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790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双丹口服液。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中医药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为主。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较多,但组方大,药味多,且疗效不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速效、高效的中药口服液。本发明利用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辅以牡丹皮清热凉血、降压安神之功效。药效学表明,本发明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可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可显著减少结扎心脏冠脉前降支所造成的心肌梗塞面积,使梗塞区的心肌重量明显减少;并可显著拮抗垂体后叶素所造成的微循环障碍,并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本发明双丹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取1000毫升双丹口服液,所需药物配方含有丹参550-650克,牡丹皮250-350克,蜂蜜130-170克,苯甲酸钠2-3克。药物制备方法将牡丹皮蒸馏丹皮酚后,药渣和丹参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冷藏(-2-2℃)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至尽;过滤,加水冷藏(-2-2℃)48小时;过滤,加入牡丹皮蒸馏液,加入蜂蜜、苯甲酸钠、灌装、消毒。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每日二次,每次20毫升,28天为一疗程,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本发明的特点和效果是本发明双丹口服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主治心血瘀阻所致冠心病、心绞痛,并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经三家医院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双丹口服液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为93.6%,临床显效率为49.6%,对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1.8%,临床显效率为45.9%,对缺血性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55.6%,临床显效率为17.8%,并可明显改善胸痹血瘀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多项指标,对改善胸痹各项症候,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口唇紫绀等总有效率达86%以上,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新药。
实施例取丹参550克,牡丹皮250克,将牡丹皮置于提取罐内,加入10倍的水,水蒸气蒸馏,蒸馏液另器放置,药渣和丹参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冷沉罐冷沉24小时(-2-2℃);过滤,回收乙醇至尽;加入水水沉48小时(-2-2℃);过滤,加入牡丹皮蒸馏液,加入蜂蜜150克、苯甲酸钠3克,加水至1000毫升,搅匀、灌装、消毒,即成本发明双丹口服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双丹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取100毫升双丹口服液,所需药物配方含有丹参550-650克,牡丹皮250-350克,蜂蜜130-170克,苯甲酸钠2-3克,以上药物制备方法将牡丹皮蒸馏丹皮酚后,药渣和丹参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加入乙醇使醇含量达60%,冷藏(-2-2℃)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至尽;过滤,加水冷藏(-2-2℃)48小时;过滤,加入牡丹皮蒸馏液,加入蜂蜜、苯甲酸钠、灌装、消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双丹口服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丹参、牡丹皮、蜂蜜等组方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心血瘀阻所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对改善胸痹各项症候,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口唇紫绀等总有效率达86%以上,并有降血压作用,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是一种起效快、疗效高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新药。
文档编号A61P9/00GK1156047SQ9611563
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日
发明者张玲, 姚乾元, 于宗渊, 时延增 申请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