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4232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 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 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 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0003] 病因: 1.急性腹泻 (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 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 热等症状。
[0004] (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 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 全身不适等症状。
[0005] (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 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 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0006] (4)生冷食物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 引起腹泻。
[0007] (5)食物滞留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 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 状。
[0008] (6)着凉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 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0009]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
[0010] (1)肠道感染性疾病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 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0011]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 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0012] (3)肿瘤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 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0013] (4)小肠吸收不良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0014] 临床表现: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 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只排出少量气体和黏液,粉色较深,多呈黏冻状,可混血液。小 肠病变的腹泻无里急后重,粪便不成形,可成液状,色较淡,量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肠吸收 不良者,粪便中可见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残渣,有恶臭。霍乱弧菌所致腹泻呈米泔水样。血 吸虫病、慢性痢疾、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引起的腹泻,粪便常带脓血。
[0015] 西医治疗往往采用止痛和止泻类药物,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在未明确 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配方简单、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 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新药。本发明为中药组合物,可达到消食化滞、健 脾益气、和中止泻、温补回阳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能达 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毒副作用小,制备简单,能直达病因,治愈时间短,防治见效快。
[0017] 本发明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是以小雪人参、七叶胆、三台红花、樱桃叶、薏苡 叶、蕹菜根、霞天曲、柿花为君药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以橙皮、麦芽、白豆蔻、胡萝卜、胡荽、 山楂、芡实、葛根为臣药消食化滞、和中止泻;以苹果、薏苡根、石榴皮、丁榔皮、薏苡仁、藕、 七叶莲、莲子为佐药清热利湿、和中止渴生津;以红参、附子、茴香、乌梅、丽春花、三叶委陵 菜根、漆大姑、没食子为使药温补回阳,救逆固脱;诸药合用,用药平和,无毒副作用,从而治 愈腹泻。
[001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中各 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 小雪人参10-20份、七叶胆10-20份、三台红花10-20份、樱桃叶10-20份、薏苡叶10-20 份、蕹菜根10-20份、霞天曲10-20份、柿花10-20份、橙皮10-20份、麦芽10-20份、白豆蔻 10-20份、胡萝卜10-20份、胡荽10-20份、山楂10-20份、芡实10-20份、葛根10-20份、苹 果5-15份、薏该根5-15份、石植皮5-15份、丁榔皮5-15份、薏该仁5-15份、藕5-15份、七 叶莲5-15份、莲子5-15份、红参5-15份、附子5-15份、茴香5-15份、乌梅5-15份、丽春花 5- 15份、三叶委陵菜根5-15份、漆大姑5-15份、没食子5-15份。
[0019]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 小雪人参12-18份、七叶胆12-18份、三台红花12-18份、樱桃叶12-18份、薏苡叶12-18 份、蕹菜根12-18份、霞天曲12-18份、柿花12-18份、橙皮12-18份、麦芽12-18份、白豆蔻 12-18份、胡萝卜12-18份、胡荽12-18份、山楂12-18份、芡实12-18份、葛根12-18份、苹 果6-14份、薏苡根6-14份、石榴皮6-14份、丁榔皮6-14份、薏苡仁6-14份、藕6-14份、七 叶莲6-14份、莲子6-14份、红参6-14份、附子6-14份、茴香6-14份、乌梅6-14份、丽春花 6- 14份、三叶委陵菜根6-14份、漆大姑6-14份、没食子6-14份。
[0020] -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 小雪人参15份、七叶胆15份、三台红花15份、樱桃叶15份、薏苡叶15份、蕹菜根15 份、霞天曲15份、柿花15份、橙皮15份、麦芽15份、白豆蔻15份、胡萝卜15份、胡荽15份、 山楂15份、突实15份、葛根15份、苹果12份、薏该根12份、石植皮12份、丁榔皮12份、薏 苡仁12份、藕12份、七叶莲12份、莲子12份、红参12份、附子12份、茴香12份、乌梅12 份、丽春花12份、三叶委陵菜根12份、漆大姑12份、没食子12份。
[002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 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 取原料药加入5-10倍量的60-90 %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1-2小时,去上清 液,药糊继续加热浓缩至浸膏状,静置备用,成为组分1 b、 将药渣加水浸泡1-2小时,提取两次,每次1-1. 5小时,合并提取液,80-120目滤过,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 36的 浸膏,加热浓缩,30分钟~45分钟,提取活性成份,将浓缩液静置成浸膏状,作为组分2 ; c、 将上述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蜂蜜搓成丸剂。
[0022]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 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 将小雪人参、红参、附子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提 取活性成份,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b、 将剩余原料放入10倍量水中,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45分钟~1小时,将3次提 取液合并静置; c、 将上述两种滤液的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4g生药/mL,抽滤后, 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 06 ;上述滤液经体积为IO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 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 液,去除溶剂,得到原料药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002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 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红参、小雪人参、附子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提取 活性成份,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再取上述方中的剩余原料放入10倍量水中,加热回流提 取3次,每次30分钟~1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 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〇. 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1. 08 (20°C );上述 滤液经体积为IO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 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得到原料药;加入淀粉或 糊精压片。
[002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剂型,药物剂型 可以为: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 冲剂、蜜丸剂、散剂、丹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针粉剂或缓释胶囊剂。
[0025] 本发明涉及中药原料药理及药性: 小雪人参: 【性味】甘;微淡;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虚劳;血虚头晕;水肿;腹水;痢疾;经 闭;痛经。
[0026] 七叶胆: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0027]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三台红花: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截疟。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疟疾。清热利湿;散瘀止 痛;解毒消肿。主湿热痢疾;淋证;风湿热痹;血瘀痛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肿毒;荨 麻瘆;疱疾 ① 《广西药植名录》:驳骨,杀虫,健胃,清心火,壮筋骨。治疟疾,痢疾,头痛,眼炎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