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233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乙醇来提取而达到减小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恰好相契合,因此,选择5%的乙醇为本实验的最优条件。
[0024]进一步地,温度对沙棘黄酮提取的影响
温度对蔗糖酯提取沙棘黄酮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反复实验得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温度介于50~70摄氏度是最好的,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的时候提取率达到峰值,在温度小于40度时提取率与其他水平下温度相比,提取率明显较低,同样当温度高于80度时,提取率呈降低趋势,故蔗糖酯发挥表面活性剂功效的温度为50度。
[0025]提取时间对蔗糖酯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如图4所示,从30分钟到2.5h的提取时间内,提取率在1.5h的时候达到峰值,2小时的时候提取率有明显回落,但将提取时间延长至2.5h时,提取率又发生了突变性的增长且高于其他水平。其中在提取时间为lh。
[0026]实施例2。
[0027]比较八种化学表面活性剂和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沙棘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A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双(2-乙基己基)磺基丁二酸钠(AOT)、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吐温-20(Tween-20)、曲拉通X-1OO(X-1OO)、鼠李糖脂和蔗糖酯由图1可以看到提取率由 Brij-35>AS> 蔗糖酯 >SDS>A0T> 鼠李糖酯 >5% 乙醇 >X-100>Tween-20>CTAB>DTAC逐渐降低,同时X-100、Tween-20、CTAB和DTAC提取率低于5%乙醇提取率,即其除了不能促进沙棘黄酮的提取,反而对其有抑制作用。因此选择蔗糖酯进行后续试验。
[0028]乙醇浓度对蔗糖酯提取沙棘黄酮的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用5%的乙醇提取时蔗糖酯的提取效率是最高的(此时蔗糖酯浓度为0.02g/mL),此后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其提取率反而降低,只有当乙醇浓度达到60%等高浓度的情况下,提取率才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较低。这与预期计划用5%的乙醇来提取而达到减小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恰好相契合,因此,选择5%的乙醇为本实验的最优条件。
[0029]温度对蔗糖酯提取沙棘黄酮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反复实验得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温度介于50~70摄氏度是最好的,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的时候提取率达到峰值,在温度小于40度时提取率与其他水平下温度相比,提取率明显较低,同样当温度高于80度时,提取率呈降低趋势,故蔗糖酯发挥表面活性剂功效的温度为60度。
[0030]提取时间对蔗糖酯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如图4所示,从30分钟到2.5h的提取时间内,提取率在1.5h的时候达到峰值,2小时的时候提取率有明显回落,但将提取时间延长至2.5h时,提取率又发生了突变性的增长且高于其他水平。其中在提取时间为1.5h。
[0031]实施例3。
[0032]比较八种化学表面活性剂和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沙棘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A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双(2-乙基己基)磺基丁二酸钠(A0T)、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吐温-20(Tween-20)、曲拉通X-1OO(X-1OO)、鼠李糖脂和蔗糖酯由图1可以看到提取率由 Brij-35>AS> 蔗糖酯 >SDS>A0T> 鼠李糖酯 >5% 乙醇 >X-100>Tween-20>CTAB>DTAC逐渐降低,同时X-100、Tween-20、CTAB和DTAC提取率低于5%乙醇提取率,即其除了不能促进沙棘黄酮的提取,反而对其有抑制作用。因此选择蔗糖酯进行后续试验。
[0033]乙醇浓度对蔗糖酯提取沙棘黄酮的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用5%的乙醇提取时蔗糖酯的提取效率是最高的(此时蔗糖酯浓度为0.02g/mL),此后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其提取率反而降低,只有当乙醇浓度达到60%等高浓度的情况下,提取率才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较低。这与预期计划用5%的乙醇来提取而达到减小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恰好相契合,因此,选择5%的乙醇为本实验的最优条件。
[0034]温度对蔗糖酯提取沙棘黄酮单因素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反复实验得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温度介于50~70摄氏度是最好的,当温度达到70摄氏度的时候提取率达到峰值,在温度小于40度时提取率与其他水平下温度相比,提取率明显较低,同样当温度高于80度时,提取率呈降低趋势,故蔗糖酯发挥表面活性剂功效的温度为70度。
[0035]提取时间对蔗糖酯提取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如图4所示,从30分钟到2.5h的提取时间内,提取率在1.5h的时候达到峰值,2小时的时候提取率有明显回落,但将提取时间延长至2.5h时,提取率又发生了突变性的增长且高于其他水平。其中在提取时间为2.5h。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所述沙棘叶为烘干沙棘叶,粉碎后经过筛分去除了 100目以上的颗粒,将沙棘叶干燥粉碎后按比例加入一定量表面活性剂和低浓度的乙醇提取液摇匀,控温水浴中以160r/min的速度震荡提取一定的时间;对表面活性剂种类、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沙棘黄酮检测方法的确立 黄酮的标准品为芦丁,精密配制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2010mg/mL,各取0、1.0、2.0,3.0,4.0,5.0,6.0mL各加5%乙醇稀释至6mL,各取ImL严格依照1.3.1的测量方法进行操作,并于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溶液浓度进行回归分析,所得回归方程为:Y=0.087Χ+0.000053,R~2=0.998 ;式中,Y 为黄酮浓度(mg/mL),X 为吸光度; 2)表面活性剂种类对沙棘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水浴温度为60°C,料液比1:50,分别使用5%乙醇辅助浸提,分别使用八种化学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双-(2-乙己基)磺基丁二酸、聚氧乙烯月桂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吐温20和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酯、蔗糖酯浸提60min,考察和筛选最优表面活性剂;因此选择蔗糖酯进行后续试验; 3)乙醇浓度沙棘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水浴温度为60°C,料液比1:50,蔗糖酯浓度为0.02g/mL,分别使用含有5%、10%、20%、40%、60%的乙醇溶液分别浸提Ih; 4)水浴温度沙棘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料液比1:50,蔗糖酯浓度为0.02g/mL,用5%乙醇辅助蔗糖酯在40°C、50°C、60°C、70°C、80°C的水浴温度下分别浸提Ih ; 5)提取时间沙棘叶黄酮提取的影响 料液比为1:50,蔗糖酯浓度为0.02g/mL,用5%乙醇辅助蔗糖酯在60°C的水浴温度下分别浸提 30min、lh、l.5h、2h、2.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蔗糖酯作为表面活性剂对沙棘叶黄酮进行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乙醇浓度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温度为50-7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时间为1.5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植物天然产物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蔗糖酯辅助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首先通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同类化学表面活性剂进行选取效果最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随后进行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种类等做单因素实验,并且通过进一步进行正交实验得出在较低浓度乙醇辅助提取的条件下蔗糖酯提取沙棘黄酮的最优条件。本发明的优点是(1)利用表面活性剂蔗糖酯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降低提取成本;(2)该方法缩短了沙棘叶黄酮提取时间;(3)该方法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和提取温度,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IPC分类】A61K36-185, A61K127-00
【公开号】CN104546959
【申请号】CN201410825499
【发明人】孙允武, 汪磊, 马正创, 解芳, 麻淑珍, 袁长鹏, 苏静
【申请人】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