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3915发布日期:2019-08-31 01:3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1.医治,2.疾病的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常见的感冒发烧等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除了吃药,更多的是输液,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而在患者接受输液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己疏忽或者外部因素而拉扯到输液管,影响输液效果和对疾病的治疗,而现有在进行输液时并无任何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装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在进行输液的时候不能够避免使输液管受到拉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挡条、回弹体、固定套和固定条,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时间,可以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包括下壳体、上壳体、输液管和管套,外壳包含下壳体和上壳体,输液管嵌入在外壳中,管套固定嵌入在外壳两端;

下壳体的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挡条,下壳体的内部嵌入有回弹体,回弹体的内侧表面固定粘接有固定套,上壳体的内侧固定粘接有固定条。

优选的,固定挡条设置有两个,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两边。

优选的,固定挡条设置为塑胶凸起条状体,且固定挡条设置在回弹体的两端。

优选的,回弹体为金属卷簧状,回弹体通过固定套与输液管连接。

优选的,固定套设置为弧形的空心塑胶管状,沿回弹体的表面设置。

优选的,固定条设置有两个,固定条设置为拱桥状,且设置在上壳体的内侧两边。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挡条、回弹体、固定套和固定条,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时间,可以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通过固定挡条达到固定回弹体的效果,通过回弹体达到缓冲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力的效果,通过固定套达到连接输液管的效果,同时达到固定输液管的效果,通过固定条达到固定输液管的效果,通过以上所述,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使用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弹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下壳体、2上壳体、3输液管、4管套、5固定挡条、6回弹体、7固定套、8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下壳体1、上壳体2、输液管3和管套4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输液管3和管套4,外壳包含下壳体1和上壳体2,输液管3嵌入在外壳中,管套4固定嵌入在外壳两端;

下壳体1的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挡条5,固定挡条5设置有两个,设置在下壳体1的内部两边,固定挡条5设置为塑胶凸起条状体,且固定挡条5设置在回弹体6的两端,通过固定挡条5达到固定回弹体6的效果,下壳体1的内部嵌入有回弹体6,回弹体6为金属卷簧状,回弹体6通过固定套7与输液管3连接,通过回弹体6达到缓冲输液管3受到的外部拉扯力的效果,回弹体6的内侧表面固定粘接有固定套7,固定套7设置为弧形的空心塑胶管状,沿回弹体6的表面设置,通过固定套7达到连接输液管3的效果,同时达到固定输液管3的效果,上壳体2的内侧固定粘接有固定条8,固定条8设置有两个,固定条8设置为拱桥状,且设置在上壳体2的内侧两边,通过固定条8达到固定输液管3的效果。

具体原理: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固定套7和固定条8对输液管3进行固定,当输液管3受到外部拉扯的时候,会带动回弹体6进行伸展,输液管3向拉力方向延伸,回弹体6减小拉扯力度,当拉力消失的时候,回弹体6收回,带动输液管3收回至外壳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