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溶性药物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8241发布日期:2018-06-19 13:5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药物的制备领域,涉及一种难溶性药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难溶性药物由于其在胃肠道消化液中常存在溶解性差,溶出度偏低、溶出速率缓慢、吸收不完全等问题,影响了其疗效的发挥,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黄酮类药物包括槲皮素,芹菜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其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抗纤维化等众多生物学活性,但是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下。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将难溶性药物纳米化,可以显著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提高药效。目前,应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微乳,脂质体等纳米药物新剂型。应用纳秒激光器制备难溶性纳米药物颗粒是一种新型的药物纳米化方法,具有制备简单,重复性好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难溶性药物的纳米颗粒的方法,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提供方法将模式药物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充分混合并压片,应用液相激光烧蚀技术,将激光能量聚焦在药片靶材上,通过调节激光参数,制备得到尺寸均一,形貌可控的纳米药物颗粒。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难溶性药物与医用高分子材料混合后压片,所得片状靶材浸没于水中;将激光聚焦在所述片状靶材上,在磁力搅拌条件下进行烧蚀,即可。

本发明所述难溶性药物是指一般难溶于水、难以被生物体充分利用的药物。本发明优选所述难溶性药物为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芹菜素,染料木素,姜黄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槲皮素。

本发明所述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分散剂的功能,能够很好地起到药物分散的作用,防止纳米药物颗粒的聚集。具体而言,本发明优选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优选采用分子量5000~5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更优选为分子量10000的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为了使药物与高分子材料充分作用以便于后续烧蚀,本发明优选所述难溶性药物的用量相当于所述医用高分子材料质量的0.5%~10%,优选为1%~5%;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可采用1%、2%或5%等。

为了使激光烧蚀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同时确保所得产品均一且形貌可控,本发明将压片后所得片状靶材浸没在水中进行烧蚀。

本发明采用的激光烧蚀的激光能量为10mJ~50mJ,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可具体选用10mJ、30mJ、50mJ等参数。所述激光烧蚀的时间为10min~60min,优选为10min~30min,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可选择10min、20min、30min等参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烧蚀是在激光能量为25mJ~35mJ的条件下烧蚀10~30min。

本发明的激光烧蚀在磁力搅拌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贯穿所述烧蚀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所述磁力搅拌的转速为200rpm~1500rpm,优选为800~1200rpm。本发明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如果在激光烧蚀的过程中不采用磁力搅拌,会导致沉淀的发生;即使采用其它辅助方式,如超声,也会导致纳米药物颗粒聚集析出。

本发明同时保护所述方法制备而成的难溶性药物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进一步保护所述纳米颗粒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采用所述纳米颗粒加工而成的药物溶解度和药物溶出度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过程工艺简单易操作,制备得到的纳米药物纯净,无化学残留,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药物溶出度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药物的TEM图;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纳米颗粒的溶解度(图2a)和药物溶出度(图2b)测试结果;

图3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SEM图;

图4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SEM图;

图5为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难溶性药物纳米颗粒,具体制备方法为:称取500mg槲皮素和10mg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研钵中充分混匀,于红外压片机上进行压片,所得片状靶材置于10mL纯水中,将能量为30mJ的激光聚焦在所述片状靶材上,在转速为1000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烧蚀30min,即得。

图1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槲皮素纳米药物颗粒的TEM图。图1中的槲皮素纳米药物颗粒粒径大小在50~100nm,尺寸均一,分散性很好。

A、按照如下方法检测所得纳米颗粒的溶解度:将不同浓度的槲皮素粉末(2,4,8,16,32μg/mL)溶于DMSO中,经紫外定量得到标准曲线。槲皮素粉末和本实施例所得的纳米颗粒首先制备过饱和溶液,经3000rpm离心取上清得到饱和溶液。取等体积饱和溶液经旋转蒸发干燥去除水分后DMSO重新溶解,测紫外吸收。对比标准曲线得到溶解度。

结果如图2a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相比于槲皮素粉末来说,槲皮素纳米药物颗粒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达到40μg/mL,是槲皮素粉末的5倍。

B、按照如下方法检测所得纳米颗粒的溶出度:取一定量槲皮素粉末和本实施例所得纳米颗粒的饱和溶液,置于透析袋中,每隔1h取样测紫外吸收,对比母液确定溶出度。

结果如图2b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槲皮素纳米药物颗粒的释放也有显著变化,随着时间的增加,槲皮素纳米药物颗粒的释放百分比逐渐上升,在8小时后基本达到平衡,释放率为25%,远高于槲皮素粉末。

图2所示结果表明,本实施例所得槲皮素纳米颗粒的生物利用度可明显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难溶性药物纳米颗粒,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为25mg,且所述烧蚀时间为10min。

图3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SEM图。由图可知,颗粒大小和形貌均一性更好,但是由于大量高分子材料的包覆,纳米药物颗粒的产率明显下降。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评价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由结果可知,药物溶解度和溶出度较实施例1无明显变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难溶性药物纳米颗粒,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为5mg;且所述激光能力为50mJ,烧蚀时间为20min。

图4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SEM图。由图可知,由于激光烧蚀能量大,在高分子材料为5mg时不能对大量产生的纳米药物颗粒进行有效包覆,导致棒状药物颗粒的形成。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评价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由结果可知,本实施例产品的溶解度和溶出度较实施例1稍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难溶性药物纳米颗粒,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为2.5mg;且所述激光能力为10mJ,烧蚀时间为30min。

图5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的SEM图。由图可知,由于高分子材料比例较小,且激光能量较小,产生的纳米药物颗粒均一性较差,且产量较低。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评价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由结果可知,本实施例所得产品的药物溶解度和溶出度较其他实施例最差。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