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315发布日期:2020-12-22 11:3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



背景技术:

眼睑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睑裂的内、内眦呈外侧端分别称内眦和外眦。钝圆形,附近有一微陷的空间,叫做泪湖,泪湖底上有蔷薇色的隆起称泪阜。上、下睑的内侧端各有一小突起,突起的顶部有一小孔,叫泪点。

现有的眼睑扩撑器大都类似与眼镜框一样打在耳朵上,稳定性较差,装置容易被手触碰而发生位移,从而可能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眼睛的手术护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置稳定性,不会因为手的触碰而发生位移,便于医生对患者手术护理的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包括:扩撑器主体,所述扩撑器主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束缚带,所述扩撑器主体的另一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二束缚带远离扩撑器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盒;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齿轮、棘轮、棘爪、转轴和弹簧,所述固定盒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齿轮固定套接在转杆的杆壁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棘轮固定套接在转杆的杆壁上,所述棘爪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盒的内侧壁上,所述弹簧串接在转轴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棘爪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棘爪的一端穿过固定盒侧壁向外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相对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棉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束缚带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框。

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均为软质铁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转轴靠近棘爪的一端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将扩撑器主体贴于脸上,然后将第一束缚带穿过第二束缚带上的固定盒,用力拉紧将扩撑器主体绑在患者的脸部对患者的眼皮进行扩撑,通过限位机构将会对固定盒内部的第一束缚带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扩撑器主体稳定的固定住,不会因为一些晃动和触碰而造成位移,便于医生对于患者的眼部进行手术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盒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盒侧视图。

图中标号:1、扩撑器主体,2、第一束缚带,3、第二束缚带,4、固定盒,5、限位机构,51、齿轮,52、棘轮,53、棘爪,54、转轴,55、弹簧,6、拉绳,7、齿条,8、定位框,9、转杆,9a、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盒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盒侧视图。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包括:扩撑器主体1和限位机构5,扩撑器主体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束缚带2,扩撑器主体1的另一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束缚带3,第一束缚带2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7,第二束缚带3远离扩撑器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盒4,限位机构5安装在固定盒4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机构5包括齿轮51、棘轮52、棘爪53、转轴54和弹簧55,固定盒4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9,齿轮51固定套接在转杆9的杆壁上,齿轮51与齿条7相互啮合,棘轮52固定套接在转杆9的杆壁上,棘爪53通过转轴54转动连接在固定盒4的内侧壁上,弹簧55串接在转轴54的外壁上。

棘爪5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6,拉绳6远离棘爪53的一端穿过固定盒4侧壁向外延伸。

弹簧55的一端与固定盒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弹簧55的另一端与转轴54靠近棘爪53的一端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把第一束缚带2穿过固定盒4后会通过齿条7带动齿轮51转动,然后再用力拉出,弹簧55在初始状态会通过转轴54带动棘爪53靠向棘轮52,所以不会影响第一束缚带2的移动,第一束缚带2和第二束缚带3配合会将扩撑器主体1绑在患者的脸部对患者眼皮进行扩撑,当第一束缚带2要往回移动时,棘爪53会卡住棘轮52,使棘轮52和转杆9无法反向转动,从而使齿轮51和齿条7也无法反向移动,所以第一束缚带2将无法反向移动出现松动,当需要松开第一束缚带2和第二束缚3带时,只需要拉动拉绳6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夹爪53转动脱离棘轮52,使棘轮52和转杆9能够正常转动,所以齿条7也可以带动齿轮51正常转动,便可以将第一束缚带2从固定盒4的内部抽出,从而可以提高扩撑器主体1的稳定性不会轻易发生晃动。

参考图1所示,第一束缚带2与第二束缚带3相对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棉垫9a,通过棉垫与患者脸部和头部相接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图1所示,第二束缚带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框8,通过定位框可以将第一束缚带穿过固定盒的部分进行定位。

参考图1所示,第一束缚带2与第二束缚带3均为软质铁板,通过软铁质的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便于弯曲拉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临床用眼睑扩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扩撑器主体1贴于脸上,然后把第一束缚带2穿过固定盒4,当把第一束缚带2穿过固定盒4后会通过齿条7带动齿轮51转动,然后再用力拉出,弹簧55在初始状态会通过转轴54带动棘爪53靠向棘轮52,所以不会影响第一束缚带2的移动,第一束缚带2和第二束缚带3配合会将扩撑器主体1绑在患者的脸部对患者眼皮进行扩撑,通过棉垫与患者脸部和头部相接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当第一束缚带2要往回移动时,棘爪53会卡住棘轮52,使棘轮52和转杆9无法反向转动,从而使齿轮51和齿条7也无法反向移动,所以第一束缚带2将无法反向移动出现松动,当需要松开第一束缚带2和第二束缚3带时,只需要拉动拉绳6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夹爪53转动脱离棘轮52,使棘轮52和转杆9能够正常转动,所以齿条7也可以带动齿轮51正常转动,便可以将第一束缚带2从固定盒4的内部抽出,从而可以使扩撑器主体1稳定的固定住,不会因为一些晃动和触碰而造成位移,便于医生对于患者的眼部进行手术护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