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016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管,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血管的堵塞部等,即使在导管的弯曲的程度变大、且导管变形的情况下,也容易复原为原来的形状,防止在导管主体与前端片的边界的破裂,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导管(1)具备将绞合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而成的绞线(30)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成的线圈体(20)。
【专利说明】
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的导管。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公知有如下导管,其具备线材卷绕成螺旋状而构成的导管主体、和紧固于该导管主体的前端的前端片。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供金属制的线材卷绕的线圈体的前端安装有金属制的前端片的医疗用处置具(导管)。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981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管中,由于使一根线材为单条(单条线圈体)或者使多个线材为多条(多条线圈体)来构成线圈体,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单条线圈体而言,尽管柔软性良好,但转矩传递性下降,对于多条线圈体而言,尽管转矩传递性良好,但柔软性下降。因此,将导管容易地插入到血管的堵塞部等很困难。
[0009]另外,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管存在如下问题,在导管的弯曲的程度变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导管自身稍微变形,在一旦变形的情况下,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该情况下,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变得困难。
[0010]另外,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管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导管主体的前端另外连接金属制的前端片,因此应力容易集中于导管主体与前端片的边界部分,容易在边界部产生破
m
O
[0011]另外,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管也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导管主体的前端另外连接金属制的前端片,因此插入到导管的内腔部的导丝等并用器件勾挂在导管主体与前端片的边界部分,在推拉并用器件时阻力增加。
[0012]并且,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管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使一根线材为单条(单条线圈体)或者使多个线材为多条(多条线圈体)来构成线圈体,构成线圈体的线材相对于导管的长轴方向倾斜,因此在将导管插入到血管的堵塞部等时,插入阻力增大。
[0013]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其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能够容易地插入到血管的堵塞部等。
[0014]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即使导管的弯曲的程度变大,而导管变形的情况下,也容易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15]并且、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其防止在导管主体与前端片的边界的破裂,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7]本发明的第I方案是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线圈体,该线圈体将绞线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成,该绞线绞合多个线材而成。
[0018]另外,本发明的第2方案根据第I方案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体将多个上述绞线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形成。
[0019]另外,本发明的第3方案根据第I方案的发明或第2方案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体的前端部通过对上述线材进行熔融而形成。
[0020]另外,本发明的第4方案根据第I方案的发明或第2方案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体的前端部具备:对上述线材进行熔融而形成的外周面;以及保持上述绞线的形态的内周面。
[0021]另外,本发明的第5方案根据第I方案的发明至第4方案的发明的任一项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于上述线圈体的内侧的内层;以及在该内层的外侧以包覆上述线圈体的方式形成的外层。
[0022]并且,本发明的第6方案根据第3方案的发明或第4方案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于上述线圈体的内侧的内层;以及在上述线圈体的前端部以外的区域,且在上述内层的外侧以包覆上述线圈体的方式形成的外层。
[0023]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4]本发明的第I方案的导管由于具备将绞合多个线材而成的绞线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成的线圈体,因此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能够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另外,在导管弯曲了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管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25]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导管根据第I方案的导管,由于线圈体通过将多个绞线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形成,因此除了第I方案的导管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从而能够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另外,在导管弯曲了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管更加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26]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导管根据第I方案的导管或第2方案的导管,由于线圈体的前端部通过对线材进行熔融而形成,因此除了第I方案的导管或第2方案的导管的效果以外,还能够防止在导管主体与前端部的边界的破裂,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027]本发明的第4方案的导管根据第I方案的导管或第2方案的导管,由于线圈体的前端部具备对线材进行熔融而形成的外周面、和保持绞线的形态的内周面,因此除了第I方案的导管或第2方案的导管的效果以外,还能够防止在导管主体与前端部的边界的破裂,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等的插入性。
[0028]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导管根据第I方案的导管至第4方案的导管的任一导管,由于具备形成于线圈体的内侧的内层、和在该内层的外侧以包覆线圈体的方式形成的外层,因此除了第I方案至第4方案任一导管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029]本发明的第6方案的导管根据第3方案的导管或第4方案的导管,由于具备形成于线圈体的内侧的内层、和在线圈体的前端部以外的区域且在内层的外侧以包覆线圈体的方式形成的外层,因此除了第3方案的导管或第4方案的导管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俯视图。
[0031]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0032]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4是图3的B—B线局部剖视图。
[0034]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剖视图。
[0035]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7是图6的C—C线局部剖视图。
[0037]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俯视图。
[0038]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10是图9的D—D线局部剖视图。
[0040]图11是图9的E—E线端面图。
[0041]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13是图12的F—F线局部剖视图。
[0043]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剖视图。
[0044]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剖视图。
[0045]图中:
[0046]1、5—导管,10—操作部,20、40、60、80、100、120—线圈体,21、41、61、81—主体部,22、42、62、82—前端部,63、83—外周面,64、84—内周面,25、45—中空部,26、66、86—前端开口部,30、50—绞线,31&、51&—第一线材(线材),3113、5113—第二线材(线材),92、112—内层,94、114一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8](第一实施方式)
[0049]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B—B线局部剖视图。
[0050]如图1所示,导管I由手术者操作的操作部10、和与操作部10的前端连接的线圈体20构成。
[0051]另外,线圈体20具有从操作部10朝向前端侧延伸设置的主体部21、和位于主体部21的前端侧的前端部22,在主体部21内以及前端部22内形成有中空部25(参照图2)。
[0052]另外,如图2所示,线圈体20的主体部21成为使用八束绞线30卷绕成多条线圈状的管状。此外,绞线30通过在成为芯线的不锈钢制的第一线材31a的周围绞合成为侧线的六根不锈钢制的第二线材31b而构成。
[0053]并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线圈体20的前端部22构成为,通过位于前端部22的各绞线30的端部利用YAG焊接等而被熔融、结合,从而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不会解开,而且形成与中空部25连通的前端开口部26。
[0054]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管I中,由于将多个绞线30卷绕成螺旋状而构成线圈体20,因此能够无损柔软性地提高转矩传递性,从而能够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
[0055]另外,在使用时导管I的弯曲程度变大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管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56]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线圈体20的内周面侧以及外周面,构成绞线30的第二线材31b的扭转方向成为相对于导管的长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因此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以及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057]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的材料,使用了不锈钢,但也可以使用Ni — 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钨线等其他金属线材。
[00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绞线30的线材数为七条,但构成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两条以上即可,根据转矩传递性、柔软性等观点,优选为三根?十根。
[0059]另外,线圈体20虽然也可以卷绕一束绞线30而形成,但卷绕多束绞线30而形成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在导管弯曲了情况下,能够使导管更加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6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22通过对构成绞线30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进行熔融而形成,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由多个绞线30构成主体部21,前端部22与主体部21分开设置。即使在该情况下,导管I也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提高下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在导管弯曲了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管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61]但是,通过对构成绞线30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进行熔融而形成前端部22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以及导管的形状恢复性。
[00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22通过对构成绞线30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进行焊接而熔融,但也可以用焊接以外的方法来形成。例如,也可以通过对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进行钎焊来构成前端部22。
[0063](第二实施方式)
[0064]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6的C一C线局部剖视图。
[0065]如图5所示,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I进行比较,则其不同点在于绞线的个数。即,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体20的主体部21使用八束绞线30卷绕成多条线圈状而成(参照图2),而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体40的主体41使用一束绞线30卷绕成单条线圈状而成。
[0066]此外,在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绞线50在成为芯线的不锈钢制的第一线材51a的周围绞合成为侧线的六根不锈钢制的第二线材51b而构成;线圈体40具有从操作部10朝向前端侧延伸设置的主体部41、和位于主体部41的前端侧的前端部42,并在主体部41内及前端部42内形成有中空部45;以及线圈体40的前端部42构成为通过位于前端部22的各绞线50的端部利用YAG焊接等而被熔融、结合,从而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不会解开。
[0067]本实施方式的线圈体40由于将一束绞线50卷绕成螺旋状而构成,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柔软性,在导管弯曲了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管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68]但是,如图6所示,由于构成绞线50的第二线材51b的扭转方向成为相对于导管的长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因此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以及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稍差。
[0069](第三实施方式)
[0070]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9的D—D线局部剖视图,图11是图9的E—E线端面图。
[0071]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5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I进行比较,则其不同方面在于前端部的构成。即,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体20的前端部22通过对构成绞线30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整体进行熔融而形成,但就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体60的前端部62而言,如图10所示,前端部62的内周面64未熔融第二线材31b,而是保持绞线30的形态。即,内周面64基于构成绞线30的第二线材31b的外形而成为凹凸形状。
[0072]此外,以下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S卩,线圈体60具有从操作部10朝向前端侧延伸设置的主体部61、和位于主体部61的前端侧的前端部62,在主体部61内以及前端部62内形成有中空部25。
[0073]另外,线圈体60的主体部61使用八束绞线30卷绕成多条线圈状而成这方面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74]另一方面,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前端部62的外周面63通过位于前端部62的构成各绞线30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利用YAG焊接等而被熔融、结合,从而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不会解开,成为平滑的面。
[0075]此外,图11表示全部的第一线材31a以及位于外侧的全部的第二线材31b熔融后的状态,但根据焊接的状态,还存在一部分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未熔融的情况。该情况下,只要外周面63平坦即可。
[0076]通过使用焊接,能够使相当于内周面64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不熔融、而仅使相当于外周面63的第一线材31a以及第二线材31b容易地熔融。
[0077]另外,形成于前端部62的前端的前端开口部66与中空部25连通,并构成为如图10所示,通过位于前端部62的前端的相邻的各绞线30被熔敷,从而绞线30不会解开。
[0078]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体60中,由于前端部62的外周面63成为平滑的面,因此能够降低进入血管的堵塞部等时的阻力降低而提高向堵塞部内的插入性。相对于此,由于前端部62的内周面64成为保持绞线60的形态的凹凸形状,因此插入到线圈体60的中空部25的导丝等并用器件与内周面64的接触面积变小,由此抑制滑动阻力而操作性变得良好。
[0079]另外,由于构成绞线30的第二线材31b的扭转方向成为相对于导管的长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080]另外,由于导管5从线圈体60的前端部62遍及主体部61地由同一部件一体地构成,因此在前端部62与主体部61的边界部分不会产生导致破裂的应力集中。
[0081]并且,由于线圈体60通过多个绞线30卷绕成多条线圈状而成,因此线圈体60的刚性更大,向堵塞部等的进入性更加优良。
[008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体60的前端部62形成平滑的外周面63和保持绞线60的形态的内周面64,但也可以在主体部61具有平滑的外周面和保持绞线的形态的内周面。
[0083]但是,线圈体60的前端部62由平滑的外周面63和保持绞线60的形态的内周面64形成的情况具有不需要用个别部件构成前端部的优点。
[008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42通过对构成绞线50的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进行熔融而形成,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由绞线50构成主体部41,前端部42与主体部41分别设置。即使在该情况下,导管I也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在导管弯曲了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管容易地复原为原来的形状。
[0085]但是,前端部42通过对构成绞线50的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进行熔融而形成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以及导管的形状恢复性。
[008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42通过对构成绞线50的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进行焊接而熔融,但也可以用焊接以外的方法来形成。例如,也可以通过对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进行钎焊来构成前端部42。
[0087](第四实施方式)
[0088]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12的F—F线局部剖视图。
[0089]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5进行比较,则其不同方面在于绞线的个数。即,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体60的主体部61使用八束绞线30卷绕成多条线圈状而成,而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体80的主体81使用一束绞线50卷绕成单条线圈状而成。
[0090]此外,在以下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绞线50在成为芯线的不锈钢制的第一线材51a的周围绞合成为侧线的六根不锈钢制的第二线材51b而构成;线圈体80具有从操作部10朝向前端侧延伸设置的主体部81、和位于主体部81的前端侧的前端部82,在主体部81内及前端部82内形成有中空部45;以及线圈体80的前端部82构成为通过位于前端部82的各绞线50的端部利用YAG焊接等而被熔融、结合,从而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不会解开。
[0091]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前端部82的外周面83通过位于前端部82的构成各绞线50的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利用YAG焊接等而被熔融、结合,从而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不会解开,成为平滑的面。
[0092]另外,通过使用焊接,能够使相当于内周面84的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不熔融、而仅使相当于外周面83的第一线材51a以及第二线材51b容易地熔融。
[0093]另外,形成于前端部82的前端的前端开口部86与中空部45连通,并构成为通过位于前端部82的前端的相邻的各绞线50被熔敷,从而绞线50不会解开。
[0094]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体80中,也由于前端部82的外周面83成为平滑的面,因此能够降低进入血管的堵塞部等时的阻力而提高向堵塞部内的插入性。与此相对,由于前端部82的内周面84成为保持绞线80的形态的凹凸形状,因此插入到线圈体80的中空部45的导丝等并用器件与内周面84的接触面积变小,由此抑制滑动阻力而操作性变得良好。
[0095]另外,由于导管I从线圈体80的前端部82遍及主体部81地由同一部件一体地构成,因此在前端部82与主体部81的边界部分不会产生导致破裂的应力集中。
[009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体80的前端部82形成平滑的外周面83和保持绞线80的形态的内周面84,但也可以在主体部81具有平滑的外周面和保持绞线的形态的内周面。
[0097]但是,线圈体80的前端部82由平滑的外周面83和保持绞线80的形态的内周面84形成的情况具有不需要由个别部件构成前端部的优点。
[0098](第五实施方式)
[0099]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剖视图。
[0100]第五实施方式的导管是用树脂包覆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具体而言,在线圈体100的内侧沿中空部25形成内层92,在内层92的外侧以包围线圈体100的方式形成外层94。
[0101]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导管,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102]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管是用树脂包覆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但也可以是用树脂包覆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
[0103]另外,也可以是用树脂包覆与主体部21或者主体部41分别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体20的前端部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体40的前端部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
[0104](第六实施方式)
[0105]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前端部的局部剖视图。
[0106]第六实施方式的导管是用树脂包覆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外周的一部分而成的构件。具体而言,在线圈体120的内侧沿中空部45形成内层112,在内层112的外侧,以包覆外周面63以外的线圈体120的方式形成外层114。
[0107]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导管,具有优良的转矩传递性和优良的柔软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向血管的堵塞部内的插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导丝等并用器件的操作性。
[0108]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管是用树脂包覆第三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但也可以是用树脂包覆第四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
[0109]另外,也可以是用树脂包覆与主体部61或者主体部81分别设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线圈体60的前端部或者第四实施方式的线圈体80的前端部的导管的外周而成的构件。
【主权项】
1.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线圈体,该线圈体将绞线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成,该绞线绞合多个线材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体将多个上述绞线卷绕成中空螺旋状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体的前端部通过对上述线材进行熔融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体的前端部具备:对上述线材进行熔融而形成的外周面;以及保持上述绞线的形态的内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 形成于上述线圈体的内侧的内层;以及 在该内层的外侧以包覆上述线圈体的方式形成的外层。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具备: 形成于上述线圈体的内侧的内层;以及 在上述线圈体的前端部以外的区域,且在上述内层的外侧以包覆上述线圈体的方式形成的外层。
【文档编号】A61M25/00GK105983168SQ201610170120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发明人】金泽佑弥, 牛田圭亮
【申请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