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氟骨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20648阅读:来源:国知局
6]【功用】有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骨折、急性胃肠炎等病症。
[0037]巴戟天: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
[0038]【功用】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主治阳瘘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瘘软。
[0039]仙茅:
【性味】辛,温,有毒。入置、近经。
[0040]【功能主治】温肾阳,壮迤量。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阳瘘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瘘痹等症。
[0041]薏苡叶:
【米集】夏、秋米取。
[0042]【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0043]【功用主治-薏苡叶的功效】
①《本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0044]②《琐碎录》:暑月煎饮,暖胃,益气血。
[0045]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主治胃寒疼痛,气血虚弱的症状。
[0046]橙叶:
【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肝经 【功效】散瘀止痛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用主治】《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能止疼散瘀。
[0047]橙皮:
橙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
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
主治脾胃气滞,脘腹长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梅核气。
[0048]塞菜:(zan)
【性味】味癍;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崩漏;跌打伤痛;疮痈。
[0049]广率:
【性味归经】酸,里。
[0050]【功用】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
[0051]佩兰:
【性味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
[0052]【功效】解暑化湿,辟秽和中。
[0053]【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
[0054]藏红花: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归心、肝经。
[0055]【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行,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忧郁痞闷,惊悸,温病发斑,麻瘆。
[0056]马缨花:
【性味】性味苦、凉,有小毒。
[0057]【功能主治】清热拔毒,』■,MM。主治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月经不调O
[0058]粟米:
【性味】性凉,味甘咸。
【功效】益气,补脾,和胃,安眠。
[0059]【宜食】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泄泻,或伤食腹胀之人食用;适宜失眠,或体虚低热者食用。宜煮粥食用。
[0060]鹿角粉:
【性味】味咸,性温。
[0061]【功能主治】行血、消肿、益肾。疮汤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
[0062]藏红花: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归心、肝经。
[0063]【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行,腹中包块疼痛,跌扑损伤,忧郁痞闷,惊悸,温病发斑,麻瘆。
[0064]合欢花:
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0065]大九节铃:
【性味】辛涩微麻,微寒,有小毒。
[0066]【功用主治-大九节铃的功效】续筋接骨,止血消炎,止痛。治骨折,刀枪伤,烧伤,痈肿。
[0067]核桃:
【性味】甘、平温、无毒。
[0068]【归经】入肺、肾、肝。
[0069]【功效】补肾养血,润肺纳气,润肠止带,强筋健骨,通润血脉,润肌乌发,固牙齿,补虚劳。
[0070]栗子: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平:入脾、胃、置经。
[0071]【边效主治】养胃健脾,通强筋,;主治反胃不食,臟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伤骨折瘀肿、疼痛,癦痕肿毒等病症。《食物本草》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配方:
熟地黄10g、生姜10g、茴香10g、肉苁蓉10g、女贞子10g、黄精10g、海桐皮lg、糙苏10g、七叶莲10g、接骨木10g、鹿衔草10g、凌霄花根10g、巴戟天10g、仙茅10g、薏该叶10g、橙叶10g、橙皮10g、塞菜10g、广率10g、佩兰10g、鹿角粉10g、马缨花10g、藏红花lg、合欢花10g、大九节铃10g、粟米10g、核桃10g、栗子10g。
[0072]内服药物制剂的剂型为汤饮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配方比例将药物混合后加入四倍量水,浸泡半个小时后,大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煮,20分钟后滤液备用,药渣继续加水煎煮40分钟弃渣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得汤饮剂。
[0073]实施例2:配方:
熟地黄12g、生姜12g、茴香12g、肉苁蓉12g、女贞子12g、黄精12g、海桐皮2g、糙苏12g、七叶莲12g、接骨木12g、鹿衔草12g、凌霄花根12g、巴戟天12g、仙茅12g、薏该叶12g、橙叶12g、橙皮12g、錾菜12g、广枣12g、佩兰12g、鹿角粉12g、马缨花12g、藏红花2g、合欢花12g、大九节铃12g、粟米12g、核桃12g、栗子12g。
[0074]内服药物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配方比例将所有原料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装入胶囊。
[0075]用法用量:温水送服,3次/日,3粒/次,4.5g/粒。
[0076]实施例3,配方:
熟地黄15g、生姜15g、茴香15g、肉苁蓉15g、女贞子15g、黄精15g、海桐皮5g、糙苏15g、七叶莲15g、接骨木15g、鹿衔草15g、凌霄花根15g、巴戟天15g、仙茅15g、薏该叶15g、橙叶15g、橙皮15g、塞菜15g、广率15g、佩兰15g、鹿角粉15g、马缨花15g、藏红花5g、合欢花15g、大九节铃15g、粟米15g、核桃15g、栗子15g。
[0077]内服药物制剂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配方比例将原料药加入5-10倍量的60-90%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8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30分钟?45分钟,提取活性成份,将浓缩液静置成糊状,药糊继续加热浓缩至浸膏状,加蜂蜜搓成丸剂。
[0078]用法用量:温水送服,3次/日,3粒/次,4.5g/粒。
[0079]实施例4,配方:
熟地黄18g、生姜18g、茴香18g、肉苁蓉18g、女贞子18g、黄精18g、海桐皮8g、糙苏18g、七叶莲18g、接骨木18g、鹿衔草18g、凌霄花根18g、巴戟天18g、仙茅18g、薏该叶18g、橙叶18g、橙皮18g、塞菜18g、广率18g、佩兰18g、鹿角粉18g、马缨花18g、藏红花8g、合欢花18g、大九节铃18g、粟米18g、核桃18g、栗子18g。
[0080]内服药物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按配方比例将所有原料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装入胶囊。
[0081]用法用量:温水送服,3次/日,3粒/次,4.5g/粒。
[0082]实施例5,配方:
熟地黄20g、生姜20g、茴香20g、肉苁蓉20g、女贞子20g、黄精20g、海桐皮10g、糙苏20g、七叶莲20g、接骨木20g、鹿衔草20g、凌霄花根20g、巴戟天20g、仙茅20g、薏苡叶20g、橙叶20g、橙皮20g、錾菜20g、广枣20g、佩兰20g、鹿角粉20g、马缨花20g、藏红花10g、合欢花20g、大九节铃20g、粟米20g、核桃20g、栗子20g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