾养肝疏肝之法【方药】1方药:南沙参15、北沙参15、麦冬10、当归12、生地20、川楝子10、夜交藤30、丹参30、鸡血藤30、柴胡10、姜黄10、郁金10、薄荷5、草河车30、升麻50、青皮10、苏木10、生石膏30、寒水石30、滑石30。2方药:乙肝敌-k日服三次,每次16克【治疗经过及疗效】二诊:服1、2方药30剂后,口干瘥、疼痛愈、舌淡、苔薄黄、脉弦三诊:续服又30剂后,临床诸症状消失四诊:又续服30剂后,肝硬化(-)乙肝hbsag(-)hbcab(-)hbcab(-)痊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抑制和很快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细胞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进度,减少和肝脏代谢失常、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经二十余年的研究,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一般草木类、矿石类治疗效果不稳定、差异p>0.05,最后发现虫类药清楚hbv有效率99%,治愈率86.5%,因为虫类药乃血肉之品、有情之物,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搜剔疏利、故其效益比轻佳良而可靠、起到挽澜之功,是草木、矿石类所不能比拟、用之常得心应手、只要精制配伍得当效捷而不伤正、治疗70余例、尚未发现有毒作用。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