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固定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7314发布日期:2020-05-08 13:3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固定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固定锁紧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腹部外科牵开器主要用于牵拉、暴露各种组织器官,暴露手术视野,目前,手术中使用的安装于手术床导轨上的腹部外科牵开器一般都是框架结构,该种牵开器主要由框架、拉钩、持钩装置、锁紧器等几大部分组成,但因传统腹部外科牵开器的锁紧器是通过套装的形式装配在其框架的横杆上的,具体是锁紧器通过其装配圆环套装在横杆上,这样在安装该牵开器时,只能将锁紧器从横杆一端穿进去,取的时候也要滑至横杆的端部,才能与横杆脱离,如果横杆仅一端封闭,操作还比较容易,但很多情况下,横杆是位于框架的中间位置的,即横杆的两端封闭,这样,锁紧器只能在框架的组装过程中安装在横杆上,如果在其框架组装完毕后发现有一个锁紧器遗漏忘记安装,只能将该牵开器的框架重新拆分,将横杆的一端露出,再穿入被遗漏的锁紧器,安装组合过程繁琐。

如果手术中想要增加和放置新的拉钩时,也需要通过以上操作将新的拉钩所配备的锁紧器安装在框架上,操作非常繁琐,影响手术的牵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整个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快速牢固安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力且提高手术便利性的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固定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固定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座、锁紧器、拉杆和偏心锁紧手柄;

安装座的一端具有装配圆孔,通过装配圆孔将安装座套装在持钩装置的外周且与持钩装置保持同轴间隙配合;定义装配圆孔所在端为安装端,持钩装置的外周设有能够限制安装端轴向位移的限位结构;定义安装座上远离持钩装置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的开口一直开至装配圆孔内;除安装端外,安装座被所述开口分隔成上座、下座两部分;垂直于开口方向在上座、下座中分别开有通孔一、通孔二;

拉杆自上而下由圆环、杆部以及定位部三部分组成,圆环中心线垂直于杆部中心线,圆环外径以及定位部直径均大于杆部直径,杆部至少与圆环或者定位部分体连接(当杆部与圆环分体连接时,需要在圆环外周设置一连接端——该连接端可以是连接螺杆,对应连接螺杆在杆部上端开有内螺纹孔,将连接螺杆旋入杆部的内螺纹孔中,实现圆环与杆部的连接;该连接端也可以是开有内螺纹孔的结构,对应该连接端在杆部外周设置外螺纹,将杆部上端旋入连接端的内螺纹孔中,实现圆环与杆部的连接;装配完成后,将分体连接位置焊接,确保相对位置不变。杆部与定位部的分体连接可以采用上述杆部与连接端的连接形式进行装配,此处不再细述);

偏心锁紧手柄由柄部和位于柄部前端的转轴组成,转轴的中间段为偏心轴段,偏心轴段的中心线偏离转轴的中心线(即偏心轴段的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不重合);

锁紧器设置在下座下方,其包括预紧弹簧(可采用扭簧)和通过铰接轴(可采用销轴)铰接的上下两锁紧块(预紧弹簧可以对两锁紧块抱合预紧,防止锁紧前其从横杆上脱落);两锁紧块的前端为装配端,上、下锁紧块的装配端上分别开设通孔三、通孔四,两锁紧块的后端为夹持端且两夹持端的正对面为夹持圆弧面;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两锁紧块的夹持端自动向内收,且呈半开口状(即正常状态下,两锁紧块的夹持端之间留有缺口,且两锁紧块绕铰接轴转动时,该缺口大小可变),对应拉杆的定位部在下锁紧块的下端开有定位槽;

将拉杆的杆部穿过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通孔四,其下端通过装配在下锁紧块的定位槽中的定位部定位,其上端通过圆环限位,且转轴的偏心轴段装配在拉杆的圆环中。

通过固定锁紧装置将腹部外科牵开器安装在其框架的横杆上并锁紧固定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呈半开口状的锁紧器卡入横杆上(即通过两锁紧块夹持端之间所留有的缺口将锁紧器卡在横杆上),此时,因预紧弹簧的预紧作用,锁紧器不会从横杆上脱落,同时,医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装座与持钩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安装座是可以相对持钩装置自由旋转的);之后,转动偏心锁紧手柄,当其转轴中间段的偏心轴段转动至最上方时,拉杆的上端圆环也上移至最上端,因拉杆向上的作用力,两锁紧块围绕铰接轴旋转,锁紧器两夹持端的夹持圆弧面对横杆产生抱合压紧作用,将锁紧块紧紧抱在横杆上,同时,锁紧器带动安装座的下座向其上座方向压缩,从而将上方的持钩装置抱紧,这样就将整个腹部外科牵开器牢固安装于横杆上。

因此,相比常规腹部外科牵开器中的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锁紧装置操作更加简便,术中就可以直接将呈半开口状的锁紧器卡入横杆上,并通过转动偏心锁紧手柄将锁紧块紧紧抱在横杆上并将持钩装置抱紧,从而实现整个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快速安装,并能确保安装的牢固性。

优选的,持钩装置上,装配安装座的一端外周车有台阶,通过安装端的装配圆孔将安装座套装在该台阶处;对应安装端在持钩装置外周开有环形槽且该环形槽中安装挡圈;台阶和挡圈即为所述限位结构,二者共同作用,限制安装端的轴向位移。具体为:安装座的一侧通过台阶限位,另一侧通过挡圈限位,有效防止安装座从持钩装置上脱落。

优选的,偏心锁紧手柄的柄部和转轴相互垂直,便于手术操作。

优选的,增设支撑块,支撑块自其中部向两端外径逐渐减小,支撑块上开有通孔且能够通过该通孔安装在拉杆的杆部;对应支撑块,在下座中通孔二的内周下端环向开有限位槽一,并在上锁紧块中通孔三的内周上端环向开有限位槽二,支撑块的上端、下端分别位于限位槽一、限位槽二中,且其中部直径不小于限位槽一、限位槽二的直径。通过支撑块能够将锁紧器的作用力向上传递至安装座的下座中,同时,因支撑块自中部向两端外径逐渐减小且中部直径不小于限位槽一、限位槽二的直径,这样,将其装配在限位槽一、限位槽二后,支撑块与下座以及上锁紧块均为线接触,在使用过程中,下座和上锁紧块不易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锁紧装置能够在术中直接将呈半开口状的锁紧器卡入腹部外科牵开器框架的横杆上,并通过转动偏心锁紧手柄将锁紧块紧紧抱在横杆上并将持钩装置抱紧,操作简便,既能实现整个腹部外科牵开器的快速安装,又能确保安装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偏心锁紧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拉杆与偏心锁紧手柄的装配图;

图6是固定锁紧装置卡入横杆前的状态图;

图7是固定锁紧装置卡入横杆后的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图。

图中:1、安装座;2、拉杆;3、上锁紧块;4、下锁紧块;5、偏心锁紧手柄;6、预紧弹簧;7、铰接轴;8、持钩装置;9、横杆;10、夹持端;11、装配端;12、挡圈;13、定位槽;14、限位槽二;15、支撑块;

1.1、安装端;1.2、装配圆孔;1.3、开口;1.4、上座;1.5、下座;

2.1、圆环;2.2、杆部;2.3、定位部;

5.1、柄部;5.2、转轴;5.3、偏心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座1、锁紧器、拉杆2和偏心锁紧手柄5,其中:

安装座1的一端具有装配圆孔1.2,通过装配圆孔1.2将安装座1套装在持钩装置8的外周且与持钩装置8保持同轴间隙配合;定义装配圆孔1.2所在端为安装端1.1,持钩装置8的外周设有能够限制安装端1.1轴向位移的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中,持钩装置8上,装配安装座1的一端外周车有台阶,并通过安装端1.1的装配圆孔1.2将安装座1套装在该台阶处;对应安装端1.1在持钩装置8外周开有环形槽且该环形槽中安装挡圈12,有效防止安装座1从持钩装置8上脱落;台阶和挡圈12即为所述限位结构,二者共同作用,限制安装端1.1的轴向位移);定义安装座1上远离持钩装置8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的开口1.3一直开至装配圆孔1.2内;除安装端1.1外,安装座1被所述开口1.3分隔成上座1.4、下座1.5两部分;垂直于开口1.3方向在上座1.4、下座1.5中分别开有通孔一、通孔二;

拉杆2自上而下由圆环2.1、杆部2.2以及定位部2.3三部分组成,圆环2.1中心线垂直于杆部2.2中心线,圆环2.1外径以及定位部2.3直径均大于杆部2.2直径,杆部2.2至少与圆环2.1或者定位部2.3分体连接;

偏心锁紧手柄5由柄部5.1和位于柄部5.1前端的转轴5.2组成,转轴5.2的中间段为偏心轴段5.3,偏心轴段5.3的中心线偏离转轴5.2的中心线(即偏心轴段5.3的中心线与转轴5.2的中心线不重合),为便于手术操作,本实施例中偏心锁紧手柄5的柄部5.1和转轴5.2相互垂直;

锁紧器设置在下座1.5下方,其包括预紧弹簧6、上锁紧块3和下锁紧块4,上锁紧块3和下锁紧块4通过铰接轴11铰接,预紧弹簧6可以对两锁紧块抱合预紧,防止锁紧前其从横杆9上脱落;两锁紧块的前端为装配端11,上、下锁紧块的装配端11上分别开设通孔三、通孔四,两锁紧块的后端为夹持端10且两夹持端10的正对面为夹持圆弧面;在预紧弹簧6的作用下,两锁紧块的夹持端10自动向内收,且呈半开口状,即:正常状态下,两锁紧块的夹持端10之间留有缺口,而且两锁紧块绕铰接轴11转动时,该缺口大小可变,便于将锁紧器卡装在横杆9上;对应拉杆2的定位部2.3在下锁紧块4的下端开有定位槽13;

安装座1的下座1.5与锁紧器的上锁紧块3之间设有支撑块15,支撑块15自其中部向两端外径逐渐减小,支撑块15上开有通孔且能够通过该通孔安装在拉杆2的杆部2.2;对应支撑块15,在下座1.5中通孔二的内周下端环向开有限位槽一,并在上锁紧块3中通孔三的内周上端环向开有限位槽二14,支撑块15的上端、下端分别位于限位槽一、限位槽二14中,且其中部直径不小于限位槽一、限位槽二14的直径,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将锁紧器的作用力通过支撑块15向上传递至安装座的下座中,且支撑块15与下座1.5以及上锁紧块3均为线接触,不易产生磨损;

将拉杆2的杆部2.2穿过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通孔四,其下端通过装配在下锁紧块4的定位槽13中的定位部2.3定位,其上端通过圆环2.1限位,且转轴5.2的偏心轴段5.3装配在拉杆2的圆环2.1中。

手术中需要布置拉钩1和持钩装置2时,需要先将固定锁紧装置安装在腹部外科牵开器框架的横杆9上,实现对腹部外科牵开器的锁紧固定,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两锁紧块夹持端10之间所留有的缺口将锁紧器卡在横杆9上,此时,因预紧弹簧6的预紧作用,锁紧器不会从横杆9上脱落,同时,医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装座1与持钩装置8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安装座1是可以相对持钩装置8自由旋转的);之后,转动偏心锁紧手柄5,当其转轴5.2中间段的偏心轴段5.3转动至最上方时,拉杆2的上端圆环2.1也上移至最上端,因拉杆2向上的作用力,两锁紧块围绕铰接轴11旋转,锁紧器两夹持端10的夹持圆弧面对横杆9产生抱合压紧作用,将锁紧块紧紧抱在横杆9上,同时,锁紧器带动安装座1的下座1.5向其上座1.4方向压缩,从而将上部持钩装置8抱紧,这样就将整个牵开器牢固安装于横杆9上,之后便可以进行手术操作。

相比常规腹部外科牵开器中的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锁紧装置操作更加简便,术中就可以直接将呈半开口状的锁紧器卡入横杆9上,并通过转动偏心锁紧手柄5将锁紧块紧紧抱在横杆9上并将持钩装置8抱紧,从而实现整个牵开器的快速安装,并能确保安装的牢固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