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0766发布日期:2020-09-11 22:0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弹簧管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软性管内窥镜的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软性内窥镜二方向弯曲部的弯角中的,能够实现上、下两个方向弯角,在弯曲过程中弹簧管组件用以固定牵引弯角的不锈钢绳,由于弹簧管组件的弹簧管相邻的两圈存有部分间隙,且紧密度差。

医用内窥镜在操作弯角时,由于原牵引弹簧管密圈度达不到要求,当内窥镜不锈钢绳运行后,原牵弹簧管及原存在间隙随绳牵拉的牵引力会朝着相反方向收缩变形,直接影响了牵引钢丝绳时,牵引力量的传递效果,又因为弹簧管又细又长,所以柔性较大、刚性较低,所以,原牵引绳弹簧管对操作内窥镜的弯曲部弯角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设计要求,容易会出现弯角不到位,其弯角仅能弯角到90度。

已有技术中,整根牵引弹簧管柔软度是一样的,采用圆截面形状的钢丝卷绕在内窥镜的插入管中的牵引刚性比采用矩形(压扁钢丝)卷绕的弹簧管要低,但是全部采用矩形截面钢丝卷绕的牵引弹簧管的刚性又太硬,若牵引弹簧管太软或太硬,会造成插入性能下降,插入困难,或难以插入到被检者腔体的深度位置。影响医用操作医用内窥镜的检查、诊断的效果,这样的牵引弹簧管与插入部的插入管组装后,对原插入部的设定的有分段软硬度的插入管有质量上的影响,如,影响整个插入管的分段软硬度的弯曲效果,以及影响到整个插入部的插入性能;同时,由于牵引弹簧管的密绕度低,使其存有一些间隙,此时多个弹簧圈在间隙之间来回移动,消耗掉一部分钢丝绳前后牵引的牵引力,明显影响钢丝绳牵引内窥镜前端弯曲部的弯角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段不同柔软度,且提高插入性能的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包括两根弹簧管,其创新点在于:

a、还包括前固定圈,两根弹簧管的一端均设在前固定圈的内孔壁上,

b、每根弹簧管均包括前段和后段,且前段与后段连为一体,所述两根弹簧管的前段均设在前固定圈的内孔壁上,

c、所述弹簧管的前段是由圆截面的圆钢丝卷绕构成,后段是由矩形截面的扁钢丝卷绕构成,

d、所述弹簧管的前段的螺距p1为0.15mm~0.50,后段的螺距p2为0.20mm~0.70mm,且p1<p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后固定圈,两根弹簧管的后段均设在后固定圈的内孔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弹簧连接管,所述前段通过弹簧连接管与后段焊接为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固定圈的内孔壁上设有两个沿其轴向并对称布置的定位槽,且前固定圈的周壁上设有多个注胶孔,两根弹簧管的前段分别设在前固定圈对应的定位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固定圈设有两个沿其轴向布置的弹簧管穿孔,两根弹簧管的后段分别设在对应的弹簧管穿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管的总长度l为390mm~810mm,前段的长度l1为195mm~405mm,后段的长度l2为195mm~40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管的前段和后段是互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管的前段的孔径与后段的孔径相同,所述前段的外径φ1为0.6mm~1.4mm,所述后段的外径φ2均为0.45mm~1.2mm,且φ1>φ2,所述前段选用直径φ为0.15mm~0.5mm的圆钢丝,所述后段的壁厚d为0.10mm~0.45mm,宽度w为0.20mm~0.7mm。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前固定圈,两根弹簧管的一端均设在前固定圈的内孔壁上,使用时,可直接将前固定圈与插入管的前部连为一体,实现两根弹簧管快速与插入管相配装,

又由于每根弹簧管均包括前段和后段,且前段与后段连为一体,所述两根弹簧管的前段均设在前固定圈的内孔壁上,所述弹簧管的前段是由圆截面的圆钢丝卷绕构成,后段是由矩形截面的扁钢丝卷绕构成,所述弹簧管的前段的螺距p1为0.15mm~0.50,后段的螺距p2为0.20mm~0.70mm,且p1<p2,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弹簧管分为软硬不同的两段,且前段柔软,后段相对偏硬,其先插入患者内腔的插入管的前段部分比后段部分柔软,提高了插入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损伤人体腔道的粘膜会造成内腔壁充血,同时提高牵引弯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弹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弹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包括两根弹簧管1,

a、还包括前固定圈2,两根弹簧管1的一端均设在前固定圈2的内孔壁上,

b、每根弹簧管1均包括前段11和后段12,且前段11与后段12连为一体,所述两根弹簧管1的前段11均设在前固定圈2的内孔壁上,

c、所述弹簧管1的前段11是由圆截面的圆钢丝卷绕构成,后段12是由矩形截面的扁钢丝卷绕构成,

d、所述弹簧管1的前段11的螺距p1为0.15mm~0.50,后段12的螺距p2为0.20mm~0.70mm,且p1<p2。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将弹簧管的另一端与插入管能够很好的固定,还包括后固定圈3,两根弹簧管1的后段12均设在后固定圈3的内孔中。使用时,后固定圈3直接固定在插入管的后部,实现两根弹簧管的另一端固定。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快速将前固定圈2与弹簧管1快速装配,所述前固定圈2的内孔壁上设有两个沿其轴向并对称布置的定位槽21,两根弹簧管1的前段11分别设在前固定圈2对应的定位槽21内。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前固定圈2与插入管的前部连为一体,所述前固定圈2的周壁上设有多个注胶孔22,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固定圈2的周壁上设有四个均匀布置的注胶孔22,组装后可向注胶孔内注胶使其两者连为一体。

如图5、6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将弹簧管与后固定圈装配为一体,所述后固定圈3设有两个沿其轴向布置的弹簧管穿孔31,两根弹簧管1的后段12分别设在对应的弹簧管穿孔31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弹簧管1的总长度l为390mm~810mm,前段11的长度l1为195mm~405mm,后段12的长度l2为195mm~405mm。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管1的前段11和后段12互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段11的螺距与圆钢丝直径相等,后段12的螺距与矩形截面的扁钢丝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管1的前段11的孔径与后段12的孔径相同,所述前段11的外径φ1为0.6mm~1.4mm,所述后段12的外径φ2均为0.45mm~1.2mm,且φ1>φ2,所述前段11选用直径φ为0.15mm~0.5mm的圆钢丝,所述后段12的壁厚d为0.10mm~0.45mm,宽度w为0.20mm~0.7mm。

实施例1中的弹簧管的制备过程是:a)、选用圆形钢丝作为加工原料,根据设计要求算出一根弹簧管需要的总长度,并且预留出加工中的工艺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将一定长度的圆钢丝预先在平辊轮的压扁机上将该段圆钢丝压成矩形截面,剩下的一段圆形钢丝依旧保持原始状态,

b)、将步骤a中的钢丝用绕线绕丝机上盘绕在小线盘上,

c)、在专用的密绕弹簧机上进行绕制弹簧,先将圆柱形钢丝头固定在弹簧机的细长芯棒轴的一端,密绕制造弹簧圆柱形钢丝材料的一段弹簧,也就是先卷绕相对柔软的前段,再继续卷绕后一段预先压扁钢丝使其形成相对较硬的后段,这样,一根前软后硬具有两段不同软硬度的弹簧就完成了。

实施例2

如图7、8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内窥镜二方向弯角的牵引弹簧管组件,还包括弹簧连接管4,所述前段11通过弹簧连接管4与后段12焊接为一体。

实施例2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中弹簧管的制备过程是:根据设计要求算出一根弹簧管需要的总长度,并且分别选取一段由圆截面的圆钢丝卷绕构成的弹簧管作为牵引弹簧管的前段,再选取一段由矩形截面的扁钢丝卷绕构成的弹簧管作为牵引弹簧管的后段,最后采用薄型不锈钢套(或铜套)套装在两根弹簧管衔接处,采用高频点焊(或锡焊),将两根具有不同软硬度的牵引绳弹簧管焊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弹簧管分为软硬不同的两段,且前段柔软,后段相对偏硬,其先插入患者内腔的插入管的前段部分比后段部分柔软,提高了插入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损伤人体腔道的粘膜会造成内腔壁充血,同时提高牵引弯角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