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341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集约化养鸡场极易流行,可使增重缓慢,消瘦;产蛋鸡受感染时,产蛋量暂时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或营养不良时,可引起较多的死亡,对幼龄鸡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失。

潮湿型鸡痘皮肤、粘膜均被损坏,并造成鸡角膜浑浊,眼球下陷,严重者甚至失眠,死亡率更高,可高达30%—40%,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本病的措施很少,通常采用消除病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治疗方法。如进行预防接种、搞好灭蚊措施、防止鸡体表损伤等。这些治疗方法虽对控制鸡痘有一定的效果,但对重患鸡效果甚微。于是临床中在消除病因的同时,我们采用结合本发明拌料给药,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具有清热凉血、杀虫破积、散瘀止痛的功效,且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符合安全兽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

黄芪10-40份;

党参10-40份;

板蓝根10-40份;

槟榔5-30份;

生地5-30份;

贯众5-30份;

知母5-25份;

甘草10-35份。

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黄芪、党参、板蓝根、槟榔、生地、贯众、知母和甘草进行粉碎,并且分别全部通过100目筛;

(2)将步骤(1)中过筛后的黄芪、党参、板蓝根、槟榔、生地、贯众、知母和甘草放入混合罐里,充分混合均匀,即得到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中含有的黄芪、党参、板蓝根、槟榔、生地、贯众、知母等多种抗病毒、抗肿瘤中药组成,对禽的多种病毒性疾病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2、本发明具有清热凉血、杀虫破积、散瘀止痛的功效,且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符合安全兽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黄芪、党参、板蓝根、槟榔、生地、贯众、知母和甘草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黄芪10kg;党参10kg;板蓝根10kg;槟榔5kg;生地5kg;贯众5kg;知母5kg;甘草10kg。

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黄芪、党参、板蓝根、槟榔、生地、贯众、知母和甘草进行粉碎,并且分别全部通过100目筛;

(2)将步骤(1)中过筛后的黄芪、党参、板蓝根、槟榔、生地、贯众、知母和甘草放入混合罐里,充分混合均匀,即得到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黄芪40kg;党参40kg;板蓝根40kg;槟榔30kg;生地30kg;贯众30kg;知母25kg;甘草35k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黄芪3kg;党参3kg;板蓝根3kg;槟榔2kg;生地2kg;贯众2kg;知母1.5kg;甘草1.5k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临床应用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鸡痘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采用本发明拌料相给药,地点选在山东即墨某养鸡场,鸡痘患病率80%以上,选取病鸡样本量为150日龄的罗曼蛋鸡,共120羽。试验将感染鸡分为三组,第一组40羽,将本发明低剂量拌料,将本发明以每千克体重0.5g拌料给药;第二组40羽,将本发明以每千克体重1g拌料给药。第三组40羽,不用药作对照。三组鸡均加强管理,记录病变和产蛋量。

1实验前症状

病鸡往往精神萎顿,鸡群采食量减少,明显消瘦,生长受阻,发育不良、冠、肉垂、嘴角和腿、脚以及翅的内侧等部位长有痘疹。喉头及气管中产生多量黄色干酪样或脓样物,病鸡呼吸困难,喉部发出“咯……咯”的尖叫声,皮肤、粘膜均被损坏,并造成鸡角膜浑浊,眼球下陷。

2治疗效果判定方法

治愈率:

用药后感染鸡临床症状消失,精神、食欲、呼吸等恢复正常,痂皮脱落的均判断为治愈。根据治愈只数占该组试验鸡只的比例计算治愈率。

有效率:

用药后感染鸡肉垂、嘴角、眼皮、耳球和腿、脚、泄殖腔、翅的内侧的痘疹以及喉头、气管中产生的多量黄色干酪样或脓样物等结痂,并开始脱落,精神及采食情况开始好转但没有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的均判为有效。根据有效只数占该组试验鸡只数的比例计算有效率。

无效率:

用药后感染鸡精神、食欲、肉垂、嘴角、眼皮、耳球和腿、脚、泄殖腔、翅的内侧的痘疹以及喉头、气管中产生多量黄色干酪样或脓样物等临床症状仍不见好转甚至恶化死亡者,均判断为无效。根据无效只数占该组试验只数的比例计算无效率。

3试验结果

对自然感染鸡痘的鸡群,分别给予涂抹给药、拌料给药等方式治疗后,7天后通过与感染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病鸡群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产蛋率恢复理想。结果见表1。

表1疗效观察

4结果分析

第一组用药后第二天开始康复,一般5-7天痂皮脱落,最长10天痊愈。第二组用药后,一般3-5痂皮脱落,最长7天痊愈。第三组病鸡冠肉髯、眼皮、面部、耳球、口角等处满布着粗糙棕褐色、突出皮肤表面的结痴。痂皮短的三周,长的四周才脱落病。鸡食欲减退、精神不佳,体重减轻,产蛋量显著下降。

5结论

经试验验证,本发明高剂量组拌料,即按每公斤体重1g给药,混饲,连续7天对临床型鸡痘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