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6598阅读:来源:国知局
封面111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凹陷区斜面上圆周分部有三个血流口 21、22、23,分别为一个主血流口 21和两个衔接血流口 22、23,主血流口直径大于衔接血流直径。支撑骨架211、221、223撑扩三个血流口外周,三个支撑骨架211、221、223两两相切并连接、并分别与远端口A外周支架相切并连接、且延密封面111凹陷方向倾斜,将衔接血流口稳定定位于凹陷的密封面111上。
[0026]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包括有覆膜支架构成的主体血管支架I,远端口 A由密封面111密封,密封面111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凹陷区斜面上圆周分部有三个血流口 21、22、23,分别为一个主血流口 21和两个衔接血流口 22、23,主血流口直径大于衔接血流直径。支撑骨架210、220、220撑扩三个血流口外周,三个支撑骨架210、220、220两两相切并连接、并分别与远端口 A外周支架相切并连接、且延密封面111凹陷方向倾斜,将衔接血流口稳定定位于凹陷的密封面111上。三个平行设置于主体血管内的内置分支血管211、221、131,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 212、222、232由支撑骨架2100、2200、2200扩口且两两相切连接,与近端口 C外周处于同一平面并相切连接,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间隙由封闭面130密封。内置分支血管211、221、131为软体人工血管或带支撑骨架的血管。封闭面130可为平面或延主体血管轴方向内凹或外凸。
[0027]本发明在使用时,主体血管支架I在体内先行释放,手术过程通过影像设备里观察判断主体血管支架I释放位置,本发明只需确定主体血管支架I远端A位置与待接分支血管口的配合位置,就对远端口 A内的衔接血流口 21、22、23进行了定位。无需去严格控制主体支架的轴向位置和周向角度,无需担心未准确对准支架侧壁的血流口与人体分支血管口,造成分支血流口被阻挡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手术过程简单且减少风险。手术过程中,在外接分支血管接入本发明主体血管支架I上前,牵引导丝需先行进入衔接血流口 22、23内,形成外接分支血管接入轨道。衔接血流口位于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的向内凹陷的封闭面111上,封闭面的阻挡性和凹陷形状对进入远端口 A内的牵引导丝的具有引导性,牵引导丝碰触到凹陷封闭面111的斜面后,将延斜面向凹陷区滑移,穿接入斜面上的衔接血流口内,提高了导丝穿插效率。
[0028]导引牵引导丝进入衔接血流口,加快牵引导丝与衔接血流口的穿入速速,提高手术效率。外接分支血管远端顺着牵引导丝与衔接血流口对接后释放,与内置分支血管配合定位。
[0029]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覆膜支架构成的主体血管支架I的远端口 A上的密封面111的外环侧边,设有一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112a,凹陷区112a为封闭面111塑膜定型或支撑骨架定型,两个衔接血流口22、23位于凹陷区112a底部;密封面111的其他区面112与远端口A外周处于一个平面内,主血流口21位于该区面内。
[0030]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主体血管支架I的远端口 A的密封面111的外环侧边,设有两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113a、113b,两个衔接血流口 22、23分别位于凹陷区113a、113b底部;密封面111的其他区面113与远端口 A外周处于一个平面内,主血流口 21位于该区面内。
[0031]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个内置分支血管211、221、131近端12、222、232端延伸至主体内,近端口外周212、222、232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0032]实施例6
如图3,主体血管I可整体装配至主体血管支架2远端口A的主体血流口内,组合使用,以适应需多个外接分支的病变部位需求。
【主权项】
1.一种易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包括管状主体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由一个带凹陷区的密封面密封,密封面上设置有血流口 ; 在所述凹陷区的斜面或底部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外接分支血管对接的衔接血流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所述密封面整体向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凹陷形成凹陷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口为两个衔接血流口和一个主体血流口,所述两个衔接血流和主体血流口位于所述密封面凹陷区的斜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所述密封面包括一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和一个平面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内设置有两个衔接血流口和一个主体血流口,所述两个衔接血口流位于所述凹陷区内,主体血流口位于所述密封面平面区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所述密封面包括两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和一个平面区。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口为两个衔接血流口和一个主体血流口,所述两个衔接血流口分别位于两个凹陷区内,主体血流口位于所述密封面平面区上。8.如权利要求1、2、3、4、5、6、7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血管内设有与血流口连接的内置分支血管,一个内置分支血管远端头与至少连接一个血流口连接,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头位于所述主体血管支架内。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血流口与内置分支血管一对一连通。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内置分支血管为软体人工血管或带支撑骨架的血管。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支架近端口,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近端口内之间由封闭面密封。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支架近端口,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近端口内之间由封闭面密封。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内,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包括管状主体血管支架,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由一个带凹陷区的密封面密封,密封面上设置有血流口;在所述凹陷区的斜面或底部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外接分支血管对接的衔接血流口。通过这个发明使累及重要分支的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成为可能,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风险。
【IPC分类】A61F2/07
【公开号】CN105662649
【申请号】CN201610123214
【发明人】郭伟, 马晓辉
【申请人】郭伟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