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0160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管,该导管具有聚酰胺系树脂和改性聚烯烃树脂的层间粘接性优异、并且能够以适当的着色度确保辨认性的导管管体。本发明的导管具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着色剂。
【专利说明】
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包含规定的层结构的导管管体(Catheter tube)〇
【背景技术】
[0002] -直以来,为了消除并治疗生物体内的狭窄部的狭窄状态,使用将球囊导入狭窄 部(产生于管腔、体腔等中)并将该狭窄部从内部朝向外部进行扩张的球囊导管。例如,球囊 导管能够用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所 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通过用球囊扩大血管的狭窄部来改善血流。球囊导管以在沿轴向延 伸的长条状轴部件的前端部连接球囊的方式构成。
[0003] 以球囊导管为代表的导管的轴部件具有外管、和配置于该外管的内腔中的内管。 由于轴部件被使用者(操作者)导入至生物体内的狭窄部,所以为了确保生物体内的追随 性,要求充分的柔软性。另外,由于在内管的内腔中穿插有导丝,所以内管的内腔表面必须 具有用于操作导丝的滑动性。
[0004] 另一方面,在导管的制造工序中,导管的组装通常通过树脂的粘接或熔接进行。因 此,对于导管,通过使构成导管前端部(前端片)、球囊等部件的材料和构成内管的材料为相 同的树脂材料,从而粘接、熔接时的相容性良好,粘接、熔接的操作性提高。
[0005] 因此,针对将聚烯烃(为滑动性优异的材料)和聚酰胺(柔软性优异、也适合用作球 囊部件等的材料)组合用于导管的情形进行了研究。
[0006]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发明,即,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轴的至少一部 分由构成外层的聚酰胺及构成内层的马来酰化聚乙烯(改性聚乙烯)制成。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 337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此处,在导管组装中进行各部件的粘接或熔接时,如果对内管等导管管体进行着 色,则能够确保粘接处、熔接处的辨认性。因此,使用已被着色的导管管体在生产效率方面 是有利的。
[0009] 作为导管管体的着色手段,考虑将混合了着色剂(包含颜料)的树脂作为形成材料 使用。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如果将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向聚酰胺中添加了规定浓 度以上的着色剂而成的混合物作为材料,并在滑动性高的改性聚乙烯层内层上形成外层, 则随着外层的辨认性提高,改性聚乙烯制内层与外层的层间粘接性变差。
[0010]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所述导管具有 聚酰胺系树脂和改性聚烯烃树脂的层间粘接性优异、且能够以适当的着色度确保辨认性的 导管管体。
[001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下述导管可解 决上述课题,所述导管具有导管管体,该导管管体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 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并且 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 着色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2]发明效果
[0013]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导管,该导管具有聚酰胺系树脂和改性聚烯烃树脂的 层间粘接性优异、并且能够根据需要以适当的着色度确保辨认性的导管管体。
【附图说明】
[0014] [图1]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球囊导管的图,(A)是简化表示球囊导管的整体结 构的图,(B)是表示球囊导管的前端部的放大截面图。
[0015] [图2]图2表示本发明的导管管体的一个具体例子的层结构(轴直角截面图)。
[0016] 符号说明
[0017] 1〇导管管体
[0018] 101聚烯烃层
[0019] 102第一聚酰胺层
[0020] 103第二聚酰胺层
[0021] 400球囊导管
[0022] 410 球囊
[0023] 420 轴
[0024] 430 内管
[0025] 431 导丝腔(guidewire lumen)
[0026] 440 外管
[0027] 450 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包含第 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 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 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着色剂。以下,也将"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 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 并且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层 包含着色剂的导管管体"简称为"本发明的导管管体"。
[0029]本发明的导管管体由于在外层的第二聚酰胺层中配合有颜料,所以可确保辨认 性。由此,在导管的制造工序中,在导管组装时的熔接作业中易于确认各部件端面的熔合状 态,操作性变得良好。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导管管体而言,尽管具有包含着色剂的外层,但聚 酰胺系树脂与改性聚烯烃树脂之间的层间粘接性优异。推测上述技术效果是基于以下机理 而获得的。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机理是推测的,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0030]用于树脂着色的着色剂包含颜料和该颜料的分散剂。所述着色剂的颜料由于与树 脂不相容,所以以在保持立体的形状的状态下分散于导管管体形成材料内的方式存在。详 细的原因不清楚,但认为由于在层中含有颜料,从而导致聚酰胺层中的聚酰胺系树脂的官 能团与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极性基团的相互作用减少,各层之间的粘接性降低。因此,认为在 聚酰胺层包含规定量以上的着色剂的情况下,包含着色剂的聚酰胺层与改性聚烯烃层之间 的层间粘接性降低。
[0031]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在包含着色剂的外层(第二聚酰胺层)与内层(改性聚烯烃 层)之间,设置有与外层相同的聚酰胺系树脂制、且不含着色剂的中间层(第一聚酰胺层)。 也就是说,外层和中间层均以聚酰胺系树脂为原料而形成。推测由于外层和中间层为相同 的聚酰胺系树脂,所以与内层相比形成外层和中间层的树脂之间的亲和性良好,界面的粘 接性提高。进而,由于中间层不含着色剂,所以聚酰胺系树脂的官能团与改性聚烯烃层的极 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未减少,层间的粘接性没有降低。因此,推测即使对于粘性不同的 内层/中间层之间也可达成良好的粘接性。
[0032]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0033]在本说明书中,表示范围的"X~Y"是指"X以上、Y以下"。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 操作及物性等的测定是在室温(20~25°C)/相对湿度40~50%的条件下进行的。
[0034] < 导管 >
[0035]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包含第 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 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 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着色剂。本发明的导管管体可用作导管的内管及/或外 管,但特别适合用作内管。以下,一边参照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即球囊导管400, 一边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0036]球囊导管400是通过将轴420穿插于生物体器官、并使配置于轴420的前端侧的球 囊410在狭窄部(病变部)扩张从而将狭窄部扩大进行治疗的医疗装置,例如作为PTCA球囊 导管使用。但是,球囊导管400还可以用于其他治疗用途,例如,可以是以治疗及改善形成于 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其他血管、胆管、气管、食道、尿道、其他脏器等生物体器官内的狭窄部为 目的的球囊导管。
[0037]如图I(A)所示,球囊导管400包括具备挠性的长条状的轴420、配置于轴420的前端 部侧的能进行扩张变形及收缩变形的球囊100、和配置于轴420的基端部侧的毂450。需要说 明的是,在球囊导管400的说明中,将设有球囊410的一侧称为前端侧,将设有毂450的一侧 称为基端侧。
[0038]球囊导管400是在轴420的靠前端部侧的位置设有将导丝480导出的开口部435的、 被称为所谓的快速交换型(rapid exchange type)的球囊导管。但是,球囊导管400还可以 是以导丝腔431在从轴420的前端到基端的整个范围内延伸的方式形成的、被称为所谓的同 轴整体交换型(over the wire type)的球囊导管。
[0039] 如图I(B)所示,轴420包括:内管(内管轴)430,形成有供导丝480穿插的导丝腔 431;和外管(外管轴)440,在与内管43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供给用于扩张球囊410的加压介 质的加压介质腔441。
[0040] 轴420以二重管结构的形式构成,即,内管430内插于外管440中,内管430及外管 440以同心状对位的方式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内管430及外管440也可以不以同心状对位的 方式配置。
[0041]如图I(B)所示,内管430包括形成于前端的前端开口部433、和形成于基端的基端 开口部435这两个开口部。在内管430的内部,导丝腔431以与各开口部433、435连通的方式 进行延伸。
[0042]内管430由基端侧向径向外侧弯曲的中空管体构件(导管管体)构成。利用熔接等 已知方法,在内管430的前端附近以液密·气密的方式接合球囊410的前端部413。另外,内 管430的基端附近与形成于外管440的规定位置的连接用开口部422液密?气密地接合。导 丝480将设置于内管430前端的前端开口部433及设置于内管430基端的基端开口部435分别 作为出口及入口,穿插于导丝腔431内。
[0043]在内管430的前端可以安装前端片,所述前端片例如在球囊导管400的前端与生物 体器官(血管的内壁等)接触时,防止对生物体器官造成损伤。前端片例如可以由比内管430 柔软的管状部件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前端片优选由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弹性体树脂或它们 的混合物形成。由此,在将前端片和内管进行熔接时,能够提高本发明的内管430与前端片 的粘接力。
[004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本发明的导管管体作为内管430。此外,作为构 成内管430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一丙烯共聚物、乙烯一乙酸乙烯酯 共聚物等聚稀经、软质聚氯乙稀等热塑性树脂、娃橡胶、胶乳橡胶(latex rubber)等各种橡 胶类、聚氨酯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聚酯弹性体等各种弹性体、聚酰胺、结晶性聚乙烯、结 晶性聚丙烯等结晶性塑料等。在这些材料中也可以配合例如肝素、前列腺素、尿激酶、精氨 酸衍生物等抗血栓性物质,制成具有抗血栓性的材料。
[0045]外管440由从球囊410的基端部415附近延伸至毂450的中空状管体构件构成。在外 管440的前端,可以利用熔接等已知方法以液密?气密的方式接合球囊410的基端部415。 [0046]对于外管440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与内管430相同的材料。外管440还可以 由后述的聚酰胺系树脂形成。另外,在外管440中与血液接触的部分(例如,外管440的外表 面),可以涂布具有抗血栓性的物质,除此之外,还可以由配合了抗血栓性物质的树脂形成。 [0047]球囊410的形成材料优选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除了氯乙烯、聚氨酯弹性体、聚 苯乙稀弹性体、苯乙稀一乙稀一丁稀一苯乙稀共聚物(SEBS)、苯乙稀一乙稀一丙稀一苯乙 烯共聚物(SEPS)等热塑性弹性体、PET等热塑性树脂、橡胶、有机硅弹性体等热固性树脂以 外,还可以使用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弹性体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另外,球囊410可以为2层 以上的多层球囊。需要说明的是,球囊410优选由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弹性体树脂或它们的 混合物形成。由此,在将本发明的导管管体例如用作内管的情况下,将球囊和内管进行熔接 时,能够提高球囊和内管的粘接力。
[0048]如图I(A)所示,毂450包括连接部451,所述连接部451能够与用于供给加压介质的 充压装置(indeflator)等供给装置(省略图示)液密?气密地连接。对于毂450的连接部451 而言,例如能够由以流体管体等能够连接·分离的方式构成的已知的鲁尔接头(Iuer taper)等构成。
[0049]用于球囊410扩张的加压介质(例如,生理盐水、造影剂等)经由毂450的连接部451 流入轴420内。加压介质经由加压介质腔441被供给至球囊410。
[0050]如图I(B)所示,球囊410包括:扩张有效部(加压部)416,随着扩张变形而将狭窄部 扩大;前端侧锥形部413a,与扩张有效部416的前端侧连接;和基端侧锥形部415a,与扩张有 效部416的基端侧连接。位于前端侧锥形部413a的前端侧的前端部413固定在内管430的外 表面,位于基端侧锥形部415a的基端侧的基端部415固定在外管440的外表面。在内管430中 位于扩张有效部416的中央的部分处,设置有显示扩张有效部416的中央部分的X射线造影 标记460。另外,X射线造影标记460还可以设置于内管430中位于扩张有效部416两端的部分 处,以便显示扩张有效部416的两端。
[0051]在本发明中,本发明的导管管体具备辨认性。因此,通过将本发明的导管管体作为 导管的内管使用,在将外管、球囊与内管进行粘接或熔接时易于辨认部件之间的接合状态。 例如,以球囊导管400为例,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导管管体作为内管430,从而可在与球囊410 的前端部413、外管440连接的连接用开口部422的粘接作业或熔接作业中确保辨认性。 [0052]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导管管体用作球囊导管的内管。也就是 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管、配 置于所述外管的内腔的内管、和固定于所述内管的前端侧和所述外管的前端侧的球囊,所 述球囊含有聚酰胺系树脂,所述内管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 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在所述第一聚酰 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颜料。作为球囊 所包含的聚酰胺系树脂,可采用在第一聚酰胺层的说明中记载的聚酰胺系树脂。作为球囊 的形成材料的聚酰胺系树脂既可以与作为第一聚酰胺层、第二聚酰胺层的形成材料的聚酰 胺系树脂相同,也可以与它们不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球囊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 [0053]将本发明的导管管体的一个具体例子的层结构(轴直角截面图)示于图2,但这并 不限定本发明。在图2中,导管管体的轴直角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但也可以为多边形等截面 形状。在图2中,导管管体10由改性聚烯烃层(内层)101、形成于改性聚烯烃层101的外表面 的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102、及形成于第一聚酰胺层102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外层) 103形成。导管管体10具有壁厚比第二聚酰胺层(外层)103厚的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102。 通过使未含着色剂的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1〇2的壁厚比包含着色剂的第二聚酰胺层(外 层)1〇3厚,从而在将导管管体10作为内管用于球囊导管的情况下,在将前端片和内管相抵 并接合时,能够提高与前端片的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弹性体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树 脂部件的粘接性。
[0054]对于本发明的导管管体10,除了改性聚烯烃层(内层)101、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 102及第二聚酰胺层(外层)103以外,还可以任意设置下述那样的其他层。例如,对于本发明 的导管管体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导丝的滑动性,可以在聚烯烃层(内层)1〇1的内表面进一 步具有由聚四氟乙稀、聚偏氟乙稀、乙稀四氟乙稀、全氟烷氧基树脂(perf Iuoroalkoxy resin)等氟系树脂形成的氟系树脂层(未图示)。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在聚烯烃层(内层) 101与第一聚酰胺层1〇2之间或者第一聚酰胺层102与第二聚酰胺层103之间设置增强层(未 图示),所述增强层是将由金属线或非金属线构成的线状体编织而成或将其呈螺旋状卷绕 而成。
[0055]本发明的导管管体的外径可根据使用目的进行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制,在作为 导管管体10的内管使用的情况下,例如为300~800μηι,优选为500~600μηι。另外,导管管体 的内径也没有特别限制,在作为导管管体10的内管使用的情况下,例如为250~600μπι,优选 为400~500ym。
[0056] 本发明的导管管体的厚度(包含聚烯烃层、第一聚酰胺层及第二聚酰胺层和任意 设定的其他层的所有层的厚度)例如为100~200μπι,优选为120~170μπι。
[0057] 以下,对聚烯烃层(内层)、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及第二聚酰胺层(外层)的各层 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005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改性聚烯烃层(内层)由改性聚烯烃树脂形成。通过将 内层设为改性聚烯烃层,使导丝穿插时的滑动性变高。
[0059] 对于能够适用于改性聚烯烃层的改性聚烯烃树脂,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 α-烯烃(例如1 一丁烯、1 一己烯、4一甲基一 1 一戊烯、1 一辛烯、1 一癸烯等)聚合物、乙烯一 丙烯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例如,降冰片烯、环丁烯、环戊烯等环状烯烃的聚合物)、环烯烃 共聚物(例如,环状烯烃与聚乙烯等链状烯烃的共聚物、或环状烯烃与1,4一己二烯等二烯 的共聚物)及它们的混合物、具有包含极性基团、反应性基团的侧基(P en dan t)的材料;乙 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在为共聚物的情况下,其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无规共聚 物、交替共聚物、周期共聚物(periodic copolymer)、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者。
[0060] 其中,作为改性聚烯烃树脂,从改性聚烯烃层的滑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改性聚 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等)或改性聚丙烯,更优选为改 性聚乙烯,进一步优选为改性高密度聚乙烯。
[0061]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改性聚烯烃树脂,是指具有包含羧基、酸酐基、羟基、烷氧基、 酰亚胺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硅烷基及/或硅醇基等极性基团、反应性基团的侧基的 聚烯烃树脂。与使用极性低的聚烯烃树脂的情形相比,通过使用改性聚烯烃,能够使与第一 聚酰胺层的粘接性提高。
[0062] 作为改性聚烯烃树脂,可以为如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那样的、例如以1:99~ 50:50的摩尔比包含来自具有极性基团、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单元、和来自链状或环状烯烃 的单元的改性聚烯烃树脂。或者,作为改性聚烯烃树脂,例如还可以为在聚烯烃主链上将极 性基团、反应性基团接枝化而进行改性的改性聚烯烃树脂。对于聚烯烃树脂的接枝化,只要 利用以往已知的方法使不饱和羧酸化合物、不饱和硅烷化合物等与聚烯烃的侧链接枝共聚 即可。对于所加成的接枝链,例如,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羧基、羟基烷基 及烷氧基;碳原子数为5~10的酸酐基;酰亚胺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硅烷基;和硅醇 基。需要说明的是,娃烷基为一Si(X 1)(X2)U3K式中,X\X2、X3分别独立表示碳原子数为1~ 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所表示的基团。上述侧基可以进一步被碳原子数为1~2的烷基、羟 基、上述羧基、羟基烷基及/或烷氧基取代。更具体而言,聚烯烃树脂的接枝化可通过下述手 段进行:例如,使用任意催化剂、同时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溶剂法;使用混炼挤出机、在熔融 状态下进行反应的混炼法等。
[0063] 作为用于接枝化的不饱和羧酸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 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等不饱和单羧酸及其衍 生物;马来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衣康酸、柠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 柠康酸酐、马来酸单甲酯等不饱和二羧酸及其衍生物等。另外,作为不饱和硅烷化合物,可 列举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烯烃系不饱和硅烷化合物。
[0064] 上述化合物中,作为不饱和羧酸化合物,从将聚稀经树脂亲水化从而能够进一步 提高与第一聚酰胺层的粘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马来酸或马来酸酐。也就是说,优选使用 马来酰化聚乙烯、马来酰化聚丙烯等马来酰化聚烯烃树脂,更优选为马来酰化聚乙烯。在本 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改性聚烯烃层的树脂为马来酰化聚乙烯的导管。在本 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改性聚烯烃层的树脂为马来酰化聚乙烯的球囊导管。 更优选的是,形成改性聚烯烃层的树脂为马来酰化高密度聚乙烯。
[0065] 需要说明的是,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末端还可以加成有上述不饱和羧酸化合物。上 述改性聚烯烃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
[0066] 作为上述那样的改性聚烯烃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M0DIC(注册商 标)系列(H511、H503、L502、L533、L504、M142、M502、M512、M545、A543、A515)、LINKL0N〇±* 商标)系列(以上,三菱化学株式会社)、ADMER(注册商标)系列(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1頂11^叫注册商标)系列(01]?0犯'-]\0了51]1?01^0^]\0041^(:〇.,1^(1.)等。
[0067] 改性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000。在本发明中,聚烯烃树脂 的"重均分子量"采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所测得的 值。
[0068]聚稀经层的层厚优选为1~100μπι,更优选为5~50μηι。由此,导管管体的内表面可 充分确保用于操作导丝的滑动性。
[006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聚酰胺 系树脂柔软且具有强度,与使用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的情形相比,还具有 弹性区域大的优点。另外,由于使用与第二聚酰胺层(外层)相同的聚酰胺系树脂形成中间 层,所以能够防止下述情况:在共挤出时形成材料产生粘度差从而外层/中间层的层厚变得 不均匀。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聚酰胺系树脂",是指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弹性体树脂、及/或 它们的混合树脂。
[0070] 作为在第一聚酰胺层中优选使用的聚酰胺系树脂,只要在主链中具有酰胺键(一 CO-NH-)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在合适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利用环结构的内酰胺或氨 基酸的聚合(均聚)、或者二羧酸及二胺的缩聚来制造聚酰胺系树脂。
[0071] 作为能够单独聚合的单体,可举出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月桂内酰胺、氨基己 酸、7-氨基庚酸、11 一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9 一氨基壬酸、哌啶酮等。
[0072]另外,作为使二羧酸及二胺缩聚时的二羧酸,可举出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 戊二酸、对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作为二胺,可举出1, 4一丁二胺、1,6- 己二胺、1,9一壬二胺、1,10- 癸二胺、I,11一十一烧二胺、1,12 - 十二烧 二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等。
[0073]作为聚酰胺系树脂,可以使用聚酰胺弹性体树脂。作为聚酰胺弹性体树脂,例如, 可列举聚酰胺(硬链段)和聚醚(软链段)的嵌段共聚物,更具体而言,可举出尼龙11和聚丁 二醇的嵌段共聚物、尼龙12和聚丁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等。
[0074] 作为聚酰胺系树脂,优选为不具有除聚酰胺以外的链段的聚酰胺系树脂,例如可 使用尼龙4、6、7、8、11、12、6·6、6·9、6·10、6·11、6·12、6Τ、6/6·6、6/12、6/6Τ、6Τ/6Ι等。作为 聚酰胺系树脂,在上述聚酰胺系树脂中特别优选为尼龙11、尼龙12。
[0075] 需要说明的是,聚酰胺系树脂的末端可以用羧基、氨基等进行封端。上述聚酰胺系 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
[0076]作为上述那样的聚酰胺系树脂,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DAIAMID(注册商 标)系列(L1640、L1840、L1940、L1940W、L2140、L2140W、L2121等)、VESTAMID(注册商标)系列 (以上、Daicel-Evonik Co. ,Ltd.)、PEBAX(注册商标)系列(ARKEMA 公司)、AMILAN(注册商 标)系列(东丽株式会社)、LE0NA(注册商标)系列(Asahi Kasei Fibers Corporation)、 UBENYL0N(注册商标)系列(宇部兴产株式会社)、RENY(注册商标)系列(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ZYTEL(注册商标)系列(杜邦株式会社)、GRILAMID (注册商标)、GRILFLEX(注册商标)(以上、EMS-CHEMIE(Japan)Ltd. )、RILSAMID(注册商标) (ARKEMA Co.,Ltd.)等。另外,上述市售品的聚酰胺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两种以上的聚酰胺系树脂。
[0077] 聚酰胺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500000,更优选为15000~300000。在 本发明中,聚酰胺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利用上述针对聚烯烃树脂的方法进行测定。
[0078] 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第一聚酰胺层的内管在径向上的壁厚)优选比后述的第二 聚酰胺层的层厚(第二聚酰胺层的内管在径向上的壁厚)厚。通过使不含着色剂的第一聚酰 胺层的壁厚比包含着色剂的第二聚酰胺层的壁厚厚,从而在将导管管体用于球囊导管的内 管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与前端片、球囊的粘接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第一 聚酰胺层的层厚比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厚的球囊导管。更具体而言,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 优选为60~140μηι,更优选为70~120μηι。
[007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聚酰胺层(外层)由聚酰胺系树脂和着色剂形成。 为了形成包含聚酰胺系树脂和着色剂的第二聚酰胺层,可以将以任意比例混合聚酰胺系树 脂和着色剂而成的材料作为第二聚酰胺层的原料用于导管管体的共挤出成型。需要说明的 是,改性聚烯烃层(内层HOl和第一聚酰胺层(中间层)1〇2也可以含有极少的着色剂。
[0080] 聚酰胺系树脂由于柔软且具有强度,所以可用作导管的外管、球囊的材料。通过用 聚酰胺系树脂(其他部件中也可使用)形成为导管管体的内管的外层,从而在熔接时部件之 间的相容性良好,可有效防止导管的断裂。另外,通过采用聚酰胺系树脂作为形成内管的外 层的树脂,从而即使对于弯曲大的管腔也能够不扭折(kink)地将导管平滑地插入管腔内。
[0081] 对于能够适用于第二聚酰胺层的聚酰胺系树脂及其分子量,可适用针对上述第一 聚酰胺层进行的说明。从粘接性的观点考虑,第一聚酰胺层及第二聚酰胺层优选使用相同 的聚酰胺系树脂。
[0082] 第二聚酰胺层所包含的着色剂,根据所希望的色调可适当使用黑、红、绿、蓝,黄、 紫、白等多种颜色。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着色剂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着色而产生与其他部件的 识别性。例如,在采用本发明的导管管体作为内管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色相、明度与进行粘 接或熔接的其他部件的粘接部或熔接部不同的颜料。例如,可优选举出下述例子:在将本发 明的导管管体作为内管的情况下,针对白色的外管,使用黑色的着色剂。
[0083] 着色剂包含用于树脂着色的颜料、和使颜料分散在树脂中的分散剂。作为颜料,可 以使用以往已知的无机颜料及有机颜料。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无机颜料,例如,可列 举炭黑、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铁(黑色氧化铁、黄色氧化铁、红色氧化铁)、氧化铬、群青(群 青系蓝色、群青系蓝紫(violet)色)、镍钛黄、普鲁士蓝、米洛丽蓝(Milori blue)、钴蓝 (cobalt blue)、络绿(viridian)、钼络红(molybdate red)等。另外,作为有机颜料,例如, 可列举喹吖啶酮类(例如,喹吖啶酮红)、花(perylene)类(例如,花红)、蒽醌类(例如,蒽醌 黄)、偶氮类(例如,偶氮缩合类黄色有机颜料)、酞菁类(例如,酞菁铜、高氯化酞菁铜等卤化 酞菁)的颜料等。上述颜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其中,从挤出成型时的 耐热性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无机颜料。
[0084] 对于用于形成第二聚酰胺层的着色剂,除颜料外,还含有表面活性剂等分散剂。另 外,除颜料及分散剂外,着色剂还可以包含稳定剂等添加剂。在使用着色剂的情况下,以第 二聚酰胺层所含的颜料量成为上述范围内的方式适当调节与聚酰胺系树脂等其他材料的 重量比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从对树脂进行着色的观点考虑,着色剂所含的颜料量至少为25 重量%以上。
[0085] 通过将包含着色剂的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设为厚壁,从而能够提高导管管体的辨 认性。因此,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颜料量不能一概地进行规定,从辨认性的提高和层间粘接 性的观点考虑,例如,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0.3重量%以上,优选为0.6 重量%以上。另外,从树脂中的颜料的分散稳定化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 成分整体,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下。通过使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颜料量为 0.6重量%以上,从而即使将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设为20μπι左右的薄壁,也能够确保良好的 辨认性。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导管,其中,着色剂包含颜料、且第二聚酰 胺层包含相对于该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0.6重量%以上的颜料。本发明的另一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其中,着色剂包含颜料、且第二聚酰胺层含有相对于该第二聚 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0.6重量%以上的颜料。另外,通过使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颜料量 为50重量%以下,能够使颜料稳定地分散在第二聚酰胺层中。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 种导管及球囊导管,其中,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含有相对于该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 为0.3~20重量%的所述颜料、更优选包含0.6~10重量%的所述颜料、进一步优选包含0.6 ~5重量%的所述颜料。
[0086] 另外,从对树脂进行着色的观点考虑,着色剂优选含有相对于着色剂的固态成分 整体为25重量%以上的颜料,更优选包含40重量%以上的颜料。添加至第二聚酰胺层的着 色剂量根据着色剂中所含的颜料量、层的色调适当设定即可。例如,在着色剂中含有40重 量%以上的颜料时,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使着色剂的量为0.75重量%以 上,优选为1.5重量%以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导管,其中,着色剂含有相对于该 着色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40重量%以上的颜料、且第二聚酰胺层含有相对于该第二聚酰胺 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1.5重量%以上的该着色剂。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球囊导 管,其中,着色剂含有相对于该着色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40重量%以上的颜料、且第二聚酰 胺层含有相对于该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1.5重量%以上的该着色剂。另外,从树 脂中的颜料的分散稳定化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着色剂的量 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5重量%以下。
[0087] 作为用于着色剂的分散剂,可采用以往已知的分散剂,例如,可列举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例如、烷基硫酸盐、脂肪酸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族铵盐、季铵盐等)、两性表 面活性剂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酯、聚乙二醇等)等表面活性剂;以及多元羧酸及 其铵盐、多元羧酸酯、聚氨酯、改性聚丙烯酸酯、聚酯酰胺及其铵盐、海藻酸、聚乙烯醇、羧甲 基纤维素等高分子分散剂。
[0088]着色剂例如由25~90重量%的颜料(在使用多种颜料时为其总量)和75~10重 量%的分散剂(在使用多种分散剂时为其总量)形成(其中,颜料和分散剂的总量为100重 量%)。通过使用上述组成的着色剂,可确保辨认性,同时层中的颜料的分散性变得良好。优 选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着色剂由40~75重量%的颜料(在使用多种颜料时为其总量)和60 ~25重量%的分散剂(在使用多种分散剂时为其总量)形成(其中,颜料和分散剂的总量为 100重量%)。
[008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聚酰胺层包含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 体为0.1重量%以上的分散剂。
[009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聚酰胺层包含60~99.6重量%(换算为固态成分) 的聚酰胺系树脂、〇 .3~20重量% (换算为固态成分)的颜料及0.1~20重量% (换算为固态 成分)的分散剂。
[0091] 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优选比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薄。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与第二 聚酰胺层的层厚之比例如为100:1~2:1(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优 选为3:1~8:1。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优选为10~40μηι,更优选为15~30μηι。通过使第二聚酰 胺层的层厚为15μπι以上能够确保辨认性,通过使其为30μπι以下能够制成管径细的导管管 体。
[0092]本发明的导管管体可如下形成,即,将改性聚烯烃树脂及聚酰胺系树脂的细粉 (fine powder)、涂布用分散体(dispersion)等(对于第二聚酰胺层,还有着色剂所包含的 颜料)作为原料,进行共挤出成型而形成。对于挤出成型时的制造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任意设定,例如,熔融温度为100~250°C。
[0093] 实施例
[0094] 使用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 定于以下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操作在室温(25°C)下进行。
[0095] (实施例1)
[0096] 将具有内层(改性聚烯烃层)、中间层(第一聚酰胺层)及外层(第二聚酰胺层)的3 层管体共挤出成型,得到管体i((p〇/43x〇.46x〇.55x〇.57mm)。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各 层的材料,使用下述物质:
[0097] 改性聚烯烃层(层厚30μπι):马来酰化高密度聚乙烯(M0DIC - H503(三菱化学株式 会社))
[0098] 第一聚酰胺层(层厚 90μπι):尼龙 12(DAIAMID - L1940W(Daicel-Evonik Co., Ltd.))
[0099] 第二聚酰胺层(层厚20μπι):含有尼龙 12(DAIAMID - L1940W(Daicel-Evonik Co., Ltd.))、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1.0重量%的着色剂(在着色剂中,包含25 重量%的炭黑(黑色颜料)、25重量%的氧化钛(白色颜料)和50重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散剂))。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0.5重量%的颜料。
[0100] (实施例2)
[0101] 使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2.0重 量% (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1.0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 同样地共挤出成型3层管体,得到管体2。
[0102] (实施例3)
[0103] 使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3.0重 量% (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1.5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 同样地共挤出成型3层管体,得到管体3。
[0104] (实施例4)
[0105] 使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5.0重 量% (相对于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2.5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 同样地共挤出成型3层管体,得到管体4。
[0106] (比较例1)
[0107] 将具有内层(改性聚烯烃层)及外层(聚酰胺层)的2层管体共挤出成型,得到比较 管体i((p0.43x().46x〇.57mm)。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各层的材料,使用下述物质:
[0108] 改性聚烯烃层(层厚30μπι):马来酰化高密度聚乙烯(M0DIC - H503(三菱化学株式 会社))
[0109] 聚酰胺层(层厚ΙΙΟμπι):含有尼龙 12(DAIAMID -L1940W(Daicel-Evonik Co., Ltd.))、相对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1.0重量%的着色剂(着色剂中包含25重量%的 炭黑(黑色颜料)、25重量%氧化钛(白色颜料)和50重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 也就是说,相对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0.5重量%的颜料。
[0110](比较例2)
[0111] 使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〇. 5重量% (相对 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0.25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共挤出 成型2层管体,得到比较管体2。
[0112] (比较例3)
[0113] 使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0.3重量% (相对 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0.15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共挤出 成型2层管体,得到比较管体3。
[0114] (比较例4)
[0115] 使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0.2重量% (相对 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0.1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共挤出 成型2层管体,得到比较管体4。
[0116] (比较例5)
[0117] 使聚酰胺层所含的着色剂量相对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为0.1重量% (相对 于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包含0.05重量%的颜料),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共挤出 成型2层管体,得到比较管体5。 (层间粘接性能)
[0119]将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导管管体切成IOcm的长度,在轴向的中央部使管 体弯曲180°。将弯曲操作重复4次后,在目视下确认弯曲部有无层间剥离。
[0120]〇:在弯曲部未观察到层间剥离,
[0121] X :在弯曲部观察到层间剥离。
[0122] (辨认性)
[0123] 使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导管管体,评价导管管体的辨认性。
[0124] 〇:导管管体被着色为黑色(孟塞尔(Munsell)明度为5以下),在将导丝插入导管 管体的内腔时,几乎观察不到配置于导管内腔的导丝。
[0125] Λ:在将导丝插入导管管体的内腔时,虽然可观察到配置于导管的内腔的导丝,但 能够确认导管管体的着色(孟塞尔明度为6~8)。
[0126] X :着色与未着色的差别小,几乎无法确认导管管体的着色(孟塞尔明度为9~ 10)〇
[0127] [表 1]
[0129] 如上表所示,本发明的导管管体即使在导管管体形成材料所含的着色剂多的情况 下也未观察到层间剥离。
[0130] 在本发明的导管管体中,确认了通过使第二聚酰胺层所含的颜料为0.6重量%以 上,可观察到特别高的辨认性。由此,粘接、恪接的操作性提高。与比较管体1~5中包含颜料 的外层(11Oym)相比,管体1~4中包含颜料的外层的层厚(20μL?)薄。如果将含有颜料的层形 成薄壁,则存在辨认性降低的趋势,但本发明的导管管体可以提高外层所含的颜料量,因此 能够将外层形成薄壁。
【主权项】
1. 一种导管,所述导管具有导管管体, 所述导管管体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 和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 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 层包含着色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 所述着色剂包含颜料, 相对于所述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0.6重量%以上的 所述颜料。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其中, 相对于所述着色剂的固态成分整体,所述着色剂包含40重量%以上的颜料, 相对于所述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1.5重量%以上的 所述着色剂。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中,形成所述改性聚烯烃层的树脂为马来 酸化聚乙烯。5. -种球囊导管,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管、配置于所述外管的内腔的内管和固定于所述 内管的前端侧和所述外管的前端侧的球囊, 所述球囊含有聚酰胺系树脂, 所述内管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 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 在所述第一聚酰胺层、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中,仅所述第二聚酰胺 层包含着色剂。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着色剂包含颜料, 相对于所述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0.6重量%以上的 所述颜料。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囊导管,其中, 相对于所述着色剂的固态成分整体,所述着色剂包含40重量%以上的颜料, 相对于所述第二聚酰胺层的固态成分整体,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包含1.5重量%以上的 所述着色剂。8. 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中,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比所述 第二聚酰胺层的层厚厚。9. 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其中,形成所述改性聚烯烃层的树脂为 马来酸化聚乙烯。10. -种球囊导管,包括具有内腔的外管、配置于所述外管的内腔的内管和固定于所述 内管的前端侧和所述外管的前端侧的球囊, 所述球囊含有聚酰胺系树脂, 所述内管包含第一聚酰胺层、配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内表面的改性聚烯烃层和配 置于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外表面的第二聚酰胺层, 所述第二聚酰胺层含有比所述第一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多的着色剂。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第一聚酰胺层及所述改性聚烯烃层不含所述着色剂。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中,所述第一聚酰胺层的层厚比所述第二聚 酰胺层的层厚厚。
【文档编号】A61M25/10GK105983167SQ201610154646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发明人】铃木健太
【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