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7327发布日期:2020-05-22 21:1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上楼时的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在轮椅上的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轮椅是年老体弱者以及下肢伤残者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随着无障碍设施的增多,轮椅使用者的活动范围逐步加大,但楼梯却使轮椅受到很大限制;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楼层楼房都没有设置电梯,另外很多地方包括医院、公园、学校、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也都存在台阶,这就给老、弱、病、残等需要借助轮椅的特殊人群带来诸多不便;轮椅、电动轮椅能在坡度小于12度平坦的路面上行驶,但遇到楼梯台阶就无法跨越;为了解决这些特殊人群上下楼梯和台阶困难的现实问题,目前出现很多爬楼轮椅的方案。

现有爬楼轮椅可分为连续式爬楼轮椅和间歇式爬楼轮椅,按其爬楼梯功能实现的原理可分为星轮式、履带式、轨道式、步进支撑式等轮椅。

星轮式爬楼轮椅的爬楼机构由均匀分布在“y”型、“五星”或“十”字形系杆上的若干个小轮构成;各个小轮既可以绕各自的轴线自转,又可以随着系杆一起绕中心轴公转;在平地行走时,各小轮自转,而爬楼梯时,各小轮一起公转,从而实现爬楼梯的功能;现有技术,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9716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式爬楼梯电动轮椅,该种爬楼轮椅平地行走是靠前端万向轮和后部星轮上的小滚轮着地;上下楼时,星轮接触梯面,星轮上各小轮一起公转,从而实现爬楼梯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星轮式爬楼轮椅也都采用类似的结构,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后部星轮结构相当复杂,平地行走时,后轮转弯时侧向力大,后轮不能灵活的转动,转弯较困难;此外现有轮椅中很少可以实现座椅的调平升降功能,遇到上坡路面或者上楼梯时,使用者身体后仰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背景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该机构拥有两种使用状态,一种为平地状态,该状态下,通过两个后万向轮着地行走,起落架悬挂收起在轮椅后方,这种状态下轮椅后轮可以灵活转弯;另一种为爬楼状态,该状态下,起落架放下着地,同时两个后万向轮收起在两个支撑侧板外侧,避免了上下楼时万向轮与楼梯台阶发生干涉,从而使轮椅底盘不会太高,得到了很好的稳定性;起落架上安装有星型轮,通过星型轮实现爬楼梯的功能;这两种状态通过设置的转换机构实现相互转换;可根据不同路况,对所需机构进行切换;在地面行走时,万向轮着地行走其限制较少,与现有直接采用星型轮着地行走相比,转向更加灵活;本机构还包括座椅调平机构用于轮椅上楼上坡时,将所述座椅后侧升高,可以使座椅面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使用者身体后仰造成危险;在平地上时,将所述座椅后侧降低归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包括轮椅座椅,所述座椅两侧竖直安装两个支撑侧板;两个支撑侧板外侧、后下角对称安装两个后万向轮;两个支撑侧板外侧、前下角对称安装两个星型前驱动轮;两个支撑侧板内侧后方安装起落架;两个支撑侧板内侧、轮椅座椅下方安装转换机构以及座椅调平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后万向轮用于轮椅在平地上行走,此种状态为平地状态,该状态下,两个后万向轮着地行走,起落架悬挂收起在轮椅后方;所述的起落架用于轮椅爬楼梯,此种状态为爬楼状态,该状态下,起落架放下着地行走,同时两个后万向轮收起在两个支撑侧板外侧;所述的起落架上安装有星型轮,通过星型轮实现爬楼梯的功能;所述的转换机构用于平地状态与爬楼状态间的相互转换;所述座椅调平机构用于轮椅上楼上坡时,将所述座椅后侧升高,在平地上时,将所述座椅后侧降低归位。

进一步,所述的转换机构包括:光杆轴一、铰接销轴、万向轮安装块、连接片、杆件一、套管、光杆轴二、光杆轴三、杆件二、光杆轴四、电动推杆一;

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之间、后下角安装有光杆轴一,所述光杆轴一两端垂直穿过支撑侧板并延伸到支撑侧板外侧,且光杆轴一与两个支撑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后下角设置与光杆轴一同心的圆弧形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铰接销轴;所述铰接销轴垂直于支撑侧板,铰接销轴外侧为一体连接的销轴卡头,销轴卡头位于支撑侧板外侧,铰接销轴内侧垂直穿过滑槽延伸到支撑侧板内侧,铰接销轴右端螺纹连接法兰螺母,销轴卡头与法兰螺母之间为光轴;

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外侧后下角分别安装万向轮安装块,所述万向轮安装块上下两端设置安装通孔,外侧面中间向外突出形成圆柱形的车轮安装部,车轮安装部轴线位置为安装通孔;所述万向轮安装块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一上,光杆轴一端头的法兰螺母靠近万向轮安装块外侧面;所述万向轮安装块上端铰接在铰接销轴上,铰接销轴垂直穿过万向轮安装块上端的安装通孔,铰接销轴的销轴卡头靠近万向轮安装块外侧面;

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内侧面分别安装两个对称的连接片,连接片与外侧的万向轮安装块平行,连接片上下两端设置安装通孔,连接片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一上,连接片上端铰接在铰接销轴上;

两个连接片之间安装两个对称的杆件一,杆件一两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一上端铰接在铰接销轴上,杆件一与连接片之间的铰接销轴上套接一个套管,将杆件一、连接片隔开,铰接销轴内侧的法兰螺母靠近杆件一内侧面;杆件一下端向后、向下延伸;

两个杆件一之间安装光杆轴二,所述光杆轴二两端穿过两个杆件一下端的通孔并固定连接;

所述光杆轴一的前上方设置平行的光杆轴三,所述光杆轴三两端垂直固定在两侧的支撑侧板上,光杆轴三两端位于圆弧形的滑槽外、上方;

两个杆件一之间安装两个对称的杆件二,所述杆件二两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二上端铰接在光杆轴三上,杆件二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二上;

所述光杆轴一的前方、支撑侧板下边缘中前部设置平行的光杆轴四,所述光杆轴四两端垂直固定在两侧的支撑侧板上;

所述电动推杆一前端铰接在光杆轴四中间,电动推杆一后端铰接在光杆轴二中间;

所述的两个后万向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万向轮安装块上。

进一步,所所述后万向轮包括万向轮销轴、轮架、车轮、减震弹簧,所述万向轮销轴从后穿过车轮安装部的安装通孔后固定连接在轮架上,万向轮销轴的后端为卡头,阻止万向轮销轴从车轮安装部脱出,轮架与车轮安装部之间的万向轮销轴上套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卡在轮架与车轮安装部之间;所述轮架上安装车轮。

进一步,所述的起落架包括:光杆轴五,两个减震器,光杆轴六,两个电动推杆二,星型轮,杆件三,杆件四;

所述光杆轴一后方平行设置光杆轴五,所述光杆轴五两端通过两个减震器与其前上方的光杆轴二铰接;两个减震器对称设置,减震器前端铰接在光杆轴二上,减震器后端向后、向下延伸,并铰接在光杆轴五上;

所述光杆轴五下方通过两个电动推杆二安装光杆轴六;两个电动推杆二对称安装,电动推杆二上端铰接在光杆轴五上,电动推杆二下端铰接在光杆轴六上,

所述光杆轴六两端安装两个星型轮;

所述杆件三前端、中部、后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三前端铰接在光杆轴一上;杆件三中部铰接在光杆轴五上,光杆轴五穿过杆件三中部的安装通孔;杆件三后端铰接连接杆件四;

所述杆件四竖向倾斜安装,杆件四上端、下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四上端与杆件三后端铰接,杆件四下端向前、向下延伸,并铰接在光杆轴六上。

进一步,所述的星型轮采用“y”型星型轮。

进一步,所述的座椅调平机构包括:l型支撑杆、导轨、滑块、光杆轴七、光杆轴八、光杆轴九、l型连接侧板、杆件五、杆件六、光杆轴十、一个后调节电动推杆;

所述座椅左、右侧边下方固定连接呈l型的l型支撑杆,l型支撑杆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一;所述l型支撑杆下表面、连接部一后侧固定安装有导轨,导轨的滑槽内、后侧滑动安装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中央设置圆柱形的轴套,轴套上设置轴套连接通孔;

所述光杆轴七安装在两块支撑侧板之间、前侧中下部,光杆轴七左右两端与两侧的支撑侧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光杆轴八安装在两个l型支撑杆前端的连接部一之间,光杆轴八左右两端与两侧的连接部一垂直固定连接;光杆轴九安装在两个滑块之间,光杆轴九左右两端垂直穿过两侧的轴套;

所述l型连接侧板呈l型,平行安装在两个支撑侧板内侧面,l型连接侧板后端与伸出的光杆轴九末端固定连接,l型连接侧板前端向下延伸可转动地铰接在光杆轴七上;

所述光杆轴一、光杆轴九之间通过平行且对称的两组杆件五、杆件六安装光杆轴十;所述杆件五上端铰接在光杆轴九上,下端铰接在光杆轴十上;所述杆件六上端铰接在光杆轴十上,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一上;所述的一个后调节电动推杆前端铰接在光杆轴七中部,后端铰接在光杆轴十中部;

通过后调节电动推杆来调节座椅后侧高度,当座椅处于最低状态,即未升高时,后调节电动推杆为缩短状态;控制后调节电动推杆伸长,座椅后侧升高。

进一步,本装置中的电动推杆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电动推杆。

进一步,本机构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爬楼爬坡的代步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该机构拥有两种使用状态,一种为平地状态,该状态下,通过两个后万向轮着地行走,起落架悬挂收起在轮椅后方,这种状态下轮椅后轮可以灵活转弯;另一种为爬楼状态,该状态下,起落架放下着地,同时两个后万向轮收起在两个支撑侧板外侧,避免了上下楼时万向轮与楼梯台阶发生干涉,从而使轮椅底盘不会太高,得到了很好的稳定性;起落架上安装有星型轮,通过星型轮实现爬楼梯的功能;这两种状态通过设置的转换机构实现相互转换;可根据不同路况,对所需机构进行切换;在地面行走时,万向轮着地行走其限制较少,与现有直接采用星型轮着地行走相比,转向更加灵活;座椅调平机构用于轮椅上楼上坡时,将所述座椅后侧升高,可以使座椅面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使用者身体后仰造成危险;在平地上时,将所述座椅后侧降低归位。

更好的,两种状态下都设置有减震结构,可以缓冲吸震,降低轮椅颠簸幅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此外,起落架上设置的电动推杆二,可以调节爬楼轮椅前后轮的轮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台阶,使前后轮平稳的放在台阶上行走,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轮椅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爬楼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爬楼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爬楼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地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地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轮安装块外侧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轮安装块处内侧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下l型支撑杆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后万向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光杆轴在平地状态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座椅1,支撑侧板2,滑槽201,后万向轮3,万向轮销轴301,轮架302,车轮303,减震弹簧304,前驱动轮4,起落架5,星型轮6,光杆轴一7,铰接销轴8,销轴卡头801,法兰螺母802,万向轮安装块9,车轮安装部901,连接片10,杆件一11,套管12,光杆轴二13,光杆轴三14,杆件二15,光杆轴四16,电动推杆一17,光杆轴五18,减震器19,光杆轴六20,电动推杆二21,杆件三23,杆件四24,l型支撑杆25,连接部一2501,导轨26,滑块27,轴套2701,光杆轴七28,光杆轴八29,光杆轴九30,l型连接侧板31,杆件五32,杆件六33,光杆轴十34,后调节电动推杆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以起落架放下着地行走、且座椅调平机构升高状态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包括轮椅座椅1,所述座椅1两侧竖直安装两个支撑侧板2;两个支撑侧板2外侧、后下角对称安装两个后万向轮3;两个支撑侧板2外侧、前下角对称安装两个星型前驱动轮4;两个支撑侧板2内侧后方安装起落架5;两个支撑侧板2内侧、轮椅座椅1下方安装转换机构以及座椅调平机构;所述的两个后万向轮3用于轮椅在平地上行走,此种状态为平地状态,如图4所示,该状态下,两个后万向轮3着地行走,起落架5悬挂收起在轮椅后方;所述的起落架5用于轮椅爬楼梯,此种状态为爬楼状态,如图1所示,该状态下,起落架5放下着地行走,同时两个后万向轮3收起在两个支撑侧板2外侧;所述的起落架5上安装有星型轮6,通过星型轮6实现爬楼梯的功能;所述的转换机构用于平地状态与爬楼状态间的相互转换;所述座椅调平机构用于轮椅上楼上坡时,将所述座椅1后侧升高,在平地上时,将所述座椅1后侧降低归位。

进一步,所述的转换机构包括:光杆轴一7、铰接销轴8、万向轮安装块9、连接片10、杆件一11、套管12、光杆轴二13、光杆轴三14、杆件二15、光杆轴四16、电动推杆一17;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2之间、后下角安装有光杆轴一7,所述光杆轴一7两端垂直穿过支撑侧板2并延伸到支撑侧板2外侧,且光杆轴一7与两个支撑侧板2固定连接;

如图3、6、9所示,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2后下角设置与光杆轴一7同心的圆弧形的滑槽201,滑槽201内滑动安装铰接销轴8;所述铰接销轴8垂直于支撑侧板2,铰接销轴8外侧为一体连接的销轴卡头801,销轴卡头801位于支撑侧板2外侧,铰接销轴8内侧垂直穿过滑槽201延伸到支撑侧板2内侧,铰接销轴8右端螺纹连接法兰螺母802,销轴卡头801与法兰螺母802之间为光轴;

如图6、9所示,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2外侧后下角分别安装万向轮安装块9,所述万向轮安装块9上下两端设置安装通孔,外侧面中间向外突出形成圆柱形的车轮安装部901,车轮安装部901轴线位置为安装通孔;所述万向轮安装块9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一7上,光杆轴一7端头的法兰螺母靠近万向轮安装块9外侧面;所述万向轮安装块9上端铰接在铰接销轴8上,铰接销轴8垂直穿过万向轮安装块9上端的安装通孔,铰接销轴8的销轴卡头801靠近万向轮安装块9外侧面;

如图3、7、9所示,所述的两个支撑侧板2内侧面分别安装两个对称的连接片10,连接片10与外侧的万向轮安装块9平行,连接片10上下两端设置安装通孔,连接片10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一7上,连接片10上端铰接在铰接销轴8上;

两个连接片10之间安装两个对称的杆件一11,杆件一11两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一11上端铰接在铰接销轴8上,杆件一11与连接片10之间的铰接销轴8上套接一个套管12,将杆件一11、连接片10隔开,铰接销轴8内侧的法兰螺母802靠近杆件一11内侧面;杆件一11下端向后、向下延伸;

如图3、7、9所示,两个杆件一11之间安装光杆轴二13,所述光杆轴二13两端穿过两个杆件一11下端的通孔并固定连接;

如图3、7、9所示,所述光杆轴一7的前上方设置平行的光杆轴三14,所述光杆轴三14两端垂直固定在两侧的支撑侧板2上,光杆轴三14两端位于圆弧形的滑槽201外、上方;

如图3、7、9所示,两个杆件一11之间安装两个对称的杆件二15,所述杆件二15两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二15上端铰接在光杆轴三14上,杆件二15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二13上;

如图3、5所示,所述光杆轴一7的前方、支撑侧板2下边缘中前部设置平行的光杆轴四16,所述光杆轴四16两端垂直固定在两侧的支撑侧板2上;

如图3、5、10所示,所述电动推杆一17前端铰接在光杆轴四16中间,电动推杆一17后端铰接在光杆轴二13中间;

所述的两个后万向轮3可转动地安装在万向轮安装块3上。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后万向轮3包括万向轮销轴301、轮架302、车轮303、减震弹簧304,所述万向轮销轴301从后穿过车轮安装部901的安装通孔后固定连接在轮架302上,万向轮销轴301的后端为卡头,阻止万向轮销轴301从车轮安装部901脱出,轮架302与车轮安装部901之间的万向轮销轴301上套有减震弹簧304,所述减震弹簧304卡在轮架302与车轮安装部901之间;所述轮架302上安装车轮;通过增设减震弹簧304可以使后万向轮着地行走时缓和来自地面的震动并及时将震动能量进行吸收缓和,有效降低轮椅在行走时颠簸、抖动幅度,增加轮椅行走过程中的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的起落架5包括:光杆轴五18,两个减震器19,光杆轴六20,两个电动推杆二21,星型轮6,杆件三23,杆件四24;

如图2、3所示,所述光杆轴一7后方平行设置光杆轴五18,所述光杆轴五18两端通过两个减震器19与其前上方的光杆轴二13铰接;两个减震器19对称设置,减震器19前端铰接在光杆轴二13上,减震器19后端向后、向下延伸,并铰接在光杆轴五18上;两个减震器19可在轮椅上下楼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减弱上下楼所带来的颠簸感;

所述光杆轴五18下方通过两个电动推杆二21安装光杆轴六20;两个电动推杆二21对称安装,电动推杆二21上端铰接在光杆轴五18上,电动推杆二21下端铰接在光杆轴六20上;

所述光杆轴六20两端安装两个星型轮6;

所述杆件三23前端、中部、后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三23前端铰接在光杆轴一7上;杆件三23中部铰接在光杆轴五18上,光杆轴五18穿过杆件三23中部的安装通孔;杆件三23后端铰接连接杆件四24;

所述杆件四24竖向倾斜安装,杆件四24上端、下端设置安装通孔,杆件四24上端与杆件三23后端铰接,杆件四24下端向前、向下延伸,并铰接在光杆轴六20上。

进一步,所述的星型轮6采用“y”型星型轮。

进一步,所述的座椅调平机构包括:l型支撑杆25、导轨26、滑块27、光杆轴七28、光杆轴八29、光杆轴九30、l型连接侧板31、杆件五32、杆件六33、光杆轴十34、一个后调节电动推杆35;

如图8所示,所述座椅1左、右侧边下方固定连接呈l型的l型支撑杆25,l型支撑杆25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一2501;所述l型支撑杆25下表面、连接部一2501后侧固定安装有导轨26,导轨26的滑槽内、后侧滑动安装滑块27;所述滑块27下表面中央设置圆柱形的轴套2701,轴套2701上设置轴套连接通孔;

如图3、8、10所示,所述光杆轴七28安装在两块支撑侧板2之间、前侧中下部,光杆轴七28左右两端与两侧的支撑侧板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光杆轴八29安装在两个l型支撑杆25前端的连接部一2501之间,光杆轴八29左右两端与两侧的连接部一2501垂直固定连接;光杆轴九30安装在两个滑块27之间,光杆轴九30左右两端垂直穿过两侧的轴套2701;

如图1、3所示,所述l型连接侧板31呈l型,平行安装在两个支撑侧板2内侧面,l型连接侧板31后端与伸出的光杆轴九30末端固定连接,l型连接侧板31前端向下延伸可转动地铰接在光杆轴七28上;

如图2、3所示,所述光杆轴一7、光杆轴九30之间通过平行且对称的两组杆件五32、杆件六33安装光杆轴十34;所述杆件五32上端铰接在光杆轴九30上,下端铰接在光杆轴十34上;所述杆件六33上端铰接在光杆轴十34上,下端铰接在光杆轴一7上;所述的一个后调节电动推杆35前端铰接在光杆轴七28中部,后端铰接在光杆轴十34中部;

通过后调节电动推杆35来调节座椅1后侧高度,当座椅1处于最低状态,即未升高时,如图5所示,后调节电动推杆35为缩短状态;控制后调节电动推杆35伸长,座椅1后侧升高,控制后调节电动推杆35缩短,座椅1后侧降低归位。

本装置中的电动推杆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电动推杆。

所述的转换机构的转换原理为:

通过电动推杆一17的缩放长度与滑槽201的极限位置可以实现平地状态与爬楼状态间的相互转换,具体的:

(1)如图10所示,当轮椅在平地行走时,电动推杆一17收缩到极限位置或者某一位置时,铰接销轴8到达滑槽201的下极限端,并与其完全接触,而杆件一11和杆件二15恰好或将近平行,达到下死点位置;此时,两个后万向轮3着地,起落架5悬挂收起在轮椅后方,此时,万向轮3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绝大部分由杆件一11和杆件二15所承受,电动推杆一17只承受极其小的一部分力,从而提高轮椅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电动推杆一17的使用寿命;

(2)如图2、3所示,当要上楼时,电动推杆一17伸长到极限位置或者某一位置时,铰接销轴8到达滑槽201的上极限端,并与其完全接触,而杆件二15和减震器19恰好或将近平行,达到上死点位置;此时,起落架5放下着地,同时两个后万向轮3收起在两个支撑侧板2外侧,此时,起落架5在爬楼时所受的力绝大部分由杆件二15和减震器19所承受,电动推杆一17只承受极其小的一部分力,从而提高轮椅在爬楼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电动推杆一17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上楼上坡用调平转换机构,该机构拥有两种使用状态,一种为平地状态,该状态下,通过两个后万向轮着地行走,起落架悬挂收起在轮椅后方,这种状态下轮椅后轮可以灵活转弯;另一种为爬楼状态,该状态下,起落架放下着地,同时两个后万向轮收起在两个支撑侧板外侧,避免了上下楼时万向轮与楼梯台阶发生干涉,从而使轮椅底盘不会太高,得到了很好的稳定性;起落架上安装有星型轮,通过星型轮实现爬楼梯的功能;这两种状态通过设置的转换机构实现相互转换;可根据不同路况,对所需机构进行切换;在地面行走时,万向轮着地行走其限制较少,与现有直接采用星型轮着地行走相比,转向更加灵活;座椅调平机构用于轮椅上楼上坡时,将所述座椅后侧升高,可以使座椅面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使用者身体后仰造成危险;在平地上时,将所述座椅1后侧降低归位。

更好的,两种状态下都设置有减震结构,可以缓冲吸震,降低轮椅颠簸幅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此外,起落架上设置的电动推杆二21,可以调节爬楼轮椅前后轮的轮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台阶,使前后轮平稳的放在台阶上行走,从而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轮椅的适用范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