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口服给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7484发布日期:2018-09-07 23:3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口服给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uman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至今已造成3400多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估计有3690万人携带hiv病毒,2014年新感染病毒人数估计为200万,死亡人数为120万。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57.7万例;2015年新增11.5万例,死亡2.4万例。目前中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仍呈上升趋势,既往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需要治疗的人数大幅上升。目前没有针对hiv病毒感染的治愈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的出现被认为是艾滋病治疗史上里程碑性的事件。haart联合使用数种能够阻断或抑制hiv病毒入胞、复制、转录、翻译、装配等过程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从而充分抑制病毒的增殖,将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降低到实验室检测水平以下(≤50拷贝/ml),使之免疫系统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最终显著延缓疾病的进展,大大降低ai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减少hiv的传播。迄今为止,美国fda批准用于hiv-1感染者临床治疗的药物,包括单体药物28个,固定配伍复方药物10个,主要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和进入抑制剂5大类。nnrtis类药物包括奈韦拉平、地拉韦定、依非韦伦、依曲韦林、利匹韦林。acc007是一种新型nnrtis类药物,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该化合物的cas号为1097628-00-6,曾用代号包括:gs9441(吉利德科学公司)、km023(kainomedicine)以及acc007(江苏艾迪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结构式如下: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中,acc007表现出与其他nnrtis药物类似的活性。在没有人血清蛋白情况下,acc007的抑制活性与奈韦拉平相当,但比其它nnrtis的活性弱,如依非韦伦、依曲韦林和利匹韦林。但在人血清蛋白存在的情况下,与依非韦伦具有相当的抗病毒能力。对mt-2、mt-4和pbmcs细胞进行了acc007的细胞毒性检测,以pbmcs为例,ec50值为5.1nm,选择性指数(cc50/ec50)为>20,000。针对nnrtis普遍存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测定acc007、依非韦伦这两种药物与200多种离子通道、受体、酶的结合情况。依非韦伦和大量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有相互作用,而acc007没有和上述任何蛋白相结合。这些结果表明,acc007不太可能在临床上产生类似依非韦伦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并且,acc007不显著抑制herg通道,表明acc007不会引起由qt间期延长导致的心律失常。acc007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均无显著影响。在体外耐药性研究中,针对导致nnrtis耐药的常见的逆转录酶突变点k103n、l100i、y181c、y188l、g190a、l100i+k103n和k103n+y181c,比较不同nnrtis的耐药性。与野生型hiv-1病毒相比,acc007对k103n,y181c和g190a这三种最常见的传播性nnrtis耐药突变株的敏感度低7-10倍,对l100i的敏感度低2.5倍;与依非韦伦相比较,比较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对部分依非韦伦耐药株具有抗病毒活性。针对n(t)rtis、pis、和instis耐药的突变株,acc007完整保留了抗病毒活性。将acc007与这三类药物两两组合,n(t)rtis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恩曲他滨、替诺福韦;pis为洛匹那韦、阿扎那韦;instis为拉替拉韦、埃替格韦。acc007与所有测试的化合物组合时,均表现出高度协同的抗病毒效果;更重要的是,含acc007的测试组合均没有表现出任何拮抗作用。但是acc007在水中几乎不溶,溶解度小于0.1mg/ml,属于难溶性药物,用常规制剂手段制备固体制剂,在体外难以溶出,在体内无法达到有效浓度,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出度高、生物利用度高,并且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的用于口服给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口服给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acc007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其中,acc007为3-{[3-乙基-2,6-二氧-5-(丙基-2-基)-1,2,3,6-四氢嘧啶-4-基]羰基}-5-甲基苯腈,质量百分含量为20~60%;所述赋形剂由微晶纤维素和其他赋形剂组成,所述其他赋形剂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和增溶剂;其中微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70%、其他赋形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60%。进一步,所述药物制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个组分: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溶剂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5~2%。所述填充剂选自糖粉、甘露醇、玉米淀粉、乳糖、糊精、硫酸钙、磷酸二氢钙、碳酸钙、预胶化淀粉、磷酸氢二钙、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k30、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玉米芫、淀粉浆、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崩解剂选自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硬脂酸、硬脂酸锌、山嵛酸甘油酯、滑石粉、二氧化硅、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溶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泊洛沙姆、吐温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卵磷脂、硬脂酸、硬脂酸磺酸钠、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制剂为固体制剂,优选为片剂。本发明所述药物制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称取配方量的各个组分,将acc007、增溶剂、粘合剂、填充剂、部分微晶纤维素和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加水制软材,过10~30目筛进行整粒;于35~70℃干燥,过10~30目筛网整粒;再加入润滑剂和剩余量的微晶纤维素和剩余量的崩解剂混合,压片。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acc007微粉化处理,粒径分布d90值在20um以下。acc007的粒径分别进行粉碎过150目或200目筛以及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结果发现药物颗粒粒径分布90%控制在20um以下最佳。所述微晶纤维素的加入方式为内外加,其中外加微晶纤维素为10~30%(w/w),内加微晶纤维素为10~40%(w/w)。所述崩解剂加入方式为内外加,其中內加崩解剂和外加崩解剂的用量比为1~4:1。根据上述方法制备所得药物制剂在30min的溶出度至少在80%以上。本发明通过将原料药进行粉碎或微粉化处理,并在制剂成分中加入增溶剂,提高了原料药在固体制剂中的溶出,使其药物制剂在30min溶出度达到80%以上;另外,由于该药物活性成分经粉碎或微粉化处理后,粒径较小,与赋形剂颗粒大小、形状和密度不同,致使其在湿法混合制粒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导致活性成分在最终的片剂中分散不均匀。本发明通过将微晶纤维素内外加,调整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的比例,使颗粒粒度范围接近正态分布,从而解决该药物在片剂中含量不均一的问题,同时,当片剂遇水时,微晶纤维素分子间氢键迅速断开,使片剂迅速崩解成粉末并将药物迅速释放。动物药代和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该固体制剂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表现,具有较低的清除率,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理想的半衰期,允许每日给药一次即达到合适的抗病毒浓度。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原料药进行粉碎或微粉化处理并加入增溶剂,解决了该药物在固体制剂中难以溶出、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同时,本发明通过将微晶纤维素内外加以及调整微晶纤维素内外加比例,解决了该药物在固体制剂中崩解时限低、混合不均匀等问题。制备所得药物制剂可供口服给予,患者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溶出度高,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解决了目前国内抗hiv药物市场品种少、疗效差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制备药物制剂的溶出曲线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出详细说明。实施例1表1实施例1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20泊洛沙姆0.5羟丙基纤维素1.5微晶纤维素(内加)32微晶纤维素(外加)19.5乳糖23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1.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1.5硬脂酸镁0.51)将原料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备用;2)称取原料,泊洛沙姆,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15目筛进行整粒,于70℃干燥,过3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实施例2表2实施例2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十二烷基硫酸钠2聚维酮k303微晶纤维素(内加)25.8微晶纤维素(外加)25.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2.5硬脂酸镁1.2制备工艺:1)将原料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备用;2)称取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维酮k30,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30目筛进行整粒,于65℃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压片。实施例3表3实施例3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50吐温800.5羟丙基纤维素2微晶纤维素(内加)16.7微晶纤维素(外加)16.7乳糖9.7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1.6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1.6硬脂酸1.2制备工艺:1)将原料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备用;2)称取原料,吐温80,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35℃干燥,过1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维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压片。实施例4表4实施例4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吐温802聚维酮k303甘露醇26.3微晶纤维素(内加)12.5微晶纤维素(外加)12.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内加)2.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外加)2.5硬脂酸锌1.2制备工艺:1)将原料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备用;;2)称取原料,吐温80,聚维酮k30,甘露醇,乳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55℃干燥,过3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锌、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压片。实施例5表5实施例5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泊洛沙姆2聚维酮k303微晶纤维素(内加)16.3微晶纤维素(外加)10甘露醇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3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2硬脂酸镁1.2制备工艺:1)将原料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备用;2)称取原料,泊洛沙姆,聚维酮k30,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30目筛进行整粒,于60℃干燥,过25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实施例6表6实施例6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卵磷脂2羟丙基纤维素3微晶纤维素(内加)163微晶纤维素(外加)10乳糖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4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1山嵛酸甘油酯1.2制备工艺:1)将原料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备用;2)称取原料,卵磷脂,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12目筛进行整粒,于40℃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山嵛酸甘油酯、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实施例7表7实施例7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吐温801羟丙基纤维素3微晶纤维素(内加)10微晶纤维素(外加)17.3乳糖2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内加)2.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外加)2.5硬脂酸镁1.2制备工艺:1)将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2)称取原料,吐温80,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35℃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压片。实施例8表8实施例8处方组分表制备工艺:1)将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2)称取原料,乳糖,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60℃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对比例1表9对比例1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羟丙基纤维素3微晶纤维素(内加)12.8微晶纤维素(外加)15乳糖25.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2.5硬脂酸镁1.2制备工艺:1)将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2)称取原料,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60℃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对比例2表10对比例2处方组分表制备工艺:1)将原料过60目筛,备用;2)称取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60℃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对比例3表11对比例3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十二烷基硫酸钠0.5羟丙基纤维素3微晶纤维素(内加)27.8乳糖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2.5硬脂酸镁1.2工艺:1)将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2)称取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60℃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压片。对比例4表12对比例4处方组分表成分百分比(%)acc00737.5十二烷基硫酸钠0.5羟丙基纤维素3微晶纤维素(外加)27.8乳糖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内加)2.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外加)2.5硬脂酸镁1.2制备工艺:1)将原料通过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备用;2)称取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水制软材,过20目筛进行整粒,于60℃干燥,过20目筛网进行整粒;加入硬脂酸镁、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混合,压片。实施例10性能测定溶出度试验试验方法: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31,page121,第二法,浆法)。试验条件:溶出度测定的介质是0.1n盐酸溶液(含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出体积,900ml;温度,37℃;转速,50rpm。应用实施例6~8以及对比实施例1~2制备得到的片剂溶出度考察,溶出度见表13,溶出曲线对比图如图1所示。表13实施例6~8和对比实施例1~2溶出度试验结果表由表13试验结果可见,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在30min溶出度分别达到80%以上,对比实施例1中进行粉碎而没有加入增溶剂,30min溶出度只达到79.4%,对比实施例2中,只加入增溶剂而没有减小原料粒径,30min溶出度只达到66.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提高acc007溶出度的方法是组合物中加入增溶剂和减小药物粒径共同作用的结果。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试验方法:崩解时限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21,page118);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41,page124)。应用实施例6~8以及对比实施例3~4制备得到的片剂崩解时限考察、含量均匀度、片剂外观,试验结果见表14。表14实施例6~8和对比例3~4试验结果表结果显示:对实施例6~8中,微晶纤维素内外加后,片剂崩解时限明显缩短,外观质量明显改善,含量均匀度(a+2.2s)小于等于15,符合规定。微晶纤维素只内加或只外加,含量均匀度(a+2.2s)均大于15,不符合规定,片剂含量不均匀。稳定性试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片剂进行加速稳定性考察,有关物质测定数据如下:表15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放置条件放置时间总杂(%)0天0天0.5040℃/75%rh2个月0.5050℃/75%rh2个月0.49由结果可知,自制acc007片在40℃/75%rh条件下放置两个月和在50℃/75%rh条件下放置两个月后,总杂质没有明显增加,表明实施例8(acc007片)稳定性较好。对实施例8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将该批次的acc007片分别置于高温(60℃)、高湿(rh92.5%)以及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个月,检测样品杂质含量,并与0天样品的杂质含量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见表16。表16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放置条件放置时间总杂(%)0天0天0.5060℃1个月0.49rh92.5%1个月0.50光照(4500lx±500lx)1个月0.50由结果,自制acc007片在高温60℃、高湿92.5%rh以及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一个月后,总杂质没有明显增加,表明acc007片对高温、高湿、光照条件较稳定。在beagle犬中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对实施例1~3以及配制acc007溶液,在beagle犬中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口服剂量分别为2mg/kg,静注剂量分别为0.5mg/kg。用实施例1~3制备三种规格片剂并在beagle犬中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小片剂规格20mg/片,口服1片,大片规格75mg/片,口服1片,大片规格150mg/片,口服1片。结果见表17。表17.雄性beagle犬静注acc007溶液及口服acc007溶液和片剂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平均数,n=6)结果显示:acc007在beagle犬体内广泛分布,血浆清除率较低,口服溶液生物利用度高。采用粉碎后原料制备的三种剂量水平的acc007片剂,在beagle犬上都具有一定的暴露量及生物利用度。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