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曲型轨道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348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块,并将该第二背部区段以及该第二座部区段连接在一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发明曲型轨道用于按摩椅,用于支撑人体重量,并提供按摩器移动,通过本发明制造方法,可强化本发明曲型轨道的强度,并消除曲型轨道的内应力,避免长久使用造成变形。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A以及图1B,是本发明一种制造曲型轨道的方法之流程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曲型轨道应用于按摩椅的侧视图;
[0020]图3为发明按摩器容置于左轨道的态样;
[0021]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曲型轨道应用于按摩椅的侧视图;
[0022]图5为本发明曲型轨道的立体图;
[0023]图6A和图6B分别为本发明第一背部区段以及第二背部区段的侧视图;
[0024]图7A和图7B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座部区段以及第二座部区段的侧视图;
[0025]图8为本发明曲型轨道实施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I 曲型轨道
[0028]11 第一背部区段
[0029]111 第一颈部线
[0030]112 第一背部线
[0031]113 第一圆弧线
[0032]12 第一座部区段
[0033]121 第一尾椎线
[0034]122 第一臀部线
[0035]123 第一大腿线
[0036]124 转动中心
[0037]13 左轨道
[0038]14 第二背部区段
[0039]141 第二颈部线
[0040]142 第二背部线
[0041]143 第二圆弧线
[0042]15 第二座部区段
[0043]151 第二尾椎线
[0044]152 第二臀部线
[0045]153 第二大腿线
[0046]16 第一支架
[0047]17 第二支架
[0048]2 按摩器
[0049]21 滚动装置
[0050]31 按摩垫
[0051]32 推动器
[0052]33 支架组
[0053]34 摆动杆
[0054]Al 焊接点
[0055]A2 连接块
[0056]步骤(SOl)-步骤(S07)本发明一种制造曲型轨道的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8]参见图1A以及图1B,是本发明一种制造曲型轨道的方法之流程图。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制造曲型轨道的方法,包括:(SOl) —第一塑材、一第二塑材、一第三塑材以及一第四塑材形成板块;(S02)对该第一塑材、该第二塑材、该第三塑材以及该第四塑材进行退火;(S03)该第一塑材设置于第一模具,进行冲压作业,使得该第一塑材二侧弯折而形成具有狭长凹槽的一第一背部区段;该第二塑材设置于第二模具,进行冲压作业,使得该第二塑材二侧弯折而形成与该第一背部区段相对的一第二背部区段,且该第二背部区段同样形成有狭长凹槽;(S04)该第三塑材设置于第三模具,进行冲压作业,使得该第三塑材二侧弯折,而形成具有狭长凹槽的一第一座部区段,且其一端弯曲,并形成有角度大于100度的第一曲线;该第四塑材设置于第四模具,进行冲压作业,使得该第四塑材二侧弯折而形成与该第一座部区段相对的一第二座部区段,且其一端弯曲,并形成有角度大于100度的第二曲线,该第二座部区段同样形成有狭长凹槽;(S05)对该第一背部区段、该第二背部区段、该第一座部区段以及该第二座部区段进行退火热处理;(S06)该第一背部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座部区段,使得狭长凹槽相连而形成一左轨道,且该第二背部区段连接于该第二座部区段结合,使得狭长凹槽相连而形成一右轨道;(S07)该左轨道以及该右轨道对应设置其二端分别通过多个第一支架相连在一起。在步骤(S03)以及步骤(S04)中,所进行的冲压作业为热冲压。
[0059]参见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曲型轨道应用于按摩椅的侧视图,显示第一背部区段以及第一座部区段的连接关系。同时参见图1A以及图1B,本发明的曲型轨道I用于按摩椅,可以支撑人体,让人体保持大腿部与身体保持大于110度的特定坐姿,同时,可供按摩器2装设,且该按摩器2可在曲型轨道I内移动。由此可知,曲型轨道I需要有特定形状,来让人体保持特定姿势,也需要足够的强度来支撑人体,避免变形扭曲,此外,还需要有可供按摩器2装设的结构,让按摩器2可在曲型轨道I内移动。为此,曲型轨道I需要经过特定的制造方法,方可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曲型轨道I是左右对称,因此会需要对称两边的塑材;此外,本发明的曲型轨道I有一个弯曲弧度,倘若选择直接以冲压的方式形成该弯曲弧度,难度较高,精度低,且残留内应力高,后续需要较长的工艺消除内应力,因此,每一边的塑材又再分两段,分开冲压,缩小冲压机台的尺寸,降低冲压的困难度,同时增加冲压精度;所以,本发明使用该第一塑材、该第二塑材、该第三塑材以及该第四塑材来完成;在步骤(SOl)中,该第一塑材、该第二塑材、该第三塑材以及该第四塑材可以通过滚压作业或是冲压作业的方式形成板块。完成步骤(SOl)后,为避免残留应力,并增加塑材的延展性,使用退火(Process annealing)来达到目的;接着,在步骤(S03)以及步骤(S04),分别对第一塑材、第二塑材、第三塑材以及第四塑材进行热冲压作业,形成狭长凹槽,以容置按摩器2,并可让按摩器2在曲型轨道I内移动;由于狭长凹槽的变形量大,为了减少内应力,以及增加冲压的精度,本发明选择使用热冲压。
[0060]接续上述,完成冲压作业后,对该第一背部区段11、该第二背部区段、该第一座部区段12以及该第二座部区段进行退火热处理;在步骤(S05)中,该退火热处理为正常化退火(normalizing),主要用于消除内应力,特别是该第一背部区段11、该第二背部区段、该第一座部区段12以及该第二座部区段在步骤(S03)以及步骤(S04)内因变形所形成的内应力;此步骤的退火程序相当重要,特别是该第一座部区段以及该第二座部区段在步骤(S03)以及步骤(S04)所产生的变形量很大,如果内应力没有适当地消除,狭长凹槽容易变型,在步骤(S06)结合时,狭长凹槽无法相连形成左轨道或是右轨道,则按摩器2便无法在左轨道以及右轨道内移动。在步骤(S06)中,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该第一背部区段11连接于该第一座部区段12,以及该第二背部区段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