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药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59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药夹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用注药夹板,属于骨折外固定器械。
目前骨折外固定器械分为小夹板、石膏托、石膏管型三种使用这三种类型的器械治疗骨折,对于骨折断端出血、肌肉及皮肤瘀血等症,不能及时地对伤处皮肤注入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影响骨折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并且医护人员换药、观察伤口松解极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药瓶直接将治疗药液注入到注药孔,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及骨折患处,消肿快,骨折愈合时间短,换药、观察伤口方便的注药夹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夹板、固定带、给药瓶构成。结构要点是夹板由纱垫、板、粘胶扣组成,粘胶扣位于板的中间部位,纱垫位于板的下面,板上带有注药孔。与夹板配合使用的给药瓶瓶嘴孔径与注药孔孔径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固定带与粘胶扣相配合,缠绕在夹板的上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注药方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及骨折患处,消肿快,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病人痛苦小,肢体恢复快。可取代普通小夹板,也同样适用于手术后的骨折患者,换药、观察伤口松解方便。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夹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给药瓶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由夹板,固定带、给药瓶构成,三者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它是对现有的骨折用夹板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夹板由纱垫(4)、板(1)、粘胶带(3)组成。板(1)可采用竹板或板、塑料板。它上面刻有多个注药孔(2)孔径为0.5cm,中间部位固定一条粘胶带(3)注药孔(2)位于粘胶带(3)的两侧,板(1)的下面有纱垫(4)。粘胶带(3)与固定带配合使用,固定带为通用的尼龙粘胶带,用于上肢的粘胶带宽1cm,下肢用的粘胶带宽1.5cm,固定带的下面粘接有帆布。与夹板配合使用的给药瓶由瓶体(5)、瓶嘴(7)、瓶盖(6)组成。采用软塑料压制而成。瓶体(5)与瓶嘴(7)由丝扣连接为一体,瓶嘴(7)、出药口孔径与注药孔(2)对应,为0.5cm。瓶嘴(7)有开口。瓶盖(6)盖于瓶嘴(7)上。瓶盖(6)拧于瓶体(5)上,瓶体(5)上部带有螺纹(8),瓶盖(6)与瓶体(5)螺纹连接,将瓶嘴(7)盖于瓶盖(6)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夹板(1)托于骨折部位,将选用合适药液,主要是活血代瘀的水溶性或酒溶性药液,拧开瓶嘴,将所需药液倒入瓶体(5)后,拧紧瓶嘴(7),并将其插入骨折部位注药孔注入药液。药液通过纱垫(4)进入患处。固定带缠绕在粘胶带(3)上,将板(1)固定。若需观察伤口时,松开固定带,拿下板(1)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骨折用注药夹板,由夹板、固定带、给药瓶构成,其特征在于a、夹板由纱垫、板、粘胶带组成,粘胶带位于板的中间部位,纱垫位于板的下面,板上带有注药孔;b、与夹板配合使用的给药瓶瓶嘴孔径与注药孔孔径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药夹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带与粘胶扣相配合,缠绕在夹板的上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用注药夹板,由夹板、固定带、给药瓶构成。夹板由纱垫、粘胶带组成。粘胶带位于板的中间部位,纱垫位于板的下面,板上带有注药孔。与夹板配合使用的给药瓶瓶嘴孔径与注药孔孔径相对应。使用时,将药液由瓶嘴挤入注药孔,将固定带缠绕在粘胶带上,将夹板固定于骨折部位,具有消肿快、愈合期短观察伤口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35/00GK2301991SQ9722010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8日
发明者洪斌 申请人:洪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