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护理治疗气血两虚型烧伤的药物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8371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肝;脾;心;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 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0050] 青天葵:甘;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肺痨咯血;肺热咳嗽;口腔 炎;咽喉肿痛;瘰疬;疮疡肿毒;跌打损伤。1.《岭南采药录》:治瘰疬,和肉煎汤服或炒食; 理痰火咳血,消火疮,水煎服;浸酒治内伤。2.《陆川本草》:止血,去瘀,治跌打损伤。3.《南 宁市药物志》:润肺止咳,解热清心。治肺痨,并解煤毒。4.《广西中药志》:捣烂外涂,可解 疮毒。5.《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散瘀消肿,镇静止痛。治精神病,跌打损伤,结肿瘀痛。
[0051] 黄荆枝:味辛;微苦;性平。归心;肺;肝经。祛风解表;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 咳嗽;喉痹肿痛;风湿骨痛;牙痛;烫伤。
[0052] 叶上珠:味苦;辛;性平。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感冒咳嗽;风湿痹痛;胃痛;简 疾;便血;月经汪调;跌打瘀肿;骨折;痈疖疮毒;毒蛇咬伤。《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治汤火伤,疮疖痈肿,无名肿毒,刀伤,蛇咬伤,胃痛。
[0053]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主咯血;吐血; 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
[0054] 鹿衔草:甘;苦;性温。归肝;肾经。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主肾虚腰 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0055] 胡颓子:酸;涩;平。归肺;胃;大肠经。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 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
[0056] 贯叶连翘:味苦;涩;性平;归肝经。收敛止血;调经通乳;清热解毒;利湿。主咯 血;吐血;肠风下血;崩漏;外伤出血;月经炒调;乳妇乳汁不下;黄疸;咽喉疼痛;目赤肿 痛;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痈疖肿毒;烫火伤。
[0057] 虎杖:苦;酸;性微寒。归肝;胆经。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主妇 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疮疡 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1.《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2.《贵州民间方 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3.《中医药实验研究》: 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0058] 赤火绳:苦;潘;凉。收敛止血;续筋接骨。主外伤出血;骨折;烧烫伤;慢性胃炎; 胃溃瘍。
[0059] 大树皮:涩;性平。收敛止血;接骨消肿。主吐血;便血;尿血;外伤出血;骨折。
[0060] 番泻叶:甘苦;寒凉。归大肠经。泻热通便,消积导滞,止血。主热结便秘,习惯性 便秘,积滞腹胀,水肿臌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0061] 栝楼: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胞散结;润燥滑肠。主 肺热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0062] 火麻仁: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主肠燥便秘; 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癣;丹毒。
[0063]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本经》日:"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 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人阴(不)《药性论》曰:"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 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痿;主妇人血浙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可益气补中, 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 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 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64]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65] 实施例1本发明的软膏剂 取血风藤llg、龙眼肉18g、条参23g、肉灰蓉25g、莪术Ilg、大麥24g、还阳草根18g、何 首乌21g、荔枝19g、玉竹17g、牛膝15g、穿心莲20g、地柏枝10g、三叉苦15g、马兰llg、独一 味17g、地瓜藤20g、合欢皮9g、没药18g、青天葵15g、黄荆枝18g、叶上珠16g、仙鹤草17g、 鹿衔草16g、胡颓子12g、贯叶连翅19g、虎杖14g、赤火绳17g、大树皮16g、番泻叶18g、括楼 20g、火麻仁13g和甘草ll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浸泡2小时,然后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第一次煎 煮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煎煮,加热至KKTC时,开始计时,微沸2小时后,自下料口滤过 放出药液,置储液罐中;第二次煎煮,加水量为药材9倍量,加热至100°C,微沸2小时后, 抽出药液,与第一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将合并后2次的煎煮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至 0. 08MPa,温度保持在7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温度至60°C的浸膏,冷却,紫外线照 射杀菌消毒后装罐。
[0066] 实施例2本发明的喷雾剂 取血风藤12g、龙眼肉15g、条参21g、肉灰蓉19g、莪术13g、大麥21g、还阳草根21g、 何首乌27g、荔枝21g、玉竹12g、牛膝16g、穿心莲17g、地柏枝9g、三叉苦16g、马兰15g、独 一味18g、地瓜藤16g、合欢皮llg、没药14g、青天葵18g、黄荆枝19g、叶上珠 llg、仙鹤草 25g、鹿衔草13g、胡颓子14g、贯叶连翅25g、虎杖13g、赤火绳18g、大树皮19g、番泻叶15g、 括楼18g、火麻仁8g和甘草16g。
[0067]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按所述比例称取所有原料药材,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浸泡6小时,武 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300ml,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 热得浸膏1,药渣备用; b、 将步骤a的药渣加90%乙醇浸泡1小时,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160目 滤过,取10000转/分钟离心后的上清液,经截流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 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80°C时1. 35的浸膏2 ; c、 将浸膏1和浸膏2混合,加水稀释即得喷雾剂。
[0068] 实施例3本发明的擦剂 取血风藤14g、龙眼肉13g、条参25g、肉灰蓉17g、莪术17g、大麥16g、还阳草根13g、 何首乌23g、荔枝17g、玉竹18g、牛膝20g、穿心莲16g、地柏枝12g、三叉苦llg、马兰13g、独 一味19g、地瓜藤13g、合欢皮15g、没药15g、青天葵17g、黄荆枝16g、叶上珠17g、仙鹤草 19g、鹿衔草9g、胡颓子16g、贯叶连翅23g、虎杖llg、赤火绳16g、大树皮20g、番泻叶llg、 栝楼19g、火麻仁14g和甘草18g。
[0069]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8倍量 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粗粉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 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占 a和b混合物总质量10%的甘油制成擦剂。
[0070] 实施例4本发明的颗粒剂 取血风藤14g、龙眼肉13g、条参25g、肉灰蓉17g、莪术17g、大麥16g、还阳草根13g、 何首乌23g、荔枝17g、玉竹18g、牛膝20g、穿心莲16g、地柏枝12g、三叉苦llg、马兰13g、独 一味19g、地瓜藤13g、合欢皮15g、没药15g、青天葵17g、黄荆枝16g、叶上珠17g、仙鹤草 19g、鹿衔草9g、胡颓子16g、贯叶连翅23g、虎杖llg、赤火绳16g、大树皮20g、番泻叶llg、 栝楼19g、火麻仁14g和甘草18g。
[0071]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 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 〇9Mpa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 机的进风温度175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